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移动代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软件技术,可有效解决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天然特性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实现了其原型系统,深入阐述了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应用移动代理技术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TTP的代理移动机制,从概念模型、核心问题、相关对策、原型系统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克服了传统代理移动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移动代理提高网络管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针对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管系统的性能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与传统的集中式网管系统的性能比较.本文致力于提高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管系统的自身性能.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管系统的性能通弊,然后针对这些缺陷分别给出了解决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将改进后的方案运用在原有的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管系统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性能.  相似文献   

4.
普适环境下基于软件代理虚拟化的应用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  马晓星  曹建农  余萍  吕建 《软件学报》2007,18(8):2038-2048
虚拟计算环境中的用户在物理空间的移动要求其相关应用能够在网络空间进行相应的移动.为支持应用的迁移,利用软件代理技术来实现计算网络空间以及其中资源的虚拟化.具体而言,就是结合情境感知技术,利用软件代理本身所具有的自治性和移动性实现应用组件的动态绑定和迁移,进而提出一种基于代理的支持应用迁移的结构模型MDAgent,并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可为应用的迁移提供移动管理、情境感知、资源匹配和推理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若干应用并给出相关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关的J2ME Jabber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abber作为一种流行的开放式即时消息传递和现场服务协议,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基于J2ME平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J2ME设备的Jabber方案,该系统方案基于网关,并作了相应的简化,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移动客户的负担。网关由3部分组成:服务器代理,客户端代理和协议转换器。服务器和客户端代理分别接收服务器和客户端数据,协议转换器连接二者,并作相应的协议转换。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6.
首先论述了移动代理及其优越性,随后论述了移动代理系统的结构,最后从“改进后的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和系统流程图两个方面,介绍了移动代理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移动代理系统的名字服务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动代理能够自主地在异构的网络间迁移,如何确定一个移动代理当前的位置(即移动代理系统的名字服务)需要专门的系统来支持。移动代理系统的名字服务有其自身特有的特殊性。在已有的名字服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算法,具有响应时间快、键壮性及可扩展性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移动客户端缓存管理是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之一,分布式数据库缓存管理技术不适用于移动数据库。和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相比,移动代理有很多优点。基于移动代理技术,建立了一个移动客户机缓存管理(CCM)模型并将其实现(CCM_BM)。在模拟的移动计算环境下,通过实验,测试了该原型在支持断接操作和响应时间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用户希望能随时随地对资源进行访问。但是,由于移动网络连接带宽低且移动单元本身资源贫乏,移动环境为分布应用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移动代理技术以其节省带宽、异步性等特征,为移动计算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讨论了移动代理系统的设计,然后提出一个基于移动代理的移动应用框架
架,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移动代理的安全迁移是移动代理系统的一个基本安全问题。移动代理是否能完成预定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移动代理是否能安全地在主机间迁移。本文以ESTC方案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移动代理安全迁移方案,经过安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在满足了安全性要求的同时,在性能上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1.
对基于Agent系统的分布仿真是仿真领域的重要研究和应用方向,而分布仿真中的通信系统是其中的基础部分.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支持基于Agent系统分布仿真的通信系统.该系统除了提供基本的仿真通信支持外,还能够有效地支持仿真中Agent的迁移,具有对应用系统透明、通信效率高等优点.首先给出了通信系统的结构及其基本思想,对局部服务Agent和通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应用系统级和分布仿真级两个层次,给出了结构化的通信协议;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完整的Agent迁移支持方案,包括迁移过程、迁移过程中的消息处理和迁移后的通信;最后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2.
快速发展的移动代理和网格技术给工作流提供了新的集成各种分布式资源的计算环境。传统的工作流架构有很多弱点,比如在动态环境中缺少灵活性等。提出了一个集成Web Services,网格,工作流和移动代理技术的分布式工作流架构,可以通过移动代理间的通讯来达到工作流之间协同工作,而且这个架构增强了工作流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以这个新的模型为基础实现了一个具体的工作流工作站,且可实现系统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刘浠  陈新  王勇  崔洪刚 《微机发展》2006,16(11):76-80
针对目前通信服务器由于环境适应性差而存在性能瓶颈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主体系统的集成通信服务器系统模型,并分析了主要部分的功能及工作流程。该模型灵活、集成、扩充方便,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利用Zeus开发平台开发了一个系统原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的移动代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现了一个基于Java语言的移动代理平台。这是一个原形系统,采用中心服务器的结构形式,能够支持简单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开发。它实现了移动代理平台的核心功能,能够支持代理的装载、移动、运行,实现了移动代理的持续性运行特性,能够提供简单的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lgorithms for communication partner identification in mobile agent-based distributed job workflow execution. We first describe a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job workflow execution over the Grid: the Mobile Code Collaboration Framework (MCCF). Based on the study of agent communications during a job workflow execution on MCCF, we identify the unnecessary agent communications that degrad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Then, we design a novel subjob grouping algorithm for preprocessing the job workflow's static specification in MCCF. The obtained information is used in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algorithms to identify partners for agent communication. The mobile agent dynamic 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is approach is expected to reduce the agent communication overhead by removing unnecessary communication partners during the dynamic job workflow execution. The proof of the dynamic algorithm's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are elaborated. Finally, the algorithms are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study using simulated job workflows executed on a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CCF on a LAN environment and an emulated WAN setup. The results show the scal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algorithm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dynamic algorithm over the static one.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工作流架构有很多弱点,比如架构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在动态环境中缺少灵活性。本文提出了一个集成了WebServices,网格,工作流和移动代理技术的分布式工作流架构。在这个架构中,我们可以通过移动代理间的通讯来达到工作流之间协同工作,而且这个架构增强了工作流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最后,以这个新的模型为基础实现了一个具体的工作流工作站。  相似文献   

17.
移动Agent系统的通信问题是阻碍其广泛应用于实践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已有的移动Agent系统通信机制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动Agent通信参考模型。该参考模型分别从移动Agent命名与定位、移动Agent通信安全和移动Agent通信失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移动Agent的通信问题,并提高了移动Agent通信安全性。最后,对未来的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Baumann  J.  Hohl  F.  Rothermel  K.  Straßer  M. 《World Wide Web》1998,1(3):123-137
Due to its salient properties, mobile agent technology has received a rapidly growing attention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Many developments of mobile agent systems are under way in both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In addition, there are already various efforts to standardize mobile agent facilities and architectures. Mole is the first mobile agent system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Java language. The first version was finished in 1995, and since then Mole has been constantly improved. Mole provides a s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mobile agents in the area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basic concepts of a mobile agent system, i.e., mo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discuss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present the decisions made in Mole and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system services implemented in Mole.  相似文献   

19.
Agent通信原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gent通信一直被认为是多Agent系统协作的核心。该文以人工智能领域中黑板模型结构和消息传送结构作为多Agent系统的基本通信结构,对树形拓扑的多Agent原型系统进行了研究与构造。为适应日益广泛的多Agent系统应用需求,在Agent通信报文设计中考虑了不同网络服务质量及安全参数。文章给出了不同类型的Agent通信实例及通信过程描述,并详述了Agent通信调度算法。最后,对多线程和动态负载平衡等实现原型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钢  李增智  王宇  王立 《计算机学报》2002,25(12):1331-1337
模式是开发应用程序时所用方法和指导原则的总称,它表达了人们的进行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一些设计思想,通过分析移动代理的运行过程,提出了一组行为设计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将系统易变的部分与不变的部分进行分离,将系统不同层次的功能进行分离,具全来说,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将移动代理的行为分成任务流、协作交流和基础功能三层,并针对不同的层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思想,利用这些模式,人们可以解决移动代理系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