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炜 《煤炭工程》2020,52(5):67-70
为有效解决大采高工作面过空巷期间出现顶板下沉严重、片帮、冒顶、压架、倒架等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工作面回采期间安全通过空巷区域,针对成庄矿5314大采高工作面空巷长度长、断面大、且平行于工作面布置等诸多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空巷围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高水材料充填支柱过空巷工艺,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高水材料充填支柱对空巷区域进行加强支护,能够有效控制空巷区域围岩有害变形,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快速通过空巷区域,与木垛、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空巷、二次搬家相比,高水材料充填支柱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三元石窟煤矿301残采工作面过空巷的技术难题为背景,在分析了残采工作面空巷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充填空巷围岩控制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高水材料充填走向空巷的方法。现场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高水材料充填法过空巷,有效地维护了空巷围岩稳定,保证了残采工作面安全和快速通过。  相似文献   

3.
针对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受到超前采动支承压力影响,造成空巷围岩塑性区和破碎区范围扩大,易引发大面积的冒顶和片帮的问题,采用FLAC3D软件对比分析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木垛支护、锚杆支护和高水充填材料充填3种支护方式下的空巷围岩稳定性,得到了3种支护方式下,围岩应力、巷道变形以及塑性区分布特征,最终确定高水材料充填为优选支护方式。基于不同水灰比高水充填材料的性质,确定了高水材料充填施工方案,并进行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充填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过空巷期间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仅增加3.5%,工作面过空巷后,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未出现异常的矿压显现,充填过空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超长综采工作面过大断面空巷易片帮、冒顶的难题,采用了充填支柱支护技术,并从充填支柱材料、结构、充填系统、施工工艺等方面对高水材料充填支柱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单轴压缩试验测试了高水材料充填支柱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高水材料充填支柱承载性能稳定,抗压强度为10.65 MPa,残余强度为峰值强度的85%。在成庄矿5314超长工作面应用高水材料充填支柱支护技术,配合煤壁注浆加固及锚索补强对大断面空巷进行综合治理,现场实测表明,充填支柱支护空巷的顶板最大下沉量350 mm,中部两帮移近量最大280 mm,巷道底鼓量最大230 mm,空巷变形量小,工作面顺利通过空巷。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快速通过大断面空巷群,避免发生冒顶压架问题,以哈拉沟煤矿22311综采工作面过26条空巷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了综采工作面过空巷群期间空巷失稳机制及基本顶破断规律,模拟了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期间采用泵送支柱支护效果,监测了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期间顶板下沉量及压力情况,最终22311综采工作面安全顺利通过了26条大断面空巷群。研究表明:空巷失稳主要是由基本顶超前破断引起的,其次是由于空巷支护不足导致的,泵送支柱支护应具有可切割、大断面、高承载与让压变形特征。采用"泵送支柱+锚索+W钢带"联合支护方式,使支柱与顶底板围岩处于协同作用状态,可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通过大断面空巷群。  相似文献   

6.
资源整合矿井以往遗留空巷对回采工作面造成安全威胁,且资源采出率低。针对该问题,结合郭庄矿3610工作面空巷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流动性良好、凝结时间短、具有一定膨胀性和良好抗风化能力的高水膨胀材料,建立地面充填系统,提出合理的充填方法和工作面过空巷的安全回采措施。实践表明:高水膨胀材料浆液进入裂隙后,充分与裂隙接触,既增强了围岩的强度,又提高了空巷充填后的整体接顶效果;充填系统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人员配备少,其制浆能力高达60 m3/h;回采工作面过空巷期间,支架接顶效果良好;高水膨胀材料、充填系统以及充填方法科学合理,可以保证工作面安全快速过空巷区域。  相似文献   

7.
针对综放工作面前方空巷围岩破碎、影响工作面正常推进的问题,在对空巷顶板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决定采用高水材料对空巷进行充填。现场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充填法过空巷可有效维护空巷围岩的稳定性,保证工作面安全、快速通过空巷。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放工作面前方空巷围岩破碎,影响工作面正常推进的问题,在对空巷顶板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决定采用高水材料对空巷进行充填,现场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充填法过空巷可有效维护空巷围岩的稳定性,保证工作面安全、快速通过空巷。  相似文献   

9.
由于设计变更寺河矿5301大采高工作面中间遗留四条空巷,以往多采用打设木垛等方式进行支护,但该支护方式浪费材料、支撑强度低、安全性差。针对寺河矿大采高工作面难以有效通过空巷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支护技术——充填支柱支护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大采高工作面过空巷时顶板下沉严重、片帮、冒顶、压架、倒架等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保证了大采高工作面过空巷时安全、顺利、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0.
高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薄及中厚煤层沿空留巷、部分条件较好的厚煤层沿空留巷,形成了丰富的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实践。基于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以应力控制与围岩强化为主线,分析了充填留巷围岩在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留巷围岩调整稳定和邻近工作面复用4个阶段的应力与变形特征,提出了“基本顶二次破断”的覆岩顶板运动特征。以青龙同昌煤矿15102工作面沿空留巷为背景,数值模拟研究了留巷过程中围岩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揭示了充填留巷覆岩基本顶的旋转下沉是留巷巷道所受外力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填留巷围岩控制的关键区域,根据高水材料固结体的较强塑性变形特性,提出了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围岩分时分区强化机理,确定了合理的高水材料充填体支护阻力计算式、留巷顶板离层计算式和实体煤帮的支护强度计算式,给出了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关键参数设计方法,关键参数包括充填体支护阻力(充填体宽度和强度)、顶板支护强度(巷内支护和临时支护)、实体煤帮支护强度。介绍了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15号煤层和赵庄煤业9号煤层高水充填沿空留巷围岩控制2个应用实例,留巷围岩变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钒高耐磨合金锤头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世忠 《矿山机械》2002,30(1):35-36
利用新研制的高钒高耐磨合金材料制造破碎机锤头,由于其碳化物的显微硬度高(HV2600左右),形态近似球形,且高度弥散分布,在使用过程中很难被水泥熟料划伤和击碎,近似于球形的碳化物对基体割裂小,基体抗疲劳能力强,不易产生裂纹,耐磨性高,这种新型锤头的耐磨性是原高铬铸铁锤头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白景双  郑义虎  张洋 《煤炭技术》2012,31(7):217-219
总结了河南煤化集团永煤公司城郊煤矿利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了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高安全系数回采的实际问题,对系统工程理论及在结合实践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地质、水文、运输、通风等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大功率高速强力带式输送机是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具有超大功率(3×1 400 kW)、高速(带速4.5 m/s)、高强度(输送带强度ST4500)的特点,对同类产品设计制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涛  张越 《中州煤炭》2007,(1):89-90,92
分析了“三高”矿井瓦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从“管理、装备、培训”三方面就如何做好“三高”矿井的瓦斯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某高硫砷难浸金精矿的细菌氧化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取广西某高硫砷难浸金精矿中的金,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通过鼓泡搅拌槽浸试验对该金精矿进行细菌氧化预处理,浸出铁和砷,分解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使金得以暴露以便氰化浸出.研究了pH、细菌接种量、矿浆浓度、通气量以及矿石粒度等因素对细菌氧化预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氧化预处理该高硫砷难浸金精矿的适宜条件为pH=2.0、接种量10%(体积分数)、矿浆质量浓度100 kg/m3、通气量0.1 L/(L·min),在此条件下,细菌作用10 d后,Fe和As的浸出率分别可达到50%和90%以上;矿石的粒度越小越有利于细菌预处理;细菌预处理过程中砷酸铁沉淀的生成对铁和砷的浸出均不利,有待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压电机振动故障的查找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压电机振动故障的分析,指出了对设备运行效率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查找和处理方法,解决了设备运行中的问题,满足了生产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用当地原材料来配置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表明,粉煤灰掺量在40%范围内,在混凝土原材料品质优良稳定的前提下,生产出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收缩、耐久性等均可达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该结论为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河北省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高位钻孔抽采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采空区覆岩沉降特征及泄压瓦斯运移规律,分析计算了高位钻场的位置,高位钻孔的仰角和方位角。以钻孔抽采瓦斯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对三元公司下霍煤矿高瓦斯矿井进行抽采实验,对比分析了高位钻孔与倾向高位巷抽取瓦斯的效果,对其它矿井瓦斯治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红四煤矿深井高应力巷道支护为例,在研究地应力状态、围岩强度、岩石成分的前提下,通过数值模拟方式确定了高预应力高强度高刚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通过对试验巷道变形移近量监测发现,两帮移近变形呈稳定状态的时间提前,巷道顶底板变形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使用酸性高压预氧化-氰化提金的工艺方法,处理高硫高砷含有机碳的金精矿,使金的浸出率从10%提高到97%左右。为了优化工艺参数,对影响预氧化和氰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考查,同时也对预氧化后的含砷酸性废水的综合处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