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急性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鼻腔大出血者,均采用经导管颌内动脉造影,证实出血部位后用PVA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动脉,栓塞后立即抽出鼻腔填塞物观察出血是否停止.结果 20例患者均发现出血动脉,栓塞后出血立即停止,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急性顽固性鼻出血的有效手段,其创伤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损伤性鼻腔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外伤或手术后鼻出血患者,经药物及鼻腔填塞治疗失败后,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后先行颈外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点,再超选择插管至责任动脉以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9例为外伤后鼻出血,6例为鼻窦或副鼻窦手术后出血。14例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例用PVA颗粒栓塞,均1次栓塞成功,2~3d后成功去除填塞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控制保守治疗失败的鼻腔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损伤性鼻腔大出血明胶海绵是首选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45例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45例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40例为外科手术后出血,5例为介入手术后出血,其中1例因胰腺癌伴肠梗阻接受十二指肠支架植入后引起出血,4例因胆管癌伴阻塞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引起出血。选择性血管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41例完全止血, 4例复发出血,其中1例胰腺癌伴肠梗阻患者于栓塞术后5 d大出血死亡,3例接受再次栓塞治疗完全止血。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胃肠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8年,未再发出血。结论 选择性血管造影对于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口鼻腔大出血的效果、并发症发生及预防。方法回顾2005年11月至2013年10月经治的121例难治性及致命性口鼻腔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116例接受TAE术治疗患者分别进行1~3个月随访,了解栓塞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6例患者中96例(82.7%)出血完全控制,19例(16.4%)1周内再次出血并经药物治疗得以控制,1例(0.9%)1周内再次出血接受二次栓塞治疗;77例(66.4%)无明显并发症发生,35例(30.1%)出现颌面部疼痛、麻木,低热,张口受限等轻度并发症,1例(0.9%)出现面部皮肤坏死及重度头痛,3例(2.6%)因脑栓塞出现卒中症状。结论 根据不同病因及责任血管选择适宜栓塞材料,TAE术治疗难治性及致命性口鼻腔大出血可快速有效达到止血目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栓塞后综合征、局部缺血、末梢循环缺血所致局部坏死,严重并发症主要为异位栓塞所致颌面部皮肤坏死、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腹腔肿瘤患者术后大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13例腹腔肿瘤患者因术后大出血接受经动脉栓塞治疗。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造影栓塞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有10例经过一次栓塞出血即得到控制。在栓塞后再次出现出血的3例患者,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动脉不同。2例经再次栓塞出血得到控制,1例由于微导管无法超选择到出血部位而行手术治疗。经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大出血总的临床成功率为92%(12/13)。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腹腔肿瘤患者术后大出血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危及生命的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造影与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患者48例,急诊行经导管动脉血管栓塞治疗,将导管超选择至出血部位,用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结果 48例能确定出血部位,47例成功栓塞出血动脉,1例未行栓塞治疗。4例栓塞后仍有大量出血,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 ~ 12个月, 总有效率为90% (43/48),无异位栓塞及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导管动脉血管栓塞是治疗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和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危重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经导管急症动脉栓塞术(ETAE)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危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行ETAE:经右股动脉入路插管行超选择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和胃网膜右动脉造影,判定出血动脉后使用合适大小明胶海绵颗粒和不锈钢圈尽量接近出血动脉栓塞。术后继续内科用药,内镜复查、随访。结果 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出血阳性率7/7,手术成功率7/7,完全有效率6/7,部分有效率1/7,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ETAE是治疗危重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高效、安全的急救手段,可作为外科手术的替代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辅助性供血动脉栓塞术在鼻咽纤维血管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5年6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7例,其中13例于外科手术前1~4d行DSA检查及选择性颈外动脉供血支栓塞,4例因鼻腔大出血常规止血无效行急症栓塞治疗后根据病情择期手术,观察造影表现、止血效果及外科手术情况。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范围及供血情况,16例表现为颈外动脉分支颌内动脉为主供血,1例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双重供血,供血动脉多少与肿瘤分期有关。鼻腔大出血者表现为末梢血管增多紊乱及点片状对比剂外溢,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栓塞术无明显并发症,外科手术中出血量280~1600ml,平均(460±255.5)ml,肿瘤完整切除。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行DSA检查及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能进一步明确肿瘤特征,有效治疗急性鼻腔大出血,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并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讨论经导管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动脉造影并作动脉栓塞止血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内再次出血率及并发症等。结果52例患者中49例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4.2%;14例患者术后30 d内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率26.9%,其中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5例患者动脉造影后再次栓塞,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行内镜止血治疗。 结论 经导管栓塞治疗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疗效。方法35例骨盆骨折伴大出血患者,其中车祸23例、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4例、挤压伤3例。有合并伤18例。选择腹股沟区无血肿侧或血肿相对轻侧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超选择进入出血动脉分支;不能超选者,则于髂内动脉主干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至血流明显缓慢,再以直径5~8mm弹簧圈栓塞髂内动脉主干。对于骨盆双侧或中心部骨折者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结果35例患者造影均见有不同程度动脉痉挛,其中29例见对比剂外溢,呈斑片状或条状染色。栓塞后于患侧髂总或髂内动脉造影复查,对比剂外溢现象消失。35例患者血压均于术后2h内逐步平稳回升,24h内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出现拇趾远端皮肤轻度坏死。未出现与栓塞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措施简捷、微创、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