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千变关节炎     
石雨 《食品与药品》2012,(10):42-45
多面关节炎 人体关节众多.这众多的关节,只要发生软骨退化或者结缔组织发炎,导致关节疼痛,干扰关节的正常运动,就被称为关节炎.关节炎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算,全世界约有3 55亿关节炎患者,其中中国就占了一亿以上.关节炎可以发生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关节炎表现出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一时让人难以识得"庐山真面目". 许多人认为,关节炎是老年人独有的疾病,其实,它可以影响包括儿童在内的各个年龄层. 在为数众多的关节炎中,最为常见,也容易被混淆的就是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兰政文 《食品指南》2013,(12):87-89
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有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和增生性关节炎等称谓。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有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有关节炎。这表明关节炎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一种常见慢性病。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约有3.55亿人饱受关节炎之苦:在亚洲.每6个人中就有1人患上这种致残疾病:在我国.关节炎患者约有1亿以上。关节炎带给人们的不止是精神上的折磨和经济上的压力.更可恶的是.它会损害人的肢体功能.甚至导致劳动能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辉  张玲 《食品与药品》2007,9(1):57-60
中药单复方制剂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开发前景广阔。本文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从类风湿关节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中药单复方中有效成分三方面综述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8~12日龄鸡病毒性关节炎活苗皮下注射或饮水免疫,56~98日龄第2次活苗免疫,临产前用病毒性关节炎油佐剂苗免疫。鸡病毒性关节炎活苗免疫时,应与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弱毒苗的免疫相隔5天以上,以免发生干扰。一般提倡用灭活苗免疫种鸡,其传给子代的母源抗体可保护初生雏鸡避免感染,且降低了经蛋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临床至今尚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方法.现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近年生物技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临床至今尚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方法。现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近年生物技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伯明翰大学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阐明了类风湿关节炎与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认为,保持足够高的维生素D水平或许有助避免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发作。维生素D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适当的日光浴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此前的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常缺乏维生素D。  相似文献   

9.
瑞典的最新研究表明,常年坚持适度饮酒的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要降低很多。研究报告显示,长期适度饮用酒精能大大减少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每周喝三杯酒以上的女性比不喝酒的女性患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几率要低37%,而每周喝一两杯的女性也能将风险降低14%。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伯明翰大学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深入审视了类风湿关节炎与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认为,保持足够高的维生素D水平或许有助避免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发作。维生素D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适当的日光浴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此前的研究已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常缺乏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一株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乳酸菌新菌株,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API50 CHL糖发酵实验、16S rDNA和pheS基因序列比对,对一株分离自黄瓜表面的乳杆菌新菌株HG20进行鉴定。通过踝关节肿胀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类风湿相关指标,评价菌株HG20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HG20菌株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给药21 d后,HG20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周长由3.98 cm降低至1.31 cm(65.52%);足趾容积由6.61 mL降低至2.35 mL(61.28%)。与模型组比较,植物乳杆菌HG20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β(38.26%)、TNF-α(52.58%)水平,提高抗炎因子IL-10表达(55.38%),减少C反应蛋白(CRP 12.89%)、免疫球蛋白IgG(46.07%)和IgM(34.29%)水平。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HG20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调节自身免疫,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株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益生菌新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选择55例(99踝)在我院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7)。于我院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踝关节镜手术,对照组给予痛风定胶囊治疗。治疗后随访10个月,治疗后疗效评定根据血尿酸、ESR(红细胞沉降率)、CRP(C反应蛋白)、健康相关问题评分、AOFAS(美国足踝协会)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所有患者。结果治疗后两组ESR、CRP、血尿酸、健康相关问题评分较前明显降低,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健康相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68%,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为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手术和药物治疗均可有效的治疗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踝关节镜手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半枫荷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明确活性提取物及化学成分。方法:建立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测定侧足肿胀容积、关节炎指数变化、胸腺、脾脏指数;ELISA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COX-2、5-LOX及血清IL-6、IL-1β、TNF-α、IL-10水平;HE染色观察踝关节病理组织形态,用上述指标筛选半枫荷根活性提取物,UPLC-Q-TOF-MS技术对活性提取物进行定性。结果:与模型组比,半枫荷根醇提物组(1.6 g/kg)的大鼠侧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脾脏指数降低;COX-2及5-LOX、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关节组织炎细胞浸润减少、病理形态改善;半枫荷根正丁醇部位为活性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鉴定得到104个成分,包括有机酸类、糖和糖苷类、黄酮类、醌类及香豆素等有机化合物。结论:半枫荷根对佐剂型关节炎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在治疗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刘媛  王健  史忠林  张志胜 《食品科学》2010,31(15):268-270
目的:探讨灌胃Ⅱ型胶原蛋白(C Ⅱ)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体质量和足底厚度的影响。方法:通过预实验,筛选出0.2mol/L C Ⅱ的最佳灌胃剂量为0.6mL/d;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 组:正常组、预防组、治疗组和模型组进行正式实验;最后测定致炎前后不同时期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足底厚度。结果:预防组和治疗组小鼠体质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小鼠足底厚度分别从致炎12d 和14d 后呈明显降低趋势,且前者效果优于后者,模型组小鼠致炎后体质量增长受到抑制且足底厚度明显增加。结论:灌胃羊软骨C Ⅱ能明显缓解佐剂性关节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 sulfate,GS)对口服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缓解小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增效作用。方法:将50 只8 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 组:正常组、模型组、HA组、GS组和HA+GS组。除正常组以外,其余4 组小鼠左后足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然后进行4 周的HA和GS口服给药,并分别对小鼠体质量、足跖肿胀度进行测定,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结果:口服HA和GS都能够减轻小鼠的足跖肿胀度,而同时口服HA和GS能起到更好的消肿效果,血清中IL-1及TNF-α的含量也显著降低。结论:给予小鼠口服HA+GS,比单独服用HA、GS能更有效、更快地缓解小鼠的足跖肿胀症状,同时能够降低血清中IL-1及TNF-α含量,进而对小鼠佐剂性关节炎起到更好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6.
曹塬  刘杰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3):253-256,263
为研究土三七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缓解作用,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土三七提取物高(300 mg/kg)、中(200 mg/kg)、低剂量组(100 mg/kg)。各组大鼠分组给药6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注射尿酸钠溶液造模。测定大鼠关节肿胀度,进行步态分析,造模48 h后处死老鼠,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关节腔积液涂片和关节滑膜浸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步态跛行,滑膜组织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IL-1β、IL-1α、TNF-α均显著(p<0.05)高于正常组,提示造模成功。土三七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随着时间推移均有所改善,步态肿胀也有所缓和,其中高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抑制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中剂量组抑制率在致炎6 h后达到47.1%,炎症因子IL-1β、IL-1α、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大鼠,且差异显著(p<0.05)。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土三七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对尿酸钠诱导的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对照大鼠,模型对照大鼠采用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BI)灌胃治疗后,分离大鼠滑膜组织,原代培养大鼠(Fibroblast like synoviocytes,FLS),real time qPCR分别检测SBI各剂量灌胃治疗对模型对照组大鼠FLS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RA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经SBI 50 mg/kg体重、100 mg/kg体重和150 mg/kg体重3个剂量灌胃治疗后,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 3、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显著升高,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显著降低,MMP3和fibronectin表达同样显著降低。SBI可能通过促进FLS凋亡影响模型对照组大鼠滑膜增值和关节炎症。  相似文献   

18.
曹慧  张忠慧  许时婴 《食品科学》2012,33(3):243-247
目的:探讨鸡软骨酶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胃蛋白酶水解鸡胸软骨,研究软骨酶解产物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并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探讨软骨酶解产物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鸡胸软骨酶解产物的主要成分为Ⅱ型胶原,变性温度为43.843℃,在pH值大于5.8,NaCl浓度大于0.9mol/L时,溶解度较低。口服鸡胸软骨酶解产物显著抑制了RA大鼠的足掌肿胀,并降低了其血清抗Ⅱ型胶原(CII)抗体及滑膜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论:鸡胸软骨酶解产物可能通过调节Th1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及降低血清特异性抗CII抗体的水平对RA产生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菊苣、葛根、桑叶配方的潜在降尿酸和抗痛风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别嘌醇阳性(5 mg·kg-1)、配方高剂量(2.67 g·kg-1)、配方低剂量组(1.33 g·kg-1),每组10只。氧嗪酸钾以0.1 mL/10 g剂量腹腔注射造模,1 h后,配方以0.1 mL/10 g剂量灌胃给药,PO造模的第9 d,以尿酸钠晶体混悬液(25 mg·mL-1)诱导痛风关节炎,每2 d注射1次,连续15 d。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OD)以及肝肾功能指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尿酸盐转运体(URAT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配方高、配方低剂量组均可降低小鼠关节炎症指数,其关节红外温度、血清UA、TNF-α、CRE、BUN、AST、ALT水平均有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配方高剂量组小鼠的关节肿胀度和炎症因子IL-1β均显著降低(P<0.05),XOD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关节肿胀程度有所降低,肝肾组织形态有所改善;肾脏组织中URAT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菊苣、葛根、桑叶配方具有降尿酸和抗痛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肝肾损伤,降低血清尿酸以及减少肾脏组织中URAT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