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方钢铁》1996,(4):29-31
本文简介人造金刚石行业概况和触媒合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广东省钢铁研究所研制人造金刚石的触媒合金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触媒合金组织与合成人造金刚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相显微技术分析了合成人造金刚石后的Ni70Mn25Co5触媒合金的组织。同时,还研究了合成棒中触媒片正,反面人造金刚石的生长分布状态,并对改善金刚石晶体生长环境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从人造金刚石酸洗与电解触媒废液中回收镍钴锰的方法。给出了最佳制备工艺 ,回收制备的镍粉、氧化钴及硫酸锰质量均符合或优于国家标准 ,回收工艺简单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作为国内最早参与研发人造金刚石合成的单位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金刚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其中,人工合成金刚石用触媒合金粉末以2000年的"水雾化制造金刚石工具胎体合金粉末"项目研究成果为依托,研发出水雾化法制备触媒合金粉末,替代了传统的片状触媒,同时将进口设备国产化替代,为触媒合金粉末乃至金刚石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介人造金刚石行业概况和触媒合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广东省钢铁研究所研制人造金刚石的触媒合金(Ni70Mn25Co5))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人造金刚石合成的遗传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提出了一个超高压、高温静态法合成金刚石的新机理--遗传说,以解释人造金刚石合成时不仅碳和触媒的化学成分,而且各自的组织结构都对其合成金刚石有强烈的制约关系的事实。遗传说虽不排斥其它有关金刚石合成的机理,但认为这说所揭示的过程是合成人造金刚石时的主要过程。因为遗传说可以解释其它学人于解释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与其包裹体关系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性保护气氛下,对不同温度处理的三种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一系列人造金刚石样品进行了强度测量,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光谱半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与其所含包裹体之间的关系,发现人造金刚石中的触媒包裹体与人造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密切相关,包裹体的含量、分布方式、气体含量、不同的生产工艺以及所使用的触媒是影响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对人造金刚石快速电解提纯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工艺流程、电解波配方及工艺参数的选择,并对人造金刚石合成片中石墨与电解速度的关系、电流密度与溶解速度的关系、阳极电流效率、电解液温度与电解速度的关系、溶液流动速度与电解速度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人造金刚石触媒合金真空熔炼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真空度、脱氧方式、精炼时间、脱氧剂添加量等因素对触媒合金质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较理想的熔炼工艺。  相似文献   

10.
人造金刚石快速电解提纯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造金刚石快速电解提纯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工艺流程、电解液配方及工艺参数的选择,并对人造金刚石合成片中石墨与电解速度的关系、电流密度与溶解速度的关系、阳极电流效率、电解液温度与电解速度的关系、溶液流动速度与电解速度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扫描俄歇微探针(AES)分别对NiMnCo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不同阶段的断口组织、合成不同粒度金刚石断口和金刚石的生长界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iMnCo粉末触媒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既可以合成粗颗粒、高强度金刚石,又可以合成细粒度磨料级金刚石;在其合成体系中,碳能够实现三维方向扩散,有利于金刚石的对称长大,提高晶体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戴兰芳  王绍斌  唐中杰 《稀土》2005,26(3):79-82
介绍了用粉末技术合成金刚石的一种新方法,试验研究中采用加入少量稀土的NiFe合金粉末作为原料,在超高压、高温的条件下,经一定的工艺流程合成了高品级金刚石。该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提高金刚石的粗粒度百分比,金刚石样品质量高,颜色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解法对电镀法、热压烧结法和钎焊法制备的金刚石刀头进行腐蚀,将腐蚀后的金刚石与原始金刚石进行粒径、表面形貌、透明度、色度等的比较和分析,并对金刚石进行常温冲击强度(TI)和热冲击强度(TTI)测试,研究金刚石工具的制作方法对金刚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浸泡和热压后金刚石粒径基本无变化,钎焊使金刚石尺寸变大;使金刚石表面形貌粗糙度由大到小、透明度由差到好和色度值由小到大的制备方法依次为真空钎焊、热压烧结和电镀。冲击强度测试表明,每种方法制作的金刚石工具腐蚀后,金刚石的TI和TTI值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真空钎焊、热压烧结和电镀。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刚石的发展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中国合成金刚石年产约20亿ct, 已跃居世界第一。合成金刚石压机绝大多数为中国自主开发的独具特色的铰链式六面顶压机, 目前正向大吨位、高精度、程控方向发展。沿用多年的片状触媒与片状石墨合成工艺正和粉状触媒与粉状石墨合成工艺齐头并进地发展。此前, 中国金刚石的质量有了大幅提高, 某些品牌的金刚石的冷冲指数(TI)和热冲指数(TTI)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影响金刚石性能的残留触媒质量分数为0.1%~0.4%, 其成分与合成金刚石所用触媒成分相近, 残留触媒形状不一, 本身不致密, 与金刚石之间有间隙, 对金刚石强度性能产生影响是由于金刚石与残留触媒之间存在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杨晓枫  钱新明 《黄金》1995,16(8):34-39
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堆浸贵液对低品位金氰络合离子进行电解提金试验研究,推导出槽电压与溶液金品位的关系式和电解电流与溶液金品位的关系式,从理论上研究证明在工艺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同时通过试验证明所推导的公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品位金氰络合离子进行电解提金。可降至金品位0.07mg/L水平,堆浸贵液可直接进行电解提金。  相似文献   

16.
人造金刚石在工业中的应用显得日益重要而广泛.本文阐述了人造金刚石的发现、发展简史及其性能和结构,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合成理论的几种主要学说,并指出了各学说所存在的局限性及其理论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7.
电解铜种板高位槽是为电解系统生产铜皮提供电解液的关键设备,所盛介质为高浓度电解液,受损后必须进行更换.采用单钩吊具有效保护槽体,吊装平稳,设计独特抬轿法顺利实现受限空间对槽体的吊装,吊装设计新颖,操作方便,为铜电解检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人造金刚石的合成一般使用合金触媒以降低合成时所需的高温高压,但触媒的使用会使杂质元素进入人造金刚石内部,严重影响金刚石的性能。采用750℃预灰化样品,加入硫酸与盐酸加热冒烟处理样品,而后将样品于950℃高温灼烧灰化后,再使用盐酸溶解。选择Cr267.716nm、Mn 257.610nm、Ni 221.648nm、Al 309.271nm、Fe 259.940nm、Mg 279.553nm、Ti 334.941nm为分析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金刚石中Cr、Mn、Ni、Al、Fe、Mg、Ti等7种元素。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4~0.999 9,线性关系良好;方法中各元素的测定下限为0.021~0.27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金刚石样品中Cr、Mn、Ni、Al、Fe、Mg、Ti,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5%~1.9%,回收率为93%~107%。将按照实验方法前处理后的3个人造金刚石样品溶液分别采用IC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于1963年开始合成金刚石,给出其产量、质量(品质)演变数据。2000—2013年中国金刚石产量已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1位,近年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给出质量评价方法,重点揭示了质量本征,首次给出金刚石中氧氮及其他杂质元素绝对含量测定的化学评价方法,并以此法对国内外代表性金刚石作了含量对比分析,两者十分接近。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质量的成就,归功于3大技术进步:六面顶压机的大型化、硬质合金顶锤的优质化、粉末触媒和间接加热工艺(粉状工艺)的工业化。较详细阐述了这3方面的技术特性、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锌电积直流电耗的实证分析与优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剖析锌电积直流电耗的影响因素,结合本企业的实践已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与论述,并提炼出降耗增效的基本要点和实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