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日趋加大,污泥填埋关键技术问题已成为当今环境工程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的热点问题之一。污泥和垃圾混合填埋在其他国家已得到应用,但由于目前中国关于污泥及其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样的基础性室内试验成果不多,对污泥与城市垃圾混合样的工程力学特性及其混合填埋的适宜比例等不甚了解,从而导致中国污泥垃圾混合填埋工程事故频繁发生。对不同配比的污泥与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样进行了固结压缩实验、三轴固结不排水实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得出污泥与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样的工程力学特性;同时,用ANSYS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配合比的污泥城市生活垃圾混合填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对污泥与城市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的适宜配合比及其稳定安全问题提出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填埋方法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污泥填埋处置技术的优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指出在污泥填埋时可以考虑在现有垃圾填埋场内进行污泥填埋,而不是重新建设单独的污泥填埋场。介绍了污泥的几种填埋方法,提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单独窄沟填埋和混合填埋方法,其中污泥混合填埋需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中所规定的要求。对混合填埋改性剂进行了探讨,指出矿化垃圾可作为一种优良的污泥填埋改性剂。  相似文献   

3.
污泥填埋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提出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污泥填埋仍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置方式。就此系统分析了污泥的土力学性质对污泥填埋方式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污泥填埋特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城市生活垃圾与污水厂脱水污泥的混合填埋模拟实验,研究了添加污泥对垃圾降解及填埋气产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填埋垃圾中添加污泥起到了接种微生物的作用,加快了有机垃圾的降解与填埋气的产生,产气速率较生活垃圾直接填埋提高30%以上,填埋气中CH4浓度可达到64%,与没有添加污泥相比,填埋气中CH4含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利于填埋气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也可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经济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垃圾填埋处置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理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孙吉主 《土工基础》2005,19(2):53-56,65
从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现状出发,综述了与垃圾填埋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对今后填埋场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置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研究重点和热点,本文分析了城市垃圾的组成和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填埋处理的原理和工艺,分析了填埋体物理力学性质、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和边坡稳定等一系列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讨论环境岩土工程在填埋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填埋方式对污泥填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垃圾填埋场经验,采用模拟填埋场,对污泥分别进行准好氧填埋和厌氧填埋,并定期监测渗滤液水质,利用指数法对两种填埋场的稳定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厌氧填埋相比,准好氧填埋方式下污泥容重、密度和孔隙度的增长速度更快;并且准好氧填埋方式更有利于填埋体中污染物的降解,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更低;准好氧填埋场的稳定化速率要大于厌氧填埋场:准好氧填埋场在封场10周后即可达到二级稳定、渗滤液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而厌氧填埋场在封场30周后才能达到此标准.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污水厂污泥的处理现状和污泥填埋面临的困难,介绍了系统化的污泥干化填埋技术方案,实现了污泥的科学填埋,对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深圳特区的污泥处置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深圳特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综合利用为主,焚烧为辅,卫生填埋配套”的污泥处置规划路线,确定了污泥分散到污水厂处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国内外污泥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特区的实际,提出了“以综合利用为主,焚烧为辅,卫生填埋配套”的污泥处置规划路线,确定了污泥分散到污水厂处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添加生石灰/土、粉煤灰改善污泥填埋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脱水污泥满足填埋所需要的最低强度要求,分别以生石灰/土、生石灰/粉煤灰为添加剂,对不同添加量下的污泥填埋特性(土工含水率、十字板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石灰/土对污泥填埋特性的改善效果优于生石灰/粉煤灰的,采用生石灰:土:污泥:1:4:5的配比在养护20d时,试样的十字板抗剪强度〉25kPa、无侧限抗压强度〉50kPa.可达到最低填埋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重庆三峡库区共建有污水处理厂18座,日产污泥132.95t/d。污泥处理主要采用浓缩+机械脱水的工艺,然后送至垃圾填埋场填埋。运行过程中,由于脱水污泥含水率较高(80%左右),且未经稳定化处理,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填埋场的正常运行。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在有垃圾填埋场的情况下,通过机械脱水、石灰稳定化等处理后进行填埋,不具备卫生填埋条件的实行堆肥后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量城市脱水污泥未加固化就直接填埋,造成潜在的滑移和塌方隐患。本论文在上海老港脱水污泥填埋场开展了80%含水率城市污泥原位固化技术和装备研发,结果表明在污泥填埋高度小于4m时,通过原位固化,在7~15d内疚可大幅度提高污泥稳定性和抗压强度,快速满足作业机械承载,消除大规模滑移灾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以实际工程为例对目前国内主流的三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好氧发酵、填埋、焚烧)进行了基于生命周期的系统评价,分别从致癌风险、温室效应、土地占用和能耗四个方面,横向比较了三种工艺的环境负荷。结果显示,好氧发酵工艺在致癌风险、温室效应和能耗方面均表现出较低负荷值,而焚烧则在运行能耗、致癌风险上负荷较高,填埋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土地占用和温室效应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孙世军  汪时机 《山西建筑》2009,35(34):88-90
首先介绍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方法,最后详细探讨了地表沉降、垃圾填埋、特殊土等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的重要问题,指出环境岩土工程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待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得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几种工艺路线进行论述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污泥处理与处置新技术的一些技术难题被解决之前,填埋工艺仍然为一种可行的工艺路线:(2)填埋工艺虽然仍然在使用,但新标准的出台使其能耗和处理成本不断增加:(3)新标准的出台让我们不得不探索一种新的污泥处理和处置方式:(4)污泥的综合利用相比其他新的处理处置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前自*n  相似文献   

17.
崔利军 《山西建筑》2009,35(6):20-22
分析了山西省中小市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发展现状,指出了初步设计过程的几个关键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法和对策,为城市垃圾填埋场工程防洪、调节池及其封闭处理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与经验.  相似文献   

18.
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水位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都长安填埋场渗滤液反渗透处理工艺日产260 t浓缩液,拟在填埋场进行回灌处理,回灌工程实施前需评估回灌工程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该填埋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MS软件开展了垃圾填埋体非饱和一饱和三维渗流分析,模拟和预测了浓缩液回灌前后填埋体内渗滤液水位变化.基于渗流分析结果,利用Slope/...  相似文献   

19.
孔祥锐  朱冠楠 《山西建筑》2011,37(21):113-114
针对目前国内污泥处理现状,对比分析了海洋处置、卫生填埋、土地利用及焚烧四种污泥处置方式的特点、利弊及应用效果,指出污泥处理应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采取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其中生活垃圾填埋问题不可忽视,现在许多旧的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较长,因此填埋场应急库区的新建势在必行,我们以漳州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实例,进行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急库区工程方案设计,根据现有地形地势以及库容的需要,合理设计坝体位置、高度及其他相关参数,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效进行雨污分流,实现与现有填埋场的设计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