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雷州会馆建筑是雷州传统建筑之一,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仙城会馆是雷州会馆建筑中仅存四座之一,建成最早,规制甚高,规模宏大,在雷州传统建筑中较为罕见。由于历史的原因,仙城会馆建筑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其进行建筑研究保护刻不容缓。文章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为依据,梳理仙城会馆的历史和分布,考证仙城会馆的建筑形制,并对仙城会馆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为后人研究雷州会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绍兴会馆作为北京市法源寺历史街区中目前仅有的3处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宣南地区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现状调研,系统梳理了该会馆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其建筑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估价值,为宣南建筑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景观设计》2005,(F04):48-48
湖广会馆是“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也是重庆历史文脉中的重要节点,它精美的建筑实物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重庆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结合湖广会馆整体维护,我们对会馆环境景观部分进行部分梳理。  相似文献   

4.
古城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已成为当今学术热点.山陕会馆是山陕两地商贾在扬州进行商贸活动的载体,是当今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以梯度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扬州山陕会馆建筑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针对其历史文化挖掘不足、保护区划不明确和展示利用方式欠佳等问题,提出山陕会馆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梯度保护策略,构建分类、多级保护方法,为同类型历史建筑提供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自贡盐业历史的发展及盐业会馆的兴起,论述盐业会馆的社会功能及分类,通过对盐业会馆的精品——西秦会馆建筑空间布局、艺术形式的介绍分析,初步探讨了西秦会馆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北京会馆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商贾云集、 文人交流的场所。前门东区现存大量的会馆建筑,也是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文章追溯前门东区历史渊源,研究会馆建筑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布局形态、空间特点、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归纳会馆建筑的特征。基于会馆建筑的特征,对会馆建筑保护与更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崔陇鹏 《华中建筑》2008,26(4):53-56
该文从四川会馆建筑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出发,探寻其与川剧的历史渊源,同时对会馆建筑的布局、川剧戏班的分布和演戏活动进行研究,探讨会馆对川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旨在促进传统会馆建筑的保护,探索川剧传统的观演环境,影响当代环境下川剧的剧场设计。  相似文献   

8.
重庆湖广会馆是重庆城市中心区的重要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文物和历史文化价值。文章重点介绍了湖广会馆及其周边的社区复兴,湖广会馆古建筑的修复和再利用。修复设计中,将历史建筑保护与市场文化经济相结合,发挥其社会经济价值; 坚持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观,强调文物修复的“可识别性”原则,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探索适合东方木结构体系的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放 《建造师》2009,(2):38-45
山陕甘会馆建筑格局严谨,规模宏大。从其功能上来说其历史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其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之大成,雕刻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感更是登峰造极。不愧为会馆建筑之瑰宝  相似文献   

10.
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因商业与社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特殊公共建筑类型,其建筑特点与所在城市的地理方位息息相关。京杭运河沿线一带的山陕会馆,在秉承会馆建筑共性的基础上,同时展示出独特的地域特征,成为沿线商路发展的重要见证。文章即以运河一线的山陕会馆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不同城市背景下的建筑特征,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会馆建筑     
孙音 《四川建筑》2003,23(2):27-28
“会馆”之名最早见于明代,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盛行,会馆建筑也相应迅速发展起来。会馆建筑按其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同乡会馆”和“行业会馆”两类。  相似文献   

12.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9,27(7):97-104
清代时,北京的会馆建筑得到迅速发展,会馆戏场成为重要的演出场所和戏场类型。该文根据文献,整理了北京现知的24座清代会馆戏场的资料,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北京留存完整的4座清代会馆戏场,归纳总结了北京清代会馆戏场的形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早期出现的会馆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主要作为客籍异地乡人在京城进行政治、商业、社会活动的场所。浏阳会馆位于北京宣南法源寺历史街区,最早作为同乡会馆性质使用,但后期因"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入住,承载了深厚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其在该街区的历史文化中地位极为特殊,价值极其珍贵。另外,浏阳会馆当前作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完整的折式合院格局及独特的建筑特征、精美的装饰使其成为北京古城四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李慧 《城市建筑》2014,(11):269-269
青岛的会馆具有不同于传统会馆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岛广东会馆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沿革、选址、建筑风格以及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早期会馆主要指最先在北京出现的士绅会馆。明清早期会馆功能渊源于儒家祠堂、讲会书院、官房馆驿三大建筑类型,分别继承了其祭祀、教育和馆宿的三大建筑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殡葬和经济功能一起整合进来,形成具备集会(祭祀、教育、娱乐)和馆宿两大建筑功能的新的建筑类型。从建筑功能到建筑布局,明清早期会馆的布局来源主要有改扩建和新建两大类。改扩建的会馆其原有建筑来源有二,一为拓祠为馆,二为舍宅为馆。明清早期新建会馆为主要为单列式小型会馆。  相似文献   

16.
重庆湖广会馆作为重庆古会馆建筑的遗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且在建筑技术、艺术方面有极高成就,除此之外,其在建筑空间方面的特色也十分突出。文章从建筑空间特色出发,对重庆湖广会馆天井空间进行探讨,总结并分析了天井空间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鄂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区域和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文化,而会馆建筑又是鄂西北地区建筑的重要类型。会馆建筑的功能具有独特的性质,其建筑风格直接反映了当时最新的建筑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化特征,对当下的城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鄂西北地区对会馆建筑的维护却不太乐观。文章主要以十堰市黄龙村会馆建筑为调研对象,从历史沿革、建筑设计,以及建筑保护三个方面对该建筑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为会馆建筑的保护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贡西秦会馆是川渝地区会馆戏场的典型代表,兼有同乡会馆和行帮会馆性质,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自贡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商人为其行帮组织“西秦大会”而修建。西秦会馆规模宏大,戏楼雄奇,仪式空间完整,会馆主供武神关羽,盐商们用拜祭关公的繁杂仪式传达着对神灵的虔诚、对信义的渴望和对福禄的祈盼。但目前研究多围绕其建筑实体形制,忽略了其仪式活动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文章应用田野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对西秦会馆的主要活动与功能以及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进行了梳理总结,试图通过其在年节举行的祭祀活动,结合其建筑实体空间特征,来探讨行业神信仰影响下会馆戏场内祭祀仪式与建筑空间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关街区是研究明清中原商贸文化的最佳研究对象。该文通过追溯亳州北关历史街区商业的历史发展,总结北关老街文化特色,从而探究会馆形成的原因及分类,并通过会馆建筑平面形态、院落布局总结归纳会馆建筑的空间特征,以期对北关历史街区发展做基础研究,实现保护与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杭州绸业会馆是杭州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杭州绸业会馆旧址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工作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与基地范围环境概况,并对旧址进行了价值评估,重点探析了杭州绸业会馆旧址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