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喷气织机两种纬向疵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喷气织机上纬缩和断双纬疵点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了纬缩和断双纬疵点的形成原因,认为纬缩疵点的形成主要与引纬系统、引纬工艺参数设置、纬纱质量和压缩空气压力有关,从纬向系统、经向系统、生产环境三方面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即可解决纬缩疵点问题;断双纬疵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纬纱从储纬器中脱出,通过调整供纱侧剪刀状态和剪切时间,更换挡纬销,调整辅助主喷嘴位置等措施即可解决断双纬问题。  相似文献   

2.
喷水织机纬向疵点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喷水织机用水流引纬 ,在织造过程中 ,经常出现纬向疵点造成停台 ,影响喷水织机的效率 ,再者影响织物的质量。所以 ,本文通过对日本津田驹ZW4 0 3型喷水织机织造时产生的纬向疵点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预防措施。1 纬缩疵点原因分析及对策纬缩是纬纱扭结织入布内或起圈织在布面的疵点。1 .1 纬丝头端缠绕的纬缩疵点 (见图 1 )图 1 纬丝头端缠绕的纬缩疵点1 .1 .1 产生原因( 1 )喷嘴受损 ,使纬丝在飞行中抖动。( 2 )喷嘴角度不正 ,被剪切之纬丝头端不能充分伸直 ,呈弯折状态飞行 ,在飞行中与经丝相碰。( 3)喷水时间 ,开口时间 ,夹持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涤棉高密斜纹织物纬缩疵点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措施。涤棉高密斜纹织物由于经密大、紧度高且涤棉纱易产生静电,所以纬纱遇到经纱粘连的几率大,其中毛羽多是产生纬缩的主要原因。生产中应从络筒、穿筘、上浆和织造工序着手,联合攻关,才能使纬缩疵点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喷气织机纬缩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气织机在织造过程中因引纬力不足、经位置线不当、纬捻过大、织轴质量差、经纱开口不良等原因产生纬缩疵点,文章在分析了纬缩疵点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在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采取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上海第二织布厂双革小组,对42英寸20~s×10~s 40×42平绒织物所产生的纬缩疵点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发现产生纬缩疵点有以下几点规律:1.粗支纱比细支纱多;2.10~s纬纱引纬时间比21~s纱引纬时间长10°左右;3.纬缩疵点大多数有卷曲现象。他们根据以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确定纬缩疵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流不足、纱支粗、幅宽阔、引纬时间长所造成的。 为了解决纬缩问题,他们作了多种试验,对多种形式的吸风装置进行测定分析比较,最后选择喇叭头吸风装置。该装置的主要机件是由1(1/4)英寸自来水管弯头,1(1/4)英寸自来水管两头  相似文献   

6.
喷气织机由于压缩空气的集中性差,加上纬纱是自由端飞行等因素,极易造成纬缩疵点,造成纬缩疵点的原因涉及到原料性能、机器状态、参数调节、生产环境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现将纬缩产生的原因与消除方法列于附表。  相似文献   

7.
在织制纯棉高密府绸时,纬缩疵点作为一种常见织疵,是影响织物质量的主要问题。我厂在织制14.5×14.5 623.5×283府绸时,结合质量创优,进行了减少纬缩的攻关活动。通过追踪纬缩疵点在织造过程中产生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通过加强日常基础管理工作,使得纬缩疵点由原来2.9分/疋下降到0.61分/疋。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亚麻布在织造过程中产生连续性疵点如纬缩及小断纬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扭结纬缩疵点是影响坯布匹扯分和下机一等品率的主要原因。其影响因素很多,但总体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原料方面,如纬纱捻度不匀导致扭结纬缩疵点,二是设备方面,即与纬纱飞行通道有关的设备存在问题而导致扭结纬缩疵点。设备方面的原因总结如下。钢筘过脏造成扭结纬缩疵点。生产中发现某织机生产的坯布因扭结纬缩而降等,检查发现:电脑显示纬纱最迟到达时间Tbw与纬纱理论到达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今年在生产细号高密并线织物时,出现了突发性纬缩疵点,织机效率明显下降,给修布工序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有纬缩疵点的织物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疵点集中在织物一侧或两侧,中间较少;另一类是织物纬缩疵点大小各异,且分布无规律.分析认为:第一类纬缩疵点主要是由于设备不清洁及空气压力不稳定造成,做好机台整机,保证纱线通道光洁,一般就可以解决.对于第二类,其原因可能是并线纬纱在退绕过程中,进入主喷嘴前,受到高压空气的作用分离成单股纱,造成纬缩疵点;也可能是并线纱本身质量问题造成了纬缩疵点.例如:并纱的单纱自身捻度和强力不匀,当并线受到高压空气作用后,弱捻处易出现断头,造成纬缩疵点,而强捻处在空气压力不稳或偏小时,单纱易出现捻回,在织口闭合时形成纬缩疵点.同样单纱的强力或重量不匀时,也易造成并线的单纱断头,造成纬缩疵点.在生产并线纱过程中,由于张力盘的原因,也会造成并纱纱线的单纱张力不匀,在进入织口时形成纬缩.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针织物成形存在工艺设计目标与成形织物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从目标织物出发的织物线圈长度设计方法。根据圆形纬编针织机和纬编针织物的特性,将织物在周向和轴向划分为单元,提出基于Pierce模型改进的梯形线圈模型,并对大小头筒状纬编针织物建模。在此基础上得到各线圈长度与目标织物参数间关系,实现从目标织物出发的织物线圈长度计算,根据此控制线圈长度实现大小头筒状织物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大小头筒状纬编针织物中线圈长度的变化,理论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根据提出的基于梯形线圈模型的建模方法,可依据大小头筒状纬编针织物参数得到任意线圈长度,实现线圈长度逆向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当前基于图像处理测量纬编针织物密度准确度不高、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频域和空间域来测定针织物密度的方法。首先通过离散小波变换重构针织物线圈图像获得线圈结构清晰的图像,再分别提取线圈灰度及二值图的灰度曲线。利用提出的基于概率密度统计的波谷坐标校验算法,结合线圈坐标校验算法获得实际线圈所在列坐标;再利用八邻域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求出纬编针织物横、纵方向的线圈个数,得到针织物横密和纵密。结果表明,密度检测方法与人工测量数据相比误差小于1.7%,该方法适用性好,运算量小,准确率高,可实现纬编针织物密度的自动化测量。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纬编仿蕾丝面料的快速设计,提出了花型意匠模型、编织意匠模型,并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变换关系。在深入研究该织物各部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织物理想状态下线圈结构的基本模型,确定了线圈中各控制点的位置,并对线圈结构变形进行分析,得出了该类型织物线圈变形规律。利用VC++.net进行程序设计,实现了对纬编仿蕾丝面料的仿真。织物仿真在结合意匠信息的基础上还考虑到纱线原料的粗细、颜色等因素,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单面交错集圈针织物的结构与尺寸 ,并与纬平针织物的尺寸进行了比较 ,得出了它们之间横向及纵向的尺寸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戴青春  胡红 《纺织学报》2008,29(1):58-61
在电脑横机上用玻璃纤维编织4种不同结构的针织物,作为纬编针织增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采用VARTM工艺复合加工,对这4种纬编针织增强复合材料的纵、横向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拉伸应力与应变特征曲线进行分析;阐述集圈、浮线对纬编针织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度和拉伸方向上受力纱线根数是影响这4种结构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主要因素;复合材料的破坏形式说明玻璃纤维针织物增强体与树脂结合良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数码混色纱纬编针织物的外观色彩及纹影的模拟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平滑去噪,得到剔除细节的模糊图像,在Lab 空间下运用彩色图像硬聚类算法对平滑后的图像进行聚类分割,得到混色纱主体图像,获取其左右的边界和中心线信息;然后在经典的Pierce 线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混色纱主体图像的廓线信息完成由纱线到线圈圈弧和圈柱的映射;最终根据不同组织的圈弧和圈柱的覆盖关系,得到基本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果表明,提出的纱线映射线圈算法,通过织物组织结构及密度可模拟混色纱纬编织物的混色色彩及外观纹影。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了解筒状纬编针织物抵抗拉伸变形的能力,基于对织物试样尺寸测量得到的几何结构参数,借助Rhino 3D建模软件建立了纬编针织物线圈模型和筒状纬编针织物模型;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在单位线圈和筒状织物2个方面研究了筒状纬编针织物的纵向拉伸性能;对织物拉伸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和实验验证,并对针织物拉伸过程中纱线形变和应力分布进行探讨,将有限元仿真结果和拉伸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筒状针织物纵向拉伸时,发生线圈转移和纱线伸长现象,其形变和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结果描述准确,应力-应变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在8%以内,证明有限元仿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程燕婷  孟家光  薛涛  支超 《纺织学报》2022,43(9):115-119
为研究3D打印服装面料中纬平针组织的结构,预测打印效果,促进针织面料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针织面料设计和生产中。采用3ds Max软件,根据NURBS曲线建模的方法,结合Peirce线圈模型对纬平针组织进行三维模拟,通过模拟实现了3D打印纬平针面料的可视化,可预测打印效果。采用Repetier-Host软件,对模拟的3D打印纬平针组织模型切片,采用熔融层积成型技术,通过设置打印参数对模型切片数据进行打印,得到3D打印纬平针组织针织面料。结果表明:该打印面料的效果与模拟效果高度吻合,线圈之间嵌套关系明显,打印面料光滑平整,打印精度高,属于环境友好型面料。  相似文献   

19.
在纬编机上通过特殊织物结构设计可以生产独特镂空网眼的空心织物,介绍5种纬编镂空网眼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细丝镂空、脱圈镂空、溶断镂空、纱罗组织镂空和菠萝组织镂空网眼织物,详细介绍织物结构设计和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编织图等。通过织物结构设计案例,比较各编织方法,总结纬编镂空网眼织物在设计及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work, the curling behavior of cotton single jersey weft‐knitted fabric was studied using a new non‐destructive test method. Eighteen series of dry‐relaxed weft‐knitted fabric samples were produced with three different yarn twist levels (724.5 tpm, 807 tpm, and 890 tpm), two yarn twist directions (Z and S), and three different loop lengths (2.7 mm, 2.85 mm, and 3.2 mm). Curling behavior was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curling distance (CD), de‐curling force, and de‐curling ener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eft‐knitted fabric samples with a lower loop length and higher yarn twist level exhibited higher de‐curling force and de‐curling energy.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de‐curling force of weft‐knitted fabric samples produced from the Z‐twist cotton ring‐spun yar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ples produced from the S‐twist cotton ring‐spun yar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also illustrate that de‐curling force and de‐curling energy are non‐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edge CD, and variation trends follow polynomial equations.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curling behavior of weft‐knitted fabric can be predicted in terms of de‐curling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