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烟草内生细菌118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诱导抗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烟草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细菌118菌株,对8-10叶期烟苗进行诱导,6 d后挑战接种,防效达41.79%;对4-6叶期烟苗施菌后,抗性相关酶POD、PPO、PAL活性明显上升.第13d时,分别比对照上升29.65、197.01和21.05个酶活性单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生防菌处理对厚皮甜瓜保鲜效果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西州蜜25号厚皮甜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5 ℃和4 ℃条件下在厚皮甜瓜表面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G-2,测定贮藏期间拮抗菌在厚皮甜瓜表面定殖特性、保鲜效果和厚皮甜瓜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 ℃和4 ℃条件下,拮抗菌在厚皮甜瓜表面定殖数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能稳定定殖。接种拮抗菌的厚皮甜瓜腐烂效果、抑制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OD和PAL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PO活性在室温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低温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5 ℃下,拮抗菌处理组POD在第20 d时酶活最高,PAL和PPO在第10 d时酶活最高;4 ℃下,拮抗菌处理组POD和PAL在第20 d时酶活最高。PPO处理在第40 d时酶活最高。且拮抗菌处理过的厚皮甜瓜酶活始终高于病原菌处理组。在25 ℃和4 ℃贝莱斯芽孢杆菌BG-2均能在厚皮甜瓜表皮上稳定定殖,抑制贮藏期厚皮甜瓜腐烂,延缓pH、可溶性固形物、POD、PPO和PAL酶活性下降,且BG-2和低温相结合对上述效果更好。本研究为延长新疆厚皮甜瓜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为生防菌作用在厚皮甜瓜采后保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烟草野火病拮抗生防菌的筛选、鉴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烟草野火病拮抗生防菌,开发防治烟草野火病的新型生物农药,降低烟叶农药残留,提高烟叶的安全性,从烟田采集的健康烟草叶片经平板划线法分离和纯化后得到287个细菌分离物,从中筛选到14个对烟草细菌性野火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生防菌,测得其中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抑菌带宽度为9.3 mm,经16S rDNA序列鉴定,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烟草叶片经该拮抗菌液诱导后接种,叶片内主要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增强。防效测定表明:施用生防剂后接种野火病菌的处理,拮抗菌株防治效果达97.54%,对照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为41.44%。先接种野火病菌后施生防剂的处理,拮抗菌株防治效果达51.40%,对照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为50.69%。说明该拮抗菌株的预防效果高于当前生产上使用的农用链霉素,且其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范三红  李静  施俊凤 《食品科学》2016,37(2):266-270
以玫瑰香葡萄为实验试材,研究洋葱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 B-1)对玫瑰香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抗性诱导机理,对经拮抗菌处理贮藏后果实的腐烂率及其抗性相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拮抗菌B. contaminans B-1可有效降低玫瑰香葡萄采后腐烂率,与对照相比,果梗腐烂率降低69.58%,果肉腐烂指数降低63.93%。拮抗菌处理对果实苯丙烷代谢途径、活性氧代谢途径和其他抗性相关酶类活性均有影响。与对照相比,B. contaminans B-1处理可提高葡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过氧化氢(H2O2)含量积累,延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此外,拮抗菌处理也可以诱导果实病程相关蛋白几丁质酶(CHI)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摘要: 利用离体叶片注射感病的方法,测定了BTH在100、50、25、12.5、6.25μg/mL浓度下,诱导烟草抗烟草青枯病的活性。结果表明:经BTH处理的烟叶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处理14d后,50μg/mL BTH处理的烟叶相对诱导活性达到50%以上。检测与抗性相关的防御酶系活性的动态变化发现,在25 μg/mL的BTH浓度下,处理叶片的4种防御酶:苯并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 多酚氧化酶(PPO)及超氧化物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有所提高,与对照比提高率分别达127.5%,54.9%,47.1%和70.3%。表明BTH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理与激活植物体内防御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拮抗细菌活性蛋白对CMV的影响,从烟田耕作层土样中分离到对CMV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B6,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初步确定其活性物质是分子量大小为40.6kD的蛋白质。粗提病毒经活性蛋白处理后,检测活性蛋白对病毒的抑制率,体外混合对CMV粒体形态的影响及利用叶圆片法,检测活性物质处理后寄主体内病毒复制特点,结果表明:1)拮抗细菌B6发酵产生的活性蛋白对CMV的体外钝化作用为86.97%;2)电镜下观察到活性蛋白能使CMV粒体变形,从而降低侵染力;3)寄主体内的病毒复制作用受到了拮抗活性物质的抑制,并且随着拮抗活性物质浓度的增加病毒的复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检测经活性物质处理后的烟草体内病毒含量,建立了real-time RT-PCR检测体系.从烟田中分离到1株对CMV有拮抗作用的细菌B6,经分离纯化得到拮抗CMV的活性物质B6p,其分子量为40.6 kDa.利用叶圆片法,分析了活性物质处理后寄主体内病毒的复制特点,结果表明寄主体内的病毒复制作用受到了拮抗活性物质的抑制,并且随着拮抗活性物质浓度的增加病毒的复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以世界公认的菌核病抗性品种Maple Arrow以及感病品种合丰25为材料,在大豆V1期进行活体接种,比较不同抗感材料在接种核盘菌后的72h内6个时间点的菌丝扩展速度和4种生化酶活性,旨在明确MapleArrow抗菌核病的生化机制,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在侵染后0~72h对病原菌的抗性差异明显,接种前期病原菌在Maple Arrow叶片上的扩展速度明显低于合丰25.接种后期,Maple Arrow叶片病健交界明显,菌丝体周围寄主组织结构保持相对完整;合丰25叶片布满菌丝体,叶片结构崩溃.动态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在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接种后24h Maple Arrow的PPO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48h Maple Arrow的POD和PAL的活性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合丰25.由此得出结论,抗病品种Maple Arrow的保护酶系统对核盘菌侵染的响应比感病品种合丰25更为活跃,四种保护酶中的PPO、POD和PAL是两种抗性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中PPO主要作用于感染前期,POD和PAL主要作用于后期.  相似文献   

9.
接种TMV的烟草高温胁迫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温度转换和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了接种TMV的烟草经高温胁迫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接种TMV后经过高温处理(48℃,24h),防御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较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处理后2d内没有明显变化,2d时高于对照;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高于对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大部分阶段高于对照。因此,CAT、POD、PPO、PAL活性的变化可能与高温诱发烟草对TMV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水杨酸(SA)处理对采后番茄生理机制的影响,用0.1 g/L的水杨酸溶液浸泡番茄5 min,空白(CK)用蒸馏水浸泡番茄15 min,分两组分别置于常温(25℃)和低温(2±1℃)条件下,每天取样,用比色法测定蛋白含量及与抗逆性相关的酶(PPO和POD)活性,结果表明:SA处理的番茄蛋白含量以及与其抗逆性有关的酶(PPO和POD)活性较对照(CK)有明显的增强,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可知:SA处理后出现了小分子诱导蛋白。研究表明:水杨酸处理可诱导番茄病程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打顶对烟叶多酚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红花大金元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对移栽后30 d(苗期)和85 d(现蕾后10 d)烟株进行打顶处理,分别检测中部叶(苗期为第4叶位,现蕾后10 d为第8叶位)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关键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与同时期未打顶处理相比,移栽后30 d打顶处理的烟叶中绿原酸等多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AL、PPO和POD活性升高,4CL活性降低,C4H活性无显著差异,PAL1、PAL4和4CL2表达量上调;移栽后85 d打顶处理的烟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AL、C4H、4CL和POD活性升高,PPO活性降低,PAL1表达量下调,4CL2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两个时期打顶处理烟叶中PAL2、PAL3、C4H和4CL1表达量均上调。以上结果表明,打顶诱导烟叶多酚生物合成与生育期有关;打顶后多酚类物质含量与PPO活性负相关,与4CL活性正相关。苗期打顶后烟叶中多酚含量降低,主要与多酚类物质的降解速率强于合成速率有关,而现蕾后打顶烟叶中多酚含量升高,主要与多酚类物质的合成速率强于降解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低温胁迫对伸根期的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盆栽方式,在人工培养箱中对耐冷性不同的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低温不敏感型)和K326(低温敏感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不同低温胁迫时间烤烟的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多酚代谢、光合速率和光合色素等的变化情况,筛选出适用于烤烟耐冷性鉴定的指标。  结果  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烤烟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耐冷系数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与低温胁迫程度呈正相关,与品种的耐低温能力呈负相关;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耐冷系数在低温胁迫的前3 d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与品种耐低温能力呈负相关;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总酚耐冷系数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低温不敏感型材料上升速度高于低温敏感型材料。相关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烟叶相对电导率耐冷系数与叶绿素、净光合速率、SOD活性的耐冷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POD活性、PAL活性的耐冷系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丙二醛、叶绿素a/b的耐冷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决定烤烟抗低温能力的第一主成分主要是烟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b)、叶绿素a/b、SOD活性、POD活性、总酚和净光合速率的耐冷系数;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CAT活性、PPO活性、PAL活性的耐冷系数。  结论  在连续低温胁迫下,烤烟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净光合速率、SOD活性的耐冷系数可作为其耐冷种质筛选的依据。烟叶耐低温评价可以渗透调节因子、抗氧化因子及光合作用因子耐冷系数为主要鉴选指标,以多酚代谢因子耐冷系数为次要鉴选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揭示无致病力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机理,以无致病力青枯菌株为材料,针对烟草青枯病进行了温室控病及田间小区试验,并通过抗药性标记测定其抗药性突变菌株在烟株体内的定殖状况,同时分析处理后烟株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无致病力菌株Tbw1-7-3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89.4%,其田间防效在发病初期10~20 d与药剂农用链霉素处理间无明显差异,且其抗药性突变株在烟株根表和体内可短暂定殖。同时菌株Tbw1-7-3能提高寄主中PAL、POD和PPO 3种酶活性及促进病程相关蛋白(PRP)的积累。无致病力菌株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以菌株Tbw1-7-3的防效最优。田间试验也显示Tbw1-7-3菌株在发病初期具有良好的控病效果。无致病力青枯菌株的控病机理可能兼有占位效应及诱导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鲜切莲藕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高浓度CO_2气调包装(Modified-atmosphere packaging,MAP)可以有效延缓鲜切果蔬褐变,而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编码基因是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基因。然而,高浓度CO_2 MAP对鲜切莲藕片PAL、PPO、POD酶及其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文分析了100%CO_2MAP对鲜切莲藕贮藏过程中褐变度、总酚含量、PAL、PPO和POD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0%CO_2 MAP对延缓鲜切莲藕褐变有较好效果,且100%CO_2 MAP贮藏期间鲜切莲藕PAL、PPO和POD酶活性随褐变程度的增加而同步变化。此外,Nn PAL1,Nn PPOA和Nn POD2/3的表达变化与PAL,PPO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及褐变相一致,说明高浓度CO_2 MAP可能通过下调Nn PAL1,Nn PPOA和Nn POD2/3的表达来延缓鲜切莲藕褐变。  相似文献   

15.
烟草对赤星病菌的抗性与其防御酶系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室内对抗病性不同的烟草品种CV 87和NC 89接种赤星病菌 ,分析测定接种后不同时间、不同叶位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等同工酶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CV 87随接种叶位升高POD与CAT活性增加 ,感病品种NC 89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无论接种与否NC 89的POD活性都高于CV 87;抗病品种CV 87的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 ;接种赤星病菌后,抗病品种CV 87的PAL活性升高 ,感病品种NC 89的PAL活性降低 ,PAL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复合涂膜对杨梅贮藏过程中POD、PPO、PAL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半乳甘露聚糖和黄原胶为涂膜基质,山梨酸、CaCl2、甘油为成膜助剂,配制成复合涂膜保鲜剂,研究了常温(28~32℃,相对湿度68%~86%)下该复合涂膜保鲜剂对杨梅贮藏后3种关键酶POD、PPO、PAL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涂膜贮藏的杨梅与对照组相比,使PPO、POD、PAL酶活性处于较低的水平,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从而延长了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下铜对烤烟幼苗生长及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铜对烤烟幼苗生长和POD、PPO活性及MDA、Pro、Ch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下CuSO4低于0.08 g/L时,CuSO4施用量增加能促进烟草生长;而高于0.08 g/L时,其生长受到抑制,尤其是根系生长,其抑制程度随CuSO4浓度的增加而加剧。低温胁迫下,POD和PPO活性随CuSO4浓度增加而上升,低浓度时上升较小;MDA含量随CuSO4浓度增加先微下降后递增;Pro则与MDA变化趋势相反;Chl a、Chl b以及Chl总量随CuSO4浓度增加先微增加后递减。   相似文献   

18.
高雪  李正国 《食品科学》2009,30(8):280-283
以奉园72-1脐橙果实为材料,进行常温(15℃)、低温(5℃)贮藏、涂蜡、机械损伤等处理,测定各处理脐橙果皮褐变率、褐变指数,以及POD、PPO、PAL酶活性的变化,以探明奉节脐橙果皮褐变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酶活性与果皮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温贮藏的对照果相比,涂蜡、损伤处理均极显著地提高果实的果皮褐变率(p<0.01)以及褐变指数(p<0.01),而低温贮藏可降低褐变发生;说明涂蜡和机械损伤都是引发果皮褐变的主要因素之一,低温贮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果皮褐变的发生。损伤处理刺激了POD、PAL酶活性的上升,且酶活性的升高与果皮褐变率具有相关性;涂蜡和损伤明显促进了PPO酶活性的升高,从而加速褐变过程,而低温可有效抑制PPO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OD、PPO、PAL酶活性与果皮褐变间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