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液晶显示器已经被大多数用户所接受,但是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到底是什么?它和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有什么区别呢?常见的液晶显示器分为TN-LCD(Twisted Nematic-LCD,扭曲向列LCD)、STN-LCD(Super TN-LCD,超扭曲向列LCD)、DSTN-LCD(Double layer STN-LCD,双层超扭曲向列LCD)  相似文献   

2.
液晶显示器(LCD)1968年由美国RCA公司研制成功,此后,由日本夏普、精工和卡西欧公司接过美国的研究成果并使其商品化。目前LCD有三大类。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TN-LCD),在70年代已大量生产,并成为当时的主流产品,在显示器件领域的地位仅次于CRT。但TN-LCD信息产量小,只能用于笔段式数字及低驱动线路数(16线以下)的简单字符显示,虽销量最多,但销售额只占LCD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扭曲向列型(TN)、超扭曲向列型(STN)和有源矩阵型(AM)液晶显示器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制造技术及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与发展。另外,对液晶材料和彩色滤色器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介绍液晶显示器模拟软件Visual LCD专业版及其应用,并举例计算了具有抗反射膜的反射式器件和采用负性薄膜补偿的超扭曲向列相液晶器件。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更精确描述TNLCDs(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光学性质的广义模型,研究了靠近LCD边缘分子的光学性质,这些分子不能随外加电场扭曲和倾斜,理论与实验的透射率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黄沈奕 《信息通信》2013,(4):282-283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LCD工业开始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组零场双稳态液晶显示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本节着重介绍扭曲向列相双稳态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制作和实验。  相似文献   

8.
新型多畴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在像素电极下方放置凸起物,获得具有宽视角特性的多畴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该模式比传统的多畴TN模式摩擦过程少,工艺过程简单。在这种液晶显示器中,初始状态(未加电)时,分子排列结构和普通单畴TN模式相同,在加电压状态时,由于凸起物的存在,液晶分子沿着4个不同的方向排列形成多畴区域。文中运用专业液晶模拟软件模拟,对该液晶显示器的电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液晶显示器具有宽视角、色散小及色彩还原性较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一、LCD历史的回顾现代信息产业日新月异,显示器技术发展迅猛.在显示器技术中最活跃的当数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和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等,其中LCD居主流地位.LCD发展至今只有27年历史,这昭示着当今科技与生产的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早期的LCD为动态散射型,它靠加电场处光的散射实现显示,现在已不再使用.在1971年及随后的几年里,扭曲向列型LCD(TN—LCD)与有源(Active)TN—LCD逐步发展起来.TN—LCD的原理是用电场改变原为90度扭曲的液晶分子排列从而改变旋光状态,在起偏片和检偏片的作用下实现显示.由于TN—LCD依赖外加电场实现显示的通断,在交叉点阵显示的情况下会出现互相影响,因而TN—LCD采用特殊的驱动方  相似文献   

10.
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TN-LCD)在多于2人观看时存在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视角受限,二是在灰度“逆转区”,也就是该区内存在黑的变白或白的变黑的现象。日本富士照相胶卷公司Ashigara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发展一种液晶双折射预补偿和后补偿方法,可以增大视角而不牺牲亮度。TN-LCD中,双折射和视角之间的联系不是显而易见。显示器一般都用宽角光源后向照明。光首先通过起偏器(让一半光通过),然后再让另一半通过。现在,这种光与液晶池底部液晶调节的方向平行。但晶体取向是逐渐变化的,并作这样的倾斜和扭曲,以致液晶池上部的…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种新的双向取向表面。所述取向表面可以用于控制液晶引流(backflow)方向。基于所述新型取向层,成功制造了一种双稳态扭曲向列相LCD,该LCD在U和T态之间转换,不伴随表面锚泊能的破坏(surface anchoring energy breaking)。  相似文献   

12.
液晶显示视角特性及其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刚 《现代显示》1995,(1):10-32,41
在综述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一般视角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光学补偿膜法,双晶畴及多晶畴平均法在改善TNLCD视角特性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几种非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方法,最后指出视角的任何重要改进都将导致新产品面世。  相似文献   

13.
王良御 《光电子技术》1990,10(2):12-17,72
本文介绍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的原理和应用,商业上已有黄、黑、白色和低延迟片,双层型的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对高信息量液晶显示有高的对比度和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传统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中的响应时间问题,对影响响应时间的弹性常数、转动粘滞系数、双折射率、预倾角和手性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液晶材料参数、增大预倾角和手性剂含量,可以有效改善该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5.
在具有高驱动电压的液晶显示器中,为了对液晶器件起到保护作用,以采用增加取向层厚度的方法来解决某些显示器件由于驱动电压过高导致的问题。当取向层厚度不可忽略时,随着取向层厚度增加会导致器件驱动电压升高。本文利用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结构,通过模拟和实验分析了取向层厚度对LCD的影响以及不同介电常数的取向层对LC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取向层的介电常数大于20时,能够有效降低TN-LCD驱动电压。当其介电常数大于500时,其厚度变化对驱动电压的影响变得很小。本文结果对降低高驱动电压液晶器件的驱动电压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扭曲向列液晶盒工作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VISUAL LCD对高扭曲向列液晶盒的透过率-电压特性、对比度-视角特性、透过率-视角特性及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详细分析了液晶盒参数、液晶材料参数、外加电压对液晶显示器特性曲线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影响对比度、视角、动态响应特性的因素及如何提高响应速度使其满足视频图像显示的需要;研究发现该常白型显示模式基本无色散,并具有较大的视角、良好的透过率和对比度特性,适用于高品质显示。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型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低扭曲向列相LCD。SBTN在扭角,盒厚与双折射系数的乘积、及偏振器的取向等方面作了特殊的设计,表现出良好的电光性能。对亮度,对比度,色散与多路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检验。实验原型表现出高亮度,低色散,良好的多路能力,良好的视角与响应性能。它还具有良好的加工容限,因而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螺距对常白模式扭曲向列相型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及电光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了不同手性剂情况下扭曲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及电光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盒厚一定时,自然螺距越小,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越短,但是电光曲线陡度越缓,开态电压增大;扭曲角增大,响应时间变长,但是电光曲线陡度变大。综合考虑扭曲角和液晶的自然螺距,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特性。  相似文献   

19.
垂直排列一扭曲向列液晶显示的阈值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液晶体系的总自由能出发,通过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组的推导,得到了手性向列相液晶从垂直排列状态转变成平面扭曲排列时的Freedericksz转变阈值电压公式Vth=π×  相似文献   

20.
高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兆颜  梁珂 《液晶与显示》1997,12(2):112-115
本文研究了高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HTNLCD)(扭曲角90~180°),此器件与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TNLCD)相比较,能够增加液晶显示器件扫描行数并改善视角特性,其制造技术与TN器件相似,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