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实现对于建筑物联网设备地理及时间信息的获取,完善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为地质灾害提供受灾程度及受灾区域信息,提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建筑设备物联网中的应用方案。在山东建筑大学物联网实验室设计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研制基于北斗系统的建筑设备物联网定位模块,实现对建筑物联网设备的定位及授时功能。其硬件设计主要采用STM32F100C8 ARM7主控芯片、CC1100射频收发芯片及UM220北斗卫星导航模块。通过软硬件开发,实现了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有效融合,将在地质灾害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设备管理中物联网(IoT)动态数据的优化存储和高效调用,对物联网动态数据的存储和调用做深入研究,提出一个基于IoT数据的数据存储框架,有效存储大量物联网数据,集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一步结合BIM数字化技术开发一个面向建筑设备管理云平台,对如何使BIM数据和设备动态数据进行业务交互做详细的交互设计。以某净水厂泵房设备管理为案例,充分验证该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和价值所在,优化传统设备管理方式的同时,提高了管理界面的友好交互性,使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3.
基于SOA的建筑设备物联网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林  王越  申斌 《微机发展》2014,(1):196-199
为解决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集成异构的建筑自动化子系统(如:中央空调系统、恒压供水系统、门禁系统等)和整合数据信息资源等问题,文中针对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的自身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OA的建筑设备物联网体系架构模型。重点阐述了该模型的架构组成和层次结构,并将该架构模型应用于建筑用电设备的物联网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OA架构的建筑设备物联网能够有效整合物联网系统异构平台,且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马乾力 《软件》2023,(3):147-149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与能源生产的日益紧密结合,更多的物联网智能终端也开始在发电领域中实现了巨大功能。但企业终端用户通常无法全面了解物联网智能终端的安全风险和漏洞,也无法完成大量安全评估需求。针对物联网智能终端的主要安全风险特点,对固件进行了测试和分级,并开展了对常见漏洞、硬编码密码、潜在安全风险等的检测;同时采用了模糊测试和远程扫描等策略,对物联网智能端点进行了漏洞挖掘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项目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出物联网硬件的安全性,从而解决了行业内对物联网智能端口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的技术日渐成熟,逐步引入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切实保障实验设备安全,在实验中心组织架构的基础上,从硬件支撑平台和软件系统结构两方面研究了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式,为实验室设备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模型,可增强实验设备及实验人员安全管控有效性.主要以"物联网技术"为切入点,探讨了该技术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能耗数据可进行计算机或人工识别和处理,保证数据得到有效的管理,支持高效的查询以及能耗的实时监控,实现数据组织、存储、交换以及在物联网系统下的数据共享,按照国家规范的标准,基于QT平台设计出一套能够对大型建筑和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能耗管理的智能终端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环境下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终端软件.建筑用电设备物联网系统应用层的软件开发难点在于其子系统(包括电梯、空调、消防、照明等系统)数量众多且接口标准、数据来源各不相同,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大量的异构数据.本系统在Android平台上利用EventBus类设计了基于事件驱动的软件架构方法,有效地降低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在Android平台上通过调用WebService技术间接访问远程服务器,解决了大量异构数据整合的问题.该客户端软件人机界面简洁、美观,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修改配置信息等功能,具有复杂度高、可扩展性强等优势.该软件已应用于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中,运行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校园电能管理问题,在对比分析主流无线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选用LoRa物联网技术,规划基于LoRa物联网的校园电能管理系统框架,配置LoRa物联网平台,设计承担基础数据采集与控制的智能终端硬件系统,以及智能终端的配套程序,实现现场电量数据的采集、上传,以及上级控制命令的接收和执行,能够完成环境智能调节。  相似文献   

9.
针对物联网工程设备管理难度大、工程维护成本高以及用户隐私易泄露等问题,研究了区块链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联网工程架构,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保障用户隐私安全,为物联网防伪溯源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并对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工程相结合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彭程  黄辰 《物联网技术》2014,(11):84-86
主要讨论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技术架构和系统的架构,具体分析了在家庭智能终端的物联网基础上的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法。阐述了基于家庭智能终端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另外,还在更深层次上讨论了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方法。相关的技术介绍包括家庭内的无线组网技术、家庭内网关的接入方面的技术以及家庭内有线联网技术等相关一系列的系统的集成化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已成为生活工作中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电子设备。从最初的手机,到PDA,再到如今3G时代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和车载导航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化,功能上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智能化。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提高其安全性,保护终端用户、通信网络乃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业界及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移动终端面对的威胁后,进一步对其整体技术架构和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种提高其信息安全的创新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受限,导致网络应用环境的安全性承载能力较差的问题,设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安全漏洞检测系统;利用网络爬虫模块抓取任务管理模块所需的待检测信息参量,按照漏洞数据所属的具体类别,将其分别反馈至XSS检测模块、SQL检测模块与CSRF检测模块之中;在此基础上,定义区块信息的实际交易格式,联合各项智能化合约,实现对系统功能需求的定向化分析,并完成相关用例图的构建;通过上述软、硬件设备基础,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安全漏洞检测系统设计;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C/S型网络漏洞检测系统相比,基于区块链技术检测系统的安全性等级划分条件更加细致,扫描web漏洞覆盖范围也更为广泛,有助于网络应用环境安全性承载能力的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国内小区智能化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小区智能化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技术标准不统一,系统兼容性很差,已建设好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很多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甚至成为摆设.提出在小区智能化建设中Ethernet技术不仅用于信息系统,同时取代标准不一的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控制系统中,即完全基于Ethernet...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化建筑数量的剧增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建筑智能设备状态感知成为了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方面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建筑设备感知系统大多基于服务器集中计算架构,存在存储数据量大、通信带宽要求高、节点自主性不够等问题,往往容易造成建筑设备感知实时性不足、网络成本高的问题。由此,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建筑设备状态感知模型,设计了边缘状态感知与缓存算法,建立了一组边缘通信与状态感知协议,形成了边缘隐私数据信任与安全机制,同时,引入基于边缘数据的智能决策技术,从而不仅缓解了中心服务器的计算与存储压力,而且有效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自主感知能力、安全性与健壮性。最后,依托该模型实现了一个运维示范系统,在S城市管理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河北南网50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现状,分析集控中心模式下智能变电站站端设备安全稳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论述了在河北南网建设关键服务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以河北南网500kV集控中心模式下关键服务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例,整体论述了此类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通讯、数据采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电气监控管理系统信息管理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的能源站智能电气监控管理方法。该方法建立在DL/T 860(IEC 61850)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采用微机应用交流采样算法对能源站电气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将该算法进行系统集成优化设计,构建出全智能自动化的电气监控管理系统。本研究系统加强了各监控设备的联系,系统误差数据低。实验表明,本研究系统的监测数据误差低于10%,解决了传统电气监控误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终端智能设备的迅速更新换代,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应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并且更新速度快.Android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使得android安全机制成为开发者和用户都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android应用安全现状和安全机制简要分析下,针对三种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实际例子,实现了相关安全机制的解决方法,实践证明,提高了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保证公路施工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平安和谐社会,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便利、舒适、安全地空间,需要对公路施工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当前的公路施工监控系统设计方法是利用图像处理板对其进行监控,监控过程中图像处理板的体积太大,没有设置隐蔽性屏障,导致监控盲点多,存在监控整体性能低,监控系统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控制的公路施工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公路施工监控类型,并对公路施工监控系统进行构造,然后以公路施工监控系统的构造为基础,利用编码感知路由,将各个终端监控的数据信息传输至监控系统中心,最后采用蛇形时隙数据存储算法将公路施工终端的监控信息数据全部存储,由此完成对公路施工的智能监控的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对公路施工进行全方位,安全可靠地智能监控,减少了突发事件发生处理时间和监控盲点,增加了公路施工速度,更大程度地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航空武器装备地面综合保障系统发展,传统保障模块已发展至十余种五十余型独立地面保障模块,地面保障人员操作与管理压力大幅提高、保障效率提升面临瓶颈,无法满足当前军事变革要求;提出使用基于LXI总线的航空武器装备地面综合保障分布式远程控制系统设计可以满足保障任务分散化要求的同时实现保障功能本地化,完成对各保障模块集中管控,大幅提高地面综合保障系统智能化、信息化和通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装备系统结构日趋复杂化,除了系统内部组件数量的剧增之外,各分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系统安全性评估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复杂化装备系统。本文以复杂网络知识为依托,对复杂装备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为目的,构建了以装备分系统为节点、以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关系为连接边的复杂网络模型,针对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对不同属性结点比例对系统安全性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突出了分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装备系统安全性的影响。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复杂装备系统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