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杨公源  袁汝旺  张牧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3):1977-1979
本文介绍28单元A.C.电机同步传动智能控制系统,介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主要介绍卷绕过程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完成了控制系统组态.在控制算法方面,应用了参数自适应、信号自适应、多模态控制和专家控制等先进控制策略.使用欧姆龙C200HG型PLC构成控制系统系统已投入生产使用,用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特宽幅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主要介绍经轴退绕过程数学模型、送经伺服控制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卷取控制系统以及送经--卷取同步控制系统.基于数学模型,完成了控制系统组态.在控制算法方面,除了常规的张力闭环和速度闭环控制外,还应用了自整定、信号自适应、变增益以及多模态等先进控制策略.织机已投入生产使用,用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特宽幅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特宽幅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主要介绍经轴退绕过程数学模型、送经伺服控制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卷取控制系统以及送经--卷取同步控制系统.基于数学模型,完成了控制系统组态.在控制算法方面,除了常规的张力闭环和速度闭环控制外,还应用了自整定、信号自适应、变增益以及多模态等先进控制策略.织机已投入生产使用,用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液压系统非线性、参数不确定及外负载扰动影响柔索驱动系统多台液压绞车同步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的同步控制策略。分析了柔索驱动系统的结构,建立了平台运动方程和液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最后设计了模糊自适应机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的同步性能,现场试验验证了驱动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研究了丝光机多单元同步伺服系统的矢量控制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电流控制器、速度控制器及线速度环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提高丝光机多单元同步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调速性能,结合自适应内模控制,将神经网络方法用于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了神经网络自适应速度控制器。基于MATLAB的仿真结果证明,神经网络自适应内模控制系统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抗负载扰动能力,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短周期贴面压机液压伺服系统动力单元的保压压力控制,分析建立了由液压缸驱动的动力单元数学模型,以该模型为控制对象,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自适应PID较常规PID调整时间短,稳态性能好,降低了控制器的输出能耗。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应用于短周期贴面压机保压控制,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双液压缸同步控制系统的同步精度,分析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双液压缸位置同步控制系统。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应用于液压同步控制系统中。结果表明,使用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能够减小由外负载差异引起的液压缸位置同步误差,提高装配平台的运动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线切割机张力控制系统存在库仑摩擦和摆角耦合等较强非线性特征,以及收放卷轮直径变化引起的参数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反演的非线性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实验辨识和自适应参数控制器设计方法分别对多线切割机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系统和不确定系统参数进行简化分析和在线估计,使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保证了系统全局渐近稳定性以及系统状态的有界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器可以实现多轴同步运动,并将张力摆角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获得更高的张力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神经元PID控制器在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单元机组这类集炉、机、电为一体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及参数时变的受控对象,基于常规解耦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无法应用的问题,讨论了多变量自适应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在单元机组负荷控制中的设计及仿真,并给出了火电机组负荷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调平系统的多液压缸同步控制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相邻耦合的控制方法。首先对调平系统受力及多缸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建立控制对象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相邻耦合控制器进行设计,使用补偿器将相邻两根液压缸位置同步误差融合到液压缸控制器中,对于难以通过常规方法精确获得的补偿系数,使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获取。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验对模糊相邻耦合的同步控制方法进行测试,并使用主从同步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模糊相邻耦合同步控制时,四根液压缸误差波动较小,并且在液压缸加减速阶段能快速将误差降低,具有较好的同步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针对传统控制系统中存在的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的问题,将空间矢量调制(SVM)引入PMSM-DTC系统。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算法的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PMSM的SVM-DTC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模型具有很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模糊神经网络高速造纸机多机同步智能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改进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替代传统的PID控制方法,解决了因高速与多机同步控制系统控制滞后产生的系统不稳定问题。通过研究,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的多机控制系统,并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该控制方法的先进性、可行性。该方法的研究为高速多机同步控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调节系统对汽轮发电机扭振的影响,从调节系统角度建立了在将轴系按质量弹簧系统处理时的数学模型,从简单物理模型开始,求得了考虑扭振特性后轴系的频率特性,并且得到了一些概念上比较清楚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将它推广到普遍的情况—多质量弹簧系统。并给出了多质量弹簧系统的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多通道液压控制系统中多组参数不同的液压缸在工况中的同步性能,以液压控制机构原理为基础,融合了偏差耦合及环形耦合,该文提出了在偏差-环形耦合控制方式下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的同步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同步控制精度,能够实现输入信号的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16.
温度控制系统是时变、非线性、多干扰的复杂系统,传统PID算法含有积分环节,导致系统响应缓慢,累积误差大。该文通过对婴儿恒温箱的机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合PID算法和模糊控制技术,设计出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车载婴儿恒温箱。实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较传统PID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动态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发一种可以取代传统有位置传感器的无传感器PMSM驱动控制系统,在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SMC)及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滑模观测器(SMO)的无传感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搭建了采用id=0矢量控制策略的无传感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滑模...  相似文献   

18.
在多绳缠绕式超深矿井提升机运行过程中,采用基于电液伺服系统的浮动天轮主动调绳装置,调节钢丝绳的张力。根据浮动天轮主动调绳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建立阀控缸液压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电液伺服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实现浮动天轮主动调绳的控制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字仿真模型,以不同扰动频率的正弦函数输入模拟钢丝绳的振动,分析了液压缸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证明了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电液伺服系统浮动天轮主动调绳装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空压机的负载数学模型,对其负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的滑模控制器。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特点和空压机负载特点进行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加滑模控制器时,电机转速波动较小。最后,对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直联便携式空压机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的PI控制策略相比,滑模变结构控制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有较强的鲁棒性。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空压机效率高,转速波动小。  相似文献   

20.
谐波齿轮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多目标优化方法应用于谐波齿轮传动设计,建立了谐波齿轮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求解该模型,可得到整体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使谐波传动在满足承载能力及强度要求条件下,效率最高、体积最小。文中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