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当前流行排序算法中只基于某种算法对需求进行排序而没有考虑项目实际规模的情况,提出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需求优先级的两种思路。定性分析中研究了基于KANO模型确定优先级的方法 ,定量分析中以AHP算法为基础,将价值、费用、风险等多种属性的影响量化到需求优先级排序中。结合某船厂信息管理系统利用AHP方法确定需求优先级的案例讨论,验证了该需求优先级排序方法的可行性,解决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需求优先级并分步实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和信息熵的知识获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易陷入局部优化的问题,在PSO算法加入交叉变异算子,克服了标准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并将改进的PSO算法和模糊C 均值聚类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算法CMPSO FCM,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搜索能力和聚类效果。进而将聚类得到的属性隶属矩阵用于属性约简,并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模糊粗糙集知识获取的方法。实验和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模糊K-Prototypes(FKP)算法能够对包含数值属性和分类属性相混合的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但是存在对初始值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为了克服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FKP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先利用PSO算法确定FKP的初始聚类中心,再将PSO聚类结果作为后续FKP算法的初始值.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聚类效果优于单一使用FKP算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产品安全评估体系中大量的、冗余的评估指标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信息粒度的属性不重要性算法。该算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属性不重要性的可行性,提出了属性不重要性公式,然后为了减少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任意求出算法的一个核属性,最后,通过比较其他属性的属性不重要性值,选择属性不重要性值小的属性,确定最佳的约简属性集。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属性约简算法可以应用到海产品安全评估体系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抢占阈值的实时调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具有抢占阈值的调度算法集非抢占调度和纯抢占调度的特点,既减少了由于过多的随意抢占造成的CPU资源浪费,又保证了一定的任务截止期错失率及CPU资源利用率。已有的工作基本集中于讨论任务集完全给定,任务数、任务的优先级及任务的抢占阈值在调度前已完全确定,而且要求不同的任务具有不同的优先级,提出的具有抢占阈值的调度算法,完全放松了对这些条件的限制,即任务的个数不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及其抢占阈值在调度过程中可以动态地变化。最后以常用的LSF调度策略为例,结合动态的抢占阈值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确定的任务集、任务优先级和抢占阈值,利用具有抢占阈值的动态调度算法,降低了任务截止期错失率、提高了CPU的有效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属性选择是提高分类器性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已有的属性选择算法要么假设数据无噪声,要么没有考虑属性间的交互作用,不能用于数据集中既有噪声又存在属性交互作用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属性选择算法,该算法用条件熵来评价属性子集对目标概念的描述能力,利用后向删除搜索策略进行属性选择.同时,根据不一致实例和关联规则中提升度的概念,给出噪声数据的定义和识别方法.该算法和典型的属性选择算法在10个UCI标准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减少属性数量的同时将C4.5和NaiveBayes的平均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2.77%和3.42%.  相似文献   

7.
曾新  李晓伟  杨健 《计算机科学》2018,45(Z6):482-486, 464
在实际应用中,空间特征不仅包含空间信息,其特征实例还伴随着属性信息,这些属性信息对知识发现和科学决策具有重大作用。在现有的co-location模式挖掘算法中,计算两个不同特征实例的邻近距离时并未考虑实例不同属性的取值在邻近距离中所占的权重,导致部分属性权重过大,从而影响co-location模式挖掘的结果。对属性取值进行规范化,赋予所有属性相等的权重,并提出基于join-based的数据规范化算法DNRA;同时,对距离阈值范围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出DNRA算法中距离阈值的取值范围,为用户选择适当的距离阈值提供帮助。最后,通过大量实验对DNRA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图像分割中常用的直方图法、迭代法、经典大津法的阈值选取原理,然后对水处理混凝过程中的絮体图像进行分割对比实验,结合絮体运动特点和水处理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与OSTU的絮体图像分割的改进算法,即先通过灰度拉伸以增强图像灰度对比,再利用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来改善OSTU方法的阈值选取时间,求出分割阈值.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实现絮体图像的准确、快速分割,达到实时计算絮体等效粒径和数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明  黄海峰  何峰  左文艳 《计算机工程》2011,37(14):228-230
提出一种基于微粒群优化(PSO)的边界区域粗糙熵的阈值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采用边界粗糙熵作为图像分割的评价标准,利用优化领域的PSO功能把图像分割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PSO算法避免了早期大量熵的计算,相对于分块大小的敏感性较小,得到较好的分割效果,并且能提高计算速度,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数据轮廓查询的研究主要是在假设每一维的属性都有确定的全序关系上进行的.在现实的应用中会出现属性的属性值优先级是不确定的,需要根据用户的偏好来定义属性值之间的优先级次序.而现有的不确定数据轮廓查询算法并不适用.先通过不确定数据预处理算法得到索引ObjectInstanceMap并构造基本偏好次序索引,再在用户偏好轮廓查询算法中利用这2个索引得到用户偏好次序下的轮廓集合.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经典的ID3算法中,用“信息增益”作为选取检测属性启发信息,为了解决该算法存在的不足,该文提出了认识熵和信息补偿的概念,将属性的信息补偿量作为启发信息,设计了一个基于信息补偿量的CID3算法。实例分析表明,CID3算法比ID3算法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周亮  晏立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8):2899-2901
为了克服现有决策树分类算法在大数据集上的有效性和可伸缩性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树算法。首先提出基于代表性实例的原型抽象方法,该方法从原始数据集中抽取代表性实例组成抽象原型,可缩减实例数目和无关属性,从而使算法可以处理大数据集;然后提出属性分类价值量概念,并作为选择属性的启发式测度,该测度描述了属性对分类的贡献价值量的多少,侧重考虑了属性之间以及实例与分类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新算法比其他算法生成的决策树规模要小,准确率也有显著提高,在大数据集上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程龙    钱文彬    王映龙  胡剑锋 《智能系统学报》2020,15(6):1079-1090
在许多现实应用领域中,由于数据标注代价昂贵,且数据往往呈现动态变化,因此存在大量弱标记的不完备数据。针对上述复杂应用场景,本文以粒计算理论为基础,从区分性视角给出不完备数据的区分对概念,同时给出属性相对重要度的度量方法,并设计面向弱标记不完备决策系统的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能在迭代过程中不断缩减搜索空间,提高属性约简效率;并根据实例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属性约简的动态更新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半监督条件下的增量式属性约简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相似重复记录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当前相似重复记录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根据关系表的决定属性值划分记录集,并在每个决定属性值类中检测相似重复记录.在决定属性值聚类时,提出了动态优先队列聚类算法和合并逆序算法.尽可能使相似重复的属性值聚为同一类;在记录聚类时提出了类调整算法,以提高类的代表记录的代表性.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A transformation of a tree decorated according to some attribute grammar may leave the tree containing attribute inconsistencies. An attribute reevaluation algorithm computes new attribute values for affected attribute instances. It has to guarantee, that never an inconsistent attribute value is accessed. Reps' algorithm performs this task in time, O(¦affected region¦). It is data driven as changed values trigger recomputations of attribute instances dependent on them. After each transformation, a complete update of the effected instances is performed. Reps'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the data driven reevaluation scheme used in OPTRAN. It uses the same strategic information in the initial attribute evaluation and the reevaluation process. Furthermore, we present a demand driven scheme for attribute reevaluation. It does not have the linear time complexity for each update after one transformation but, depending on the situation, often compares favourably with the data driven scheme for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s. In addition, the linear time complexity of the data driven reevaluation algorithm needs fast convergence using an equality test between old and new attribute values. It is thus necessary, to keep the attribute values at (almost) all instances. The demand driven reevaluator does not need all the old attribute values. It can flexibly trade time for space. We also describe the handling of space consuming attributes, e.g. tables, lists and trees, in the reevaluation algorithm. An integrated version of data driven and demand driven reevaluation using these features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OPTRAN system.Research reported herein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project manipulation of attributed trees and ESPRIT, project PROSPECTRA  相似文献   

16.
近邻(Nearest Neighbor,NN)算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监督分类算法。但NN算法在分类未知类标的样例时,需要存储整个训练集,还要计算该样例到训练集中每一个样例之间的距离,所以NN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非常高。为了克服这一缺点,P.Hart提出了压缩近邻(Condensed Nearest Neighbor,CNN)规则算法,即从整个训练集中找原样例集的一致子集(一致子集是能正确分类训练集中其他样例的子集)。其计算复杂度依然比较高,特别是对于大型数据库,寻找其一致子集是非常耗费时间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技术的压缩近邻规则算法。该算法分为3步,首先利用粗糙集方法求属性约简(特征选择),以将冗余的属性去掉。然后选取靠近边界域的样例,以将冗余的样例去掉。最后从选出的样例中计算一致子集。该算法能同时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法进行数据约简。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论述了应用于静态优先级实时系统的抢占阈值调度算法。描述了算法实现和任务集合可调度性判定公式的推导,分析了算法的性能特点,阐述了抢占阈值调度是静态优先级嵌入式实时系统开发中调度算法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由于数据随时间和空间不断更新,很多基于粗糙集的增量方法被提出。然而,动态数据上基于模糊粗糙集的特征选取(也称属性约简)更新的研究较少,特别是连续型动态数据上的增量特征选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适用于连续型数据的基于模糊粗糙集的增量属性约简算法。首先提出模糊粗糙基本概念的增量机制,如模糊正域的增量机制。只有部分示例在已有属性约简上的辨识能力不足,即对于模糊正域来说,存在一个关键示例集。增量约简算法基于已有数据上的约简结果,仅需要更新关键示例集中的示例,而非全部的论域。因而该增量算法在动态数据上能快速获得约简的更新。通过数值对比实验可以看出,增量算法比非增量算法在运行时间上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高维数据集,增量算法可以大大地节省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9.
DiffServ中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延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DiffServ体系的4种优先级队列和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分析,得出了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可以解决IP分组转发时的公平性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IP分组转发时的超延迟现象。在确定出较精确的延迟门限标准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后,得出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使IP分组的转发不会超出延迟门限。从仿真实验表明,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在一般的网络环境和条件下,4种优先级队列分组的公平性转发能够提供QoS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