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油冷变压器中,往往当油流过线圈油道时在绝缘油和绝缘纸之间产生静电,人们称这一现象为流动带电。抑制此现象的方法,以往是从变压器结构设计上想办法,将油流速度限制在一定数值内。最近,日本研究从绝缘油方面想法以抑制静电,即采用在绝缘油中添加BTA(苯并三唑)添加物的方法,证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油分析室根据国外的相关报道,模拟变压器油在变压器中的运行情况,自行开发出油流带电度分析系统。油流带电是变压器油在运动的状态下与固体绝缘表面发生摩擦而产生带静电的倾向性。本系统由模拟油一纸摩擦部件、油恒流系统、pA级检流表和电子电位差计组成。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对本系统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为变压器故障诊断提供又一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大容量和超高压变压器主要采用强迫油流循环传热与散热方式。为了进一步揭示油流静电现象对该种散热方式的变压器的危害,文中建立了油流带电测试平台。在测试过程中,研究了变压器油在不同温度、流速和施加交直流电压对新的和干燥的变压器油击穿场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强迫油流循环系统中,流动的变压器油的带电量随温度升高和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在温度为50℃,出现拐点,即温度高于50℃,变压器油的带电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施加直流电压时,变压器油流电流随流速增加而增加,当流速为6.9 m/s时,变压器油流带电的极性发生反转。油流静电现象会导致油的击穿场强降低。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油流带电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变压器油在真空净化过程中裂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变压器油净化时的油液裂解现象,研究了变压器油真空净化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影响因素即变压油流动带电放电、气泡相油液的相变能量转换和净油机故障等。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改进真空状态下变压器油流动方式的方案并应用到136台真空净油机上,从而有效降低了真空净化过程中变压器油的裂解程度。  相似文献   

5.
变压器油的静电性能及变压器油流静电试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凌愍  曾红 《电网技术》1996,20(6):1-4
本介绍了采用“过滤式”带电度测试装置对国产变压器油的带电度及有关静电带电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变压器油流带电过程及静电放电特点。此外,初步试验研究苯并三唑对油中静电的抑制作用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检测变压器中油流静电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力变压器中的静电起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顾宏 《变压器》2002,39(12):23-25
对变压器中绝缘油流动带电现象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些大型变压器运行故障实例,分析了变压器静电起电的原因和条件,介绍了静电起电的监视技术。  相似文献   

7.
电力变压器高电压和大容量的趋势,使得过去一向不成问题的变压器油流带电现象明显起来。在要求大容量小形化提高冷却效率加速油循环后,变压器油流带电问题更为突出,成为变压器绝缘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将叙述油流动带电现象的特征、油流动带电的特性以及如何抑制带电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起变压器油色谱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头供电局一台主变压器油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异常,变压器内部存在潜伏性故障。对变压器进行诊断性试验,其中局部放电试验结果异常。对比局部放电试验前后的油色谱分析结果,并对变压器进行解体检查,发现故障是由于静电屏短路引起。针对故障原因修改了静电屏结构后,该变压器重新投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曾红  凌愍 《变压器》1997,34(1):25-30
介绍了“过滤式”;变压器油静电带电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及试验方法,以及采用该系统对国产变压器油进行试验的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初步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并三唑对油中静电的抑制作用及影响 。  相似文献   

10.
强迫油循环变压器油流带电的危害及其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压器采用强迫油循环冷却方式后,因油有流速而产生带正电荷,聚积在绝缘部件的某一部分产生了场强,引起放电或击穿而产生事故。本文结合国內外资料申报导的事故,分析认为油流带电与油温、油中含水量、变压器种类、固体绝缘的表面状况、绝缘油质量、冷却器结构、变压器本身结构及其运行状态等因素都有关系,故而根据油流带电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抑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饼式绕组温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饼式绕组的油流流速及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水平油道宽度等参数对油道油流流速及绕组温升的影响。以1台容量为321.1 MV·A的油浸式换流变压器网侧绕组结构为原型,建立了绕组温升的物理计算模型。结合变压器设计原理设置不同的油道参数,计算了绕组油道油流流速以及温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入口油流速度、水平油道宽度、饼式绕组分区数量以及导线匝间绝缘厚度等参数对油道油流流速及绕组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饼式绕组热点位置位于最后一个分区中心线饼附近;不同的入口油流流速、水平油道宽度及饼式绕组分区数将影响水平油道中的油流速度分布,进一步影响绕组的温度分布及热点温升;导线匝间绝缘厚度对油流速度分布没有影响,但对绕组的温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油中局部放电下的油流带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变压器油漉带电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油流带电问参数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阐述了油流带电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剑  陈德兴 《变压器》2017,54(10):42-46
对变压器用吸湿器油封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推导关于油封杯可填充油位的不等式方程组,确定了其可填充油位的可行域,对吸湿器油封杯的优化设计、选型及维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秀莲 《变压器》1998,35(10):16-19
在不同结构的油区模型上,测量了线饼的温度分布,阐述了油区饼数,油道高度,油道尺寸分布对线饼的平均温升和热点温升的影响,分析了油区内油的流动情况和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15.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乳化是常见的油品劣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电厂等汽轮机油用户和润滑油生产厂家。乳化后的汽轮机油各项性能严重下降,无法承担润滑作用,对设备的运行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主要从引起汽轮机油乳化的三个因素入手,分析了导致油品乳化的各种原因,并从运行、检修及油品选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钢自备电厂点火及助燃油管道布置情况及燃油主要系统为例,根据燃油系统在电厂的布置,优化设计了燃油泵房、油罐区、锅炉房油管道和厂区油管道布置,分析了卸油系统、供油系统、污油水处理系统、油罐区系统、锅炉房燃油系统、厂区燃油及压缩空气系统等,实践证明,安全可靠,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17.
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2×600 MW火力发电机组自投运来,抗燃油逐渐出现酸值升高、泡沫特性不合格、体积电阻率下降、颗粒污染物等级时有不合格等诸多问题。大修前对主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诸多问题并分析油质劣化原因。采用功能不同的三台装置同时滤油,效果显著,经试验测试,抗燃油所有指标合格。因此提出防止抗燃油劣化的预见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不同油纸复合绝缘老化糠醛生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不同绝缘组合材料老化糠醛生成的规律特点,通过不同油纸复合绝缘在3种温度下276d的老化试验,对不同温度同一绝缘组合、同一温度下不同绝缘组合的油中糠醛质量浓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绝缘系统油中糠醛与绝缘纸聚合度DP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绝缘系统的油中糠醛质量浓度随老化时间增加而增加;不同温度下各绝缘系统油中糠醛质量浓度由多到少的顺序为:#25普通变压器油与普通绝缘纸组合,BIOTEMP油与普通绝缘纸组合,#25普通变压器油与Munksjo热稳定纸组合,BIOTEMP油与Munksjo热稳定纸组合;温度对各绝缘系统油中糠醛质量浓度的影响也有同样的顺序;各组合下油中糠醛与DP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不同绝缘系统的油中糠醛产生速率与温度满足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UG—75/5.3-M3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油枪出力不足的原因,指出了提高该油枪出力的改进措施,并依据理论分析和油枪改进前后在不同供油压力下获得的喷油量试验数据,建立了该型油枪喷油量的计算公式,为此种锅炉点火时油压和喷油量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发电厂汽轮机组控制油系统压力不稳定的问题,分析了油压不稳定的原因及给机组带来的危害,将控制油系统和润滑油系统分开,设计了新的控制油站并进行了更新改造。运行情况表明,改造后的机组控制油压稳定,汽轮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