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国内市场已普遍认可的6种透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乙烯含量进行测试,确定了适合透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最佳乙烯含量。选择乙烯含量不同的无规共聚聚丙烯,考察乙烯含量对无规共聚聚丙烯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溶出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分子结构混乱度增加,熔融焓、透明性、韧性提高,熔点降低。同时,无规共聚聚丙烯中的二甲苯可溶物、正己烷提取物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升温淋洗分级技术对两种乙丙抗冲共聚物(简称试样1和试样2)进行了分级,并研究了试样及其各级分的化学组成、序列分布、结晶熔融行为和相态结构。结果表明:试样1和试样2均由乙丙无规共聚物、乙丙嵌段共聚物和丙烯均聚物组成;试样2的乙烯含量和乙丙无规共聚物含量均高于试样1,可结晶乙丙嵌段共聚物的共聚单体分布更均匀;试样2的100℃以上高温可溶级分总含量和结晶度均高于试样1;试样2中分散相——乙丙无规共聚物颗粒数更多,颗粒粒径分布较均匀;试样2表现出更好的刚韧平衡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乙烯丙烯气相共聚合的反应条件如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共聚单体比例等条件对聚合活性剂共聚物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共聚物中的己烷可溶出物的含量,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共聚物的热性能,通过核磁共振测定了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压力、温度和共聚单体比例均对己烷可溶出物含量影响较大;而共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受共聚单体比例影响较大,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对共聚物热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共聚单体比例对共聚物中乙烯含量影响较大,而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对其影响较小;共聚物的己烷可溶出物中的乙烯含量高于己烷不溶物中的乙烯含量。  相似文献   

4.
汽车用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萃取分离的方法将汽车用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分成以乙丙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可溶物和以等规聚丙烯为主的不溶物2个级分。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凝胶渗透色谱、偏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各级分的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相态结构等,并与国外试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开发的汽乍用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中乙烯含量,橡胶含量以及橡胶中乙烯含量均较高,且乙烯在分子链上的分布均匀、合理,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性能;不溶物立构规整性好、结晶度高.保持了材料的良好刚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橡胶质量控制指标,国际上和行业内均采用室温甲苯溶解不溶物含量来表征凝胶含量。以甲苯为溶剂,采用溶剂溶解分级的方法,考察了溶解分级时间、温度等条件对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中甲苯不溶物含量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分级得到的可溶物级份进行了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溶解时间下,随着溶解温度的升高,TBIR的不溶物含量逐渐降低,80℃时不溶物含量降至1.59%;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不溶物含量逐渐降低,8~24 h达到稳定。可溶物的分子量随溶解分级温度的升高略增大,分布变窄;确定了TBIR凝胶含量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聚丙烯装置聚合得到的乙烯单元含量分别为0.85%、1.55%、2.7%的丙烯/乙烯抗冲共聚物样品,用DSC研究了样品的等温结晶行为,证明各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下的等温结晶均符合Avrami方程。同一样品,等温结晶温度越高,结晶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结晶速率越低。对不同样品,等温结晶的结晶速率随乙烯单元含量增加而降低,但当乙烯单元含量为2.7%和1.55%的两个样品出现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使用固体核磁建立了抗冲聚丙烯二甲苯可溶物含量的快速测试方法,成核剂的加入对测试结果有影响。研究了固体核磁信号与丙丁无规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关系,二者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抗冲击聚丙烯合金(IPC)组成、微观形态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及IPC的组成和微观形态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交互式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快速分析出IPC中的化学组成。通过分析IPC中各组分的微观结构发现,含少量乙烯的聚丙烯链可以增加IPC的拉伸强度,而含少量丙烯的聚乙烯链可以增加合金的冲击强度,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含量高的IPC具有很好的低温抗冲击性能。IPC的刚性和韧性可以通过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和等规指数来调节。熔融退火会极大地影响IPC的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种聚乙烯醇(PVA)/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共混物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共混物膜的结晶和熔融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中PP-g-MAH含量(不超过50 %)的增加,PVA相的结晶和熔融温度升高,结晶度增加,结晶速率增加,而随着PVA含量(超过30 %)的增加,PP-g-MAH的结晶及熔融温度降低,结晶度降低,结晶速率增加。用Ozawa法对共混物中PVA相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共混物中PVA相在191~197 ℃开始主期结晶,在173~189 ℃进入次期结晶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简单的熔体共混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高熔点高活性的四苯基氯化鏻(TPPC)与聚偏氟乙烯(PVDF)混合,探究了TPPC对PVDF极性相的诱导作用,并研究了此体系与熔体结晶过程最为相近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添加极少量(0.4%)的TPPC即可以使PVDF直接从熔体中全部以极性相结晶,这归因于TPPC固体表面的电荷与PVDF分子链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TPPC的加入使PVDF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TPPC含量达到0.4%时,降温结晶曲线出现两个结晶峰,也是这种反常的结晶行为才能使PVDF几乎全部以极性相结晶。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乙丙抗冲共聚物合金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聚合得到乙烯单元含量分别为0.94 %、1.67 %、3.00 %(摩尔分数,下同)的聚丙烯/乙丙抗冲共聚物(PP/EPR)合金样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样品的等温结晶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各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结晶均符合Avrami方程;同一样品,等温结晶温度越高,结晶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结晶速率越低,非等温结晶时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结晶温度范围变宽并向低温移动;对于不同样品,等温结晶的结晶速率随乙烯单元含量增加而降低,但当乙烯单元含量为3.00 %时出现相反的情况,非等温结晶时的结晶温度也有同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型注塑加工技术制备了聚乳酸(PLA)/聚甲醛(POM)共混物微型注塑试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偏光显微镜(PL M)研究了微注塑加工过程中注射速率和模具温度对PLA/POM微型注塑试样的形貌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型注塑加工条件下,PLA/POM共混物为相容体系;注射速率对POM的结晶行为影响更大,提高注射速率更有利于POM分子链的取向及取向程度的增加,导致POM的熔点和PLA/POM共混物微型注塑试样的结晶度提高;提高模具温度明显增加PLA的热焓松弛峰温度,同时还导致PLA冷结晶温度和熔点的降低以及POM熔点的增加,这与较高模温条件下PLA分子链较易规整排列以及PLA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此外,PLA/POM共混物微型注塑试样中PLA形成的晶体类型与等温结晶的温度有关,相对较低温度的等温结晶条件有利于PLA/POM共混物微型注塑试样形成环带球晶。微型注塑条件下,PLA/POM共混物微型注塑试样的中PLA形成的晶体类型与冷却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用13C-NMR研究气相法乙烯-丁烯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核磁共振(^13C-NMR)研究了不同丁烯投料量的气相法乙烯-丁烯共聚物,给定了^13C-NMR各吸收峰化学位移归属,计算了乙烯-丁烯共聚物的三元序列分布、链节数和链节长度。用沸己烷抽担乙烯-丁烯共聚物,对不溶物、可溶物的^13C-NMR谱研究表明,经抽提后不溶物分子链中丁烯链节减少了,惭烯链节增加;可溶物分子链中丁烯链节增加,乙烯链节减少。^13C-NMR研究表明,对不同丁烯投料量的乙烯-丁烯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共混材料的结晶行为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结晶行为是共混材料研究的主要问题。选用聚乳酸(PLA)和聚己内酯(PCL)共混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LA/PCL共混材料的结晶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PCL对PLA在100和120℃时等温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PCL相作为异相成核剂加入PLA相,使得PCL/PLA共混物中异相结晶成核效率提高,晶体直径减小,半结晶时间减小,提高PCL/PLA共混物的结晶能力。随着PCL相的占比增大,PCL/PLA(40/60)试样中出现"海-岛结构",异相成核效率增大,半结晶时间较小,结晶直径减小,结晶度减小。  相似文献   

15.
杨海  张宁  卢翔  瞿金平 《塑料科技》2013,41(5):48-52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硫酸钙晶须/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的等温结晶过程。采用Hoffm-weeks方程拟合的方法得到了4种配比的硫酸钙晶须/PBS共混物的平衡熔点,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描述硫酸钙晶须/PBS共混物等温结晶过程的Avrami方程。结果表明:共混物的平衡熔点随着硫酸钙晶须含量的提高而降低;硫酸钙晶须的加入,对PBS的成核机理和生长方式没有明显的影响;等温结晶温度不影响共混物的结晶机理,但会影响结晶速率,等温结晶温度越高,结晶速率越慢。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纯聚丙烯(PP)及PP/棉秆皮纤维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了不同棉秆皮纤维含量对PP/棉秆皮纤维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分别采用Avrami模型、Ozawa模型和Mo模型描述了PP/棉秆皮纤维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P结晶速率随棉秆皮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棉秆皮纤维的存在提高了PP的结晶度,纤维含量对结晶度的影响较小.Avrami和Mo模型能够较好描述PP/棉秆皮纤维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而Ozawa模型则不适合.  相似文献   

17.
孙昊  江春  秦志宏 《煤炭转化》2006,29(4):29-33
为了研究煤中可溶有机质的存在方式与溶出行为,采用石油醚和CS2两种溶剂对徐州镜煤进行分级分次萃取,并以FTIR对各次萃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溶剂萃取物重要基团FTIR吸收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呈波形曲线变化规律;石油醚萃取时溶出的主要是煤中以游离态存在的可溶分子,脂肪族成分和含OH(-NH)的成分是其主要产物,且均以中、长链的成分为主;而CS2萃取除溶出游离态的可溶分子外,还可以渗入煤孔隙中溶出孔隙内的可溶分子,且可溶物中有大量的某种特定链长的脂肪族成分存在,而含OH(-NH)的成分则以短链的为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抽提法、元素分析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中温煤焦油制备的煤沥青(MCP)和高温煤焦油制备的煤沥青(HCP)组成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CP和HCP的平均分子式分别为C_(36.01)H_(34.56)N_(0.35)S_(0.13)O_(2.28),C_(46.90)H_(24.12)N_(0.41)S_(0.23)O_(0.54);软化点分别为77.6℃,86.2℃。MCP的族组成:庚烷可溶物17.34%,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物66.94%,喹啉不溶物含量为0.95%。HCP的族组成:庚烷可溶物16.86%,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物39.97%,喹啉不溶物含量为11.89%。与HCP相比,MCP中脂肪侧链、环烷结构较多,芳构化程度较低。采用改进的Brown-Lander模型计算分子平均结构参数,推测出两种煤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根据研究结果对MCP的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研究了PE-UHMW/PE-HD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利用Kissinger方程和Takhor法计算了体系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PE-UHMW是PE-HD的一种有效成核剂,提供了更多的活化晶核,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添加PE-UHMW后,PE-HD的结晶起始温度(To)、结晶峰值温度(Tp)和结晶速率均提高;当PE-UHMW含量为10 %(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物结晶的活化能最小,结晶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聚乙二醇丁二酸酯(PESu)/酚醛树脂共混物的熔融和结晶行为。显示:酚醛树脂对PESu的结晶起异相成核作用,同时酚醛树脂的羟基对PESu分子链会产生干扰作用,降低其结晶能力,这两种作用的主次地位取决于共混物中酚醛树脂的含量。采用Avrami方程分析了该共混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并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了共混体系的活化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