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9,9-双(甲氧基甲基)芴(BMMF)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聚1-丁烯高效载体型Ziegler-Nana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浓度、n(Al)/n(Ti)、聚合温度、外给电子体种类及用量对该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的影响,并将该催化剂与无内给电子体及以邻苯二甲酸酯(DNBP)为内给电子体的聚1-丁烯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比研究了2种高活性催化剂(分别记作1#催化剂、2#催化剂)与同类型普通催化剂及进口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活性。通过丙烯聚合小试实验,进一步研究了氢气及外给电子体用量对高活性催化剂活性和氢调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活性催化剂较同类型催化剂的活性提高了约50%;催化剂活性随着氢气及外给电子体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氢气与丙烯摩尔比为5.6,n(Si)∶n(Ti)为30时,1#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达54.0 kg/(g·h),且具有较好的氢调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4种Ziegler-Natta催化剂在淤浆聚合条件下,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对其催化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都有一个短暂的活性中心形成阶段,聚合动力学曲线均为上升-衰减型;4种催化剂活性均随烷基铝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所制聚丙烯的等规指数均随烷基铝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外给电子体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n(Al)∶n(Ti)=100],外给电子体为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n(Si)∶n(Ti)=5]时,4种催化剂都具有较高的活性及较慢的聚合反应速率衰减;用催化剂4制备的聚丙烯的等规指数受助催化剂及外给电子体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邻苯二甲酸酯类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MgCl_2/SiO_2复合载体负载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MgCl_2和SiO_2质量比、内给电子体结构对复合载体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乙基铝(AlEt3)为助催化剂、铝钛物质的量比为200、聚合压力为0.10 MPa、聚合温度为30℃、氢气4 mL、聚合时间为2h时,催化剂活性较高,而外给电子体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加入聚合体系后,催化剂活性下降,但聚合产物等规度提高,当CHMMS与铝的物质的量比为0.033时,聚合产物的等规度最高为95.4%,复合载体催化剂中SiO_2比例增加,活性下降,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作为内给电子体更有利于聚丁烯-1等规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新型含镁化合物为载体的HQ型聚丙烯高效球形催化剂的液相本体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n(Al)/n(Ti),n(Si)/n(Ti),外给电子体种类,氢气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氢调敏感性和立体定向性。最适宜的聚合条件:反应温度为70℃,n(Al)/n(Ti)为481.0,外给电子体为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n(Si)/n(Ti)为19.2。在此条件下,HQ型催化剂的活性达34.0 kg/g,聚丙烯等规指数为97.9%以上。  相似文献   

6.
在以三乙基铝(AlEt3)为助催化剂、n(Al)/n(Ti)为300、聚合压力为0.10 MPa、聚合温度为30℃、通入氢气3 m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与Al的摩尔比为0.033、聚合2h的条件下,球形MgCl2载体催化刺的活性为607g/g,聚1-丁烯的等规指数为82.3%.依催化剂活性大小,外给电...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两种复合型氧基硅烷内给电子体:二甲基二(2-酚基乙氧基)硅烷(IED1)和二甲基二(2-氯乙氧基)硅烷(IED2),将两种内给电子体配置Ziegler-Natta催化剂并进行乙烯的催化聚合以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考察了两种内给电子体加入对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载钛量、催化剂活性、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及聚合物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并考察催化剂加入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助催化剂加入量对PE-UHMW聚合效果的影响。由于IED1结构中含有4个含氧基团,电子云密度高于IED2,因此IED1对催化剂活性以及聚合物分子量影响较大。最终确定PE-UHMW聚合工艺条件为:以IED1为内给电子体,催化剂加入量为12 mg/L,IED1与载体氯化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聚合温度为75℃,聚合时间为2 h,催化剂中Al/Ti物质的量之比为80。在此工艺条件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17.1 kg/(g·h),催化剂载钛量为5.8%,PE-UHMW堆密度为0.3 g/cm3,PE-UHMW分子量为4.0×106。  相似文献   

8.
以工业上现有高效齐格勒-纳塔(Z-N)聚丙烯催化剂为基础,通过优化外给电子体种类及用量,进行了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的小试研究.研究了烷基铝和催化剂之比(Al/Ti)、给电子体和催化剂之比(Si/Ti)和共聚单体加入量等聚合条件对催化剂共聚活性、共聚产物形态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法对MgCl_2载体进行改性,负载TiCl_4活性组分,制备了Ziegler-Natta催化剂,并用于乙烯聚合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结果表明:乙烯聚合时,同时使用内外给电子体时的聚合活性最高。选用该高效负载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温度为100 ℃,压力为1.9 MPa,所制聚乙烯的黏均分子量为(1~2)× 10~4,催化剂活性可达972 g/(g·h)。  相似文献   

10.
李欣 《浙江化工》2004,35(8):11-12,26
考察助催化剂加入量(Al/Ti摩尔比)和外给电子体加入量(Si/Ti摩尔比)变化对MgCl2负载的Ziegler-Natta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聚合时的聚合性能的影响.发现A1/Ti摩尔比增大会使催化剂活性增加,并存在最佳的助催化剂用量.同时,Ai/Ti摩尔比增大还会使聚丙烯的等规度下降,但当存在外给电子体时,下降速度稍缓.而外给电子体的加入通常在提高聚合物等规度的同时会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含Mg载体ClMg(OR)·ROH(R为乙基和正丁基)的制备和反应机理。分别以CH2Cl2,CHCl3,CCl4作为溶剂,在n(C2H5OH)/n(Mg)为2.0的条件下,可以合成ClMg(OC2H5)·C2H5OH载体,并且成本较低。采用ClMg(OR)·ROH为载体与TiCl4反应,制备了乙烯聚合用负载型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制备规律和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结果表明:以ClMg(OC4H9)·C4H9OH为载体制备TiCl4/MgCl2催化剂,载Ti时间为2 h,载Ti温度为110℃,TiCl4用量为2.0 mL/g,载Ti次数为3次时,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活性,可达4.6 kg/(g·h)。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同的工艺,制备了含有不同内给电子体[2-甲基-2-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BIBIM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以及不含内给电子体的MgCl2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给电子体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用该催化剂合成的聚1-丁烯(PB)的等规指数、熔点、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未加入外给电子体时,加入BIBIMP的催化剂活性最高,用其所制PB的等规指数最高,分别为539 g/g和84%;加入氢气可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和PB等规指数;加入外给电子体后,催化剂的活性均降低,二醚类Z-N催化剂活性降低最多,而使用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更有助于提高PB的等规指数。  相似文献   

13.
用MgCl2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载体,负载钛后应用于丙烯催化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助催化剂用量、氢气加入量及外给电子体种类等对催化剂和产物性能的影响。聚合温度为70℃、n(Al)/n(Ti)为200、氢气加入量为1L,采用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作为外给电子体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等规指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催化剂聚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酯类作内给电子体,MgCl2作载体合成球形聚丙烯催化剂,以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研究液相本体法聚合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聚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最佳聚合条件为搅拌转速150 r/min,反应温度75℃,n(Al)/(Ti)为600,n(Si)/n(Ti)为30.在此条件下,催化体系为长效型,催化剂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聚合物等规指数高、细粉少.  相似文献   

15.
采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为内给电子体的Mg Cl2负载Ti Cl4催化剂,考察了在无外给电子体及以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简称C-donor)、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简称D-donor)、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简称PTES)为外给电子体的条件下,催化剂对乙烯/丙烯共聚合活性、单体竞聚率、共聚物序列分布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外给电子体作用下,随着乙烯进料比的增加,聚合活性先增加后逐渐减小,并呈现出明显的"共单体效应";DIBP与D-donor有很好的协同效应,二者配合可提高催化剂活性,最高可达8.3 kg(以1 g Ti计);当乙烯/丙烯(摩尔比)为40%~65%时,共聚物链段中乙烯和丙烯分布更均匀,无规度更高,具有更短的平均序列长度;当乙烯/丙烯为50%时,所得共聚物的熔融温度最低,可达108℃,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6℃,表明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Al(i-Bu)3(简称Al)为助催化剂,采用含有内给电子体的负载钛催化剂(简称Ti)体系催化1-丁烯(Bt)本体聚合,合成了聚1-丁烯热塑性弹性体(PB-TPE),考察了Al/Ti(摩尔比)、聚合温度对转化率、产物全同结构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产物的结晶行为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Al/Ti的增加,聚合产物的全同结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当Ti/Bt(摩尔比)为3×10-5、Al/Ti为400时,全同结构质量分数可达到80%;随聚合温度的升高单体的转化率增大,在40℃时,转化率达86%,但全同结构含量明显降低。PB-TP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10℃,熔点为111.28℃,结晶度为29%。采用含内给电子体的Ti合成的PB-TPE的全同结构含量和结晶度较不含内给电子体的Ti合成的PB-TPE高,从而使其拉伸强度达14MPa。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法表征了DQC-700型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其颗粒形态。以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用DQC-700型催化剂催化丙烯本体聚合,评价了预聚合温度对预聚合倍数、预聚物等规指数和预聚物粉料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和聚丙烯粉料中的细粉含量。结果表明:DQC-700型催化剂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粒径分布跨度1.0)、较大的比表面积(300 m2/g)、较高的聚合活性[45 kg/(g·h)]和立构定向性(聚丙烯等规指数98%)。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MgCl2-正丁醇/TiCl4催化剂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和动力学行为.考察了n(Al)/n(Ti)、聚合温度、共聚单体浓度、氢气分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n(Al)/n(Ti)为200,聚合压力为0.1 MPa,温度为50℃,聚合时间为2 h时,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聚合动力学行为平稳,活性衰减较慢,活性可达1 550.2 g/g;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乙烯均聚合和共聚合性能以及氢调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5种烷基铝,在2 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对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催化1-丁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烷基铝相比,复配烷基铝使1-丁烯聚合活性明显提高,当n(三乙基铝)∶n(三异丁基铝)=100∶100时,活性最高,为13.5 kg·g-1,且以复配烷基铝为助催化剂,高氢气量时,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以BCl3溶液对用于1-丁烯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进行改性,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n(B)/n(Ti)、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各因素对Ti含量、B含量、催化剂活性和聚合物等规指数的影响。BCl3改性催化剂的最佳条件:n(B)/n(Ti)为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改性后的催化剂活性相对未改性时提高了1.4倍。各因素对Ti含量、催化剂活性和聚合物等规指数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n(B)/n(Ti),反应时间;对B含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B)/n(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