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正 《丝绸》1998,(10):26-27
针对当前生丝外观质量问题,依据江苏省丝厂配色工作的基本经验,探讨减少生丝色差、剔除外观疵点、正确配色成档的技术方法,提高生丝的正品率。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配色技术应用于木材染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的原理,研究了建立木材染色基础数据库的方法,提出了注意事项,并分析了自动配色过程中产生色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许雪梅 《纺织学报》2021,42(7):123-128
为提高传统配色方法及现有配色算法的配色精度、效率及泛化能力,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织物智能配色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颜色,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与CIEDE2000色差公式结合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用模拟退火算法改进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预测颜色配方,并根据预测的配方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实验,计算实验色差。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配色模型只需经过80次迭代即可收敛,预测颜色的理论色差均值为0.165,染色实验色差均值为0.289,配方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10 7;验证样本的理论色差均值为0.240,染色实验色差均值为0.437。该算法可实现织物的智能配色。  相似文献   

4.
在配色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原配色丝的概念,利用Ansys Polyflow软件对非牛顿流体在纺丝组件内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优化设计原配色丝的纺丝组件,并基于多组分复合柔性纺丝试验平台,开发丙纶原配色丝,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具有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原配色丝经3 000 m/min的牵伸速度加工成POY丝,其总色差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这对原配色丝的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璐  马崇启  周惠敏  王颖  夏鑫 《纺织学报》2022,43(10):38-44
为提高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算法的精准性及适用性,针对目前配色算法难以同时保证理论计算的色差值及配比相对偏差同时最小的问题,以全光谱配色算法为基础,结合经典Stearns-Noechel光学理论模型,探索人眼视觉特性以确定视觉特性对不同波长下反射光的敏感系数,并将其引入配色算法中进行加权计算,预测单色纤维混合配比,同时,综合预测色差值、配比相对偏差值及欧式距离等对配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引入泊松分布赋值人眼敏感系数的配色算法结果最优,平均预测色差值为0.29,且均在1以内,平均配比相对偏差值为0.612,最小,欧式距离均值为0.087,相对较小;改进之后的配色算法通过一次计算即可实现预测色差值最小,且预测配比精准,针对色纺纱可初步实现计算机精准配色。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棉色纺纱更精准的配色,以色纺纱配色中常用的光学 Stearns-Noechel 模型为基础,采用青、品红、黄、黑、白5种颜色的棉纤维,按照不同组合方式不同混合比例进行纺纱制样,并利用分光光度仪测量光谱反射率值。针对 Stearns-Noechel 模型中的待定参数,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3个新的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将颜色分为非彩色和彩色系列研究,所得到的参数值更加合理,对应的修正模型在配方预测上更加精确,利用该模型得到的预测样与标准样之间的色差在3个修正模型中最小,总平均色差0.75 (CMC(2:1)),可满足棉纤维配色中的色差要求。  相似文献   

7.
就化验室对拉舍尔毛毯配色与批量生产时颜色产生色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电子测色系统在色差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子测配色系统来进行色差评判,避免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目前差异而导致的目测色差不一致,从而可以得到较准确的色差评级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已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色纺纱的配色是纺织颜色领域有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Friele模型的色纺纱计算机光谱配色原理,优化了Friele模型参数σ,获得的羊毛色纺纱参数σ为0.093,棉色纺纱参数σ为0.128,并介绍了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的算法流程。同时,利用自行开发的配色软件进行了配色实践。结果表明,色差不是评估色纺纱配色准确性的唯一指标,色纺纱配色中还存在"同谱异色"问题,目前主要依靠经验辨别。文中的研究为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色纺纱配色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及实用性,首先采用Datacolor SF600测试粘胶原液染色散纤维单色纱和混色纱的颜色值;然后基于Friele模型参数,采用对未知参数进行[0 1]区间赋值迭代取最优值的方法,与需要通过大量实验计算出一个最优固定参数值的方法对比,用这2种不同方法预测其拟合配方与拟合反射率,并根据CMC(l:c)色差公式计算其与标准样的色差。对比得出,当模型参数固定时,平均拟合色差为1.23,而优化后参数不固定时,平均拟合色差为0.399,进而建立了本文实验条件下的混色纱线反射率的预测模型。选取14种不同比例的三色混纺纱进行纺纱验证,其色差较小,经过1-2次修正即可得到色差小于1的配色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电脑测色系统及基础数据库的制备、精明配色和色库寻找及色差管理.通过应用提高了仿样效率,以及网上传输功能可大大节约打样时间、提高打样准确率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色纺企业配色打样效率和配色效果,以Friele光学模型为基础,结合全光谱匹配配色算法,以某色纺企业的实际生产为例探讨色纺纱的计算机修色算法。首先随机确定21个混色标准样,分别从现有的80种单色棉纤维中选择2~4种计算拟合配比并打样,测得21组样纱的实际色差均值为2.36。将拟合配比进行赋值循环以计算标准样与仿样的反射率偏差最小时的配比调整量,用以修正拟合配比,并再次打样验证。结果表明:拟合配比第1次修正后实际色差均值为1.215,其中最小色差为0.59;经第2次配比修正后,实际仿样与标准样的色差均值减小到0.67,且每组色差均小于1,即所设计的修色算法精确度较高,且适用于企业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ORINTEX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建立染料基础数据库,利用系统自动检验功能及配色实验结果评价其数据库的准确性;对该系统的修色功能、配方预测以及不同颜色质量标准下的色差评价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色差仪对纸张色差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腾 《江苏造纸》2006,(4):29-30
介绍了色差是造纸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色差仪的测量能够客观评定和量化颜色的深浅与色差的大小。重点叙述采用CIELAB色差公式用于测量、计算和评定纸张产品的色差,并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色差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光谱反射率曲线使用在包装纸印品色相色差评价方法中产生的影响。实验采用光谱反射率曲线对影响包装纸印品色相色差的不同颜色油墨、同一色料不同色含量油墨、同一索引号不同批次的油墨以及专色油墨的同色异谱色和同谱色进行判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包装纸印品的色相色差与油墨材料的光谱反射率曲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作为商品包装纸印刷质量好坏的初始判据。通过整合并规范油墨用料,利用油墨材料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可对包装纸印品的色相色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判定,以确保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印品其色相色差与标准品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韩敏  刘永 《毛纺科技》2006,(2):50-53
文章主要介绍了DATACOLOR测配色及影像传输系统在羊绒针织、机织系列产品的颜色检测控制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测配色系统建立了颜色电子文档,实现了颜色的规范化、数字化管理,应用影像传输系统实现了与客户的颜色数据传递确认及无色样打样,提高了反应速度,并使产品色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李学深  朱勇 《毛纺科技》2024,(5):134-141
随着纺织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购买衣物的色差要求越来越高,织物色差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目前传统色差检测方法速度慢、准确性差等问题,综述了使用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色差检测方法。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被测织物与标准织物之间的色差。从色差产生的原因和两种传统色差检测方法出发,分析了传统色差检测方法的不足,总结了基于机器视觉色差检测的一般步骤,并具体评述了图像预处理、颜色空间转换、色差计算与色差评价等4个方面的技术,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进行概述,清晰地呈现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色差公式在纺织领域内的应用,主要是其在测色配色系统中的发展与应用,包括色差量化、宽容度设定、色牢度评价、同色异谱评价等.分析了各类色差公式的优缺点及纺织行业内颜色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色差公式选用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色差公式的研究和发展,介绍了纺织各领域内常被采用的4类色差公式,同时提出了色差公式的发展趋势.分析认为:目前纺织品颜色控制及评价中,用CIEDE2000色差公式比CMC或CIELAB更适合,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而对于颜色值不是对纺织品直接测色获得的情况下,CIEDE2000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选择如CIE94等色差公式.  相似文献   

19.
用于染色的神经网络计算机配色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有染色配色理论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配色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从仿真过程和结果看,BP网络具有学习能力,对于更新的工艺环境、新的染料系列、新的配方数据可以随时重新训练配色系统,从而实现配色系统的自动调整;还可以改变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数目,适应不同采样设备获取的色信息.简化了配色的算法,简化了基础数据的建立,有效减小了配方的色差.  相似文献   

20.
色差仪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阐述颜色色差及色差公式,分析了各色差公式的异同,介绍了ISO和AATCC灰卡色差值分析。CMC色差公式计算的色差值较符合人的目光评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用仪器采用不同的色差公式代替色差的目光评定,使色差值有了量化数值,消除了客商和生产厂家的争执,可使网上接单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