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  Venba  SwarnaV  Kanth    N.  K.  Chandrababu  郝霞 《北京皮革》2010,(4):83-89
针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促使研究人员对鞣制工艺进行革新,开发环境友好的技术,以达到低污染和高吸收的目的。然而,有关采用生物技术来减少铬污染、成本低廉、工业生产上可行的高吸收铬鞣工艺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了一种酸性蛋白酶辅助铬鞣工艺,研究了不同的酶处理条件对铬鞣剂吸收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选择三种不同的有浴和无浴鞣制工艺进行比较,试验工艺中碱式硫酸铬(BCS)的用量分别为6%和8%。结果表明,在pH4.5条件下进行的酶助铬鞣工艺,其铬的渗透和分布情况都比其它鞣制工艺要好得多,尽管鞣制进行的pH较高,但试验鞣革的粒面上并没有发现铬的沉积,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最佳酶辅助铬鞣工艺条件下,铬的吸收率超过了95%,其鞣革中的铬含量要比传统的铬鞣革高一些。物理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酶辅助铬鞣革的性能与传统的铬鞣革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pH电位滴定法、阳离子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手段主要研究了在碱度为33%的硫酸铬鞣液中,分别添加乳酸、洒石酸、柠檬酸、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邻苯二甲酸等的钠盐后的鞣液的组成、特性及鞣革性能。结果表明,有机酸根参与了铬的配位,鞣液组份数增多;羟基酸铬鞣液中阳、中性络离子增多,高电荷阳络离子减少,耐碱性、稳定性提高;二羧酸铬鞣液中出现了更高价态的阳络离子,甚至因交联过大而析出沉淀。用有机酸铬液鞣革收缩温度高,铬吸收好,废液含铬量低,尤以加洒石酸钠及邻苯二甲酸钠的鞣液的鞣革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将芳砜型鞣剂用于预鞣建立了无盐浸酸高吸收铬鞣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预鞣的最佳条件为,芳砜型鞣剂用量4%,pH值6.0,温度35℃,时间4h:预鞣皮的收缩温度可达68℃。在无盐浸酸后用5%的标准铬粉鞣制,铬鞣废液中的铬含量可降至0.2gCr2O3/1以下,得到的蓝湿革与常规铬鞣蓝湿革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铬鞣在全世界制革业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约90%的成革是铬鞣的,其主要理由与铬鞣的下列特征有关: ——高的收缩温度,即热稳定性;好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约有90%的皮革是以铬鞣法制造的,因此由铬所引起的生态污染行为是很严重的。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铬鞣革的性能及制造铬鞣革的费用情况.看来在不久的将来还不可能完全将铬读剂取代。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制革厂开始以高耗尽铬鞣法替代传统的铬鞣法。将高耗尽铬鞣工艺与传统的铝鞣工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为达到相同效果的蓝坯革,高耗尽铬鞣工艺仅需用更少量的铬鞣剂,且在鞣制废液中被排放的铬比传统方法少.在复鞣中被洗出的铬也较少。正因为高耗尽铬鞣法的污水中铬含量极低,因此可不经任何物理或化学方法的处理.直…  相似文献   

6.
清洁化铬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铬鞣中铬盐的利用率,本实验探讨了不同二羟酸盐对铬鞣的影响,研究了在交联铬鞣法中工艺应注意的问题,并利用二羟酸盐与自动提碱剂复酸成高吸收剂用于铬鞣后期的提碱,实验证明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废液的含铬量,使铬盐的利用率达到95%以上,达到清洁化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世界每年要生产18亿平方英尺的皮革,其中90%以上采用铬鞣。传统的铬鞣方法导致了惊人的材料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可采用的高吸收铬鞣、铬液循环和铬回收利用方法,尽管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但不能彻底解决铬的污染和浪费。本文提出了两种新方法,即全封闭铝铬结合鞣和两步鞣法,并进行现场试验。这两种方法通过对铬鞣制丁艺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皮革文摘     
0220 锆鞣对革的缝合温度和酸度的影响——(Babich.I.Ya;Shapil'skaya,A.Ya),Kozh-Obuv.Prom-st.,1970,12,№1,26~9(俄文)以按氧化锆计算用皮重6%的硫酸锆酸钠鞣革,发现它的缝合温度(一种测定鞣剂对胶原的化学亲合力的方法)比铬鞣、合成鞣剂鞣、铬-合结合鞣成锆-植结合鞣的革都高。作者用盐酸对丙酮脱水的生皮以及分别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上90%以上的革采用铬鞣靶。传统的铬鞣法,铬的吸收率只有60%-70%,如此低的吸收率产生大量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在鞣制时采用Cr-Al结合鞣循环法,使用一种铝合成鞣剂(Latan),有助于铬的吸收。用4.5%该产品后,仅用4.5%Chromitan·FM铬鞣剂,就可以达到传统铬鞣法使用7%的鞣制效果,吸收率达到90%以上。高吸收Cr-Al结合鞣浴液中铬含量低,有利于直接循环利用,且次数不限,但是循环次数越多,铬液中积累的中性盐也越多。加入蒙囿剂——甲酸根离子,对铬鞣剂具有所需的稳定作用,能得到具有良好鞣性的铬合物,利于成革的耐湿热稳定性。铬铝结合鞣得到的成革,颜色浅淡均匀,革身柔软丰满,粒面清新,皱纹平整。  相似文献   

10.
改性淀粉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将适当降解的玉米淀粉(15%)与乙烯基类单体(15%)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得到了改性淀粉鞣剂。以其作为预鞣剂和复鞣剂进行了应用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当用其预鞣在铬鞣时,比传统铬鞣法可减少铬鞣剂的用量30% ̄50%,铬鞣废液中Cr2O3含量降低到0.26g/L。用其预鞣和复鞣所得皮革,选择填充性显著,丰满、柔软、粒面细腻、有弹性。  相似文献   

11.
在白湿皮工艺中,只用皮重0.5~1.0%的纯戊二醛预鞣已经足够。由于其鞣液的高吸收性和削匀屑的可生物降解性,戊二醛酯作为鞣剂的远大前景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废铬鞣液在浸酸、铬鞣和复鞣循环系统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废铬液循环法工艺稳定,铬的排放率和循环利用率分别为0.5%和27%,废铬鞣液可形成封闭式循环。  相似文献   

13.
经济植鞣     
据统计,三十年来,世界植鞣革的产量一直保持恒定,出口量仅增长了6%。中欧国家的植鞣革产量降低到1960-1961年的1/3,但在意大利、西班牙却增长了50%~80%。除了地区性贸易,世界范围内的植鞣革总出口量保持在50万吨左右。植鞣革在皮鞋、皮带、家俱、车座等制造行业都受到欢迎。而拜耳发明的“调节-粉伏鞣剂转鼓速鞣法”又为植鞣革的大量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旧的传统的逆流工艺,是用池子或转鼓,鞣制时,液体浓度为12-14波美,皮子从一  相似文献   

14.
铬鞣液组成与鞣革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英  程劲 《皮革化工》1999,16(1):1-7,18
本文根据《铬鞣液组成的研究(Ⅰ)、(Ⅱ)、(Ⅲ)、(Ⅳ)》的研究结果,分析对比了碱度为0%、碱度33%硫酸铬、氯化铬,硝酸铬鞣液的组成和糖还原碱度为0%、碱度33%的硫酸铬、氯化铬、硝酸铬和高氯酸铬鞣液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铬鞣法的不足,概述了清洁化铬鞣技术中的高吸收铬鞣技术、少铬鞣法和无铬鞣法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状况,最后对鞣制清洁生产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普通铬粉和高吸收铬粉鞣制浸酸牛皮,对铬鞣剂的吸收情况和鞣革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收铬粉鞣革后废液中Cr2O3含量(0.84g/L)明显低于普通铬粉鞣革后废液中Cr2O3含量(0.96g/L),Cr2O3吸收率提高了4.2%,并且高吸收铬粉鞣制后成革中的六价铬含量(3.4mg/kg)明显低于普通铬粉鞣革的六价铬含量(4.9mg/kg),高吸收铬粉鞣制有利于清洁化生产;高吸收铬粉鞣革与普通铬粉鞣革均耐煮沸;在Cr2O3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吸收铬粉鞣革在蓝革增重率、物理机械性能及感官性能等方面,均优于普通铬粉鞣革。  相似文献   

17.
无盐浸酸与铬鞣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研究了高pH值铬鞣、无浸酸(助剂)铬鞣、常规浸酸铬鞣及无盐浸酸铬鞣4组鞣前准备条件不同情况下的铬鞣。结果发现无盐浸酸铬鞣后革结合铬(Cr2O3)量最大,最小的最高pH铬鞣。无盐浸酸铬鞣的革有合格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8.
我厂从1977年4月开始进行猪轻革无浴快速铬鞣试验,于1978年5月开始应用于猪鞋面革的生产,并逐步扩大到猪球革等品种,四年多共生产了30万张猪轻革,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其工艺特点是用高浓度、高碱度的铬鞣液对浸酸削匀裸皮进行无浴鞣制。工艺要点 1.浸酸: 液比0.8~1.0温度20~24℃食盐8%明矾1%硫酸0.7%时间60分钟 pH值3~3.5停鼓过夜  相似文献   

19.
用蛋白酶水解浸灰肉渣,进一步降解至氨基酸(见过去的报告),然后将它转变成相应的醛,以此用作交联剂。此交联剂被命中为CA。 在这次研究中,将此交联剂作为铬鞣的吸收促进剂,用于铬鞣,铬复鞣及植鞣中。铬鞣时,用2%的CA,即可将铬吸收率自67%±1%增为92%±1%,植鞣时应用,也有相似的作用。荆树栲胶吸收率可自86%增至93%。 在改善收缩温度,染色性及物理性能同时也改善了废液。铬鞣及铬复鞣的坯革,比常法的更软。  相似文献   

20.
高吸收铬鞣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高吸收铬鞣研究现状,并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吸收铬鞣方法,并共事 成了一种新的高分子铬鞣助剂。通过一系列高分子铬鞣助剂合成及应用实验,初步得出了高分子各鞣助剂较好的合成及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