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右腹部包块10余年,左腹部包块1年,腹痛、腹胀20 d,以胰腺囊肿入院.外科查体:右侧肋弓下可触及一直径约15 cm肿物,脐下左侧可触及直径约10 cm肿物,质韧,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患者精神状况良好,体温、血压、心率正常,二便如常.血常规及生化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型超声示:右中腹可见16.1 cm×11.2 cm囊性肿物,上界于右肋下,下界达脐下2.0 cm水平,右侧缘与右肾紧邻,将肾向外推挤,肿物边界清楚,包膜清晰光滑,可见规则分布的长绒毛状结构附着于囊壁,绒毛另一端呈游离状,绒毛长度可达5 cm,绒毛结构内可见血流信号(见图1);左下腹髂血管外侧另可见14.7 cm×11.8 cm囊性占位,与右中腹包块上界紧邻,分界清晰,内见分隔,未见血流信号.B型超声提示:右侧腹部与左下腹部囊实性肿物(考虑来源于后腹膜).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4岁,因右侧腋下无痛性肿物半年入院.病程中无特殊不适.查体:右腋下触及2.0 cm×1.0 cm肿物,左乳外下象限触及1.0 cm×1.0 cm肿物.肿块质地硬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法治疗甲状腺结节.方法:经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综合疗法前后甲状腺结节大小的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综合治疗,左侧甲状腺肿块已从2.1cm×1.9cm缩小至1.0×1.1cm,右侧甲状腺从2.3cm×1.8cm缩小至1 3cm×1.0cm.结论:甲状腺结节多数为良性,手术应慎重,综合疗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56岁.1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发热、头痛,于2010年12月15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5℃,血压 110/75mmHg,神志清,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四肢肌张力正常,心肺查体无异常.血常规:WBC 12.1×109 L-1,中性粒细胞85%,餐后血糖11.1 mmol·L-1.腹部B超发现胆囊结石,考虑胆囊炎、糖尿病.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本院外一科病区.给予青霉素800万U、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2 g,静脉滴注,普通胰岛素12 U.3 d后,效果不佳,且出现意识障碍,转入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5.
DBC-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辉  翟庆洲  张晓霞  孙健 《稀土》2008,29(1):41-43
研究了DBC-偶氮胂(DBC-ASA)与稀土显色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在pH 2.2的HCl-KCl的缓冲溶液中,稀土与DBC-ASA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3的蓝紫色络合物.La(Ⅲ),Ce(Ⅳ),Eu(Ⅲ),Y(Ⅲ)络合物最大吸 收峰分别为:630nm,632nm,632nm,632nm,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La(630nm)=1.02 × 105L·mol-1·cm-1,εCe(632nm)=9.98×104L·mol-1·cm-1,εEu(632nm)=9.60× 104L·mol-1·εγ(632nm)=9.40×1044·mol-1·cm-1,上述络合物在70 min内稳定.镧(Ⅲ)、铈(Ⅳ)、铕(Ⅲ)在浓度为0~1.0μg·m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钇(Ⅲ)在浓度为0.05μg·mL-1~0.8μg·m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ALa=0.0735C-0.0006,ACe=0.0624C-0.0237,AEu=0.0642C-0.0017,AY=0.0503C-0.0814(C为10mL溶液中所含稀土的μg数),相关系数分别为γLa=0.9994,γCe=0.9937,γEu=0.9991,γY=0.9913.本法用于直接测定雨水和湖水样品中的稀土总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6%和2.5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30%和102.0%.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采用灵敏度为0.5Eu·mL-1的鲎试剂,将本品稀释到0.5mg·mL-1以下,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结论:本品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控制其热原.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英毛细管色谱柱CP624 30×0.32×8μm,以6%氰丙基苯-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米非司酮中的残留溶剂的方法.结果乙醇的线性范围为101~503μg·mL-1,乙酸乙酯的线性范围为99~495ug·mL-1,正己烷的线性范围为6~29ug·mL-1;其回收率为乙醇100.6%,RSD为1.7%,乙酸乙酯100.4%,RSD为1.6%,正已烷99.8%,RSD为1.0%;最低检测限乙醇为0.12ug·g-1,乙酸乙酯为0.2ug·g-1,正己烷为0.03ug·g-1,色谱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米非司酮原料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钍(Ⅳ)与DBS-偶氮胂在硫酸介质中反应生成组成比为1∶2络合物,由此建立了一个测定钍的新体系.本方法测定钍(Ⅳ)的线性范围为0~2μg·mL-1,在628nm处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02×105L·mol-1·cm-1,检出限为7.6ng·mL-1.本法用于海带和紫菜样品中钍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7%、4.74%,回收率分别为101.3%、101.0%.  相似文献   

9.
三溴偶氮胂褪色光度法测定分子筛中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霞  翟庆洲 《稀土》2004,25(4):41-43
在0.18mol·L-1~1.08mol·L-1的H2SO4介质中,Ce( )对三溴偶氮胂具有氧化褪色作用,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532nm=6.20×103L·mol-1·cm-1,Ce( )量在0.2μg·mL-1~12μg·m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测定分子筛中微量铈,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硫酸镍电解液净化除杂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硫酸镍电解液的萃取净化除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采用M5640对铜离子进行除杂,实验条件为:pH值为3.0,相比为1∶1,萃取剂体积浓度为15%,振荡时间5min,在此实验条件下铜离子的萃取率大于99.83%,其含量小于0.1mg·mL-1,已达到5N镍电解液标准。去除铜离子之后,采用P507对电解液进行除杂,在实验条件pH为4.0,相比为1∶1,萃取剂体积浓度为15%,振荡时间5min下,二价铁离子、锌离子、铅离子的萃取率分别为:99.93%,99.75%,84.01%,其含量分别为:0.10,0.21,0.30mg·mL-1,已达到5N镍电解液标准。在此之后再采用P507对电解液中钴离子进行去除,实验条件为:用氢氧化钠溶液均相制皂75%,提高待萃液当中钴离子的含量至4.19g.L-1,即Co/Ni为1/10。实验采取四级萃取,控制水相pH值在4~5之间。钴离子萃取率为74.92%,含量为14.88mg·mL-1,已达到5N镍电解液标准。  相似文献   

11.
在(15±1)℃的条件下,测定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n=8)和高速游泳即1.5、1.8和2.1倍U<,crit>下的耐受时间(Endurance,n=6);不同游泳速度(4.5、9、13.5、18、22.5、27、31.5、36 cm·s<'-1>)的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M<,o2>);并计算出各自的单位距离的能量消耗(COT).结果显示,鲫鱼幼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a>)为(26.29±1.85)cm·s<'-1>,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r>)为(3.36±0.22)BL·s<'-1>(BL表示实验鱼体长,以厘米计),1.5、1.8和2.1倍U<,crit>下的耐受时间分别为(72.54±21.51)、(39.21±8.04)、(11.84±1.83)s;M<,o2>啦随游泳速度(U)的提高呈指数显著上升,可用M<,o2>=81.085e<'0.05.9U>((p<0.01,r=0.84,n=49)表示;在达到U<,crit>时的鲫鱼幼鱼M<,o2>为(344.51±29.75)mg·h<'-1>·ks<'-1>;不同游泳速度下实验鱼COT差异显著(P<0.05),COT与U之间的关系表达为:COT=M<,o2>×13.56/(U×36),当速度为19.64 cm·s<'-1>时,COT最低(4.225 J·kg<'-1>·m<'-1>).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测定的鲫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低于冷水性鱼类的水平;当游泳速度为74.73%U<,crit>时鲫鱼幼鱼的COT最低,其能量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MelttexturingYBCObulksuperconductorexhibitsthecriticalcurrentdensity(Jc)exceeding 1× 10 4 A·cm 2at 77Kandhaspotentialforvariousengineeringappli cations .Recently ,itwasfoundthatREBa2 Cu3Oy(RE :lightrareearthelement)canexhibithigherJcvaluesun derrelativelyhighfieldsduetoasecondpeakthanthatofYBCO[1] .Anditiswidelyacceptedthatthesecondpeakoriginatesfromthepresenceoffield inducedpin ningbyRE rich(12 3)clusters[2 ,3] .MelttexturinggrowthofRE Ba Cu Odependsonthereducedoxygenatmo sphere ,…  相似文献   

13.
建立钛合金中的铜、铁元素含量同时测定方法.在酸性体系中,铜和铁与亚硝基R盐分别形成黄绿色络合物,其在λmax(Fe)=720nm,λmax(Cu)=450nm,铜、铁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104L·mol(-1)·cm(-1),0.7×104 L·mol(-1)·cm'(-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钛合金中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渗法制备Mo85-Cu复合材料,通过SEM、DSC和热导仪研究轧制温度和轧制变形量对其微观组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轧制工艺适宜于钼铜合金的工业化生产,一定范围内轧制变形量的增大有利于提高钼铜材料的致密度,改善钼铜合金的物理性能;经600℃轧制比350℃轧制的Mo85-Cu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异,与350℃轧制相比,600℃轧制的Mo85-Cu的热导率由164.1 W·m 1·K 1提高到173.7 W·m 1·K 1,气密性由5.4×10 9Pa·m3·s 1提高到3.4×10 9Pa·m3·s 1,整体密度由9.76 g/cm3提高到9.86 g/cm3,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电子封装材料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试验水温为(25±2)℃时,以150 mg·kg-1的剂量给奥尼罗非鱼单次口灌硫酸新霉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肌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了硫酸新霉素在奥尼罗非鱼体内代谢及消除的规律.结果表明:血药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半衰期(T1/2Kα、T1/2α、T1/2β)分别为1.05、2.05、11.94 h,最大血药浓度为7.013 μg·mL-1,达峰时间为2.856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01.22 μg·h·mL-1.选取肌肉组织作为残留检测的靶组织,以欧盟残留限量500 μg.kg-1为最高残留限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7 d.  相似文献   

16.
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菌CJ001,经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测序,鉴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48 h内COD的降解率达86.8%,水温30℃时的降解率最高,达到85.7%.为优化培养基组成,选出由单因素试验确定的营养物质(红糖、玉米粉、豆粕、尿素)和NaH2PO4,进行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CJ001菌株的最佳堵养基配方为:红糖3%、玉米粉1%、豆粕3%、尿素0.25%、NaH2PO4 0.15%,其活菌数可达11.15×109 cfu·mL-1.  相似文献   

17.
以虾蟹壳废料为原料制得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 ,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对氧化铝烧结法赤泥的絮凝分离 ,比较研究了合成絮凝剂A -2 0 0 0和PAS-1与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 :壳聚糖对烧结法赤泥有一定的絮凝能力 ,在实验范围内壳聚糖的最佳添加量为 2 5× 1 0 - 4g (壳聚糖 ) g(干赤泥 ) ,前两分钟内的平均絮凝沉降速度达到 6 85cm·min- 1 .壳聚糖溶液放置 3 0h对絮凝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堆浸过程中由于大量矿粉存在而导致矿堆渗透性差、浸出率低等问题,以次生硫化铜矿为原料,开展了制粒试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制粒黏结剂对矿粉的黏结效果,确定了最佳的制粒黏结剂、制粒工艺以及制粒方法.通过正交制粒试验,明确了影响制粒试验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制粒黏结剂的黏结效果排序依次为:SFS-2 > SFS-3 >水泥>半水石膏> SFS-1 > SFS-0 >硅酸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当选用黏结剂SFS-2,黏结剂占矿粉质量分数为8%、加酸量为25 kg·t-1以及制粒过程喷水质量分数为30%时,所制矿团效果最佳.其湿强度达到94.62%,抗压强度达到417.44 N,矿团酸浸维持完好时间超过25 d,矿团形态基本维持不变,无明显破裂现象.正交制粒试验得到多因素对次生硫化铜矿制粒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黏结剂占矿石质量分数、加酸量和制粒喷水量.对选定的黏结剂进行细菌接种试验显示,黏结剂对细菌群落无明显影响.添加黏结剂试验组细菌数量为8.79×107 mL-1,未添加黏结剂试验组细菌数量为8.86×107 mL-1.对制粒后矿团进行浸矿试验结果显示,矿粉制粒后铜浸出率提高了12.74%,制粒通过增大矿物之间的孔隙,增加浸出液与矿石的接触,进而提高铜浸出率.   相似文献   

19.
《炼铁》1995,(6)
作者索引1995(5):,3 AUTHOR INDEX D (以性氏汉语拼音为序) 戴江之.实验型电热式高温热风炉研制成功.1995(l):54B邓守强·焦炭与铁水溶蚀实验研究.1995(1):55毕四友.见唐治强.1995(幻:16、董太禄·内循环高压水系统在风渣口上的应用.1995(2):59B一0 HITIER.见J·an一Mich连1 BAuER.’1995(3):49一董大明·见崔大福·1995(6):39 桂鹤桂.高炉无钟布料的重要环节一平台的形成.1995(3):c 33陈平·马钢新1号高炉出铁场设计·1995(l):34段培宁·见余琳1995(3肠5陈映明·热风炉用耐火材料的选择.l995(l):37窦庆和·见游锦洲·1995(5):49…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能量为2 MeV的高能电子束对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MOCVD)生长的非故意掺杂氮化镓(GaN)异质结在室温下进行辐照,辐照剂量分别为1 × 1015/cm2和5×1015/cm2.经垂直于样品表面的电子辐照后,GaN外延层的(0004)和(1012)高分辨X射线衍射峰分别向高角和低角发生移动,表明电子辐照使GaN外延层发生了部分应变弛豫.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应变弛豫进行了表征.EBSD结果显示,剂量为5×1015/cm2的电子辐照相对于1×1015/cm2的电子辐照可诱导GaN外延层发生更为显著的应变弛豫.卢瑟福背散射/沟道(RBS/C)实验结果表明,5×1015/cm2的电子辐照对GaN外延层引入更为严重的辐照损伤.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aN外延层的应变弛豫与2 MeV的电子辐照引入的缺陷如弗伦克尔对有关.运用弹性原子链模型(EACM)对电子辐照诱导GaN外延层应变弛豫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