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王建云 《山西水利》2007,23(1):53-54
三川河流域是山西西部的最大流域,属黄河水系,通过对流域的降水、蒸发、径流和泥沙等水文特性进行分析,说明其年内、年际变化的特点有一定的规律性,为合理开发利用三川河流域水资源以及搞好流域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建设等方面提供基本的水文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雍河三川水文站现有水文资料,插补缺测流量资料,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年径流系列代表段,为了解雍河径流情况、合理开发利用雍河水资源,并为邻近流域水利工程选雍河三川水文站作为参证站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许多河流的径流量呈下降的趋势。在这些趋势变化中,如何区分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当前流域水文和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简要介绍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定量评价中的关键问题,以黄河中游三川河流域为例,基于对天然径流过程的模拟,采用流域水文模拟途径分析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该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SWAT模型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黄河中游干旱半干旱区三川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的降雨径流资料.构建了三川河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001),并对三川河流域的月平均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月径流量的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月平均流量较实测的结果偏大,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Nash-Sutti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711和0.725.虽然Nash-Sutticliffe效率系数基本符合精度要求,但是模型中一些参数已经达到模型设置的临界值,进一步分析得出,由于流域上雨量站的数据不够,以及中国与美国土壤、土地利用数据库编码的差异.使得模型模拟结果受到影响,并且三川河流域自7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效益较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径流量减少.使得模拟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5.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济南市三川流域(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降雨-径流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影响到济南市城市供水和保泉工程有效实施。利用1964-2011年近50年系列资料,采用滑动偏相关系数等方法,探讨三川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化规律,分析引起变化的内在机制与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三川流域降水具有显著增加趋势;受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取用水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川流域径流具有不显著的减少趋势。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突变点发生在1988年前后,通过1988-2011年与1964-1987年系列对比分析,流域平均降水量增加12.57%、入库径流减少8.85%。结合实地调查和水利普查数据分析,在三川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化中人类活动(蓄供水工程修建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等)占主导地位。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为正效应,人类活动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川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川河流域30多年的降雨、流量和泥沙等水文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该流域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地区,同时认识到在1980年以来由于地方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煤矿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过程中,将弃杂置入河道不仅影响洪水的正常演进,也降低了水质,影响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川流域的3个雨量站记录的逐日降雨资料及锦绣川水库入库量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三川流域上游的降雨与锦绣川水库入库量的关系,得出降雨与入库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通过收集和分析该流域降雨资料,利用P-Ⅲ曲线推求设计暴雨;运用同频率放大倍比法,推求出100年一遇的设计暴雨过程线,并与单位线相结合求出设计入库洪水量过程线。进而,分析评价了降雨资料以及利用的意义,对三川流域内设计暴雨、水库防洪泄洪预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三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ASTER GDEM数据为基础数据,探讨了运用ArcGIS软件中的Hydrology工具集进行流域水文特征提取的过程,阐述了Hydrology工具集中各水文工具提取河网水系、划分流域及子流域方法的关键步骤.提取出的三水河流域特征信息与标准流域特征对比表明:基于DEM的流域水文特征自动提取的河网信息及子流域、河段、汇流点等水文要素信息可直接作为水文建模的输入数据,大大提高了水文模型的效率,并且可以方便地利用遥感等数据源,数据获取速度快、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楠溪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文规律主要取决于气候气象条件及流域下垫面条件,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流域下垫面条件会发生变化,因而针对流域水文、生态水文等方面的研究近来也变得越发重要和紧迫.根据楠溪江流域多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降水、蒸发、径流量、暴雨、洪水、泥沙和水质等特性,研究其规律.  相似文献   

10.
流域水文模型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产汇流理论及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流域水文模型的分类和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思路及优点.对现有模型在模型结构、资料需求及水文时空尺度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流域水文模型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将成为水文模型发展的新趋势,在模型建立的物理基础、资料获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会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文模拟是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模拟水文循环的过程.按照水文循环运动的物理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介绍了流域水文模型的分类及其特点,回顾了流域水文过程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开发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流域水文模型研究中存在的尺度、非线性、模型动态耦合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几种典型流域水文模型类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水文自然规律和解决水文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按照流域水文模型的基本分类,简单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典型流域水文模型的基本建模思路、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等。在此基础上,以模型效果评价指标为准则,通过对同一流域上不同模型、以及同一模型在不同流域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类比和分析,提出了在特定流域应该选取比较适用的水文模型以及几种典型水文模型的最佳适用流域。  相似文献   

13.
沙河流域王快水库上游水文要素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沙河流域王快水库上游测站多年的水文资料统计,从流域概况、降水、蒸发、径流、泥沙、水质等方面对该流域的水文要素进行特性分析,研究其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流域尺度生态水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文献综述相结合,分析近年来流域尺度生态水文研究进展,了解流域尺度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及其前沿方向.研究表明: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生态与水文相互作用,流域水利工程对生态水文影响,生态水资源问题等是研究流域尺度生态水文的关键因素,这些研究可以为后续水资源发张提供科学研...  相似文献   

15.
潘杰 《吉林水利》2013,(8):46-48
基于辽宁西部海岸带小流域的气象、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土壤分布等要素,构建了流域间水文相似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依据水文相似性度原理判别流域间水文的相似性,为解决在不同流域间实现水文参数移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流域划分是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关系到水文模拟和预报精度的好坏。通过综述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子流域划分方法在不完整流域的子流域划分、无分叉长河段的子流域划分、水文站和水库控制范围确定以及子流域划分软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文实践对子流域划分方法的需求,最后针对该问题从开发适用性更高的子流域划分算法、开发通用的子流域划分软件和加强子流域划分层次或水平的研究等三个方面对子流域划分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巩乃斯河流域为例,在分析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概况及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智能感知监测、大数据分析、可视化会商、水文业务支撑等系统在流域水情监测、超历史大洪水预测测报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巩乃斯河流域所构建起的水文信息化应用系统,在自动化水平、测报的时效性和精确度、预警预报分析手段等方面均较为先进实用,也是自治区流域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在有效提升流域水文自动化测报及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也为自治区其他流域水文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稀缺资料流域水文计算若干研究:以青藏高原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缺资料流域水文计算是长期困扰国际水文学界的难题之一,其根本难点在于降雨径流过程的复杂性、流域下垫面与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异性以及人类对流域水循环规律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本文从稀缺资料流域的类型、缺乏降水和径流观测数据的水文计算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稀缺资料流域水文计算的研究进展。以我国水文气象资料最为稀缺的青藏高原为例,结合水文综合模拟系统(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HIMS)在水情预报中的应用,阐述了稀缺资料流域的水文计算方法,包括卫星遥感降水产品的水文模拟能力评估、基于日平均径流数据推求瞬时洪峰流量、洪水调查数据的区域综合和水文模型参数移植等研究,展示了稀缺资料流域水文计算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小涧河水库流域为无水文资料地区,收集整理周边雨量站、水文站、流域下垫面产流地类参数等数据,采用水文计算手册模型法、水文比拟法2种方法对该流域河川径流量进行计算,并对计算成果进行频率分析和年内月分配。经计算水文比拟法计算年径流深最大为100.4 mm,水文计算手册模型法96.2 mm。对比认为,水文比拟法计算成果可为运城市小流域无水文资料地区降水量、径流量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文预报作为一项非工程措施,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流域水文预报技术应用进展,梳理了流域多尺度水文预报的概念,系统性地阐述了多尺度水文预报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重点探讨了流域水文预报中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水文气象耦合方面的不匹配性等问题。最后,基于对流域水文预报适用性的分析,强调了在拓展流域不同预见期水文预报新业务实践中考虑水文预报适用性的重要性,提出了现状条件下拓展多尺度流域水文预报业务的指导性原则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