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Q345系列钢板屈服强度不合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加热工艺、轧制工艺等方面分析了Q345系列钢板屈服强度不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薄规格Q460E高强钢板屈服不合和板形控制不良等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炼钢工艺及轧钢工艺进行优化,使屈服强度合格率达100%,尺寸精度和板形控制水平明显提高,保证了钢板的板型质量,实现了薄规格Q460E高强钢板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对DEL400冷轧磁极钢试样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导致DEL400冷轧磁极钢屈服强度不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与不同成分体系的钢种混浇,混浇头坯的合金元素含量低,从而导致屈服强度偏低,未达到标准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10和14mm厚规格700MPa级高强度耐候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偏低的情况,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了组织观察,调查了炼钢和热轧工艺过程控制情况,研究了碳化钛的固溶和析出强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制度执行不够导致碳化钛未完全固溶,冷却温度控制偏高导致钛析出物粗化是造成性能不合的主要原因。通过成分优化及工艺制度调整,实现了碳化钛的充分固溶,提高了钛析出强化效果,解决了力学性能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秋菊  张蕾  李同敬 《山西冶金》2013,36(4):38-39,44
针对莱钢高强度厚壁H型钢桩存在屈服强度波动较大以及性能不合的现象,通过对加热、轧制、冷却工艺进行优化改进,解决了高强度H型钢桩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使钢材的性能检验合格率由95%提升至97%,吨钢煤气消耗减少了0.1 GJ/t,保证了生产的顺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拉力试验,拉-压疲劳试验和对显微组织的观察,研究了合金元素对各种基体组织的钢的抗拉强度性能和高应力疲劳强度的影响。疲劳强度与0.01%屈服强度有很大关系。每种显微组织的疲劳强度和0.01%屈服强度之间有着不同关系。当0.01%屈服强度不变时,贝氏体组织的疲劳强度最高,铁素体、珠光体疲劳强度次之,回火马氏体的疲劳强度最低。通过增加V含量,可以提高铁素体、珠光体组织钢的0.01%屈服强度。因此,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SPHC热轧板卷屈服强度偏高的问题,从化学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角度对屈服强度偏高的SPHC板卷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钢中C含量、残余(微)合金元素总量、轧制和冷却工艺是影响SPHC钢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经过对化学成分和工艺优化后,屈服强度≥270 MPa的SPHC板卷比例由33.3%降至10.0%,屈服强度250 MPa的比例由16.7%提高至38.0%。解决了SPHC热轧板卷屈服强度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5086H32和6061T6合金焊接件进行激光照射后,5086H32合金的屈服强度纱照射提高70MPa,与基体屈服强度近况,6061T6合金屈服强度提高85MPa,介于焊接与基体屈服强度之间,在一定的照射条件下,焊接区的维氏金刚石提高11%,且沿厚度方向的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李本伟  卢敏辉 《南方金属》2006,(4):10-12,40
通过对455炉HRB335热轧带肋钢筋随机试样屈服强度和碳当量、硅含量的统计分析,采用数学回归方法建立了HRB335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模型,为在实践中合理应用分流轧制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包辛格效应和加工硬化的影响,JCOE制管后相对所采用钢板管体屈服强度会发生变化。通常采用压平的板状试样来测定钢管的屈服强度,所测屈服强度并非钢管的真实屈服强度。通过分析JCOE制管过程中应力 应变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钢板屈服强度实验来预测钢管真实屈服强度的方法。用此方法得出的钢管真实屈服强度与实际生产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崔耀辉  王强  兰兰  祖超 《河北冶金》2012,(9):45-47,86
针对Φ22 mm螺纹钢(HRB335)屈服强度不合格的问题,对随机抽取的288炉钢的化学成分、负差及屈服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数学回归方法得出了碳、锰与屈服强度的关系,通过化学成分调整,解决了屈服强度不合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EAF-CSP流程钛微合金化高强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毛新平  孙新军  康永林  林振源  周健 《钢铁》2005,40(9):65-68,76
珠钢采用Ti微合金化技术在EAF—CSP流程上成功地开发出屈服强度为450~700MPa的高强度热轧钢板。系统地研究了试验钢的组织和性能.并分析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钛含量增加或成品厚度减薄钢板的屈服强度显著提高,最高达到695MPa;钛的质量分数低于0.024%时对屈服强度影响不大;当钛的质量分数低于0.045%时.钢板屈服强度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晶粒细化,而当钛的质量分数大于0.045%后,钢板强度的进一步提高来自于沉淀强化。  相似文献   

13.
不锈钢金属蜂窝的制备、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410L不锈钢粉末与增塑剂的混合物,用增塑挤压烧结法制备了不锈钢金属蜂窝,研究了挤压成形过程、烧结温度和时间对蜂窝组织结构的影响及蜂窝的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合适的挤压料配比为70%~80%,挤压力为9.5~11MPa;随烧结温度、时间的提高,蜂窝的表观密度等结构参数都提高,但温度的影响大于时间的影响;烧结组织由Fe—Cr固溶体、(Fe,Cr),Si和(Fe,Cr)3C组成,最佳烧结参数为1235℃及25min;蜂窝屈服强度与表观密度密切相关;径向压缩为单一层状屈服,最大屈服强度可达40.9MPa(表观密度2.16g/cm^3);轴向压缩变形为多变形带屈服,最大屈服强度为224.7MPa(表观密度2.02g/cm^3)。  相似文献   

14.
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生产的钢卷必须适当降低强度,才能适应冷轧生产的要求,降低强度的前提是不影响冷轧产品的性能。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控制钢中[C]、[Si]、[Mn]、[P]、[S]、[AIs]、[B]、[O]和[N]在合适的范围。能够降低冷轧基板的屈服强度;合适的铸坯出炉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以及控制轧制压下量,控制机架间水阀开度,手动关闭或开启集水管水阀能够降低冷轧基板屈服强度。通过这些措施,涟钢冷轧基板屈服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够满足冷轧批量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宽厚板》2009,15(6):F0002-F0002,F0003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屈服强度为590MPa以上级别钢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且对钢材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6年以来,舞钢大力进行调质钢试制开发,现已形成屈服强度在590~960MPa的调质钢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16.
《宽厚板》2010,16(2):F0002-F0002,F0003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屈服强度为590 MPa以上级别钢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且对钢材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6年以来,舞钢大力进行调质钢试制开发,现已形成屈服强度在590~960 MPa的调质钢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17.
《宽厚板》2010,16(1):F0002-F0002,F0003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屈服强度为590MPa以上级别钢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且对钢材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6年以来,舞钢大力进行调质钢试制开发,现已形成屈服强度在590~960MPa的调质钢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鞍钢连续退火线生产的低碳钢屈服强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低碳钢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利用MINITAB软件对连续退火工艺中退火温度、退火线速度和平整延伸率等因素进行DOE试验设计,分析并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屈服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和退火线速度是屈服强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平整延伸率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对套管屈服强度测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形成了适合德国SCHENCK RD0600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的测试技术,对提高套管屈服强度测试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超高抽油杆为工程背景,对表面感应淬火和喷丸歼余应力的产生过程及在外加拉伸载上,残余应力的衰减行为进行了数值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感应淬火和喷丸强化前,杆体屈服强度高于一定值后,其硬化层形成的残余应力基本一致;残余应力的衰减以决于心部屈服强度,心部屈服强度越高,使残余应力发生明显衰减的外加应力就越高;使残余力明显衰外加应力介于整体杆拉伸强度的σ0.02和σ0.2之间,经表面感应淬火和喷丸强化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