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低溶解氧下微膨胀污泥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维持SBR反应器好氧段的平均DO为0.30 mg/L,采用好氧/缺氧的运行方式研究了微膨胀污泥在低溶解氧状态下去除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状态下反应器的除污效果仍较好,出水SS含量很低,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90%以上,同时可以节省曝气量约25%.可见,在低溶解氧状态下采用微膨胀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A~2/O与混凝沉淀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当进水COD为2 0 0 0mg/L左右时 ,好氧出水COD可降至 90 0mg/L ,混凝沉淀出水COD可降至 80mg/L ;当进水氨氮浓度为 130 0mg/L左右时 ,好氧出水氨氮 <10mg/L。生物处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较低 ,仅为2 0 %~ 30 % ,因而提高总氮的去除率应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体式A/O工艺处理ABS树脂废水,研究了在好氧区不同的DO浓度下,对COD、TN及NH+4-N的去除效果,通过三维荧光法分析芳香族类有机物的含量变化,以及采用FISH法测定活性污泥中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数量,分析对NH+4-N去除效果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回流比为4时,好氧区DO由5 mg/L降至1 mg/L,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不受影响;随着DO浓度的下降,出水TN和NH+4-N浓度逐渐升高,当好氧区DO降至1 mg/L时,出水TN浓度仍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此时出水NH+4-N升高至7.6 mg/L,不能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但氨氧化菌所占比例并未减小(为7.7%),所以低DO浓度下出水氨氮浓度超标的原因并不是活性污泥中缺少氨氧化菌,而是硝化反应速率过低。最后结合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曝气量,分析得出好氧区DO在2 mg/L左右为较优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4.
水力停留时间对BAF除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曝气生物滤池(BAF)除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RT对BAF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大,当HRT为0.63 h时,出水浊度、COD、氨氮和总氮浓度均较高,BAF的除污效果较差;当HRT为0.83 h时,出水COD浓度可降至50 mg/L以下,去除率可达到85.87%;当HRT为1.0 h时,BAF对浊度、氨氮和总氮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5.98%7、7.08%4、0.09%,出水浊度<4 NTU、氨氮<8 mg/L、总氮<35 mg/L。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A2N工艺)的实际运行效果,采用好氧段为活性污泥法的A2N工艺处理无锡某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沉砂池出水.中试结果表明:A2N工艺对COD、TP、磷酸盐、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1.6、0.19、0.04和2.73 mg/L,对COD、TP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8%、89.9%和89.3%;进水TN平均为28.8 mg/L,出水平均浓度为12.6 mg/L,平均去除率为55.95%;设置后曝气池确保了出水磷酸盐和氨氮的达标排放,而且通过吹脱氮气,还提高了反硝化聚磷污泥的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氨氮对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实际工程,考察了高进水氨氮浓度对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BR进水氨氮浓度>350 mg/L后,出水氨氮浓度迅速升高,出水COD浓度也呈波动上升,高浓度氨氮对微生物产生了抑制作用,大幅降低了SBR对氨氮与COD的去除率;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SBR工艺可适应450 mg/L左右的进水氨氮.  相似文献   

7.
自行开发出分段进水厌氧-多级好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An-(O/A)n-MBR]复合工艺并用于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在多级O/A区好氧室的不同DO浓度下系统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DO浓度对系统去除COD无明显影响,对COD的去除率均在94%以上.但DO浓度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有较大影响,当DO为0.8-2.4 mg/L时可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而当DO为0.8~1.2 mg,/L时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可达74.81%和71.41%,在此DO浓度下,系统不仅可获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同时也有利于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8.
某煤制甲醇及系列深加工企业生产废水COD为800~2 214 mg/L,氨氮为41.6~242.7 mg/L。采用以SBR为主的生化处理工艺,经过280天的生产运行表明,SBR对有机物和氨氮有非常好的处理效果。在进水COD平均值为1 570 mg/L、氨氮平均值为177.6 mg/L时,出水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52.8 mg/L和2.2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5%和97.8%,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级M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好氧堆肥处理厂的渗滤液,保持MBR的DO浓度在2~4 mg/L、MLSS为6~8 g/L.运行结果表明,一级MBR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5% ~97%)、(99.1% ~99.9%),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450 ~ 550)、<14 mg/L;经二级MBR进一步处理后,对COD的去除率为15% ~25%,出水COD为300 ~ 420 mg/L,出水氨氮<7 mg/L,出水氨氮浓度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这可减缓后续纳滤膜的处理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改善其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A2/O膜泥复合工艺对焦化厂浮选设备出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5~30℃、进水流量为7~8 L/h、好氧池DO为3~4 mg/L、污泥回流比为3的优化条件下,系统对COD、TN、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6%、78.4%和91.6%,出水浓度分别为339、85、8mg/L,处理效果良好;对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缺氧段,对COD的去除率在50%以上,消除了高有机负荷对后续好氧池硝化菌的不利影响;适当增大污泥回流比可有效提高系统对COD和TN的去除效果;系统对进水负荷波动有一定的耐受力,当COD负荷在0.40~0.65 kg/(m3.d)之间变化时,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型一体化生物反应器的同步脱氮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能,设计了一种新型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并采用其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DO和HRT对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实现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90~510mg/L、MLSS为2500mg/L、污泥龄为15d以及好氧区和缺氧区的溶解氧分别为2mg/L和0.2mg/L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较好,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和90%,DO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控制DO为最优值,并保持其他操作条件相同,当HRT为12h时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随着HRT的延长,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反而下降。该一体化反应器集厌氧、缺氧和好氧区为一体,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能够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是处理生活污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低溶氧下低C/N值生活污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改良的Orbal氧化沟中试系统处理低C/N值生活污水,考察了溶解氧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沟溶解氧浓度为0.3mg/L时,约有29.97mg/L的总氮在氧化沟的外沟通过SND去除,外沟对COD的实际去除量为9.03mg/L,外沟的SND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内贮有机碳源或生物吸附碳源进行的。控制氧化沟的外、中、内沟溶解氧浓度分别为0.3、0.5和2.0mg/L时,系统的SND率和总氮去除率最高。在优化的溶解氧条件下,系统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和平均SND率分别为66.0%和42.6%,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13.8%和24.3%。  相似文献   

13.
SMSBR去除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及氮的特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选用一体化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SubmergedMembraneSequencingBatchReac tor ,简称SMSBR)处理焦化废水 ,考察了能否通过膜分离的强化作用提高生物处理系统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使出水COD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 <10 0mg/L) ,并提高脱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 :在HRT为 32 .7h ,平均COD容积负荷为 0 .4 5kg/ (m3·d)的条件下 ,出水COD可以稳定在 10 0mg/L以下 (平均为 86.4mg/L) ;要使COD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进水COD容积负荷应低于 0 .67kg/ (m3·d) (该负荷下出水COD在 10 0mg/L上下波动 ,平均为 10 6.3mg/L) ;好氧段存在明显的反硝化现象 ,使COD的去除得到强化 ;在保证系统温度、碱度、溶解氧和不受进水COD负荷冲击的情况下 ,出水NH3-N可低于 1mg/L ,但泥龄太长所产生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抑制了硝化反应过程中的硝酸盐细菌 ,使好氧段出水NO2 -N/NOx-N平均为 91.1% ,因此系统获得极其稳定高效的短程硝化作用 ,有利于进一步脱氮 ;按“缺氧 1—好氧—缺氧 2”方式运行时 ,若“缺氧 2”的HRT>8.4 4h ,可实现 81.34 %的反硝化率 (外加碳源 :COD/N为 2 .1g/g) ,平均TN去除率为 87.2 % ,最高达 90 .2 %。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考察了在低DO条件下,不同曝气方式对硝化率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0.27m^3/h、MLSS平均为2700mg/L左右、好氧区的DO为0.26~2.5mg/L的条件下,当进水氨氮为44~55mg/L时,对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对COD的去除率〉90%;当控制好氧区第1、2格室的DO分别为0.5~0.7和1.0~1.2mg/L时,系统的硝化率维持在90%以上,出水中的氨氮〈2mg/L;在恒定曝气量下,向进水中投加有机碳源,当水质改变较快时,容易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但通过恒DO曝气控制,可使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溶解氧浓度对A~2/O工艺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污水厂中最常采用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研究,系统探讨了DO浓度对该工艺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好氧区的DO平均浓度从4.0 mg/L降低至1.0 mg/L时,对COD的去除基本不受影响;而系统的硝化效果逐渐降低,但是低DO浓度引发的SND等作用,使得对TN的去除率反而逐渐升高。单纯从生物脱氮的角度考虑,A2/O工艺可以在DO为1.0~2.0 mg/L之间运行。不过低DO浓度运行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很大,在DO为1.0 mg/L时,除磷效率逐渐下降,这是由于供氧不足引发了生物除磷性能的恶性循环。另外,低DO浓度运行还引发系统中的污泥发生了微膨胀现象,在污泥微膨胀期间出水SS<5 mg/L。就总体的运行情况而言,不同于A/O等单纯脱氮工艺,A2/O工艺不宜在DO<2.0 mg/L的条件下运行,否则需要引入化学除磷。  相似文献   

16.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溶解氧浓度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低溶解氧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在有效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还取得了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当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为0.5 ms/L左右时,进水COD为342~2 500 mg/L.出水COD平均为31.71 mg/L,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进水TP为4.08~31.45 mg/L,出水TP70%.当溶解氧>2 mg/L时,进水COD为161.3~453.4 mg/L,出水COD为8.32~21.9 mg/L,去除率最高可达99.08%;进水TN为22.52~57.9 mg/L,出水TN为16.3l~24.49 mg/L,对TN的去除率大多为30%~40%;进水TP平均为4.48 mg/L,出水TP大部分在1.0 ms/L以上,去除率为48.07%~93.22%.  相似文献   

17.
霍国友  花勇刚 《山西建筑》2009,35(10):188-189
就曝气时间段DO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DO在3.0mg/L时COD去除率达90.7%;CASS工艺对NH3-N的去除效果随DO浓度降低而变坏;对TN的去除最佳点也是在130浓度为3.0mg/L时,去除率为73.3%;对TP的去除率在DO浓度为1.0~3.0时均能达到94%;CASS出水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复合生物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有效容积为12 L的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填料填充率:30%,运行方式:瞬间进水—曝气660 min—沉淀40 min—排水20 min),研究了DO、COD/TN值、MLSS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解氧浓度从4 mg/L降到0.5 mg/L时,对总氮的去除率从48.9%升至74.2%;当污泥浓度从1 000 mg/L提高至6 000 mg/L时,对总氮的去除率从63.4%升至81.6%;当COD/TN值从3升至15.6时,对总氮的去除率从59%提高至82.5%,但当COD/TN值〉8后,对总氮的去除率提高得并不明显。整个试验过程中SVI〈105mL/g,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复合生物反应器易于实现稳定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并可通过控制DO、MLSS等参数来有效提高对总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9.
MBR中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60,自引:12,他引:48  
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在DO为1mg/L左右,MLSS为8000-9000mg/L,温度为24℃,进水pH值为7.2,COD、NH3-N分别为523-700mg/L和17.24-24mg/L的相对稳定条件下,对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95%、92%。详细分析了在控制DO的条件下,MBR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单级好氧反应器中控制DO可发生短程硝化一反硝化生物脱氮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