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单幅图像深度估计线索不足及深度估计精度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化采样的单幅图像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参数化的学习手段,将现有RGBD数据集中的深度信息迁移到输入图像中去。首先计算输入图像和现有RGBD数据集多尺度的高层次图像特征;然后,在现有RGBD数据集中,基于高层次的图像特征通过kNN最近邻搜索找到若干与输入图像特征最匹配的候选图像,并将这些候选图像对通过SIFT流形变到输入图像进行对齐。最后,对候选深度图进行插值和平滑等优化操作便可以得到最后的深度图。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方法估计得到的深度图精度更高,对输入图像的整体结构保持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面向RGBD图像的标记分水岭分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针对分水岭分割算法中存在的过分割现象及现有基于RGB图像分割方法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RGB图像和深度图像(RGBD)的标记分水岭分割算法。方法 本文使用物体表面几何信息来辅助进行图像分割,定义了一种深度梯度算子和一种法向量梯度算子来衡量物体表面几何信息的变化。通过生成深度梯度图像和法向量梯度图像,与彩色梯度图像进行融合,实现标记图像的提取。在此基础上,使用极小值标定技术对彩色梯度图像进行修正,然后使用分水岭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结果 在纽约大学提供的NYU2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本文算法有效抑制了过分割现象,将分割区域从上千个降至数十个,且获得了与人工标定的分割结果更接近的分割效果,分割的准确率也比只使用彩色图像进行分割提高了10%以上。结论 本文算法普遍适用于RGBD图像的分割问题,该算法加入了物体表面几何信息的使用,提高了分割的准确率,且对颜色纹理相似的区域获得了较好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2D姿态估计的误差是导致3D人体姿态估计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何在2D误差或噪声干扰下从2D姿态映射到最优、最合理的3D姿态,是提高3D人体姿态估计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稀疏表示与深度模型联合的3D姿态估计方法,以将3D姿态空间几何先验与时间信息相结合,达到提高3D姿态估计精度的目的。方法 利用融合稀疏表示的3D可变形状模型得到单帧图像可靠的3D初始值。构建多通道长短时记忆MLSTM(multi-channel long short term memory)降噪编/解码器,将获得的单帧3D初始值以时间序列形式输入到其中,利用MLSTM降噪编/解码器学习相邻帧之间人物姿态的时间依赖关系,并施加时间平滑约束,得到最终优化的3D姿态。结果 在Human3.6M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对于两种输入数据:数据集给出的2D坐标和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获得的2D估计坐标,相比于单帧估计,通过MLSTM降噪编/解码器优化后的视频序列平均重构误差分别下降了12.6%,13%;相比于现有的基于视频的稀疏模型方法,本文方法对视频的平均重构误差下降了6.4%,9.1%。对于2D估计坐标数据,相比于现有的深度模型方法,本文方法对视频的平均重构误差下降了12.8%。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时间信息的MLSTM降噪编/解码器与稀疏模型相结合,有效利用了3D姿态先验知识,视频帧间人物姿态连续变化的时间和空间依赖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目视频3D姿态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深度相机能够对场景的深度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捕捉,但捕获的深度图像分辨率低且容易形成空洞。利用高分辨率彩色图像作为引导,是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的重要方式。现有方法对彩色边缘与深度不连续区域的不一致性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在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中引入了纹理复制伪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彩色图像引导的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方法 首先,利用彩色图像边缘与深度图像边缘的结构相关性,提出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检测彩色图像与深度图像共有的边缘不连续区域,并利用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自适应选取估计像素点邻域的最优图像块。接着,通过提出的定向非局部均值权重,在图像块区域内建立多边引导下的深度估计,解决彩色边缘和深度不连续区域的结构不一致性。最后,利用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与图像平滑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多边引导权重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实现鲁棒的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结果 在Middlebury合成数据集、ToF和Kinect数据集以及本文自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先进方法,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纹理复制伪影。在Middlebury、ToF和Kinect数据集上,本文方法相较于次优算法,平均绝对偏差平均降低约63.51%、39.47 %和7.04 %。结论 对于合成数据集以及真实场景的深度数据集,本文方法均能有效处理存在于彩色边缘和深度不连续区域的不一致性问题,更好地保留深度边缘的不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Accurate visual hand pose estimation at joint level has several applications for human-robot interaction, natural user interfaces and virtual/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However, it is still an open problem being addressed by the computer vision community. Recent novel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may help circumvent the limitations of standard approaches. However, they require large amounts of accurate annotated data.Hand pose datasets that have been released so far present issues such as limited number of samples, inaccurate data or high-level annotations. Moreover, most of them are focused on depth-based approaches, providing only depth information (missing RGB data).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 novel multiview hand pose dataset in which we provide hand color images and different kind of annotations for each sample, i.e. the bounding box and the 2D and 3D location on the joints in the hand. Furthermore, we introduce a simple yet accurate deep learning architecture for real-time robust 2D hand pose estimation. Then, we conduct experiments that show how the use of the proposed dataset in the training stage produces accurate results for 2D hand pose estimation using a single color camera.  相似文献   

6.
利用深度传感器估计三维人体姿态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动画设计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该问题的主流方法是自底向上的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采用分类、回归或检索技术,可以直接从深度数据中估计三维肢体姿态,在人机交互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类方法依赖于大规模的姿态数据库,而且结果不够精确.本文提出一种结合个性化人体建模和深度数据的三维姿态估计方法,首先对运动对象建立三维虚拟人模型,然后利用该个性化的虚拟人模型与深度数据之间的点匹配关系构造姿态优化的目标函数,通过迭代优化目标函数,估计出与深度数据相吻合的三维姿态.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不需要任何姿态数据库.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7.
李昕昕  龚勋 《计算机应用》2017,37(1):262-267
针对现有三维人脸采集技术对采集场景存在诸多限制,提出了自由场景下基于多张图像的三维人脸建模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首先,提出一个姿态及深度值迭代计算模型,实现了特征点深度值的准确估计;然后,进行了基于多张图像的深度值融合及整体形状建模;最后,将深度迭代优化算法(IPDO)与目前最优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1_SR)在Bosphorus Database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建模精度提高了9%,所重建的三维人脸模型投影图像与二维图像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姿态变化条件下,该识别算法借助三维信息相较于未借助的情况下,其识别率可以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光场相机可以通过一次拍摄,获取立体空间中的4D光场数据,渲染出焦点堆栈图像,然后采用聚焦性检测函数从中提取深度信息。然而,不同聚焦性检测函数响应特性不同,不能适应于所有的场景,且现有多数方法提取的深度信息散焦误差较大,鲁棒性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光场聚焦性检测函数的深度提取方法,获取高精度的深度信息。方法 设计加窗的梯度均方差聚焦性检测函数,提取焦点堆栈图像中的深度信息;利用全聚焦彩色图像和散焦函数标记图像中的散焦区域,使用邻域搜索算法修正散焦误差。最后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MRF)将修正后的拉普拉斯算子提取的深度图与梯度均方差函数得到的深度图融合,得到高精确度的深度图像。结果 在Lytro数据集和自行采集的测试数据上,相比于其他先进的算法,本文方法提取的深度信息噪声较少。精确度平均提高约9.29%,均方误差平均降低约0.056。结论 本文方法提取的深度信息颗粒噪声更少;结合彩色信息引导,有效修正了散焦误差。对于平滑区域较多的场景,深度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人脸深度数据的人脸姿态计算方法。利用人脸的深度数 据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灰度图像,根据微分几何原理和相应的曲率算法与人脸数据中的灰度 特征对人脸面部关键特征点定位,进而计算出人脸姿态在三维空间中的3 个姿态角。实验证 明该方法能在姿态变化情况下实现对人脸旋转角的准确估计,为进一步的人脸识别和表情分 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Recent inpainting techniques usually require human interactions which are labor intensive and dependent on the user experience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n automatic inpainting technique to remove undesired fence-like structures from images. Specifically, the proposed technique works on the RGBD images which have recently become cheaper and easier to obtain using the Microsoft Kinect. The basic idea is to segment and remove the undesired fence-like structures by using both depth and color information, and then adapt an existing inpainting algorithm to fill the holes resulting from the structure removal. We foun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 satisfactory segmentation of such structures by only using the depth channel.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depth information to help identify a set of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strokes, with which we apply a graph-cut algorithm on the color channels to obtain a more accurate segmentation for inpainting. We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by experiments on a set of Kinect image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双目视觉是目标距离估计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现有的双目目标距离估计方法存在估计精度较低或数据准备较繁琐的问题,为此需要一个可以兼顾精度和数据准备便利性的双目目标距离估计算法。方法 提出一个基于R-CNN(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结构的网络,该网络可以实现同时进行目标检测与目标距离估计。双目图像输入网络后,通过主干网络提取特征,通过双目候选框提取网络以同时得到左右图像中相同目标的包围框,将成对的目标框内的局部特征输入目标视差估计分支以估计目标的距离。为了同时得到左右图像中相同目标的包围框,使用双目候选框提取网络代替原有的候选框提取网络,并提出了双目包围框分支以同时进行双目包围框的回归;为了提升视差估计的精度,借鉴双目视差图估计网络的结构,提出了一个基于组相关和3维卷积的视差估计分支。结果 在KITTI(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Toyota Technological Institute)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与同类算法比较,本文算法平均相对误差值约为3.2%,远小于基于双目视差图估计算法(11.3%),与基于3维目标检测的算法接近(约为3.9%)。另外,提出的视差估计分支改进对精度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平均相对误差值从5.1%下降到3.2%。通过在另外采集并标注的行人监控数据集上进行类似实验,实验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值约为4.6%,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监控场景。结论 提出的双目目标距离估计网络结合了目标检测与双目视差估计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精度。该网络可以有效运用于车载相机及监控场景,并有希望运用于其他安装有双目相机的场景。  相似文献   

12.
摘 要:实时的头部姿态估计在人机交互和人脸分析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准确 的头部姿态估计方法依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了提高头部姿态估计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将基 于几何的方法与基于学习的方法相结合进行头部姿态估计。在人脸检测和人脸对齐的基础上, 提取彩色图像几何特征和深度图像的局部区域深度特征,再结合深度块的法线和曲率特征,构 成特征向量组;然后使用随机森林的方法进行训练;最后,所有决策树进行投票,对得到的头 部姿态高斯分布估计进行阈值过滤,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 现有的头部姿态估计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2维转3维技术可以将现有的丰富2维图像资源快速有效地转为立体图像,但是现有方法只能对树木的整体进行深度估计,所生成的图像无法表现出树木的立体结构。为此,提出一种树木结构层次细化的立体树木图像构建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Lab颜色模型下的像素色差区别将2维树木图像的树干区域和树冠区域分割开来,并对树冠区域进行再分割;然后,在深度梯度假设思想基础上建立多种类型的深度模板,结合深度模板和树冠的区域信息为典型树木对象构建初始深度图,并通过基础深度梯度图组合的方式为非典型树木进行个性化深度构建;最后,根据应用场景对树木深度信息进行自适应调整与优化,将树木图像合成到背景图像中,并构建立体图像。结果 对5组不同的树木图像及背景图像进行了立体树木图像的构建与合成。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树木图像都能生成具有层次感的深度图并自适应地合成到立体背景图像中,构建树木图像深度图的时间与原始树木图像的尺寸成正比,而构建立体树木图像并合成到背景中所需时间在24 s之间。对立体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测试中,这些图像的评分均达到良好级别以上,部分立体图像达到了优秀级别。结论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树木的形态结构特征,能同时适用于典型和非典型树木,所构建的立体树木图像质量较高,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并具有舒适的立体观看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图像重建高质量三维人脸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不同于传统的基于立体匹配的窄基线多视几何和数据驱动的人脸形变方法,提出一种结合网格变形技术和立体视觉原理的、从图像重建高质量三维人脸模型方法.给定从不同视角拍摄的几幅人脸图像,基于健壮图像特征获得可靠的相机外部参数和稀疏三维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几何细节保持和图像一致性约束的三维人脸变形算法重建三维人脸,通过对人脸模板的网格变形,使得变形人脸在多幅图像中的可见投影具有一致性的图像颜色强度.基于模板的人脸变形可以有效地解决三维模型成像中的遮挡问题,采用健壮估计法消除噪声、离群点和光照对目标函数收敛性的影响,对目标函数的多次非线性优化求解进一步改进了人脸重建的质量.采用合成人脸图像和真实人脸图像重建三维人脸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可以从几幅宽基线图像重建高质量的三维人脸模型.  相似文献   

15.
Most active optical range sensors recor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range image, the amount of light reflected at each measured surface location: this information forms what is called a range intensity image, also known as a reflectance imag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hat uses this type of image for the correction of the color information of a textured 3D model. This color information is usually obtained from color images acquired using a digital camera. The lighting condition for the color images are usually not controlled, thus this color information may not be accurat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llumination condition for the range intensity image is known since it is obtained from a controlled lighting and observation configuration, as required for the purpose of active optical range measurement. The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for combining the two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owards the goal of compensating for a reference range intensity image is first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sensor properties, or distance and relative surface orientation of the measured surface. The color im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surface portion is then corrected using this reference range intensity image. A B-spline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reduce the noise of range intensity images. Finally, a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illumination color is appli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light source color. Experimen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rrection method using range intensity imag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越来越多的应用依赖于对场景深度图像准确且快速的观测和分析,如机器人导航以及在电影和游戏中对虚拟场景的设计建模等.飞行时间深度相机等直接的深度测量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取场景的深度图像,但是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采集的深度图像分辨率比较低,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立体匹配算法对左右立体图对之间进行匹配获得视差从而得到深度图像是计算机视觉的一种经典方法,但是由于左右图像之间遮挡以及无纹理区域的影响,立体匹配算法在这些区域无法匹配得到正确的视差,导致立体匹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方法 结合飞行时间深度相机等直接的深度测量设备和立体匹配算法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深度图像重建方法.首先结合直接的深度测量设备采集的深度图像来构造自适应局部匹配权值,对左右图像之间的局部窗立体匹配过程进行约束,得到基于立体匹配算法的深度图像;然后基于左右检测原理将采集到的深度图像和匹配得到的深度图像进行有效融合;接着提出一种局部权值滤波算法,来进一步提高深度图像的重建质量.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客观指标还是视觉效果上,本文提出的深度图像重建算法较其他立体匹配算法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其中错误率比较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较传统的立体匹配算法在深度重建错误率上可以提升10%左右.峰值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峰值信噪比上可以得到10 dB左右的提升.结论 提出的深度图像重建方法通过结合高分辨率左右立体图对和初始的低分辨率深度图像,可以有效地重建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深度图像.  相似文献   

17.
丝路文化是联系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纽带,其传承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丝路文化中代表性的历史遗产分散或损坏,难以有效地呈现,因此,本文面向丝路文化的虚拟展示与数字化,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丝路文化传承平台,通过历史遗迹复原以及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还原了丝路文化中重要节点宁夏固原有关的历史遗迹、文物和事件....  相似文献   

18.
人脸特征点定位是根据输入的人脸数据自动定位出预先按人脸生理特征定义的眼角、鼻尖、嘴角和脸部轮廓等面部关键特征点,在人脸识别和分析等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特征点自动定位进行综述,阐释了人脸特征点自动定位的含义,归纳了目前常用的人脸公开数据集,系统阐述了针对2维和3维数据特征点的自动定位方法,总结了各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分析了当前人脸特征点自动定位技术在深度学习应用中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在公开的2维和3维人脸数据集上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基于深度学习的2维人脸特征点的自动定位方法研究相对比较深入,而3维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的研究在模型表示、处理方法和样本数量上都存在挑战。未来基于深度学习的3维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将成为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植株深度图像的像素错误和缺失、常见的滤波方法无法准确修复植株深度图 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特征的植株深度图像修复方法。首先基于颜色和空间信息的图像 分割算法对植株彩色图像进行目标分割,再检索每个目标的外轮廓,并对外轮廓进行多边形拟 合;其次,基于目标区域搜索深度图像中具有正确深度值的像素作为目标区域采样点,并对叶 片区域的图像进行归一化;最后,利用空间拟合法计算各目标区域的方程,修复区域内小面积 错误和缺失的深度值,同时采用支持向量机和空间变换运算对大面积错误和缺失深度值的叶片 区域进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修复植株深度图像中错误、缺失的深度数据, 且能够有效地保护目标区域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a 3D human body pose from stereo image sequences based on a top-down learning method. However, it is inefficient to build a statistical model using all training data. Therefore, the training data is hierarchically divided into several clusters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learning problem. In the learning stage, the human body model database is hierarchically constructed by classifying the training data into several sub-clusters with silhouette images. The data of each cluster in the bottom level is represented by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exampl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stage, the proposed method hierarchically searches a cluster for the best matching silhouette image using a silhouette history image (SHI). Then, the 3D human body pose is reconstructed from a depth image using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examples method. By using depth information to reconstruct 3D human body pose, the similar poses in silhouette images are estimated as different 3D human body po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for reconstructing 3D human body po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