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纳米Al2O3为增强材料,制备了EVA/Al2O3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FESEM、FT-NIR、SEM等测试手段表征纳米Al2O3微粒在EVA基体中的分散性与结构,研究了纳米Al2O3的质量分数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微粒以20 nm左右的粒径分散于EVA基体中,并与EVA形成化学键合结构,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发生变化。填充质量分数为0.5%的纳米Al2O3微粒时,拉伸强度提高13.0%;当加入的纳米Al2O3的质量分数为1%时,断裂伸长率可提高13.3%。  相似文献   

2.
EVA/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纳米A l2O3为增强材料,制备了EVA/A l2O3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FESEM、FT-NIR、SEM等测试手段表征纳米A l2O3微粒在EVA基体中的分散性与结构,研究了纳米A l2O3的质量分数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 l2O3微粒以20 nm左右的粒径分散于EVA基体中,并与EVA形成化学键合结构,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发生变化。填充质量分数为0.5%的纳米A l2O3微粒时,拉伸强度提高13.0%;当加入的纳米A l2O3的质量分数为1%时,断裂伸长率可提高13.3%。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了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并引入纳米TiO2进行复合,以冰乙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铝合金基体表面形成复合涂层,并利用氟硅烷进行表面修饰。腐蚀电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掺杂制备的复合涂层能够明显的提高铝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并考察了纳米TiO2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0.04%时制备的涂层性能最佳,相应的试样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约为5.965×10 9 A/cm2,而同等实验条件下铝合金基体腐蚀电流密度为7.216×10 5 A/cm2,涂层的存在使腐蚀速率降低了4个数量级,说明涂层对铝合金基体具有显著的防护效果,并且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测试来考察涂层的致密性和憎水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在乳胶漆中的分散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纳米TiO2,纳米SiO2-x在乳胶漆中的分散性以及涂料的耐候性综合性能等.分析了涂料性能与纳米微粒的分散性能的关系.针对纳米微粒在涂料中的分散和贮存稳定性问题,采取将包覆过的纳米微粒用特殊的助剂处理,并采用合适的分散工艺,制备纳米复合涂料.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微粒在涂料中的有效稳定分散和贮存是纳米复合涂料进一步产业化的关键,它对于纳米复合涂料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质量分数为0.4%的纳米TiO2的乳胶漆具有较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和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化学改性,制备了乙烯基活化的纳米氧化锌。研究了在BPO热引发体系下苯乙烯在这种氧化锌表面的接枝共聚反应,并采用FT-IR、TGA、SEM等手段对该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水的用量对氧化锌的表面乙烯基改性影响明显;利用化学手段负载到氧化锌表面的乙烯基,可以实现苯乙烯在其表面的接枝聚合;经聚合物表面改性后纳米氧化锌-甲苯分散液的稳定性高于未接枝改性的同类试样,随着接枝率的提高,该分散液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石墨烯纳米片是由sp2组成的密实单层蜂窝状晶格纳米结构杂化碳原子,具有优良的热性能、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但由于其具有较大的表面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石墨烯纳米片自身之间存在很强的范德华力,容易发生不可逆的聚集,使其难溶于水和常用有机溶剂,限制了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本工作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石墨烯,通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偶联作用,制备了石墨烯白炭黑杂化材料。白炭黑的修饰改善了石墨烯的分散性问题,有效解决石墨烯的自聚集和与基体界面结合作用弱的瓶颈问题,并且能够使石墨烯稳定分散,尤其是在橡胶基体中,从而改善天然橡胶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在非中性水溶液中自发进行水解和自交联的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水性黏结剂,通过电池测试系统和电化学工作站对黏结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探讨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添加量对黏结剂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添加量的增加,一方面可以构建更加稳定的三维交联结构,增强体系的结构强度,抑制氧化亚硅(SiOx)的体积膨胀;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其余组分功能基团的减少,降低黏结剂的黏结性能,损害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SiOx负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初始比容量为1 441.7(mA·h)/g,首圈库伦效率为82.1%。  相似文献   

8.
气相生长碳纤维经双氧水改性处理,然后采用不同浓度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硅烷功能化处理.利用光学观察和SEM研究经过硅烷功能化处理前后的VGCF在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及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及与基体结合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硅烷功能化处理的VGCF在溶剂中具有不同的分散稳定性;在制备的气相生长碳纤维/形状记忆聚氨酯复合材料中,不同浓度硅烷功能化处理的VGCF在基体中分散性不同;不同浓度硅烷功能化处理的VGCF在复合材料中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将有利于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终结果表明,硅烷与气相生长碳纤维质量比1:1的功能化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TiO2溶胶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机前体溶胶法制备了稳定的粒径为10nm以下的TiO2纳米溶胶,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对TiO2微粒的形成进行表征,发现乙酸与钛酸四异丙酯加入量对TiO2的粒径和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通过溶液共混制备出含不同比例纳米TiO2的TiO2/PMMA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并采用扫描电镜、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分散可以有效地防止纳米TiO2粒子团聚而使之充分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加入纳米TiO2的TiO2/PMMA复合材料紫外透过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醋酸乙烯(VA)含量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甲醛(POM)复合材料.研究表明,VA含量对POM/EVA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有显著地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结果表明,POM/EVA体系为相分离形态,其形态分布受到VA含量的影响.力学性能研究表明,POM/EVA50共混体系与纯的POM相比断裂伸长率增加了360%,但与EVA28,EVA70熔融共混时,却没有明显的改变.同时红外光谱分析与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在不改变聚合物基体结晶性能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地改善POM基体的力学性能,达到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橡胶(CM)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在树脂相中HDPE与EVA的复合实现体系的增强,对其力学性能、断面微观结构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VA/CM共混型TPV,当HDPE质量分数在0~20%的范围内,其动态硫化产物均表现出TPE的特征;随着树脂相中HDPE用量的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趋于显著提高,断裂伸长率与扯断永久形变趋于下降;FE-SEM的观察表明,动态硫化TPV的拉伸断面较平坦,且有微量纤维束,在刻蚀样品的表面均匀分散着CM硫化胶粒子,其平均尺寸为2μm左右;XRD的研究表明,随着HDPE含量的增加,TPV中结晶衍射峰强度增加,晶粒尺寸明显变大。  相似文献   

13.
PVC/ABS和PVC/CPE两种共混体系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 PVC/ABS和 PVC/CPE两种共混体系的结构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用电子显微镜 ( SEM、TEM)观察冲击断面、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 ,随改性剂用量不同 ,两种共混体系冲击性能曲线均呈现“S”型 ,不同的是 ,ABS是以颗粒或聚集体分散在 PVC连续相中 ,CPE在 PVC中形成网络结构 ;拉伸时 ,ABS作为应力集中体引发银纹 ,CPE易与基体共同发生剪切屈服 ,产生“剪切带”,“银纹”和“剪切带”都对 PVC增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熔融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不同VA 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并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改善二者的相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试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所得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EVA40与TPU的界面张力更低;TPU/EVA共混物的弹性模量随着EV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最高可达到TPU的8.5倍;TPU与VA质量分数为15%的EVA制备的共混物力学性能更好;EVA显著提高了TPU的形状固定率(Rf),而形状恢复率(Rr)略有降低;综合共混物的力学和形状记忆性能,TPU与EVA(VA质量分数为15%)的最佳配比为70:30;EVA-g-MAH提高了TPU与EVA的相容性;加入EVA-g-MAH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Rf明显提高,但Rr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将微波辐射改性胶粉与聚苯乙烯(PS)共混,通过扫描电镜(SEM)、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衍射(XRD)、拉伸和冲击试验等研究改性胶粉/PS共混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改性胶粉质量分数为8%时,改性胶粉/PS材料的冲击强度比PS的强度提高了183%,共混材料中改性胶粉以橡胶相分散在PS基体中,二者之间界面粘结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用纳米微粒直接分散法制备了纳米TiO2/水性聚氨酯复合膜,考察了纳米TiO2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粘度分析表明:纳米TiO2有增粘效果.粒径、SEM和AFM分析表明:添加纳米TiO2不影响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复合粒子仍然以纳米级存在,纳米TiO2能均匀分散于复合膜中,并对复合膜表面的平整度无影响.接触角和卫生性能测试表明:复合膜都没有防水性.机械性能测试表明:添加纳米TiO2的复合膜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将对苯二甲酸二- (4 -羧基苯)酯、1, 10 -癸二醇、1 , 12-十二烷二醇和2 , 5 -二羟基苯甲酸按比 例进行溶液缩聚反应, 合成了一种含有羧酸基团的液晶聚合物(LCP)。将LCP 与PBT 、PP 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 PBT/ PP/ LCP 共混物。所合成的共混物通过DSC、SEM 和拉伸试验等方法进行了热性能、微观形态及其力学性能 的分析。DSC 和SEM 测试结果表明LCP 的加入, 增加了PBT 和PP 的界面粘结力, 降低了PP 分散相的尺寸, 改善 了二者的相容性;拉伸试验结果证实, LCP 的引入提高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然而当加入过量的LCP 后,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略有变差。  相似文献   

18.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DPE-g-MAH为相容剂,分别制备EVOH/HDPE二元共混物和EVOH/PA6/HDPE 三元共混物.分别研究EVOH/HDPE和EVOH/PA6/HDPE共混物的阻透性、加工流动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结构.从SEM可以看出:共混体系呈两相结构,分散相HDPE和PA6以球状均匀的分散在连续相EVOH中.二元体系中,随着HDPE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体系的阻透性能略有下降;加工流动性有所提高;当m(EVOH)∶ m(HDPE)∶ m(DPE-g-MAH)为100∶15∶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与二元体系相比,三元体系的阻透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如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MagnesiumOxychloride Cement (MOC) or Sorel Ce-ment ,discovered by Sorel in1867 ,is a kind of air-curi-ng colloid material and has many advantages over othercements,including excellent fire retardance ,a lowheat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 good abradability and corrosionresistance against organic solvents and sulphides . Fur-thermore ,it requires no maintenance under wet condi-tions . For many years , GF/MOC composites have beensuccessful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 However ,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