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以当前我国中小城市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背景,以东阿县图书馆建筑设计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项目背景,分析了项目选址、建筑总体布局、建筑空间组织以及使用者的行知等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场所感营造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建筑空间的"在场性"体验、建筑功能对空间活动的多元化引导以及使用者的文化认同感等与文化建筑场所营造相关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设计对中小城市文化类建筑场所感营造的具体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陈大明 《新建筑》2002,(4):36-37
在上海市委党校学习研究中心创作中,把握项目的特殊性,以“自然”作为设计的中心理念必建筑空间处理的主题;从功能布局,建筑空间,景观,造型等方面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以及建筑形态对基地的使用者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康复理念的转变,残疾人康复建筑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使用者需求的分析,得出康复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实际项目,从总体布局、景观环境及细节的人性化处理三个方面,论述人性化理念在康复建筑空间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本文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志友 《山西建筑》2010,36(25):19-20
从医院环境空间、心理需求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空间环境对病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指出医院公共空间的设置应契合使用者对医院总体空间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医疗建筑的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林晓嵩 《福建建筑》2023,(11):27-33
场所空间营造有利于塑造校园场所认同和场所依恋感,是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基于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理念,以福州麦浦中学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文化认同感、场地方向感、精神归属感三个方面展开宏观总体规划设计、中观建筑设计和微观空间设计研究,注重文化空间与礼制秩序的认同、建成校园建筑与遗存传统建筑的认同、场所环境与师生精神情感的认同,从而达到新旧建筑、人与环境的融合再生。  相似文献   

6.
常健  王敏 《华中建筑》2006,24(1):16-17
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悠久.方面广博,可说是中国伦理观念的本源和根本该文以道家代表经籍为依据,主要从象征和伦理角度浅析道家学说在空间、组织方式、方位等方面对传统建筑理念的影响特别着重分析了传统建筑的空间理念,“道”与“器”的意义、实现形式和基本组织方法并分析了一些相关传统建筑风格形成的伦理根源。  相似文献   

7.
POE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POE),主要是关注建成环境中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它能为设计者在同类建筑项目设计中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但国内引入POE后并不能很好地运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探讨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总结出适合国情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装饰设计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祟洋到抄袭.从“文化风”到“复古”流行;从粗陋到粗俗的奢靡;从横仿到所谓“新”、“奇”,“特”的“创意”。种种现象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发倾向。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以及由此而引伸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绿色建筑理念,不仅指明了建筑装饰设计创新方向,提供了设计评价标准.同时也提供了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功能与形式.形式与内容,文化与艺术.科技与应用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和无尽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9.
张璐嘉  薛求理  万妍 《新建筑》2022,(1):139-145
由于自然资源匮乏、殖民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非洲之角”国家以低城市化率、高贫困人口比例和特殊政治地位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以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两国首都为例,以文本研究结合现场调研等方式,从设计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角度,考察中国的建筑援助项目及其在城市中所承担的角色。通过对城市空间和援助项目的分析,展现其如何以“点+线”的方式,介入复杂混合的城市环境,部分地发挥构建地域性文化标志与缝合城市空间的作用。为援助项目长期以来的使用状况提供可供参考的现实切面,并反思我国援外项目在设计、建造、落地和后续运营维护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苏敏静  孟聪龄 《山西建筑》2005,31(24):37-38
基于现代建筑理论对“建筑与文化”关系的思考,针对文化与建成环境的紧密关系,从文化特性与建成环境、文化模式与建筑模式、文化用于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指出建筑设计应以所在环境的文化特性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地下建筑环境物理特性及其对使用者的心理影响,以符合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对地下商业空间设计提出了争取自然采光、扩大建筑空间,增加安全感等改善寒地地下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手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治未病中心大楼是省内乃至国内第一所“治未病”专科大楼,是集治未病、针灸、推拿、康复等高端理疗及中医文化特色为一体的医疗文化建筑.文中通过对该项目设计过程的分析,对医疗建筑中融入的传统文化及现代医疗建筑中对环境心理需求的空间塑造进行探讨,对未来中医医院建筑设计提供良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建筑设计师在保证建筑拥有足够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生活环境和年龄性格等的差异。建筑设计者必须切实提高建筑周围视野环境设计,让建筑和周边自然、物质、人文环境融为一体;提高单体设计水平,确保项目整体效益的实现;尊重人的需求,设计以人为本,将人文元素充分贯彻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本文以安徽合肥香溢天鹅湖项目为例,从工程概况、规划设计理念、建筑单体设计、建筑材料选用等方面论述了人文理念在该项目中的具体落实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该设计充分地考虑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结合的重要性,在改造与新建的矛盾中巧妙地处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通过对武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过程的分析,从整体环境、建筑单体、以及室内外空间过渡和室内庭院“汇”、“聚”的处理的3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了阐述,表达了对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的准确诠释科及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15.
该设计充分地考虑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结合的重要性,在改造与新建的矛盾中巧妙地处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通过对武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过程的分析,从整体环境、建筑单体、以及室内外空间过渡和室内庭院“汇”、“聚”的处理的3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了阐述,表达了对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的准确诠释以及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23)
室内空间是指由建筑构件围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室内空间设计是充分运用物质技术条件与艺术手段创造出的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的内部环境空间。空间的设计要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令使用者身心愉快。很多时候,室内空间会反映建筑的历史文脉、环境风格和地域文化等内涵,并且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室内空间设计已从原有的重视功能性的设计向关注使用者的心灵愉悦的方向发展。人们会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创建符合自身心理追求的理想空间。这时,空间中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动态元素满足了人们对于空间文化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设计》2011,(1):190-194
该项目起源于对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联系的分析。在城市街区的规划管理下.组织设计受到了南边已经存在的建筑和一栋U形平面新建筑的制约。内部公共空间的限定可以产生与周围已有建筑的联系.并提供吸引人的交通空间。设计也提高了居住条件.限于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建筑师为他们设计了一个集入口、会议与聚会功能的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18.
宇轩 《时代建筑》2003,(3):64-67
本文通过与建筑师的访谈,探讨了一个公厕设计所涉及的建筑与环境的对比协调观、建筑意境的创造、功能空间的创新、建筑与地域气候条件的结合,以及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中体现了X-Urban的设计理念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校园开放空间POE研究——以北京大学静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空间、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在校园建设过程中,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北京大学静园区域户外开放空间为例,从动态交通、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活动规律两方面对场地进行系统的POE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策略与建议,为“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北京未来科学城幼儿园为例,探讨了与教育理念契合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强调以幼儿为中心,让建筑和环境成为教育的容器。充分考虑幼儿的行为习惯与心理需求,从建筑空间的布局合理性、功能多样性、人文关怀性、空间灵活性及建筑设计的绿色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思考,深入分析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旨在为幼儿园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