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α—当归内酯的合成及在烟草香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当归内酯是一种香味成分,它具有甜香、枫械香等多种香韵,在烟草香精中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对α-当归内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条合理可行的的工艺路线;同时通过对α-当归内酯在烟用香精中的应用试验,证明了它是一种理想的烟草香味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萃取结合GC-MS/MS定量检测,建立了同时测定加热卷烟气溶胶中112种香气成分的方法,对典型加热卷烟气溶胶中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12种香气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检出限为0.005~0.160 mg/L,回收率为75.2%~128.0%,精密度<8.9%;28种加热卷烟气溶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有5-羟甲基糠醛、茄尼酮、麦芽酚、糠醇、β-石竹烯、乙酸己酯、乙酸异丁酯、α-当归内酯、2-甲基吡嗪等;不同样品中差异性香味成分主要有L-薄荷醇、乙基麦芽酚、芳樟醇、香兰素、甲基环戊烯醇酮、3-羟基-2-丁酮、乙酸己酯、紫苏葶、WS-23等,这些差异性成分是不同风味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当归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探讨当归茎叶精油的化学组分及抑真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了当归茎叶精油对4种常见采后病原真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 MFC),并用滤纸片熏蒸法和雾化熏蒸法分别研究了当归茎叶精油对4种真菌菌丝生长的体外抑制作用和体内条件下对T.roseu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归茎叶精油的提取得率为0.057%。在当归茎叶精油中共鉴定出了51种化合物,2, 4, 5-三甲基苯甲醛(22.7%)含量最高,其次是α-蒎烯(11.1%)、十氢-3-甲基-7-亚甲基-1-(1-甲基乙基)(6.69%)、α-法呢烯(6.44%)、反式-蛇床内酯(5.84%)和β-蒎烯(5.16%)。当归茎叶精油对F.sulphur...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GC)测定当归药材中藁本内酯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当归中藁本内酯含量,考察各地当归品质状况。方法以峰面积按外标法定量,测定甘肃、云南、四川及贵州四省六地当归中藁本内酯的含量,并作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当归中藁本内酯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甘肃产当归中藁本内酯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三省,九寨沟产区亦较高。  相似文献   

5.
二氢猕猴桃内酯的合成及作为卷烟香料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三步反应即环化反应、Darzen反应和氧化反应,柠檬醛4转化成重要的挥发性香料组分二氢猕猴桃内酯1(9-氧杂-1,5,5-三甲基-双环[4,3,0]壬-6-烯-8-酮),总产率为33.5%。该合成方法的关键步骤是,β-环柠檬醛3与溴乙酸乙酯经过Darzen反应生成β-环高柠檬醛2。合成得到的二氢猕猴桃内酯1经mp、IR、MS、1HNMR和元素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应用于烤烟型卷烟香料中具有增加卷烟香气,丰满卷烟香味和降低刺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α-紫罗兰酮为原料,经还原、酯化、烯丙位氧化合成了氧代-α-紫罗兰醇碳酸乙酯.利用红外光谱、质谱证实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加香试验和感官评价.感官评吸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混合型卷烟烟气的香气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烟气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卷烟燃吸状态下能发生裂解反应,释放出巨豆三烯酮.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浸膏进行处理得到当归挥发油,采用GC-MS对当归挥发油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分析,共检索出50种化合物。其中反式蒿本内酯、丁烯基苯酞、亚油酸及亚油酸乙酯等是其主要成分。通过与当归浸膏进行对比,经过水蒸气蒸馏后,当归的主要成分得到富集。当归挥发油具有琥珀香,并带有壤香、药香和似新鲜胡椒样复合气息,在卷烟中应用具有丰富烟香,掩盖杂气,改善口感的作用,并赋予卷烟药草香、壤香,能与烟香有较好的谐调,当添加量为0.00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大环内酯类前体的合成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开发廉价的大环内酯烟用香料 ,参考有关文献 ,以环己酮、环戊酮、过氧化氢和高氯酸等为原料进行了合成环十六内酯、环十五内酯、环十四内酯和环十三内酯的前体试验 ,并采用熔点、1 3 CNMR、1 HNMR和文献比对等方法进行了定性鉴定 ,还进行了热解试验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 ,合成产物均为目标前体 ,其热解产物也是相应的大环内酯 ,这些合成前体用于混合型卷烟加香 ,可增加烟香 ,尤其是动物香和厚实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高压釜在高温及压力条件下,将γ-丁内酯氮化合成α-吡咯烷酮的实验情况。测定了原料配比、停留时间、氨浓度、温度、装料量、加压等多种因素对γ-丁内酯转化率、α-吡咯烷酮收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得出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吡咯烷酮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后合成方法将胺基嫁接到载体上制备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材料,通过考察载体、胺基试剂和胺基试剂的用量对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后合成材料的较佳条件,即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以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胺基化试剂,两者的比例是:1 g三氧化二铝:5 mmol APTES。卷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材料制备的二元复合滤棒卷制试验卷烟,与对照卷烟相比,试验卷烟的烟碱和焦油释放量基本不变,甲醛释放量降低55.2%、乙醛释放量降低25.0%、丙醛释放量降低20.7%、巴豆醛释放量降低17.8%,评吸结果表明,两种卷烟总体风格特点和感官质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当归丸(浓缩丸)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和藁本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μl.以藁本内酯为内参物,建立其与阿魏酸、洋川芎内酯...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_2提取当归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活血止痛胶囊中超临界提取的当归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超临界提取的当归油化学成分。结果共测定65种化学成分,鉴定62种,其中藁苯内酯含量为74.4%。结论该工艺对当归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较好的保留了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13.
以α-紫罗兰酮为起始原料,利用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3-氧代-α-紫罗兰酮,再经NaBH4/CaCl2体系选择性还原得到3-氧代-α-紫罗兰醇,并将目标产物在烟草中加香,结果表明:两部反应总收率47.7%,比以往报道收率大幅提高,且目标产物在卷烟中的最佳添加量为10-3%,具有增加烟香、柔和烟气、余味舒适、生津回甜的作用,可用于卷烟加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活血止痛胶囊中超临界提取的当归油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超临界提取的当归油化学成分.结果 共测定65种化学成分,鉴定62种,其中藁苯内酯含量为74.4%.结论 该工艺对当归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较好的保留了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15.
以银杏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复合酶处理对银杏内酯B和总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α-淀粉酶添加量、糖化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银杏内酯B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淀粉酶添加量为6 U/mL、糖化酶添加量为9 U/mL、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银杏内酯B和总酚含量最高,银杏内酯B含量为(49.29±0.87)μg/mL,总酚含量为(455.18±4.05)μg/m L,分别是酶解前的(1.82±0.02)倍和(1.32±0.02)倍,明显提高了目标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苹果酸钾对卷烟烟气中CO及其它有害成分的降低作用,采用湿法添加0.1-0.5%苹果酸钾到烟丝中,并卷制成烟,研究了苹果酸钾不同添加量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卷烟中添加合适量的苹果酸钾,烟气中CO和苯酚含量可明显下降,而主流烟气中焦油和烟碱含量变化不大;添加量为0.1-002%时可以提升卷烟感官质量,添加量达到0.5%时会影响卷烟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卷烟中添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有机钾盐和无机钾盐,应用火焰光度法测定了卷烟总粒相物TPM中钾的含量,探讨了钾加入量与其转移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中钾进入烟气的转移率很小(最大仅为0.17%),在卷烟中添加钾盐对人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δ-癸内酯是一种动植物中的天然成分,广泛存在于椰子、覆盆子、奶酪、黄油、椰子和草莓等产品中。它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奶油香味的特征成分,是制备奶油香精的重要原料。另外,它在食品中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其制备方法可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类,其中生物法制备的内酯类香料属于天然香料,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也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具有更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δ-癸内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δ-癸内酯合成方法的相关进展,比较了化学和生物合成法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δ-癸内酯在食品领域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荧光光度法测定卷烟烟气中3,4-苯并[α]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改进了荧光光度法测定卷烟烟气中3,4-苯并[α]芘(B[α]P)的方法。烟气焦油中稠环芳烃用石油醚-二氯甲烷(95+5)混合液振荡提取,用咖啡因分离出稠环芳烃,纸层析分离3,4-苯并[α]芘,于激发波长383nm,发射波长405nm条件下,在发射波长400-410nm,测得400、405和410nm处苯并[α]芘的相对荧光强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苯并[α]芘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2.5%,RSD为7.20%。运用本法对几种不同透气度盘纸卷制的卷烟气中的苯并[α]芘含量进行测定,获得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20.
α-葡萄糖苷酶因其有水解糖苷键和转移糖基的功能,目前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备低聚异麦芽糖,同时该酶在合成有生物功能的糖-共轭复合物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不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的特征和异源表达的研究进展,探讨了α-葡萄糖苷酶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工业合成途径和合成糖苷类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应用潜力,并展望了α-葡萄糖苷酶分子改造的发展方向,为获得符合特殊需求的糖苷合成酶突变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