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浩  颜家保 《广东化工》2008,35(5):21-24
在实验室用WH-2脱氮剂脱除RFCC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考察了剂油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静置时间对碱性氮化物脱除和精制后油品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剂油比、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而剂油比和反应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要强于反应温度的影响。WH-2脱氮剂对RFCC柴油表现出优良的碱性氮脱除及脱色能力。20℃下,当剂油比为1︰400、反应时间10 min,静置8~10 min,RFCC柴油中的碱性氮脱除率高达97.5%,油品透光率由精制前的3.8%提高到36.4%。通过简单的分离手段,从酸渣中回收到了大部分脱氮剂主剂,可作为脱氮剂成分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酸性复合溶剂络合法脱除抚顺页岩油碱性氮化物.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4℃、反应时间20min、精制剂剂油比0.068∶1、氧化剂剂油比0.03∶1的条件下通过简单的实验方法能够有效地脱除页岩油中的碱性氮化物,碱性氮脱除率为79.31%,油品收率为80.45%.得到精制油可用于加氢精制.  相似文献   

3.
采取了络合脱氮法和吸附脱氮法,以甲苯为稀释溶剂,对煤焦油进行脱氮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比等条件对煤焦油中碱性氮化物脱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络合脱氮法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min、剂油比为1∶1的条件下,煤焦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可达到73.34%,煤焦油的收率达到82.00%.树脂吸附法在剂油为0.8时,对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最高,可达到95.1%.  相似文献   

4.
宫红  陈晓红  姜恒 《天津化工》2007,21(6):25-27
用LCH脱氮剂脱除焦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考察了脱氮剂与柴油质量比、反应温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碱性氮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脱氮剂与柴油质量比、延长搅拌时间及沉降时间,均可提高焦化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当脱氮剂与柴油质量比为1:100、搅拌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20℃时,沉降4h后,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达97%,同时柴油回收率达99.15%。  相似文献   

5.
为脱除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物,采用一种酸性复合络合脱氮剂,以甲苯为溶剂,对焦化蜡油进行脱氮研究。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剂油比、沉降时间等条件对焦化蜡油碱性氮化物脱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0min、剂油比为1∶4、沉降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可达91.34%,焦化蜡油收率达到95.54%。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和分子筛改性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USY作为脱氮剂脱除柴油中碱性氮化物,对两者的脱氮效果进行比较,选取合适的脱氮剂,并考察了脱氮剂与柴油质量比、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和沉降时间对碱性氮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改性后固体超强酸的脱氮能力有较大提高,且增大脱氮剂与柴油质量比、升高反应温度、延长搅拌时间和沉降时间均可提高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选取SO_4~(2-)/TiO_2/USY作为脱氮剂,当其与柴油质量比为6:100、反应温度20℃、搅拌时间30 min和沉降时间60 min,柴油中碱性氮的脱除率达78.36%,柴油回收率可达84.37%。  相似文献   

7.
王胜强  梁燚  王浩闻  于宏兵 《化学工程》2012,40(8):10-13,23
将磷钨酸、质量分数30%双氧水负载于介孔硅胶吸附剂孔中制备成脱氮剂,脱氮剂中硅胶与磷钨酸、质量分数30%双氧水的质量比为50%∶26.7%∶23.3%。以喹啉、吲哚和咔唑为模型氮化物,二甲苯及二甲苯和十二烷的混合溶液作溶剂,配制成含氮模拟油。在间歇反应器中,对磷钨酸、氧化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氮化物质量浓度和性质对脱氮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磷钨酸可以深度脱除碱性氮化物和低浓度非碱性氮化物,氧化剂能强化脱氮速率和吸附剂对氮化物的选择性。脱氮剂在温度50℃,脱氮剂与喹啉、吲哚模拟油质量比在3∶30,脱氮剂与咔唑模拟油质量比在3∶25条件下,模拟油中的氮化物90 min内被深度脱除。脱氮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再生后脱氮剂的脱氮能力下降很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酸碱洗涤-溶剂萃取的方法对兰州窑街的页岩油中的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产物经GC—MS进行了测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碱性氮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含氮化合物共检出87个。其中碱性氮化合物共有64个,主要分为吡啶、喹啉、苯胺3类。非碱性含氮化合物23个,主要分为吡咯、吲哚、咔唑3类。根据碱性氮的组成性质,分别考察了剂油比、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剂油比为3%、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为10min,脱氮效果最好,页岩油中碱氮脱除率可达到82.1%。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2):2358-2361
合成离子液体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二氢盐([Hnmp]H_2PO_4),用吡啶红外探针法测定其酸性。采用500μg/g的喹啉模型油考察其对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1∶7,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0 min,静置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模型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可达到98.64%。在离子液体[Hnmp]H_2PO_4回收利用4次后,碱氮脱除率仍在96%以上。同时该离子液体也能有效脱除碱氮含量高达0.52%(质量分数)的抚顺页岩油柴油馏分中的氮化物,当剂油质量比为1∶1时,柴油馏分的碱氮脱除率可达94.25%。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7,(12):2358-2361
合成离子液体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二氢盐([Hnmp]H_2PO_4),用吡啶红外探针法测定其酸性。采用500μg/g的喹啉模型油考察其对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1∶7,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0 min,静置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模型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可达到98.64%。在离子液体[Hnmp]H_2PO_4回收利用4次后,碱氮脱除率仍在96%以上。同时该离子液体也能有效脱除碱氮含量高达0.52%(质量分数)的抚顺页岩油柴油馏分中的氮化物,当剂油质量比为1∶1时,柴油馏分的碱氮脱除率可达94.25%。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络合萃取法对某炼油厂的减二线脱蜡油进行脱氮精制处理小试和中试研究.主要介绍减二线脱蜡油的中试,用糠醛与金属盐的混合溶剂脱除脱蜡油中的碱性氮化物.结果表明,精制油的碱氮含量为2.31 μg·g-1,旋转氧弹时间236 min,黏度指数 119,脱氮率高达99%.减二线脱蜡油糠醛精制工艺中试的操作条件为:抽提塔顶温度1...  相似文献   

12.
林佳栋 《辽宁化工》2014,(6):700-702
分别采用络合剂FeCl3,AlCl3,TiCl4对产自盘锦慧丰的直馏柴油进行络合脱硫,结果表明:AlCl3的脱硫效果最好,络合剂用量为2 g时,脱硫率达到73.9%。通过实验得到在络合脱硫时,直馏柴油中的碱性氮含量减少,说明碱性氮消耗了络合剂,降低了络合剂的脱硫效果。本文采用自制脱氮剂LCH-28对盘锦慧丰直馏柴油进行脱氮,脱氮率达到90.0%。使用络合剂AlCl3对已脱氮的直馏柴油比未脱氮的直馏柴油脱硫率提高约5%~10%。为了取得更好的脱硫效果,采用络合剂AlCl3和三种萃取剂95%乙醇,甲醇,DMF进行复配。结果表明:以40 g柴油为基准,LCH-28的剂油比为1:200,AlCl3用量为2 g,95%乙醇用量为0.25 mL,在反应时间为20 min,反应温度为50℃的工艺条件下,对直馏柴油的脱硫率达到83.4%。  相似文献   

13.
以含磷酸的试剂为萃取剂,研究了抚顺页岩油经络合剂抽提后抽出油中氮化物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增大m(剂)/m(油)、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和增长沉降时间均有利于油品中氮化物的脱除,当m(剂)/m(油)为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0 min,沉降时间为2.5 h时,页岩油中的碱氮脱除率可高达97.5%,总氮脱除率可达40%。此方法设备简单,成本消耗低。  相似文献   

14.
陈洪雁  潘高峰  刘艳杰  杨靖华 《辽宁化工》2011,40(11):1124-1126
探讨了用Lewis酸为络合剂除掉富集在页岩油中含氮化合物的最佳条件,考察了不同Lewis酸的脱氮效果;同时考察了Lewis酸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未经蒸馏分离的页岩油四氯化钛为主要成分的络合剂脱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合物含量,防止碱性氮化合物毒害催化重整和催化裂化催化剂。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乙二酸为主脱氮剂,金属离子为辅助脱氮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脱氮剂中乙二酸含量、金属离子辅助脱氮剂种类以及金属辅助脱氮剂含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络合剂中乙二酸含量为0.4%、FeSO4含量为0.3%、反应时间为25min、剂油比为1:1的条件下,脱氮效果最好,焦化蜡油中碱氮脱除率可以达到60.7%。  相似文献   

16.
在微波辐射的条件下,用乙酸-w(乙醇)=95%络合萃取催化裂化柴油中碱性氮化物,考察了剂油体积比、乙酸加入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辐射压力等工艺条件对碱性氮化物脱除率和柴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油体积比1.0、乙酸与95%乙醇体积比0.05、辐射压力0.5 MPa、恒压辐射时间10 min、微波功率375 W最佳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化物脱除率82.4%,柴油回收率90.1%,较无微波辐射的条件下,碱性氮化物脱除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秦一鸣  陈清涛  张海洪 《当代化工》2014,(5):718-719,758
以糠醛精制油和糠醛抽出油为原料,选用WSQ-5型脱氮剂,在实验室中进行络合脱氮—白土补充精制组合工艺试验,考察脱氮剂在该工艺中的脱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WSQ-5型脱氮剂对氮含量较低的原料具有显著的脱氮效果,且主要是脱除原料中的碱性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离子液体脱氮-加氢精制处理高氮焦化汽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液体对高含氮焦化汽柴油进行脱氮预处理,确定了处理过程适宜脱氮预处理条件,并对预脱氮后焦化汽柴油进行加氢精制工艺评价。结果表明,离子液体预脱氮处理适宜条件为:剂油质量比1∶100,反应温度50 ℃,搅拌时间30 min,沉降时间1.0 h,此条件下,焦化汽柴油的碱氮脱除率为94.9%,且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在相同条件下,经预脱氮处理后的柴油与未处理柴油相比,加氢生成油中硫、氮和芳烃含量明显降低,尤其是氮含量低,氮化物的含量高低对催化剂的加氢精制性能有影响。采用离子液体脱氮-加氢精制可深度脱除焦化汽柴油中硫化物与氮化物,降低芳烃含量,改善产品质量,达到生产低硫和低芳烃清洁燃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会鹏  赵华 《化工科技》2011,19(3):10-12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甲酸为催化剂,Al2O3为吸附剂,研究柴油氧化吸附脱硫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n(氧)∶n(硫)=10.0,氧化时间为40min,氧化温度为70℃,V(吸附剂)∶V(油)=1∶5.5,吸附时间为30min,吸附温度为40℃时,吸附柴油的脱硫率为97.32%,柴油w(硫)=20.5μg/g,达到欧洲Ⅳ柴油标准:w(总硫)〈50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