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诺维信LYN05024液态酶在未添加水和有机溶剂的条件下水解大豆浓缩磷脂,通过响应面试验,获得了酶解大豆浓缩磷脂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8℃,时间为1.1h,加酶量为7.5%.此时磷脂的酸价从17.2 mg/g上升至38.58 mg/g.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脂的组成,按PC反应前后相对含量的变化,得出酶解率为77%.  相似文献   

2.
以马来酸酐为酰化试剂,与大豆浓缩磷脂进行酰化改性反应,探讨了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浓缩磷脂酰化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酰化试剂用量为5%,时间为30 min,温度为55℃时,浓缩磷脂的酸价从18.45 mg/g升至58.85 mg/g,酰化率达87.35%,再用碱中和酰化磷脂降低酸价.由红外光谱测定酰化改性磷脂结构可知:在1 500~1 700 cm-1有吸收峰,即酰胺基团的引入;比拟法测定HLB值达5~7,乳化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脱色对大豆磷脂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活性炭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脱色,发现活性炭对磷脂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也对磷脂质量产生副作用。活性炭的酸性及脱色温度的联合作用,促使磷脂轻度水解和氧化。对磷脂脱色优化条件为:活性炭加入量4%、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4.
以常规储藏作对照,研究了充氮气调不同温度条件下花生仁储藏品质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充氮气调组的花生仁储藏品质劣变速率较对照组缓慢,充氮98%的储藏效果优于充氮90%,尤其对花生仁发芽率、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降低及脂肪酸值的升高起到明显的延缓作用.在35℃条件下,经过180 d储藏后花生仁发芽率:充氮98%组从99%下降到59%,充氮90%组下降到53%,而常规组下降到了50%;过氧化氢酶活性值下降量分别为:充氮98%组12.33mg/g,充氮90%组14.09 mg/g,常规组22.72 mg/g.  相似文献   

5.
采用活性炭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脱色,发现活性炭对磷脂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也对磷脂质量产生副作用.活性炭的酸性及脱色温度的联合作用,促使磷脂轻度水解和氧化.对磷脂脱色优化条件为活性炭加入量4%、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6.
脂肪酶催化大豆磷脂酸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为工具酶,在正己烷中进行了酶促磷脂的酸解试验.得到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83 h,加酶量19%,反应温度59℃,底物摩尔比4/1(癸酸/磷脂),加水量6%,磷脂与溶液比20%.该条件下验证得磷脂中癸酸含量为6.46%.  相似文献   

7.
三维电极对酸性大红G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墨极板,固定极板间距4.0cm,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填料、槽电压、时间、pH、Na2SO4投加量和酸性大红浓度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脱色条件为:电解时间150min、槽电压25V、填料为活性炭/玻璃珠(体积为2?1)、pH为2、Na2SO4投加量2.0g/L,进水初始浓度500mg/L.在此条件下,三维电极反应器对酸性大红G模拟废水的脱色率达82.11%,电解后废水的BOD5/CODCr由0.20提高到0.33,数据拟合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H2O2对芝麻粗磷脂进行脱色,以芝麻粗磷脂在448 nm波长下的脱色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芝麻粗磷脂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体积分数为8%,脱色时间为20 min,脱色温度为40℃.在最佳脱色条件下,芝麻粗磷脂由棕褐色变为浅黄色,脱色率为99.12%.  相似文献   

9.
利用再生白土对大豆油进行吸附脱色,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了再生白土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脱色温度为95℃、再生白土添加量为5.9%、脱色时间为21 min.在该条件下,得到的再生白土的脱色率为95.28%,脱色效果优于新鲜活性白土(94.83%).此外,再生白土中的砷含量(0.191mg/kg)低于活性白土(0.222 mg/kg).再生白土脱色大豆油的砷含量(11.48μg/kg)明显低于活性白土脱色油的砷含量(12.06μg/kg).  相似文献   

10.
以 Ca/Mg/Al 絮凝剂处理烟草废水,考察絮凝时间、絮凝剂投加量及溶液pH值对COD及色度去除的影响.当絮凝时间为10min,絮凝剂投加量为40 g/L,溶液pH为8时,COD由原样的2000mg/L下降到816mg/L,且色度由200倍下降到10倍,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59.2%和95%.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金属蛋白助剂质量的浓度、过氧化氢质量浓度、硅酸钠等其它助剂质量浓度及漂白温度、漂白时间等因素对大豆蛋白纤维漂白效果的影响,确定出了金属蛋白助剂在过氧化氢漂白大豆蛋白纤维应用中的最佳催化漂白工艺,其为:金属蛋白助剂为2g/L,30%过氧化氢为15ml/L,硅酸钠为6g/L,精练剂为0.13g/L,在75℃下保温处理60min。并评价催化漂白新工艺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适量金属蛋白助剂可以提高过氧化氢对大豆蛋白纤维漂白的白度,并且提高纤维的保水率,但与未处理纤维相比,催化漂白新工艺处理的纤维强力降低了4.25%,断裂伸长率增加17.65%。  相似文献   

12.
以桐油和环氧树脂为原料,通过皂化、酯化和环氧化三步反应制备了环氧沥青增容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反应物投料比等对各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皂化温度为70 ℃,回流时间为2 h,桐油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6时,桐油反应转化率为76.3%;当反应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5 h,环氧树脂与桐油酸的摩尔比为1∶2,环氧树脂与甲苯的质量比为1∶2时,四正丁基溴化铵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5%时,酯化产物具有较低的环氧值0.544 mol/100 g;环氧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 60 ℃,反应时间45 min,双氧水与甲酸、桐油酸酯树脂的摩尔比为3∶1∶1,硫酸的用量为桐油酸酯质量分数的1.5%。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并确认了各步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催化剂Cr-Mo/SiO2。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和孔隙分析等方法对Cr-Mo/SiO2进行表征,考察Cr-Mo/SiO2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模型油和直馏柴油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反应条件对模型油氧化脱硫效果均有一定影响,二苯并噻吩较苯并噻吩更易脱除。直馏柴油氧化脱硫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大小排序为:反应温度〉H2O2用量〉Cr-Mo/SiO2用量〉反应时间。最佳反应条件下,可使直馏柴油硫含量由994μg/g降至128μg/g,脱硫率达87.11%,油品回收率不低于98%。  相似文献   

14.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质量分数30%的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在酸性离子液体[(CH2)4SO3HMIm]TSO中,将柴油中的噻吩硫氧化为矾类物质,并通过离子液体将其萃取,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离子液体用量等因素对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3mL油样(含硫质量分数为500μg/g),n(离子液体)/n(Na2WO4·2H2O)=40:1,0.7mL双氧水,333K,2h,脱硫率为97.4%。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倾倒将油样和催化剂分离,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以抚顺石油二厂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甲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进行氧化萃取脱硫实验研究,实验对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萃取脱硫催化剂进行评价,筛选出甲酸催化剂。对氧化剂体积分数、甲酸与双氧水体积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脱硫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得出适合的脱硫工艺条件为:氧化剂的体积分数为6%,甲酸与双氧水的体积比为3.5∶1,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率为76.4%。  相似文献   

16.
焦化柴油氧化脱硫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双氧水作氧化剂,甲醇作萃取剂,采用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焦化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氧化剂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的质量等对焦化柴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氧化脱硫条件为:甲酸作催化剂,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剂油体积比为0.1,V(氧化剂):V(催化剂)为1.0。萃取试验条件为:在室温条件下,V(萃取剂):V(柴油)为1.0,静置时间20min。精制后柴油回收率达93.0%,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可降至350μg/g以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HUSY/ZSM⁃5复合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NH3⁃TP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吡啶红外(Py⁃FTIR)对其结构、酸性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无溶剂法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对比了HUSY、HUSY+ZSM⁃5机械混合物及HUSY/ZSM⁃5对大豆油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效果,确定复合分子筛HUSY/ZSM⁃5是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得到环氧大豆油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油20 mL,质量分数30%过氧化氢16 mL,乙酸4.0 mL,催化剂质量3 g,在70 ℃条件下反应4 h,获得酸值为0.46 mg/g,环氧值为5.60%的环氧大豆油产品。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等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8.
驼绒本身带有较深的棕黄色,无法进行染色,必须先进行脱色处理.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对驼绒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工艺条件为:浴比1∶40,双氧水质量浓度14.5 g/L,氧漂稳定剂质量浓度6 g/L,脱色时间4 h、温度55℃、pH 6.5.驼绒的白度由-14.32脱色为62.57,可以满足染色工艺的白度要求;单纤断裂强力由13.3cN降为12.5 cN,降幅6.0%,但不影响其正常纺纱所需的强力.SEM分析证明经过脱色处理后的驼绒纤维表面变得规整、洁净,鳞片表面变得粗糙,边缘圆滑.  相似文献   

19.
Fe~0/H_2O_2类Fenton体系降解水中对氯硝基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Fenton过程中Fe3+返回Fe2+速率慢致使反应过程中铁离子循环受阻的瓶颈问题,对Fe0/H2O2-类Fenton降解对氯硝基苯(pCNB)的效果与机理进行研究.考察H2O2和铁的投加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pCNB降解效果的影响,对体系TOC和Cl-、NO3-浓度以及一些中间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当pH值为...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石榴籽油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石榴籽油提取工艺条件;为比较从不同种类石榴中提取的石榴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采用GC-MS法对多种石榴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石榴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200目粉碎的石榴籽粉为原料,以正己烷为萃取剂,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60 min,超声功率80 W,料液比1: 12;在该工艺条件下石榴籽油出油率达17.97%;青皮石榴中检测出12种脂肪酸,山东大红石榴中检测出11种,云南酸石榴中检测出10种;3种石榴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石榴酸的含量均高于6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