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酸性荧光黄73对锦纶6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p 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Na Cl用量、染料用量对表观色深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和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染色织物的K/S值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和染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随着染色p H和Na Cl用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染色织物具有一定的荧光强度,可满足警示服外的其他服饰的荧光要求.锦纶6的最佳染色工艺为:酸性荧光黄73用量2%(omf),染色p H=5,染色温度高于80℃,染色时间60 min.该工艺下染色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2.
从商陆茎中提取天然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不同色素用量、pH值、温度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商陆色素在羊毛纤维上的吸附机理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羊毛织物的K/S值随着商陆色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色素用量大于6%后,织物的K/S值基本不变。羊毛织物的K/S值随pH的升高而降低,当pH<3.5时,羊毛的K/S值较大,染色深度较深;当pH>4.5后,色素的上染率很低。染色温度低于60℃时,染色织物呈玫瑰红色,染色温度高于60℃后,染色织物偏黄色。低温染色时,织物的水洗牢度较低;高温染色时,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何雪梅 《毛纺科技》2012,40(7):35-3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壳聚糖-氨基磺酸硅杂化体系,并对羊毛进行表面处理。分别选用酸性大红G和弱酸性红B对处理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不同染色条件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染料用量为6%(owf),染色温度为70℃,染色时间为60 min,酸性大红G和弱酸性红B的染液pH值分别为2和4~5时,改性羊毛可获得较高K/S值。通过实验发现,羊毛通过表面改性处理后,色牢度、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氯化稀土作为媒染剂,采用黄连提取液对羊毛进行染色,探究了媒染方式、温度、时间、媒染剂用量、氯化钠用量和黄连提取液用量对媒染染色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的影响,并测试了染色羊毛的色牢度。结果表明,稀土媒染剂与其他金属离子的媒染性能相似,采用稀土预媒染色法对羊毛进行染色时,媒染剂用量和氯化钠用量对染色K/S值的影响不大,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和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羊毛K/S值增加。黄连提取液在羊毛纤维上有较好的提升性能,媒染后羊毛的湿摩擦牢度较差,其他各项牢度均达服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胶囊分散蓝2BLN和酸性深蓝5R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法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和染料用量对微胶囊分散蓝2BLN与酸性深蓝5R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后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的影响,同时用单分散染料和单酸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染色作为对比,测定了不同染色工艺对染色织物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料总用量为2%(owf),染色pH值为5,95℃条件下保温30 min时,可使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获得较高的K/S值,染色织物的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在3~4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提取法从黄连药材中提取黄连素,用提取产物黄连素对锦纶6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提取产物的基本性能,研究了染色温度、pH值和元明粉用量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探讨了黄连素在锦纶6上的提升性能、吸附性能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用水提取法一次提取即具有较高的效率,提取产物的主要成分为黄连素,染色织物的K/S值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随着染色pH值的升高逐渐增加,元明粉对染色有一定的缓染作用,高温条件下黄连素在锦纶6上的吸附速率远快于低温条件,黄连素在锦纶6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染色织物经固色后各项牢度均在3级以上。  相似文献   

7.
《印染》2015,(2)
采用活性荧光黄FL对羊毛、蚕丝和锦纶染色,探讨了染色方法、染色温度和时间,纯碱、氯化钠和染料质量分数对染色织物K/S值和荧光效果的影响,测试了织物染色牢度。结果表明:采用先酸后碱法染色,织物颜色较深;染色织物K/S值随纯碱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氯化钠和染料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上升。染料质量分数为1%~4%(omf)时,染色羊毛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染料质量分数为2%~4%(omf)时,染色蚕丝织物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活性荧光黄FL质量分数为2%(omf)时,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p H值4,氯化钠30 g/L,羊毛染色时纯碱质量浓度为0.5 g/L;蚕丝和锦纶染色时纯碱质量浓度为0.25 g/L,80℃加入纯碱保温60 min,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控制染液pH值,实现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的碱性染色.结果表明,当染液pH值为8.5左右时,染料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织物的K/S值最高.碱性染色织物的色泽、匀染性、摩擦牢度、皂洗牢度与酸性染色相当,织物K/S值高于传统酸性条件染色.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处理羊毛织物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探讨pH值、温度对羊毛织物的M型活性染色影响,以及壳聚糖脱乙酰度、浓度及分子量等对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染色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羊毛织物用M型活性染料染色,能获得较高的固色率和K/S值。提高处理液中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或浓度,都能大大提高活性染料对羊毛织物的固色率和K/S值,而且对染色样的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影响不大。壳聚糖的分子量对织物的染色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印染》2015,(14)
采用高染色牢度的MZ酸性染料对锦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料质量分数、染色pH值、染色温度和时间,以及氯化钠的加入对锦纶K/S值和上染百分率的影响。酸性MZ染料对锦纶织物的优化染色工艺为:MZ酸性染料2%(omf),pH值4,染色温度98℃,保温60 min。该条件下,酸性黄MZ-3R、酸性红MZ-2B和酸性蓝MZ-B对锦纶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分别为82.1%、71.0%和73.6%。三只酸性染料在锦纶纤维上具有良好的提升性,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和干摩擦牢度均为5级,湿摩擦牢度均达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活性荧光黄FL和分散荧光黄10GN对65/35涤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纯碱、氯化钠和染料用量对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分散荧光黄10GN/活性荧光黄FL对涤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分散荧光黄10GN 0.5%(omf),活性荧光黄FL 6%(omf),纯碱10 g/L,氯化钠50 g/L,先使分散荧光黄10GN在高温条件下上染涤纶,再降温至60℃加碱使活性荧光黄FL上染棉,染色涤织物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但非荧光活性染料的加入对染色棉织物的荧光强度影响很大;荧光染色涤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和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15,(7)
采用活性荧光黄FL和分散荧光黄10GN对65/35涤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纯碱、氯化钠和染料用量对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分散荧光黄10GN/活性荧光黄FL对涤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分散荧光黄10GN 0.5%(omf),活性荧光黄FL 6%(omf),纯碱10 g/L,氯化钠50 g/L,先使分散荧光黄10GN在高温条件下上染涤纶,再降温至60℃加碱使活性荧光黄FL上染棉,染色涤织物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但非荧光活性染料的加入对染色棉织物的荧光强度影响很大;荧光染色涤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和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13.
以干燥石榴皮作为原料,用水煮法提取天然石榴皮色素对羊毛纤维进行常规染色和超声波染色,研究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浴pH值、染色温度对石榴皮染色羊毛的染色深度和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榴皮色素适合于羊毛纤维的染色,超声波对石榴皮色素上染羊毛纤维具有明显的增深作用,随着染液浓度、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的增加,染色羊毛纤维的K/S值增加;超声波染色条件下的石榴皮染色羊毛纤维的耐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有一定的提高,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从成熟的商陆浆果中提取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直接染色情况下不同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深度的影响,采用Al3+进行媒染染色并与直接染色法对比研究其对染色牢度的影响,测试直接染色后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情况下,K/S值随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大,在料液比为1∶8.33时趋于平缓,K/S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温度大于60℃时所染织物的色光由红色变成淡黄色,K/S值随盐浓度提高而下降,所染羊毛织物在染浴pH值为3.5时有最大得色量;媒染剂Al3+能提高织物的耐洗和耐摩擦牢度;直接染色后织物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FeSO<,4>、ZnSO<,4>·7H<,2>O和Al<,2>(SO<,4>)<,3>为媒染剂,采用金莲花提取液对羊毛进行染色,探讨了媒染温度、时间、媒染剂用量、醋酸用量对羊毛织物媒染性能的影响,以及染色织物的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染色织物的K/S值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和染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少量的媒染剂有利于K/S值的增加,但过量的媒染剂使K/S值降低,醋酸的加入对K/S值影响不大.当媒染温度为70~90℃,时间60 min,媒染剂ZnSO<,4>·7H<,2>O,Al<,2>(SO<,4>)<,3>和FeSO<,4>质量浓度分别为0.4,0.8和1.2 g/L,提取液用量为10 mL,羊毛织物为2 g时,染色织物具有较深的色泽和良好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法用海娜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利用单因素的方法,选择不同染料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测试毛织物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日晒牢度和K/S值,并综合毛织物的特点,确定海娜用量为6% (owf)、染色时间为180 min、染色温度为60℃.选择硫酸铜和稀土氯化物作为媒染剂对毛织物进行染色,分析媒染剂的添加对各项牢度和K/S值的影响,对比不同媒染剂对各项牢度和K/S值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确定媒染剂硫酸铜用量为0.4% (owf),稀土氯化物用量为0.4% (owf).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5,(1)
采用活性荧光黄FL和反应型抗紫外线整理剂UV-SUN CEL LIQ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和抗紫外线同浴整理,探讨了染色温度和时间,纯碱、氯化钠、紫外吸收剂和染料用量对蚕丝织物表观色深K/S值和紫外线防护指数UPF的影响,分析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染色牢度和耐水洗性能。结果表明,染色蚕丝织物的K/S值和UPF指数,随染色时间的延长和氯化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纯碱用量的增加,其K/S值和UPF指数先升高后降低;染料质量分数为2%~4%(omf)时,染色蚕丝织物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当染料质量分数3%(omf),抗紫外线整理剂UV-SUN CEL LIQ 5%(omf),纯碱0.5 g/L,氯化钠50 g/L,在70℃保温60 min时,染色织物UPF指数接近120,且耐洗性很好,经30次标准洗涤后,其UPF指数仍超过90。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蛋白酶联合处理对羊毛表面进行改性,探讨了蛋白酶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处理液pH值对羊毛染色K/S值、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羊毛再经2%(omf)蛋白酶,pH值8,50℃处理50 min,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染色性能提高,染色织物具有较高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抗起毛起球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9.
涤纶织物靛蓝染料染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了涤纶织物用靛蓝染料染色过程中,染浴pH值、温度、时间、助剂用量对织物得色量K/S值的影响.最终确定靛蓝用量为1%(owf),染浴pH为6~7,温度120~130℃,时间10~20min,尿素用量10g/L的条件下,织物可获得较高的得色深度,摩擦牢度4~5级,水洗牢度4~5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毛用活性/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棉模拟交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分析了毛用活性/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和棉织物的上染情况,探讨了染料用量、电解质NaCl质量浓度、染色pH值和温度对羊毛和棉织物染色同色性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结果表明:当Argazol黄NF-GR用量4%(owf)和毛用活性艳黄R用量0.1%(owf)、Argazol蓝NF-BG用量4%(owf)和毛用活性艳蓝4R用量0.45%(owf),NaCl质量浓度80 g/L,pH值7,98℃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有较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