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分析了铁水温降的构成和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在对铁水罐烘烤时间和最终效果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选定了烘烤位置.通过比较几种烘烤方案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蓄热式高炉煤气燃烧装置烘烤铁水罐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杨强 《钢铁钒钛》2012,33(2):67-70
阐述了钒钛磁铁矿冶炼条件下高炉渣的特性,分析了攀钢出铁沟用免烘烤捣打料的损毁机理,研究了兼有促烧和防粘渣作用的复合添加剂对攀钢出铁沟用免烘烤捣打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复合添加剂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强度,而且还会提高材料抗渣性。设计的新型出铁沟免烘烤捣打料有效地解决了粘渣问题,使用寿命由原来的3~5天提高到7~9天。  相似文献   

3.
陆伯之 《炼钢》1997,13(4):11-14
提出了选用或设计干燥和烘烤钢(铁)包(或中间包)用烧咀的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对几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烤包烧咀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炼铁厂原有三台蓄热式铁水罐烘烤装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分析,详细介绍了自行改造其中的二台烘烤装置全过程,以及验证改造后使用达到了节能、安全预期目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宝钢集团一钢公司2500m^3高炉工程混铁车罐内衬烘烤干燥装置的设计,采用了高架金属软管供给煤气、稳焰烧嘴和计算机按预设工况控制进行自动干燥的新技术,成功地将转炉煤气用于混铁车罐内衬烘烤干燥。通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充分显示了该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安全可靠和烘烤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降低130 t转炉铁耗的生产工艺,通过采取提高铁水罐周转次数、铁水罐加烘烤废钢、缩短转炉冶炼周期、降低出钢温度和提高精炼加入废钢比例等措施,实现了铁耗≤750 kg/t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赵斌  马杰 《冶金能源》2013,(4):51-53
论述了我国高温空气燃烧蓄热式钢包烘烤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蓄热式钢包烘烤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蓄热式钢包烘烤技术的评价指标,给出了改进高温空气燃烧蓄热式钢包烘烤技术应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炉出铁沟长寿化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用改进了防爆性能的耐火浇注料整体浇注单铁口高炉出铁沟,并同时将出铁主沟改造为半储铁式结构.450 m3高炉铁沟实践表明,改造后的铁沟未经修补连续使用69 d,出铁11万t.第一次修补套浇历时12 h,烘烤时间1 h左右.结果显示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延长单铁口高炉铁沟寿命,并彻底改变单铁口高炉出铁厂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9.
杨薇萍 《冶金能源》2001,20(2):40-42,46
采用了高架金属软管供给煤气、稳焰烧嘴和计算机按预设工况进行自动干燥的新技术,成功地将转炉煤气用于混铁车罐内衬烘烤干燥。一年多的生产实践,充分显示了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和烘烤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公司“一罐到底”生产方式的跟踪,发现生产初期铁水粘包现象严重.经分析认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高炉出铁温度偏低、铁包烘烤效果差、高炉出铁后铁水停留时间较长、铁包管理不当、铁水包内残余钢水影响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改造,包括铁包加盖、铁包包嘴加长和增加铁水量测量系统等,铁水粘包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黄晓煜  金宝昌 《钢铁》1999,34(2):6-10
鞍钢7号高炉应用自熵碳砖的实践证明,自焙碳砖能够避免因温差不同引起的碳砖环形断裂和炉底热应力造成的蒜头状蚀损。但自焙碳砖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形成脆化层,原因是自焙烧不充分时,碱金属侵蚀和渗铁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Al2O3-SiC-C质铁水罐整体浇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对铁水罐衬的耐火材料、铁水罐衬的砌筑工艺、烘烤制度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铁水罐采用耐火材料整体浇注比用砖砌筑的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周转效率高,满足了炼钢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陈玉鑫  许东利  王莉  黄俊  薛勇强 《钢铁》2014,49(10):24-29
 KR采用机械搅拌方式脱硫,不仅脱硫效率高、脱硫剂消耗少,而且处理过程无外来气体吹入,很少发生喷溅 。介绍了一种由内生CO引起的KR过程铁水喷溅现象,研究并论证了喷溅过程的发生机理。研究认为,铁水包内剩余铁或铁氧化物,经过长时间高温烘烤、保温,转化为FeO; FeO熔化或与铁水中硅反应成低密度的液态铁橄榄石;生成物上浮过程中,在铁水包内一定深度又与铁水中碳反应生成CO。当搅拌发生时,铁水运动加剧CO的生成速度,进而引起铁水喷溅。高碳、低硅、高温铁水容易发生喷溅。为防止喷溅,应制定铁水包烘烤时间的规范上限。如果铁水包出现“冒火”、“液面涌动”等信号,应谨慎处理或停止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铁钢界面现有模式下的铁水运输过程中,由于铁水包运行周期及保温效果不够理想,导致在高炉接铁时铁包耐材温度低,热状态差,使得铁水在铁水包内的热量损失较大.减小铁水温降能有效防止铁水包结壳结瘤,降低离线烘烤频率,间接提高铁水包周转率;同时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低温铁水将严重影响废钢的加入量和吹氧等操作.由此可见,铁水温度控制是钢铁企业节能降耗和高效有序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减小铁水温降,本文建立了多种不同保温措施情况下的铁水包传热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各模型在不同空包时间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不同保温措施及空包时间下热状态对铁水温降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无保温措施的情况下空包时间由5 h缩短至3 h能降低下一周期铁水温降2.2 K·h-1;空包阶段最合理的保温措施为增设6 mm左右绝热层并加包盖,能提高工作层平均温度约155 K,在空包3~5 h内能减小铁水温降3.4~3.7 K·h-1.该结论为铁水包空包阶段采取合理保温措施及不同保温情况下空包运行时间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结合H钢厂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新钢包温度场进行研究,进而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钢包从烘烤至周转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预热烘烤对新钢包热状态及钢水温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钢包预热烘烤25 h虽然达到红包状态,且包壁温度趋于热饱和,但是包底仍有蓄热升温空间,周转后钢包造成钢水的最大温降约10℃;预热烘烤55 h后,钢包整体趋于热饱和,周转后钢包造成钢水温降不到1℃,因此可知理想的预热烘烤时间为55 h,为炼钢厂钢包烘烤制度及出钢温度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顶燃式热风炉热风管道的破损机理进行了分析,就热风管道补偿的设计,管道砖衬结构的设计和耐材种类的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热风管道砌筑和烘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确保热风管道安全使用及长寿。  相似文献   

17.
在铁水直兑60 t AOD精炼1Cr13钢等400系不锈钢工艺过程中,由于加入大量的铬铁合金、渣料、返回废钢等材料,所需热量占熔池的15%~40%,严重制约着生产顺行和质量改善。通过工业实践研究了60 t AOD枪位(1.5~3.5 m)对CO二次燃烧比的影响,铬铁中硅含量(1%~6.5%)对石灰消耗和综合提供热量的影响,以及烘烤时间(0.5~4.5 h)对合金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60 t AOD氧枪枪位控制在3 m时CO二次燃烧的比例可提高至20%;铬铁中硅含量为4%时综合功效最大;合金最佳烘烤时间为2~3 h。  相似文献   

18.
低热值煤气铁包内燃烧预热废钢是提高转炉废钢入炉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耦合涡-耗散燃烧模型,针对铁包内转炉煤气纯氧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气流分布特性及其对烘烤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纯氧燃烧时高温气流速度大,从料堆中心进入、边缘排出,换热距离大,可有效提高低热值煤气燃烧的热利用效率;燃烧过程中铁包盖-体间隙存在空气卷吸、烟气外溢现象。通过调整煤气流量或出口负压,可减少高温烟气外溢、调节烟气回收温度,实现废钢烘烤的最佳气流分布和效果。本预热装置出口负压为-50 Pa、煤气流量约为3 500 m3/h时综合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崔新华  白肖峰 《工业炉》2011,33(3):31-32
介绍了炼钢厂使用金属球目前的现状,结合合金烘烤炉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利用合金烘烤炉来加热金属球,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