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砖瓦》2020,(9)
研究了纤维素醚(HPMC),聚羧酸减水剂和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醚掺量增加,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度不断减小,自收缩率增加,力学性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流动度改善程度随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增加趋缓,自收缩先减小后增加后,并且对力学性能有负面影响;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小于2.3%时对自流平砂浆的流动性有消极作用,自收缩先减小后增加后,且会使自流平砂浆的力学性能降低,但会降低砂浆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2.
高效减水剂掺量、硫铝酸水泥掺量、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灰砂比、消泡剂掺量等均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流动性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对砂浆流动度有着不同的影响特性。通过试验表明:减水剂FDN的最佳掺量为0.9%;硫铝酸水泥掺量、细度模数、灰砂比使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各值最佳分别为0.2、3.2、0.78;水渣粉掺量对流动度影响波动较大,15%为最佳值;消泡剂掺量为1‰。  相似文献   

3.
王满 《山西建筑》2024,(8):118-121+128
以水泥基自流平材料和聚氨酯基自流平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基材掺量和含砂率对水泥基与聚氨酯基自流平流动度和强度的影响,确定聚氨酯基材掺量和含砂率最优配比;研究表明:随着基材掺量的增加,水泥基和聚氨酯基流动度也随之增加;随着含砂率的增加,水泥基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聚氨酯基自流平的强度在增大时更为明显;最终得出当聚氨酯基材掺量为35%,含砂率为22%时自流平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高铝水泥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中,二者不同掺比变化对砂浆部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总量为30%的自流平砂浆中,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增加,高铝水泥掺量减少时,流动值损失由小变大,最后再变小;凝结时间与其呈反比例关系.普通硅酸盐水泥不断增加,但掺量仍低于高铝水泥时,28d抗压与抗折强度逐渐下降,当掺量超过高铝水泥后,28d抗压强度逐渐上升,抗折强度发展平缓.  相似文献   

5.
《广东建材》2021,37(6)
以循环流化床固硫灰为原材料,利用石膏、偏硅酸钠和碳酸钠为化学激发剂制备固硫灰地聚物,探究激发剂种类及掺量对固硫灰地聚物强度的影响,并使用FT-IR、XRD等微观手段分析固硫灰地聚物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石膏、碳酸钠掺量的增加,地聚物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掺量为8%时,28d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偏硅酸钠掺量的增加,地聚物强度逐渐增大,当偏硅酸钠掺量为10%时,28d强度达到最大值,为5MPa。三种激发剂激发固硫灰地聚物28d抗压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石膏碳酸钠偏硅酸钠。  相似文献   

6.
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流动性与保水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减水剂、纤维紊醚、砂的细度模数、灰砂比及木质纤维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流动度经时性和保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水剂在掺量饱和点附近时,100min流动度经时损失最小,为4mm,保水性则达到89.2%;纤维素醚掺量宜选择0.05%,对应的100min流动度经时损失为6mm,保水性可达97.2%;砂的细度模数在0.9-1.6之间、灰砂比大于1:1.6时,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木质纤维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度经时性和保水性不存在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干混砂浆中逐步使用固硫灰替代石粉,研究了固硫灰对干混砂浆需水量、稠度、2 h稠度损失、分层度、含气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固硫灰和粉煤灰导致建筑砂浆含气量降低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用水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固硫灰降低了砂浆稠度,增加了砂浆2 h稠度损失;随着固硫灰掺量的增加,砂浆分层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但是砂浆含气量逐步降低,7 d和28 d抗压强度提高。固硫灰的细度和表面性质是砂浆含气量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SAC)掺量对硅酸盐水泥基无砂自流平材料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以及减水剂掺量和SAC掺量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无砂自流平材料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硅酸盐水泥基自流平材料,当SAC掺量由0增加到20%时,初始流动度基本保持稳定,30 min流动度持续降低,1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先降低后有所提高,3、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总体上不断降低;对于硫铝酸盐水泥基自流平材料,30 min流动度均为0,随着减水剂掺量从0.225%增加到0.300%,初始流动度先显著提高,后趋于稳定,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变化不大;当SAC掺量从200 g增加到280 g时,初始流动度有所增加,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掺量粉煤灰、矿渣、硅粉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砂浆中掺入粉煤灰时,砂浆流动性及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复掺时,等量矿渣和粉煤灰双掺及等量矿渣、粉煤灰和硅粉三掺砂浆的流动度提高最为显著,均达到350 mm,并且其抗压强度高于同龄期基准水泥及单掺粉煤灰10%的砂浆。  相似文献   

10.
以复合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用磷渣粉和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用磷石膏作为激发剂,以化学发泡法制备泡沫混凝土。探讨了聚丙烯纤维长度、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强度和收缩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丙烯纤维长度的增加,泡沫混凝土7 d、28 d的抗折、抗压强度及收缩值先增加后减小,在聚丙烯纤维长度为9 mm时,抗折和抗压强度都达到最大,而收缩则最小;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7 d、28 d抗压、抗折强度先增加后稍有降低,收缩先减小后略有所增大;当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25%时,抗压、抗折强度都达到最大值,收缩最小。  相似文献   

11.
对比研究了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4种不同含气量的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含气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在逐渐减小,而且比普通混凝土减小得速度要快.而对于劈裂抗托强度和抗折强度而言,随含气量的增加,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通过分析,得出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最佳含气量值为5.5%,从而为引气剂在浮石轻集料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锂辉石尾矿粉的基本性能、化学成分研究将锂辉石尾矿粉用于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通过研究不同细度及不同替代率对水泥胶砂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锂辉石尾矿粉的合理替代率。试验结果表明:细粉在三种替代率下的水泥胶砂流动度良好,粗粉替代率增加到20%时,流动度大幅降低;从抗折抗压强度来看,水泥胶砂7d、28d的抗折抗压强度随替代率的增加逐渐下降,当掺量增加到20%时,强度的下降幅度变大,且掺粗粉的水泥胶砂强度下降幅度更大。将锂辉石尾矿粉替代率控制在20%以下是合理的,此时胶砂的工作性能良好,力学性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完成了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分别为0、0.1%、0.2%和0.3%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经20~900℃后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70.7 mm×70.7 mm×70.7 mm立方体受压试验、70.7 mm×70.7 mm×228.0 mm棱柱体受压试验、40 mm×40 mm×160 mm棱柱体受折试验和“8”字形试件轴心受拉试验。考察了PPF对RPC高温爆裂的抑制效果,分析了PPF掺量和经历温度对RPC高温后力学性能(残余立方体抗压强度、残余轴心抗压强度、残余抗折强度和残余轴心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PF体积掺量0.1%和0.2%时对RPC高温爆裂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体积掺量0.3%时可以防止RPC发生爆裂;常温下PPF的掺入对RPC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经历温度高于200℃时,随PPF掺量的增大高温后RPC力学性能相应提高;掺PPF的RPC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残余抗折强度和残余轴心抗拉强度均随经历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3种强度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00℃、300℃和120℃。根据试验统计数据建立了高温后PPF体积掺量不同的RPC残余抗压强度、残余抗折强度和残余轴心抗拉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就铝粉膏掺量、拌合水温度、水料比和六偏磷酸钠掺量对蒸压加气混凝土(以下简称AAC)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铝粉膏掺量的增加,AAC的干密度逐渐降低;随拌合水温度升高,AAC的干密度先降低后略微升高,抗压强度先降低后基本保持不变;随水料比增大,AAC的干密度先降低后升高,抗压强度不断降低;随六偏磷酸钠掺量的增加,AAC干密度先降低后有所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加后有所降低.合适的铝粉膏掺量为0.30%.~.0.35%,拌合水温度为60~65℃,水料比为0.60~0.63,六偏磷酸钠掺量为0.7%~1.0%.  相似文献   

15.
纤维对自密实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掺量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对自密实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提高了自密实RPC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尤其对抗折强度的提高非常明显,7 d抗折强度最大可提高95%,28 d抗折强度最大可提高73%;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自密实RPC 7 d抗折强度,最大可提高13%,但对抗压强度以及28 d抗折强度却起削弱作用;混杂纤维主要能提高自密实RPC的7 d抗折强度,最大可提高82%;纤维的掺加大都能降低自密实RPC的压折比,并提高其峰值荷载变形和断裂变形.  相似文献   

16.
将再生集料(RCA)按0%,30%,60%和100%的掺量(质量分数,下同)替代天然碎石,设计了4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CSRCA);用掺量为5%的水泥拌和后,成型了CSRCA试件.测试了CSRCA试件的击实特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性能、抗冲刷性能和抗冻性能,以研究CSRCA的路用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RCA存在孔隙与微裂缝,强度低、吸水率大,导致CSRCA试件的最大干密度随RCA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最佳含水量则逐渐增大;CSRCA试件的7,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随RCA掺量的增加而增大,90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随RCA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水泥掺量为5%时,任意RCA掺量的CSRCA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满足高等级公路基层的使用要求.CSRCA试件的7,28和90d劈裂强度随着RCA掺量的增加而增大.CSRCA试件的干缩性能、抗冲刷性能和抗冻性能均随着RCA掺量的增加而降低.RCA存在一定的未水化水泥颗粒和活性物质,能发生水化和火山灰反应,对CSRCA试件的早期强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超塑化剂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砼中,当超塑化剂掺量超过1.1%(相应砼坍落度大于200mm)时,砼1d、28d和91d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降低15%~50%,且空气渗透性提高。但含硅粉的砼的性能,不受超塑化剂掺量的影响。1.1%可能是水泥——超塑化剂掺量的饱和浓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体积掺量分别为0.05%、0.1%、0.15%、0.2%的PVA纤维和质量掺量分别为1%、2%、3%、4%的纳米CaCO3颗粒对掺粉煤灰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量范围内,随着纳米CaCO3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当纳米CaCO3掺量为3%时,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随着PVA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抗压弹性模量整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纤维体积掺量为0.15%和0.05%时,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大值;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纳米CaCO3和PVA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减缩剂的合成和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卞荣兵 《化学建材》2002,18(5):43-46
本文介绍了一种混凝土减缩剂的化学合成方法———乙氧基化或丙氧基化。该反应使用小分子醇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加成。研究表明含碳数为 6的小分子醇 (C6 )为最好的起始剂 ,使用C6合成的减缩剂中 ,当分子量为32 7~ 373时减缩效果最优。砂浆干缩试验表明 ,无论内掺或外刷都可以取得较好的减缩效果 ,当其掺量为 2 %时 ,砼的强度基本不变 ;而当其掺量为 3%时 ,砼的强度可下降 5 %~ 15 %。  相似文献   

20.
引气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配制了四种不同含气量的浮石轻骨料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及抗冻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逐渐减小,抗冻耐久性是先降低后提高.对于四组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不仅与含气量有关,还与强度有关.因此,要想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必须加入足够量的引气剂,这样才能保证在混凝土强度下降的同时,抗冻耐久性也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