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温煅烧石油焦反应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忠胜 《炭素》2001,(2):3-5
研究石油焦在1420℃~27520℃温度范围为煅烧。氧和二氧化碳与煅烧石油焦的反应率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应率的降低是由于煅烧石油焦平均结晶高度增加的结果。煅后焦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煅烧是炭素制品生产中的第一道工序,石油焦煅烧质量直接影响预焙阳极的质量。目前我国大型炭素厂煅烧石油焦的主要设备为回转窑,其主要缺点是风嘴使用寿命较短。河南中孚炭素有限公司先后采用有、无风嘴的回转窑煅烧石油焦。通过两种不同煅烧方式的煅后焦理化指标的对比,总结出了采用不同煅烧方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温度下对2种特低灰无烟煤进行了煅烧,从制作炭阳极的角度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煅后无烟煤的理化性能指标随煅烧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进行煤焦混配实验,探讨了煅后无烟煤替代部分石油焦制作炭阳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硫石油焦的有效利用一直是炭素行业内的难题之一。在工业生产中一般是单纯提高煅烧温度来获得低硫含量的煅后焦,其耗能大,实收率低。本文通过研究石油焦纯高温煅烧和中低温(1 000℃)煅烧探究石油焦的火法煅烧脱硫潜能。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温煅烧中1 300℃为石油焦脱硫率快速上升的渐变温度点,石油焦粒度在0.075~0.048 mm时能够获得较高脱硫率。此外,在中低温煅烧中,预先采用0.8 mol/L的Na_2CO_3溶液对石油焦进行浸渍,然后在900℃下煅烧石油焦能够获得最佳脱硫率,脱硫率为67.03%。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顺流式罐式煅烧炉炉内物料温度的实测,对炉内物料温度的分布有了新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对各种工艺条件影响物料温度分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石油焦煅烧最终温度与煅后焦真密度之间的关系,给出提高石油焦煅烧最终温度的工艺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预焙阳极生产工艺中,制品焙烧温度与石油焦煅烧最终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回转窑煅烧煤系针状焦,由于原料性质不同,煤系针状焦煅烧工艺调整与普通石油焦差别很大.本文主要探讨回转窑煅烧煤系针状焦重要温度点的控制及其对煅烧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穆二军 《炭素技术》2009,28(6):48-52
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了帮助工厂评价新人厂生焦和监控目前所用的生焦,实验室作了大量石油焦煅烧的实验研究.在这段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包括从32个不同炼油厂抽取159个不同样品总数为585次煅烧的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大量的生焦得出的众多煅烧数据来预测生产所需煅后焦的物理性能和煅烧温度.  相似文献   

8.
实验以5种不同原料特性的石油焦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相同煅烧温度(1 300℃)下原料中的杂质元素和不同煅烧升温速率(0.5~6.4℃/min)对煅后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只有当石油焦中S含量大于4%时,其煅后焦的真密度才会受到煅烧升温速率的影响;无论采取何种升温速率,高灰分石油焦均不利于获得低电阻率的煅后焦,而高S和V含量的石油焦有利于获得较低电阻率的煅后焦;升温速率对煅后焦空气及CO2反应性的影响作用很小,但杂质元素Ca是CO2反应性的强烈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粉状石油焦对铝用炭素工艺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对多种不同来源的石油焦进行成型试验,用颗粒稳定性对其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油焦具有一定的黏结性,且不同石油焦黏结性能差异很大;研究制定了石油焦黏结指数的测定方法,可以很好地表征石油焦黏结性,重复性稳定可靠。通过对2种黏结指数不同的石油焦进行实验室煅烧,分析其煅烧前后粒度变化,证明黏结指数对炭素生产工艺和粉状焦综合利用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3种不同组成和来源的石油焦进行热重差热分析(TG-DSC),并分别在800,900,1 000,1 100℃下进行煅烧,研究不同石油焦种类、煅烧程度对煅后焦性能的影响,为应用低煅焦制备更均质、低电解炭耗的炭阳极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800℃下煅烧的煅后焦Lc值为1.7~1.8 nm,真密度为1.879~1.892 g/cm3,可满足炭阳极生产的最低要求;800℃之前石油焦已经基本完成挥发分和有机硫排放;影响煅后焦粉末电阻率和反应性能的最重要因素是原料石油焦的煅烧程度,且这些性能随着煅后焦煅烧程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文摘     
正煅后焦导热性能试验研究与建模[刊,中]/杨光华//轻金属,2018(7):36-39煅后焦的导热性能基础数据对焙烧工艺优化设计、煅后焦余热回收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BD-12-4P型平板导热测试仪研究堆积状态煅烧石油焦在不同温度、不同颗粒直径下的导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煅后焦导热性能具有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增大规律,400℃前后线性增大趋势不同,400℃之后煅后焦导热系数增加率变大;随颗粒直径增大  相似文献   

12.
延迟石油焦是预焙阳极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其质量控制不仅对预焙阳极理化性能指标的改善至关重要,而且也直接影响其采购成本。因此,通过合理选择延迟石油焦供应商并控制供应商数量,逐步建立延迟石油焦信息数据库,采用延迟石油焦分类堆放及选择合理混配工艺等控制方法,一方面能够控制石油焦挥发分含量水平,为煅烧工序的正常运行及煅烧焦质量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能够在控制延迟石油焦采购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影响预焙阳极CO2、空气反应性残余指标的微量元素Na、Ca、V、Ni含量。  相似文献   

13.
石油焦煅烧技术方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二军  刘慧 《炭素技术》2013,32(2):13-18
对罐式炉、回转窑、回转床、电煅炉等炭素煅烧处理方式从工艺流程、热工原理、煅烧工艺技术、煅烧质量、工程建设环境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基于目前生石油焦质量与供应等情况,讨论了石油焦煅烧技术对生产铝用阳极焦的适应性;分析了不同煅烧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对主要煅烧技术需进一步优化设计与工艺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油焦煅烧质量的控制与提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调整窑头窑尾负压,达到控制窑尾温度和干燥带、预热带、缎烧带长度的目的。同时控制回转窑的煅前投料量和大窑转速,亦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少煅后石油焦中流态化焦的产生,降低石油焦在煅烧过程中的二次结焦量,从而改善煅烧石油焦的实物质量和内部结构,为进一步稳定提高炭—石墨制品的实物质量和内部结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回转窑煅烧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转窑煅烧石油焦生产中,对一定质量石油焦而言,煅后焦质量的优劣及煅烧过程炭质烧损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煅烧带,煅烧过程关键就是煅烧带的控制。因此深入研究煅烧带对煅烧生产意义重大。由窑尾进入窑内的室温石油焦随着窑体的转动不停地向窑头缓慢移动,同时与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煅烧石油焦概述及其分类出发,主要讲解了石油焦煅烧技术方案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回转床煅烧炉煅烧针状石油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回转床煅烧炉煅烧针状焦的工艺流程、工艺控制条件的优化及煅后针状石油焦的产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在回转窑煅烧石油焦的生产工艺方面虽然去的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国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集中煅烧方面。因此分析回转窑煅烧石油焦关键工艺技术因素对于加快我国回转窑煅烧石油焦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石油焦的煅烧设备主要为罐式煅烧炉和回转窑,也有的采用回转床。在欧美等国家与地区,石油焦集中煅烧,采用回转窑或回转床;在中国,石油焦煅烧较为分散,其中与大型铝厂直接配套的阳  相似文献   

20.
文中主要对石油焦煅烧技术方案中的罐式炉、回转窑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于石油焦煅烧技术的节能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