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值此《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之际,水利部组织召开《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座谈会.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条例的立法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周浩清 《中国水利》2011,(21):11-12
在《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之际,2011年10月30日水利部在上海召开《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水利部对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条例的出台非常及时,无锡市作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试点市,有条例的保障,必将更好地实现无锡市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推动太湖  相似文献   

3.
张凯  张怡 《中国水利》2012,(8):17-19
2011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综合管理和保护的行政法规,标志着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为保障太湖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推动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支撑.日前,本刊记者就《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采访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叶建春局长. 中国水利: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央1号文件发布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之年,也是《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发布实施之年.  相似文献   

4.
<正>《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出台为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推进河湖水系连通、保护重要河湖水体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流域立法是加强流域管理和保护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近年紧密结合流域水利实际,以贯彻执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抓手,完善配套法规体系,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  相似文献   

5.
近日,水利部、环境保护部、法制办3个部门在京召开会议,介绍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情况,《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6.
程瀛 《中国水利》2012,(8):20-20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记者日前就《条例》在江苏省的贯彻实施情况采访了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 中国水利: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您认为《条例》的施行对加强太湖流域综合管理有何现实意义? 吕振霖: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条例》对进一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建立有流域特色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条例》建立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防汛抗旱和水污染防治等各项制度,完善了保障机制和监督措施等,对于促进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湖流域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湖泊棋布,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制定并施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开了我国流域性综合立法的先河.学习领会《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上海市青浦区实际,对如何贯彻《条例》精神进行阐述,为促进太湖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国英 《中国水利》2011,(21):1-4,6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1年8月24日原则通过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是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对推动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太湖流域生态安全,保障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流域立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一部流域管理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对于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流域管理和保护,推进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对于推动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流域生态安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关注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草案)》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审议并原则通过《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太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为将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有必要制定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条例草案对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规范流域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开创了流域立法的先河,标志着我国在流域综合管理立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推进流域综合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太湖流域治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深入领会《条例》精神依法加强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而坤 《中国水利》2006,(7):10-12,24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将于2006年4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水资源管理工作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当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同志.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抓住历史的机遇,认真学习和领会《条例》精神。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做好施行《条例》的各项基础工作,把贯彻实施《条例》作为转变职能、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大事来抓.切实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为贯彻落实《条例》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关注     
《中国水利》2011,(19):I0002-I0003
温家宝签署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9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九章70条,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半月水事     
温家宝签署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9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九章70条,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张嘉毅 《中国水利》2012,(8):21-22,28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从流域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今后太湖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作为太湖流域的一部分(除崇明三岛),上海在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统一指导下,以贯彻落实《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与流域内兄弟省(直辖市)的协调配合,全面系统、科学严格、长期不懈地实施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国务院颁布了《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机制和水利工程调度权限,强化了流域洪水和水资源统一调度,为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7.
叶建春 《中国水利》2012,(16):26-28
2011年8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经过多年努力,流域水利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流域性重大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已通过水利部审查。2011年,基本实现了太湖流域380个水功能区全覆盖监测,在流域片初步实现了重点水功能区水质信息共享。2005年年底制定并印发了《太湖流域"一湖两河"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许文斌 《中国水利》2011,(21):10-10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实施,必将使太湖流域的水事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作为太湖流域的组成部分,杭嘉湖地区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而且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杭嘉湖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使水多、水少、水脏这个矛盾成为制约杭嘉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水利部和太湖局的直接领导下,  相似文献   

19.
沈依云 《中国水利》2011,(21):10-11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太湖流域水利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做好流域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武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条例精神,是上海市水务局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必须突出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程林阳 《中国水利》2012,(8):31-31,34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施行以后,如何在确保《条例》严格执行的同时,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既是法律赋予执法部门的责任,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思考的课题.上海市水务管理部门在过去的执法实践中,通过"转变三个理念,保障三项权利,探索三项举措",形成了一套"严格执行法律与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并举的执法模式,做到"严字当头"与"保障有道"并重.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条例》的贯彻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