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将马铃薯全粉与碎米按不同比例混合,测定混合粉的糊化特性及其挤压重组米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蒸煮损失率,探讨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混合粉糊化特性及其挤压重组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全粉-碎米混合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均逐渐减小;马铃薯挤压重组米的感官评分先增大后减小,在添加量为40%~50%时较高;质构特性中硬度显著(p<0.05)减小,弹性、黏聚性、咀嚼性先增大后减小,在添加量为50%时最大;蒸煮损失率显著(p<0.05)增大。结合感官品质、质构特性、蒸煮损失率结果,马铃薯全粉添加量≤50%时,加工出的马铃薯挤压重组米品质较好。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马铃薯全粉-碎米混合粉糊化特性与马铃薯挤压重组米品质特性存在显著(p<0.05)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燕麦全粉与小麦粉以不同比例配成混合粉。研究了燕麦全粉添加量对混合粉的粉质特性、混合粉调制成面团的质构、混合粉制备的提浆月饼饼皮质构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全粉添加量从0%变化至50%,混合粉的吸水性与水溶性指数增加,混合粉面团稳定时间与形成时间分别从8.12、5.37 min降低到6.20、4.18 min,面团的黏度值从1.249 Nm增加到1.803Nm,面团回生值增加;随着燕麦全粉含量的增加,生面团的拉伸阻力降低、黏性增加;成品月饼的饼皮硬度、酥脆性随着燕麦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黏性增加;燕麦全粉的添加量对提浆月饼饼皮感官品质具有显著的影响。燕麦全粉添加量小于30%的混合粉可用于加工提浆月饼饼皮,成品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红薯全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植物油、红薯粉、白糖的添加量为响应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含蛋沙拉酱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优化配方制作的沙拉酱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植物油添加量28.75%,白醋添加量7.225%,红薯粉添加量24.3%。此条件下得到的沙拉酱感官评分为88.3774分。该研究可提高红薯全粉的利用率,丰富沙拉酱的口味和类型,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羟丙基木薯淀粉对糯米混粉特性及年糕品质的影响,将羟丙基木薯淀粉分别以添加量为0%、3%、6%、9%、12%加入到糯米粉中配制混合粉,对其混合粉糊化特性、动态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同时考察对年糕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均不断下降;混合粉面糊的弹性模量G'' 和黏性模量G" 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年糕质地变硬,但冷藏期硬度增强幅度逐渐减弱;年糕的感官评分先增大后减小,羟丙基木薯淀粉添加量为9%时年糕的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板栗全粉对鲜湿面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添加比例板栗全粉鲜湿面条的蒸煮特性、色泽、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板栗全粉添加量的增大,鲜湿面L值降低,a*值增大,鲜湿面的蒸煮损失率和断条率逐渐增加,干物质吸水率和最佳蒸煮时间均显著降低。鲜湿面的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说明适量添加板栗全粉可以提高鲜湿面的品质。主成分分析得到板栗全粉添加量为15%时鲜湿面品质的综合得分最高,这与感官评价得出的结果一致。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板栗全粉鲜湿面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马铃薯全粉,测定其粉质特性、糊化特性及其挂面的烹煮和质构品质,探讨马铃薯全粉对小麦粉及其挂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小麦混合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均降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先降低后升高,吸水率呈线性增加;马铃薯挂面的烹调损失率变大,最佳烹煮时间变长,硬度和弹性逐渐减小。当马铃薯全粉添加量≤20%时,所制作的挂面品质较好。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马铃薯小麦混合粉的粉质特性、糊化特性与马铃薯挂面的品质特性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顾玲  张燕萍 《食品科技》2015,(2):186-190
将糯玉米粉、马铃薯全粉和去皮绿豆粉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糯米粉中测定混合粉理化特性,包括胶稠度、溶解度、吸水率、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糯玉米粉和马铃薯全粉后混合粉的胶稠度、溶解度、吸水率均增加,峰值黏度、崩解值、回生值和冻融稳定性降低;添加绿豆粉后溶解度和回生值增加,胶稠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和冻融稳定性降低,吸水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蚕豆淀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对马铃薯粉条的影响,分别将蚕豆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以及两者的混合粉与马铃薯淀粉进行不同比例混合,探讨了共混体系的理化特性并分析了粉条的品质。结果表明,加入蚕豆和高直链玉米淀粉及混合粉均可以降低混合体系的膨胀度、溶解度,提高凝胶的色泽、硬度、凝胶强度、最大破断力;加入蚕豆和高直链玉米淀粉及混合粉显著降低了粉条的断条率、膨润度及蒸煮损失,增强了粉条的硬度、内聚性、回复性、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在所有指标中,添加蚕豆和高直链玉米淀粉混合粉的变化最明显,在添加量为20%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挂面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马铃薯全粉在小麦粉中添加量对制作挂面的品质影响。分析马铃薯全粉混合粉的理化特性和粉质特征,挂面的蒸煮品质、质构品质和感官评价。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增加,混合粉的粗蛋白和湿面筋降低,粗淀粉增加,粉质质量指数下降。添加量为15%的挂面蒸煮损失最小,吸水率和水分含量最低,而其拉伸强度和最大弯曲力最高,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结合感官评价认为马铃薯全粉添加15%时,挂面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葛根、山药不同添加量对鲜湿薯类粉条品质的影响,加工一种功能性鲜湿薯类粉条。方法 使用白度测定仪、混合试验仪、数字粘度计等探究葛根粉、山药粉添加量对混合粉白度、吸水率、糊化老化特性、粘度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价和弹性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葛根-山药复合功能性鲜湿薯类粉条最佳加工工艺,并通过体外消化模型研究葛根-山药复合鲜湿薯类粉条的血糖生成指数。结果 随着葛根粉含量增加,混合粉水分含量、吸水率、白度值下降,糊化粘度增大,粉团糊化特性逐渐下降;鲜湿薯类粉条感官评价结果、硬度、粘性、弹性和回复性均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山药粉含量增加,混合粉水分含量和白度值下降,吸水率上升,糊化粘度减小,粉团糊化特性下降,延缓粉团淀粉回生;鲜湿薯类粉条感官评价结果先升高后降低,硬度增大,粘性、弹性和回复性均减小。水分添加量为53%时感官评分最高,粉条口感好,组织状态好。响应面试验得出鲜湿薯类粉条最佳工艺条件为葛根粉添加量13%,山药粉添加量4%,水添加量53%。该配方下制备的鲜湿薯类粉条感官评分为92.97±0.36,弹性为0.911±0.01,GI比空白样降低13.1。结论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葛根-山药复合鲜湿薯类粉条,具有葛根和山药风味,感官品质好,口感爽滑,抗老化特性得到一定改善,血糖生成指数降低,为鲜湿薯类粉条企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平菇粉和大豆粉、小麦粉对面团热机械特性的影响,优化预混粉配方。首先,以平菇粉、大豆粉和小麦粉为原料,利用Mixolab混合实验仪研究添加平菇粉、大豆粉、食用胶及食盐对面团热机械特性的影响,优化混合粉的配方。接着,利用Mixolab的剖面图模式和测定面条的蒸煮特性验证混合粉的面条加工适性。结果表明:混合粉各成分的添加比列为平菇粉10%、大豆粉5.4%、食盐3%、黄原胶0.28%、魔芋胶0.12%、小麦粉81.2%。此混合粉的吸水率(由63.7%增加到72.3%)和稳定时间(由4.31 min增加到4.74 min)相对于未添加食盐和食用胶的混合粉有所提高。由此混合粉制备的面条其蛋白质、膳食纤维、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2.9 g/100 g、0.41 g/100 g、1.8 mg/g。因此,利用Mixolab可以优化混合粉的配方,并且优化的混合粉除在满足产品加工特性的基础上也较大程度地提高了面条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对速溶豆粉、牛奶粉和羊奶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比较,分析三者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速溶豆粉中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物质,牛奶粉中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物质,羊奶粉中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醛酮类、烃类、酸类、酯类和其他类等物质。三者中烃类、醛酮类和酯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较高。速溶豆粉检出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含量最高;牛奶粉中检出的烃类和酯类物质含量最高;羊奶粉中检测到的醛酮类和其他类物质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癸醛、(E,E)-3,5-辛二烯-2-酮、1-十二烯、正癸酸、丙位辛内酯、2-正戊基呋喃、2,6-二叔丁基对甲酚是速溶豆粉的关键挥发性物质;壬醛、δ-癸内酯、十二烷、丁位十二内酯、2,2,4,6,6-五甲基庚烷、1-十三烯是牛奶粉的关键挥发性物质;1-戊醇、庚醛、2-庚酮、二甲基砜、3-辛烯-2-酮、壬醛、γ-十二内酯等挥发性物质是羊奶粉的关键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是导致速溶豆粉、牛奶粉和羊奶粉风味差异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及甘薯全粉的加工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及甘薯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其全粉的加工前景,对马铃薯全粉和甘薯全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对全粉的应用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4.
粉末油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课题对猪油粉末化乳化液的配制,喷雾干燥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的添加量、乳化的温度及水份的添加量对乳化液稳定性和粘度的影响,从而筛选出较为理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市售复合调味品五香粉和咖喱粉的精油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市售五香粉和咖喱粉的精油,测定了两种精油对几种常见细菌、霉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大小、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及气态防腐效果,探讨和比较了两种精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五香粉和咖喱粉精油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五香粉精油的抑菌能力高于咖喱粉精油.以色谱 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出五香粉和咖喱粉精油中主要成分,并分析比较了它们主要成分的差异与其抑菌活性大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干法生产绿色速溶豆粉、豆奶粉的工艺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大豆制品有害生物活性物质及热变性和脱腥、溶解度等难题以及除渣工艺造成的损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夏季时候,人们的新陈代谢会随着气温的增高而加剧,一些生理机能的过度消耗引发身体的不适。所以这时候绝大部分人会需要一杯生津止渴的饮料来缓解自身缺水的情况,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饮食习惯,消费者已经不再认同碳酸饮料,可是白开水也只能是解渴,无法真正意义上改善人们身体机能调整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18.
刘让同 《非织造布》2001,9(1):27-31
分析了粉末粒子在纤网厚度方向上的下落分布过程 ,并探讨了沿纤网厚度方向上粉末分布的确定方法。实验表明 ,当纤网条件一定时 ,一种粗细正好的粒子与纤网密度、纤维粗细相匹配 ,可使其达到在厚度方向上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9.
李明 《家具》2007,(4):68-68
紫外固化粉末涂料是粉末涂料加工技术与紫外光固化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新型涂料,它综合了传统粉末涂料和紫外光固化技术的特点。 粉末涂料与传统的液体涂料不同,是无溶剂的环保型涂料,具有工艺简单、节约能源、无环境污染、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普通的热固型粉末涂料加工温度在140~200℃、固化时间长需10~30分钟、不能在木材、塑料等热敏基材上使用,  相似文献   

20.
婴儿配方乳粉专用粉末油脂可称为植物奶油粉 ,其物理结构与乳粉一致 ,营养成分及性能与母乳接近 ,弥补了牛乳粉营养成分的某些不足之处。奶油粉油脂富含亚油酸 ,为乳糖 (或 90乳清粉 )或糊精、酪蛋白等壁材包埋 ,赋予了产品与乳粉更好的流动、乳化和溶解性 ,是婴儿配方乳粉理想的配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