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保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测定了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的吸湿、保湿性能、提出了保湿剂最大保湿量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吸湿、保湿机理。结果表明: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的吸湿、保湿性能与透明质酸相近,每克保湿剂的吸湿量近似等于保湿量。  相似文献   

2.
正交实验法用于新型固体胶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元武  苏政权 《化学世界》1998,39(6):316-318
介绍了以硬脂酸盐类为凝胶剂,以聚乙烯醇(PVA)改性的聚醋酸乙烯乳液(PVAc)为胶粘剂制备固体胶棒的方法,用正交实验法试验了凝胶剂、胶粘剂、溶剂及保湿剂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吸湿性与保湿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虾、蟹、蝇蛹和蝉子虫为原普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蝉子虫甲壳素和壳聚糖有较高的吸湿性和保湿性。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产品开发的化学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天然高分子物质壳聚糖产品开发的一般化学途径,着重介绍甲壳素聚糖的来源、结构及其固有的特殊性质,包括生物适应性、吸水保湿性、成膜性,凝胶性、粘稠性、絮凝性、金属离子络合性等性质。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壳素(Chitin,化学名:聚-2-乙酰氨基-2-脱氧-β,D-1.4-葡萄糖)也称甲壳质,几丁质,主要来源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外壳,真菌细胞壁和昆虫的外角质层和内角质层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它属于氨基多糖,甲壳素在自然界中资源十分丰富,是地球上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有机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秦兵兵  PRALYJ-P 《化学世界》2000,41(9):468-469,487
以乙酰基保护的葡萄糖为原料,经氯化,溴化反应,现内烯腈在中压汞灯(450W)下发生自由基反应,高选择性地合成了(4R)-5,6,7,9-四-O-乙酰基-4,8-脱水-4-氯-2,3-二脱氧-D-葡糖壬腈。  相似文献   

7.
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不同质量分数保湿剂的皮肤水分含量(MMV)值和经表皮水分散失(TEWL)值,研究了保湿功效评价方法。研究得到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保湿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保湿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啫哩配方中的基质成分主要是水,能够准确地测定出添加保湿剂的保湿功效;而乳液配方中的基质含有保湿成分,测定保湿剂与基质复合的保湿功效。结果表明,通过测定MMV和TEWL评定化妆品保湿性具有准确度高和灵敏度好且易操作等特点,能够全面综合地评价化妆品保湿功效,是保湿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信息之窗     
甲壳素、壳聚糖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壳蛋白、不溶性甲壳质,若其脱去乙酰基则生成壳聚糖(chitosan),又称可溶性甲壳质。主要用途及需求领域:1、食品工业用作食品添加剂、增稠剂、稳定剂、防霉杀菌剂等;2、医药工业用作手术缝合线、人工血管、人造皮肤、抗放射制剂、药物载  相似文献   

9.
影响壳聚糖产品质量因素的研究毕延根(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471023)甲壳素(Chitin)及其脱乙酰基产物壳聚糖(Chitosan)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是虾、蟹外壳的主要成分。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估计有数十亿吨 ̄(1...  相似文献   

10.
双凝胶体系是一种在不添加(或少量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将一种液体以凝胶的形式(如油凝胶或水凝胶)分散在另一种与其不相容的凝胶(如水凝胶或油凝胶)中的特殊乳化体系。该体系兼具水凝胶和油凝胶的双重优势,不仅能同时递送亲水性和亲油性物质,而且展现出比单一凝胶更优异的性能。加之体系中不含(或含少量)表面活性剂,不会引起对敏感肌肤的刺激和脱水问题,使其在化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凝胶及双凝胶体系;总结了影响双凝胶体系性质的因素,包括凝胶剂、油/水凝胶比例、油脂性质以及制备工艺等;归纳了双凝胶产品的皮肤安全性、稳定性、锁水保湿性、缓释性及肤感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双凝胶体系在化妆品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双凝胶体系在化妆品领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后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旨在为性能优异的双凝胶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基础信息,为双凝胶体系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果胶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和保湿性。将柑橘果胶添加至水洗面膜中,通过面膜的成膜性、保湿性、稳定性等指标,优化得到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果胶添加量与面膜最佳配方为: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1.5%的海藻酸钠,1.6%的聚乙二醇,保湿剂为7.6%的果胶。  相似文献   

12.
专利文摘     
专利文摘含磷酸型甜菜碱的化妆品淀粉磷酸酯50和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17在60℃反应15h,得淀粉聚[3-(N,N,N-三甲基)-2-羟丙基磷酸内铵](Ⅰ)27g。护发剂含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3、十六醇4、I5和水至100Wt%。该剂在皮肤上保湿...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经化学处理脱去分子中的乙酰基而制得的。而甲壳素则是虾、蟹等节肢动物的外壳的主要组成部分。自然界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估计有数十亿吨。由节肢动物外壳制造甲壳素和壳聚糖,就其资源而言,具有十分开阔的前景。甲壳素和壳聚糖,其用途除可作织物整理剂、印花固着剂、防水涂料、电线包布、透明纸、塑料、人造纤维以及制备药品葡萄  相似文献   

14.
八乙基卟啉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丙酮为起始原料,经Knorr反应制得5-甲基-3-乙基-4-乙酰基-2 乙氧羰基吡咯(3),(3)经α位甲基的溴化和胺解得α取代胺基吡咯(4),(4)再经酸催化成环得化合物乙酰取代卟啉(5),最后使化合物(5)的乙酰基还原等五步操作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全程收率26%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 Chitosan)又称可溶性甲壳素,为甲壳素系列产物中最重要的衍生物,在日本是唯一允许宣传疗效的机能性产品。欧美把壳糖称为人体六大生命要素之一 ,也被誉为第四代保健食品。也有学者预言“ 21世纪将是甲壳素的世纪”。   甲壳素( Chitin)是一种天然直链状酰胺类多糖,又称甲壳质、几丁质或壳蛋白。甲壳素部分和全部脱去乙酰基后就得到壳聚糖。甲壳素是地球上蕴藏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在蟹、虾壳中含量高达 15%~ 30%。估计地球上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约有 10 Gt之多,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再生天然资源。如果从海洋生…  相似文献   

16.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黄华  程莹 《中国塑料》2000,14(12):74-78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乙烯-1-门牌烯共聚物(POE)接枝马来酸酐(MAH),讨论了引发剂、单体、交联抑制剂用量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引发剂双2,5、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及自制复配引发剂的比较,发现采用自制复配引发剂并加入适量交联抑制剂可以在获得较高接枝率的同时,降低接枝产物的凝胶率,得到流动性好的无色或浅苋色的POE-g-MAH。接枝改性产物应用于氢氧化铝填充聚乙烯体系和超强超韧尼龙体系,均获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2-乙酰基-7-甲胺基Zhou酮(AMAT)(1)与硝酸反应,得到2-乙酰基-7-基胺基-4-硝基恶酮(2)。谷物化合物2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3-乙酰基-5-硝基Zhou酚酮(3)。化合物3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3-甲基-5-硝基-8H-环庚并[d]异恶唑-8-酮(MNCIO)(4)。它们的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得到证实。其中化合物2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糖酸δ-内酯为原料,合成TMS保护的葡萄糖酸δ-内酯(Ⅰ),然后利用CH3Li加成,得到TMS保护的1-甲基葡萄糖(Ⅱ),将其溶于乙腈-水中,加入H+强阳离子交换树脂脱去TMS保护,得到1-甲基葡萄糖(Ⅲ)。目标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HRMS 确证,同时对其热裂解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该方法合成的化合物为1-甲基-α-D-葡萄糖,在优化的条件下,3步反应总产率达到86%;1-甲基葡萄糖在醇溶液中经酸催化易转化为相应的糖苷;1-甲基葡萄糖热裂解后可释放出具有焦甜香气的物质2-乙酰基呋喃,5-甲基-2-乙酰基呋喃,5-羟甲基-2-乙酰基呋喃等,可用于食品、烟草等行业。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体外称重法单因素试验测试了5种多元醇(甘油、丙二醇、丁二醇、1,3-丙二醇、甘油聚醚-26)和6种小分子保湿剂(甜菜碱、海藻糖、赤藓糖醇、D-泛醇、尿素、甲基葡糖醇聚醚-20)在恒温恒湿环境下的保湿率,从中优选保湿性能好的4种保湿剂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复配。以赤藓糖醇添加量(A)、D-泛醇添加量(B)、甲基葡糖醇聚醚-20添加量(C)、甘油添加量(D)为考察因素,以净保湿率为评价指标,并对保湿率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测试中,甘油及甘油聚醚-26在测试的5种多元醇中保湿效果优异,赤藓糖醇、D-泛醇、尿素、甲基葡糖醇聚醚-20在测试的6种小分子保湿剂中保湿效果优异。在正交试验中,因素B、D在24 h内均对净保湿率有显著影响,而A、C仅在1 h时有显著影响。这4款保湿剂复配在短时间内(1 h)的优选组合为A3B1C2D3,若要追求长时间的最佳保湿效果且成本最低,则优选组合为A1B1C1D3。  相似文献   

20.
单一保湿剂体外保湿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试神经酰胺、透明质酸、海藻糖、芦荟凝胶汁、生物因子等5种单一保湿剂在不同环境湿度(85%和62%)下的保湿率和相对保湿率,并对单一保湿剂在相对湿度为62%时放置4 h后的相对保湿率差异性的显著与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湿剂在高湿度(85%)环境中的保湿性能高于低湿度(62%),不同单一保湿剂在两个相对湿度下保湿性能的变化有差别。对5种单一保湿剂的体外保湿功能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体外保湿功能的评价方法可对保湿剂进行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