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对于野生食用菌鲜美味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呈味氨基酸、核苷酸和其相关的物质上,而对构成其鲜美浓郁和圆润香滑味感的呈味肽研究较少,因此应用酶解技术挖掘鲜味特性突出的野生菌鲜味肽,对于食品工业中鲜味物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茶褐牛肝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解的方法,以肽含量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制备茶褐牛肝菌呈味肽基料的最佳酶解工艺.采用多种水解酶对茶褐牛肝菌进行酶解试验,优先筛选出风味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并在两种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混合后进行酶解,加酶量分别为3 000 U/g和1 500 U/g,酶解时间为1 h,初始pH为7,酶解温度为50℃,在此最佳条件下,酶解液中肽含量高达9.27 mg/mL,酶解液为浅褐色,透明性良好,菌香浓郁,鲜味突出,感官评分为7.14.  相似文献   

2.
通过内源酶与外源酶相结合的方法,酶解牡蛎并优化酶解过程。评价了紫外照射、温度、pH、金属离子、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自溶酶酶解效果的影响,确定牡蛎自溶的最佳条件为pH 5、50℃、3 h。以水解度和肽得率为指标,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中选择中性蛋白酶为外源工具酶。利用响应面中的Central Composite设计优化了中性蛋白酶的水解工艺,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分析试验数据。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修正为:pH 7.1、49℃、底物质量分数7.9%、加酶量2 500 U/g、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理论水解度为39.29%,实际水解度为39.53%。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牡蛎酶解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内源酶与外源酶相结合的方法,酶解牡蛎并优化酶解过程。评价了紫外照射、温度、pH、金属离子、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自溶酶酶解效果的影响,确定牡蛎自溶的最佳条件为pH 5、50℃、3 h。以水解度和肽得率为指标,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中选择中性蛋白酶为外源工具酶。利用响应面中的Central Composite设计优化了中性蛋白酶的水解工艺,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分析试验数据。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修正为:pH 7.1、49℃、底物质量分数7.9%、加酶量2 500 U/g、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理论水解度为39.29%,实际水解度为39.53%。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工艺的实验研究,并对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中选用已确定的中性蛋白酶和动物蛋白酶对蚕蛹蛋白水解。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7.0,底物蚕蛹蛋白的质量分数1.0%,动物蛋白酶加量150U/g,中性蛋白酶与动物蛋白酶酶活比为4∶1,水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7.36%,酸溶性肽得率为55.1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于336~638。  相似文献   

5.
中性蛋白酶酶解小麦面筋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水解小麦面筋的影响因素对水解度及肽提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及水解度与肽提取率之间的规律.最佳水解条件为小麦面筋蛋白浓度5%,酶浓度70 mg/g,pH 7.0,温度50℃,时间3.5 h,水解度为8.25%,肽提取率为0.122 2%.在中性蛋白酶作用范围内,肽提取率与水解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美拉德反应制备鲍鱼脏器肽呈味基料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拉德反应处理皱纹盘鲍脏器肽制备呈味基料,并通过感官评定实验及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了美拉德反应处理对鲍鱼脏器肽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脏器肽经美拉德反应处理后,鲜味增加,腥、苦等不良口味下降,总体风味得到显著提升.与反应前相比,美拉德反应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增强百倍,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及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多肽含量高的海参蛋白水解液 ,研究了 3种蛋白酶对海参蛋白的水解能力 ,确定以A .S1 3 98中性蛋白酶为最佳用酶。又通过正交实验得出A .S1 3 98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 :温度 50℃ ;pH7.0 ;底物浓度 8% ;加酶量 1 .5% ;水解时间 1 .5h  相似文献   

8.
酶解蚕蛹蛋白工艺的研究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工艺的实验研究,并对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中选用已确定的中性蛋白酶和动物蛋白酶对蚕蛹蛋白水解。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7.0,底物蚕蛹蛋白的质量分数1.0%,动物蛋白酶加量150U/g,中性蛋白酶与动物蛋白酶酶活比为4:1.水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7.36%,酸溶性肽得率为55.1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于336~638。  相似文献   

9.
以罗非鱼鱼皮为原料制备鱼皮胶原蛋白,利用正交试验确定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适水解条件,并进一步确定双酶复合水解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连续水解方式制备的胶原蛋白水解液具有最高的水解度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将该水解液依次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色谱柱、SP 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色谱柱、Sephadex G-15凝胶色谱柱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氨基酸序列为Glu-Gly-Leu的抗氧化肽,其分子量为317.33 Da,该肽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4.61μg/mL.本文为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制备抗氧化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为工具酶,制备栉孔扇贝裙边酶解物。研究了酶解物的水解度(DH)、肽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酶解物及美拉德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加酶量3 000U/g,底物质量分数4%,酶解时间3h,经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获得的酶解物水解度分别达到了37.6%和19.2%。酶解物中的肽分子质量以3ku以下为主,其中木瓜蛋白酶水解产物占59.7%~67.6%,中性蛋白酶水解产物占64.5%~78.2%。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酶解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逐渐提高。经美拉德反应后,IC_(50)降低到酶解物的1/17~1/36,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将猪血原料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中性蛋白酶对猪血进行水解,确定了制备亚铁血红素肽的最适工艺条件:酶加量为8 000 U/g,反应pH值为7.5,反应温度为55℃,底物质量分数为8%,水解时间为1 h.通过脱氧和添加抗氧化剂等方法保护亚铁离子,得到氨基酸、肽、胨和血红素的水解物,水解物经过超滤和冷冻干燥得到亚铁血红素肽粉.  相似文献   

12.
以香菇为原料用纤维素酶酶解处理后提取香菇风味物质.以提取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加酶量、酶解时间、料液比、pH值、酶解温度等因素对酶解法提取工艺的影响;以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当体系pH值为6.2、酶解温度为50℃、加酶量为12 U/g、酶解时间为3h、料液比为1∶30时香菇风味物质的粗提取率较高,可达17.48%,此时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48%.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米渣中蛋白质的提取效果,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碱溶两步法提取米蛋白.固定碱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预酶解的基本条件;并以pH和加酶量和反应时间为自变量,蛋白质提取率和质量分数为响应值,采用Box 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预酶解条件进行响应面(RSM)优化,确定了预酶解的最优工艺.最优条件下得到米渣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8.27%,质量分数为72.86%,较直接碱提取,两者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且以蛋白质提取率提升幅度大,且优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与RSM回归方程预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泥鳅肉水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水解度(DH)以及水解产物的肽含量为指标,从碱性蛋白酶、碱性内切酶(Alcalase)、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5种酶中筛选出碱性内切酶作为酶解泥鳅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最适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对该酶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水解条件为:时间60min,pH 8.1,温度45℃,酶底物比(E/S)1 900U/g,固液比1∶15。在该条件下水解,得到酶解物的ACE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0.22mg/mL。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对Neutrase蛋白酶酶解燕麦麸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燕麦麸皮为原料,采用Neutrase中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蛋白水解度及氮溶指数为评价指标,在反应时间、加酶量、料液比等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系统探讨了燕麦麸蛋白酶解的最优条件,当水料比为15∶1,加酶量为底物的5%,酶解反应时间为4 h,水解度可以达到12%,氮溶指数达到59%.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大豆浆料进行酶解,探究不同水解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性能和溶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不利于大豆蛋白的凝胶性能,但能显著提高大豆蛋白的溶解性能;相对于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对大豆蛋白性质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生产淀粉的副产物豌豆蛋白粉为原料,研究了中性蛋白酶酶解条件对豌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加酶量、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值对豌豆蛋白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豌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优化出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13%、反应时间32.5 min、pH8.0、反应温度52.8℃,此时豌豆蛋白的乳化活性为35.82 m2/g,乳化稳定性为45.88 min,比改性前豌豆蛋白的乳化性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动物血液制作酱油在以前的文献报导中主要采用酸水解和混合发酵的方法 ,其成品品质较差 ,并与国家的卫生规定相冲突 ,生产周期长 ,风味不良。本研究采用复合蛋白水解酶水解动物血液 ,经离心分离 ,杀菌 ,调香等工艺 ,制作出在营养价值和风味上均可与大豆发酵酱油相媲美 ,且不含黄曲霉毒素B1 的酱油。五批成品平均全氮含量达 1 90g 10 0ml ,氨基酸 0 84g ml ,氨基酸总量 93 0 8mg 10 0ml。其氨基数占氨基酸总量的 44 6% ,分别比大豆发酵酱油 (一级 )高 11 2 % ,和动物血液混合发酵酱油高 19 3 %。  相似文献   

19.
酪蛋白水解物对轮枝链霉菌SK-1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蛋白经胰酶水解后,可以被轮枝链霉菌SK-1所利用.采用pH-STAT法得到了DH=3、DH=6、DH=9、DH=12等4个水解度的酪蛋白水解物.当酪蛋白水解物作氮源时,其水解度(即肽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对轮枝链霉菌SK-1产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影响很大,其中以DH=3的酪蛋白水解物效果最好,而且肽的浓度对轮枝链霉菌SK-1产谷胺酰胺转胺酶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4%的浓度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