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雷广宇 《机电元件》2015,35(3):16-20
电连接器主要用于实现电信号的传输,该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接触件之间的弹性接触来实现的,而接触件弹性接触的可靠性是通过接触件的分离力来进行表征。本文主要阐述连接器冠簧插孔分离力的计算与影响因素,并通过三维模型对插孔合件分离力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彭战良 《机电元件》2005,25(1):19-22,27
对电连接器用集束式多弹性接点接触件的结构设计、受力分析、材料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提高电连接器接触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接触件是军用电连接器的关键核心零件,其设计与制作工艺水平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本文在分析我国军用电连接器接触件生产应用现状和与发达国家差距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军用电连接器接触件技术集成创新的必要性。並提出了建立接触件技术集成创新生产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接触可靠性是电连接器的一项关键指标,为了提高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针对电连接器冠簧接触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与接触电阻、单脚分离力的计算。接触电阻和插拔力是影响接触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插拔过程中的接触电阻、插入力和分离力随插拔次数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冠簧接触件的接触件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是系统、整机可靠性的基础。随着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发展,系统的工作条件对所有元件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象导弹、地缆、同步卫星等现代电子系统中所用的连接器,要求其无故障工作时间一般在20年以上。 电连接器中的接触件的按触压力是影响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弹性材料的应力松弛而使接触压力逐渐减小,接触电阻逐渐加大,进而导致接触失效。因此,设计连接器时,必须选用应力松弛特性优异的弹性材料,同时估算在使用期内的应力松弛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需要针对电连接器的接触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本文提出了片簧接触件分离力的一种简单计算方法,建立了接触件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接触件的插拔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接触件插拔过程中的接触压力、分离力和应力分布情况,并进行了强度校核。通过对电连接器接触件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化仿真、数值计算和优化设计,得到提高接触件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国泰 《机电元件》1998,18(4):43-45
通过实验,对几种铜合金材料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的接触件的弹性性能进行了比较,由于连接器接触件间距的缩小导致接触件宽度越来越小,使加工边缘的状况对零件的性能产生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磊  陈雁 《机电元件》2012,32(5):50-53
小型化和轻量化是矩形连接器发展的主要趋势,接触件间距为1.27mm的微矩形(Micro-D)电连接器在航天器上已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型号对电连接器的轻量化需求.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微矩形电连接器均属于接触件不可拆卸类别的电连接器.近年来,国外厂家陆续开发了用于航天器的接触件可拆卸的微矩形电连接器.本文对这些新产品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应用特性,并提出了国内开发此类产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孟祥刚 《机电元件》2006,26(3):41-44
对电连接器绝缘电阻测试、耐电压测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传统上多芯电连接器绝缘测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芯连接器接触件之间和接触件与壳体之间绝缘的二次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冠簧接触件作为电连接器常用的接触件形式之一,其高寿命应用场景中能否保持稳定、可靠接触是评估应用此接触形式的电连接器性能好坏的核心指标。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影响冠簧接触对寿命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一款典型冠簧接触对的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得出:插针镀层、冠簧长度、冠簧压缩量是影响常规冠簧接触对寿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插拔磨损会引起电连接器接触件接触表面的微观形貌变化,降低其接触性能与可靠性。针对接触件的结构特点,设计了试验电路并进行了插拔试验。试验结果证明:①在单次插拔过程中,插入力、分离力呈现类似“阶跃方波”变化特点;随着插拔次数的增加,插拔力值缓慢增大;300次插拔后,插拔力值基本稳定,但其波动明显增加;②随着插拔次数的增加,接触电阻值缓慢增加,但波动范围逐渐增大,呈现出不稳定趋势;③连接器插孔和插针的主要磨损形式不同,插孔为犁削磨损,插针为粘着磨损。结果表明:插拔磨损过程对电连接器的接触性能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接触电阻的提高,其所造成的各接触件接触电阻值在较大范围波动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在其他接触件可靠接触的同时,其中某一对接触件的接触电阻过高,为电连接器的可靠接触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2.
接触电阻和插拔力等特性参数是电连接器接触件稳定与可靠的重要指标。设计了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测接触件在不同插拔速度、插拔位移和同轴度条件下的接触电阻、插拔力和插孔形变。最后,以某接触件为例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插拔速度对插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京生 《机电元件》1990,10(4):18-19,40
1、前言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两件式印制板电连接器在电子工业中使用的越来越多。由于单个圆形接触对较方形接触对的接触可靠性高,故现在有许多用户及电连接器的设计者在使用和设计时基于以上原因都倾向于使用圆形接触对。本文通过以下分析后认为在两件式印制板电连接器上选用圆形接触对实际上是一种不很成功的设计偿试。  相似文献   

14.
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特性与接触电阻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BAQUS的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力与接触电阻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完成了摩擦系数、过盈量和线簧数对插拔特性的影响分析,进而应用热电耦合仿真技术实现了接触电阻的仿真。所得的结论可为电连接器接触件的设计提供依据,并为接触件的磨损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电连接器的地位、接触件对电接触稳定性的重要性及电接触可靠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某种冠簧的结构、特点、设计步骤及设计要点。总之,由于冠簧的优异性能,使其在军用和民用的场合使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公司现有采用过盈冲压方式实现接触件固定的电连接器结构为基础,论述了该类结构的应用现状,对结构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明确了过盈冲压型电连接器接触件固定结构设计的改进方向和目的。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几种改进方案,并明确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为后续采用过盈冲压方式实现接触件固定的电连接器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期贮存后的航天电连接器进行尘土污染对连接器电接触可靠性影响的研究,通过对长期贮存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分离力检测和连接器内部及电接触表面尘土颗粒成分、分布密度、颗粒度的微观检测统计分析,发现连接器接触电阻随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加,不仅与分离力降低有关而且与尘土污染相关。尘土颗粒不仅在连接器的生产、装配、贮存等过程中进入连接器内部,而且在触点电镀过程中就沉积在镀层内。长期贮存环境中,尘土污染结合触点弹性材料的应力松弛、大气腐蚀等作用对连接器的电接触特性产生了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连接器是现代电子整机及部件、无线电设备及仪器等诸多电子系统中电信号回路的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交通、能源、邮电通讯、计算机、家用电器及军事工程等领域。电连接器在整机系统中作为电信号传输的基础元器件,用量较大。比如说,一架飞机电连接器的使用量可达数百件至几千件,牵扯到好几万个线路。因此,电连接器可靠性程度直接关系到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引起电连接器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连接器工作过程中,接触件发生失效。因此,对接触件进行研究,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其分析优化,从而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这对于航天电子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通过对目前电连接器中常用的四种结构接触件的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进行分析和探讨,介绍了提高各种接触件的使用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和工艺上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接触件适用的连接器类型,并提供了不同接触件的材料选择及接触压力和受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某型号气电混装脱落连接器中高压气路接触件密封结构改进,及多种方案试验验证对比,得出一种密封性能好、维修便利的气路接触件,其采用的径向密封结构,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