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蓝色氧化钨氢还原制取超细钨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蓝钨为原料,通过氢还原制取超细钨粉末,研究了还原温度、装舟量和氢气流量对制取钨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是制取超细钨粉的关键因素,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可以使用蓝钨制得超细钨粉。  相似文献   

2.
蓝钨还原钨粉过程相成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仪分析了蓝钨(TBO)在770℃~900℃内还原钨粉过程中相成分的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研究了蓝钨的颗粒形貌,以及蓝钨还原为γ-氧化钨(WO2.72)、γ-氧化钨(WO2.72)还原为二氧化钨(WO2)和二氧化钨还原为钨粉的相变情况。研究表明:γ-氧化钨到二氧化钨的还原过程是控制钨粉颗粒形貌的关键过程,如果控制好工艺条件,有利于制取亚细或超细钨粉,而从二氧化钨到钨粉的还原过程不是控制钨粉颗粒形貌的关键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钨酸钠和盐酸为原料,乙酸作助剂,在超声条件下,得到钨酸胶体粒子。通过氢还原制取超细钨粉末,研究了还原温度、装舟量和氢气流量对制取钨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是制取超细钨粉的关键因素,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可以使用钨酸钠制得超细钨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氧含量的氧化钨粉对超细钨粉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蓝钨(WO_(2.90))为原料制取的钨粉粒度都在1μm左右,以紫钨(WO_(2.72))为原料制备的钨粉的粒度均小于以蓝钨为原材料制备的粉体。不同氧含量的氧化钨粉制备超细钨粉时,影响粉末FSSS粒度的顺序为:还原温度氢气流量装舟量推舟速度。以紫钨为原料,在还原温度700~840℃、推舟速度18min/舟、装舟量0.35kg/舟、氢气流量50~60m3/h的条件下,制备的钨粉粒度为0.3μm左右。  相似文献   

5.
钨氧化物形态及工艺条件对其氢还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蓝钨粒度、比表面、相组成等蓝钨形态对其氢还原过程和还原钨粉粒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为了制取细钨粉必须对蓝钨形态进行合理的控制。本文还研究了通氢方式,升温制度等工艺参数对还原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蓝钨还原以制取细粒和极细钨粉时,顺氢推舟较逆氢推舟好得多。为了保证还原钨粉的性能,还必须对氢气湿度和升温制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超细钨粉是生产硬质合金的重要原料, 目前工业上制备超细钨粉的方法主要是氧化钨氢还原法。如何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出均匀的超细钨粉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文中采用控制变量法, 进行蓝钨氢还原实验, 探究还原温度、氢气流量和还原时间对产物钨粉形貌的影响。当还原温度为700 ℃, 氢气流量为150 mL/min, 还原时间为55 min, 此时蓝钨氢还原产物的微观形貌中出现大量类似于紫钨的针状晶体。   相似文献   

7.
以碳化过程和碳化机理分析为基础,以蓝钨(WO_(2.9))和紫钨(WO_(2.72))为原料,研究了碳化温度、碳化时间和W粉粒度对制取WC粉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WO_(2.72)为原料时,所制备的粉末粒度均小于以WO_(2.9)为原料所制备的粉末粒度,故以WO_(2.72)为还原碳化制备超细WC粉的原料为最优选择。在W粉粒度为0.2~0.3μm,碳化温度为1 350℃,碳化时间为10min/舟的条件下,最终得到WC粉粒度为0.4~0.5μm,完全符合超细WC粉末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制定合理的蓝钨生产及其掺杂工艺,确定掺杂蓝钨经一步氢还原制取钨丝用钨粉的新工艺制度。试验证明,蓝钨工艺比国内通用的黄钨工艺先进合理,不但可以节省工序、人力,  相似文献   

9.
紫色氧化钨氢还原制取微晶硬质合金用超细钨粉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飞 《湖南有色金属》2002,18(1):32-34,57
本研究选取相成分单一的紫钨和相成分不单一的蓝钨作为原料,研究钨原料对制取超细钨粉的影响。结果表明:紫钨WO2.72制得的钨粉细而均匀,分散性好,是适合做微晶硬质合金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蓝钨氢还原制取钨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探讨了蓝钨氢还原过程中影响钨粉粒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制取细钨粉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1.
压坯强度是反映粉末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以BTO(蓝色氧化钨)、PTO(紫色氧化钨)、YTO(黄色氧化钨)按一定配比进行混合作为原料,通过调整料层厚度、升温速度、氢气露点、高温带中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制得了分散性强和表面形貌优良的粉末,并使用这些粉末制备了压坯,结果表明压坯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氧化钨原料对钨粉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不同的氧化钨原料明显地影响到钨粉的粒度。因此,正确地选择和生产氧化钨原料在钨粉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用氢还原紫色氧化钨可高效地获得细钨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氧化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氧化钨——紫钨、蓝钨、黄钨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其中紫钨具有独特的单晶棒状结构,适合生产细颗粒钨粉.  相似文献   

14.
利用粉末制样专利技术以及扫描、透射电镜分析了蓝钨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蓝钨颗粒是由单晶聚合成多晶颗粒。而由多晶颗粒再组成的蓝钨团粒,且蓝钨粉末的相成分不单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种不同晶型APT及其产物蓝色氧化钨、覫0.39 mm掺杂钨丝高温性能的对比研究,得出形状规则型APT较普通型APT在生产掺杂钨条的过程中得到蓝钨粒度均匀、比表面积大、氨含量高,生产的掺杂钨条具有更优的抗下垂性,进而指出对APT进行分类的重要性及适宜AKS掺杂钨条生产使用的APT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以紫钨为原料制备超细WC-Co硬质合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亚丽 《中国钨业》2007,22(5):27-29
超细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等优异性能,保证超细硬质合金的晶粒度小而且均匀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以粒度细小、分布均匀的超细WC粉末为原料。超细WC粉末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氧化物原料为蓝钨,以紫钨为原料的制备工艺报道较少。采用相同的工艺,分别以蓝钨和紫钨为原料制备出超细WC粉末,并采用相同工艺制备出超细硬质合金,对两种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发现以紫钨为原料制备出的超细硬质合金晶粒度小,强度和硬度高,具有较好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酸沉淀法制备超微细球形钨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钨酸铵为原料,在超声和机械搅拌下与强酸发生反应得到钨酸沉淀,再经干燥、研磨、过筛后在常规氢气炉中进行还原得到钨粉。研究了酸的种类及用量和分散剂对钨粉粒度、颗粒形貌及分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酸种类及用量都对钨粉形貌产生影响,当硫酸与钨酸铵的体积比为17∶100时所得钨粉粒度均匀且近乎球形。此外,采用硫酸为沉淀剂的反应体系中(H2SO4∶(NH4)2WO4=17∶100),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可使钨粉粒度更均匀,颗粒更分散,形状为球形,平均粒径1.5μ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