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粘膜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长期热成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间的关系。方法:用热盐水灌胃(55℃,150g/mL,2.5ml/d)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窦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扫描电镜观察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下热盐水灌胃后第12周,大鼠胃粘膜出现腺体明显缩小,粘膜肌层的平滑肌呈柬状增生插入粘膜固有层中一腺体上1/3至2/3腺上皮萎缩,腺管腔增宽,胃小凹颈部粘膜宽度变窄。扫描电镜见正常组大鼠胃粘膜被纵横交错的小沟分隔成许多胃小区,呈网状,胃小凹(胃腺开口)壁衬有圆形或椭圆形上皮细胞,体积基本一致,有短而稀的微绒毛。上皮细胞排列规则,被覆一薄层连续的粘液。热盐水组大鼠在12周时见胃粘膜细胞表面粗糙,粘膜表面糜烂、扁平;在32周时见胃粘膜细胞萎缩、腺腔直径增大、细胞表面破溃,并见纤维性渗出。结论:热盐水灌胃可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损害,长期过成及过热刺激可能会诱发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2.
剑尾鱼鳃结构的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鳃的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特征及鳃小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鳃耙既有呈长锥状又有呈膜质状的结构;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鳃小片呈褶皱状,镶嵌排列在鳃丝两侧。鳃弓及鳃耙内表面分布众多味蕾。鳃丝呼吸面上皮细胞薄,高度血管化,形成呼吸面隆起;非呼吸面由具微嵴的上皮细胞彼此相连,胞间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由单层或数层上皮细胞和由基膜相隔的柱状细胞及其围在血管腔的凸缘构成,氯细胞多分布在鳃小片基部,并有开口通外。本文还讨论了剑尾鱼鳃结构与其功能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从超微结构方面探讨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简称op)和机体的相互关系,对10例有CP感染的慢性胃炎或溃疡病患者的胃粘膜做透射电镜观察。除常规超薄切片外,部分病例进行钌红染色或胞嘧啶单核苷酸酶反应。切片中CP呈弧形,杆形或园形,因切面方向不同而异,有时一端可见鞭毛。CP在胃粘膜表面的寄居方式有二:1、被包绕在粘液层内,和上皮细胞无任何接触,CP可单个存在或形成微集落(图1);2、粘附在粘膜表面或胃小凹处的粘液柱状细胞上,特别多见于细胞连接附近。菌壁和细胞膜间常有微量絮状物(图2、3),有时二者紧贴。未见CP侵入上皮细胞。此与Hazell的观察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4.
八例膀胱癌手术标本,经扫描电镜观察,见到粘膜表面呈结节状隆起,结节间的部分上皮细胞扁平,表面有极短小的微绒毛,边界清楚(图1)。结节表面的细胞有如胡乱堆砌在一起的鹅卵石一样,细胞呈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球形,有的细胞表面密集很长的微绒毛,微绒毛形状复杂,末端还可呈杵状(图2、3)。有的细胞仅有短小的微绒毛,有的细胞表面则具有各种形状的微褶(图4)。各型细胞的数目不一。很多人都在膀胱癌及实验性诱发的膀胱肿瘤细胞表面看到复杂形状的长微绒毛,且细胞呈不规则的鹅卵石样排列。也有人认为肿瘤细胞在恶性变过程中,微绒毛会脱落丢失,形成表面光滑的细胞。关于微绒毛问题,尚有不同看法。我们在大部分病例中,都找到有长绒毛的细胞,在同一份标本中,往往能找到不同类型的细胞,这可能  相似文献   

5.
细胞连接在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胃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连接装置特别典型丰富,因此是研究紧密连接结构的较好材料。本文初报了黑斑蛙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形态结构。黑斑蛙采自成都平原。按常规方法取样及冰冻蚀刻操作。用日本电子光学公司的EE-FEB·D冰冻蚀刻装置,在1×10~(-6)托—130℃“切”断样品,蚀刻1分钟后,喷镀铂碳制成复型膜供电镜观察。黑斑蛙胃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分布在微绒毛基部,上皮细胞顶端的边缘。紧密连接的索条构成带状网纹。近腔体一侧带的边缘不够整齐。在紧密连接区,有的索条成近似平行线状排列(图1),有的区域,索条形成波纹状,有的区域索条出现纵向或斜向分布形成一些近似棱形或不规则的网纹,这些网纹排列密集(图2)。单个网  相似文献   

6.
恶性黑素瘤是一种恶性度极高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若早期切除治疗,五年存活率可达50%。该肿瘤可发自正常皮肤或内脏,多由色素性皮肤病黑痣恶性增生形成。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初起在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斑或原有黑痣,短期增生较快形成隆起或斑块,色素加深,周围出现炎性反应,继而由结节发展成菜花状。本文观察了五例恶性黑素瘤病人的皮肤黑痣结节,现将超微病变总结如下:瘤细胞形态多样,低倍为上皮样和梭形细胞,其中有亮细胞和暗细胞(图1)。细胞核大,常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少而聚集成块,核膜多处内陷,有的呈分叶核,有的呈畸形核(图3),常见到核分裂,核内多有管状包涵  相似文献   

7.
附睾特异性蛋白—1(ESP—1)和—2(ESP—2)是从新西兰家兔附睾尾液中分离出的两种蛋白,对附睾精子的功能性成熟起重要作用。有关这两种蛋白的合成部位及分泌方式尚缺乏统一认识。作者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ABC法和IGSS法)对新西兰雄性家兔附睾上皮进行了研究。光镜和CAM高速计算机图象分析表明,ESP—1和ESP—2在附睾起始段为阴性,从头段开始主细胞胞质内逐渐出现阳性颗粒,在体段呈色反应强于其它各段。在此基础上,为深入探索上皮的分泌方式,超微结构及与光镜组化关系,又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电镜结果显示:体部上皮相邻细胞分别具有不同的分泌时相,处于相对静止的细胞,表面覆盖微绒毛;而呈现分泌活动的细胞,其游离面局部常向腔内隆起(图1),隆起内部集结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管泡状分泌颗  相似文献   

8.
一、病理学检查的结果: 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者18例,慢性浅表性者8例,具有浅表性及萎缩性表现者4例。二、电镜检查结果: 1.腺体实质细胞的改变:根据病变程度的轻重,在超微结构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2.肠上皮化生:在30例标本中9例有肠上皮化生方面的变化,检出率占30%。 3.在30例标本中,发现3例有癌细胞,检出率为10%。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5mM HMBA(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诱导处理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系后,细胞骨架及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显示,MGc80—3细胞多呈球型,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边缘有大量的丝状和片状伪足(图1)。经HMBA诱导后,细胞表面变化显著,主要表现在细胞表面微绒毛和边缘伪足的大量减少甚至消失,出现一些突起或皱痕状结构。细胞的形态普遍趋于扁平铺展状,呈现出与人正常胃粘膜原代培养细胞相似的表面形态结构(图2)。细胞骨架整装电镜观察显示,MGc80-3细胞骨架结构松散,分布不均,纤维间常有断开和分叉现象(图3)。经诱导后细胞骨架纤维伸长,纤维结构致密、分布均匀,纤维间联接紧密,并有较多的纤维束状结构(图4),与对照组细胞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用超薄切片及冷冻蚀该制样方法,对大蓑蛾C.Variegata中肠和棉铃虫H.Armigera中肠的超微形态结构研究中,发现两者的中肠微绒毛内含物和已报导的豚鼠,家兔胃内壁上皮细胞微绒毛内含有明显差异,现简述如下:大蓑蛾C.Varigata中肠冷冻蚀该观察能清楚地看到上皮层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核、核孔、核膜、细胞膜及微绒毛。从核孔园柱状突出或边缘隆起四周有环形浅窝,核膜面微粒多少,可确定核膜的PF面和EF面以及细绒毛的PF面和EF面。在微绒毛的横断面,可看到排列整齐的线粒体(图略)。另外,棉铃虫H.Armigera中肠超薄切片观察,在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纵切面和横切面同样看到大量排列整齐的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大鼠非妊娠期子宫粘膜的分泌方式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子宫粘膜在动情期时出现明显的分泌活动,其分泌方式可分为顶浆分泌,微顶浆分泌和胞吐分泌三种。我们将分泌过程分为静止期、分泌前期、分泌期和分泌后期四个阶段。静止期时,细胞表面有大量密集的微绒毛,细胞内与分泌活动有关的细胞器如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不发达。处于分泌前期的细胞,有的顶部膨隆,形成面积较大的隆起或短突;其表面不平,微绒毛稀少且短,愈向四周微绒毛愈多愈长。有的隆起呈花瓣状,表面有许多微褶。在被剖开的圆顶状隆起下方可见大量的球形分泌颗粒(图1)。至分泌期时,细胞表面已形成大小不  相似文献   

12.
对第三脑室室管膜上巨噬细胞迁移过程进行不同时相的扫描电镜观察,结合透射电镜分析其细胞类型及相应功能。结果示第三脑室内存在室管膜上巨噬细胞,此类细胞胞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伸出多个舌状和指状伪足,其迁移的全过程是首先在室管膜表面形成穹窿样隆起,继而推开室管膜上皮细胞间隙,露出胞体,继续向外游走,最后完全游离在脑室腔内。透射电镜下该细胞呈长卵圆形,核大,异染色质多,细胞器较少,具有单核吞噬细胞的形态特征。本文在超微结构水平清晰地观察到第三脑室室管膜上巨噬细胞迁移过程的不同时相,并为进一步探讨其功能提供了超微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扁平苔癣(Lichenns LP)是一种皮肤和粘膜疾病,有时可单独出现在口腔。病因尚不明确,至今尚无特殊疗法。粘膜扁平苔癣多发生在颊粘膜及舌背、唇、腭、龈部等处,在颊粘膜发生时可看到灰白色线条,似花边状,这些条纹是时呈花格子状,用手指可触知苔癣之微隆起,稍变硬,有时表面有糜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超微结构酶细胞化学方法对14例胃癌细胞和1例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ALPase、ACPase、G6Pase、TPPase和CCOase等五种细胞器标志酶进行了超微结构水平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1.正常胃粘膜上皮无ALPase反应,ACPase、G6Pase、TP-Pase和CCOase均见于相应细胞器,与其功能代谢相一致。2.部分管状腺癌细胞AL-Pase定位于腔缘及肠型微绒毛,提示它们可能来源于肠化上皮或癌细胞具有向肠上皮分化的倾向;部分管状腺癌细胞ALPase无反应,但保留着胃粘膜上皮的某些特征,表明可能来源于胃固有粘膜上皮。粘液腺癌TPPase和ACPase反应明显,其高尔基体较发达,浣酶体泌噬作用活跃,说明其分泌和消化功能均较强。低分化腺癌各标志酶无反应或反应微弱,与其相应细胞器功能低下或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牛膀胱变移上皮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及多种电镜技术,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上皮细胞膜蛋白 Uroplakin I 的定位做了初步的探讨。在显微与亚显微水平上,牛膀胱变移上皮细胞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富含膜泡的表层细胞,富含线粒体的中间层细胞和其下的基底层细胞。在超薄切片样品中其腔面细胞质膜由扇形凹陷区与冠状突起区相间排列而成,细胞质膜的暗一亮一暗单位膜结构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来,靠腔面厚约80A,靠细胞质面厚约40A,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图1),因而称之为不对称单位膜。冰冻断裂复型样品中在细胞质膜纵断面上,表层细胞腔面膜的形状与超薄切片中类似,亦由扇形凹陷区与冠状突起区相间排列而成。扇形凹陷区即为斑区,分布着许多的颗粒状结构,颗粒大小约11—13nm(图1左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人卵巢粘液性肿瘤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试图从形态学角度再确认其起源。取人卵巢粘液性肿瘤组织6例及育龄妇女正常宫颈内膜组织3例。按常规透射电镜标本制作方法处理,并用Philips Tecnai10型电镜观察。卵巢粘液性肿瘤上皮为柱状上皮,多数细胞上核区的粘液分泌颗粒丰富。细胞游离面部分微绒毛的微丝形成中心根并深入胞质。上皮表面及微绒毛间可见糖萼,偶见纤毛细胞。少数细胞的形态则类似宫颈管的粘液细胞。结论:虽然卵巢粘液性肿瘤细胞的杯状细胞及微绒毛的中心根与肠上皮细胞的相似,但由于胃、肠上皮并无纤毛细胞,卵巢粘液性肿瘤纤毛细胞及类似宫颈管粘液细胞的出现,提示卵巢粘液性肿瘤是卵巢生发上皮向Miiller氏管化生后,逐渐向胃、肠细胞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正常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超微结构进行对比性研究 ,以求找出有关EM在位内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以探讨EM的发病机制及引起不孕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EM在位增生早期子宫内膜 6例以及正常育龄妇女增生早期子宫内膜 3例 ,按常规透射电镜标本制作方法处理 ,进行超微结构对比性研究。结果(1)正常增生早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超微结构 :腺上皮细胞呈柱状 ,形态规则、一致 ,细胞排列整齐 ,细胞基底面位于基底膜上 ,细胞顶部围成腺腔。分泌细胞顶部呈圆顶状…  相似文献   

18.
6例人肺周围性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切除术后立即经常规光学石蜡切片,电镜超薄切片。结果:癌细胞核大,位于细胞中央或基底,核膜凹陷,有分叶核或双核,核仁粗大,癌细胞高柱状、椭园或立方形,围成腺腔。细胞顶端紧密联结,侧面以少数小桥粒相连。部分癌细胞顶部呈园屋顶、舌状或蘑菇状突向腺腔。表面有微绒毛。胞浆内线粒体丰富,有高尔基复合体,丰富的核糖体和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6例胞浆内均有分泌颗粒;(1)3例见多量,大小不等、有界膜的园形均质电子致密颗粒散在、成簇或成片位于核上方,  相似文献   

19.
对50例疣状胃炎组织及14例“正常”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在50例病变处组织中,腺上皮细胞有形态改变的34例,其间有炎细胞浸润的40例,腺腔内有幽门螺旋菌感染的30例。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白细胞、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分别为42、30、38、30和28例。毛细血管扩张的41 ,基质中多有不定形物及胶原原纤维。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1例子宫内膜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其中子宫内膜腺癌16例,子宫内膜乳头状癌2例,透明细胞癌2例,鳞腺癌1例。子宫内膜腺癌以形成腺腔及微绒毛为特征,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癌细胞异型性增加,并出现篮网状核仁。子宫内膜乳头状癌见分支管道状腔及纤毛细胞。透明细胞癌的形态学特点是细胞浆内多量糖原降集。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腺腔形成,同时因保留了其来源于苗勒氏管上皮多方向分化的潜能而分化出纤毛细胞、粘液细胞及鳞状上皮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