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验分析了宁东矿区动力煤因煤质较脆、强度较小,在生产、运输、洗选、转载过程中多次跌落,造成块煤产率损失的原因;采用高效筛分设备弛张筛、块煤防破碎伸缩溜槽、防破碎拨轮溜槽等新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强筛分设备和转载环节检查,加强块煤装仓管理,推广块煤仓下筛分直装技术,并加大考核力度,可使全矿区块煤率提高3%~5%。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晋城煤业集团在煤炭洗选过程中提高块煤产率的技术措施:改造储煤场、在转载点增设煤垫和导料板、将垂直溜槽改为斜溜槽、冲孔筛板改为编织筛板、产品仓增设螺旋溜槽等;改造后,块煤产率提高约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车集选煤厂为防止块煤破碎,采取将跳汰选煤的混合入洗方式改为分级入洗,降低运输系统转载点落差,使用块煤防破碎溜槽,并采用胶带小车入仓,在块煤分级筛入料溜槽上铺设缓冲垫;同时在管理上保持一定高度的仓存煤,保持产销平衡,对职工实行奖惩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块煤产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铁法能源公司大隆矿为提高块煤产率,采用了块煤防破碎伸缩溜槽输煤技术及转载点防破碎控制系统,洗块煤产量可提高10%,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煤炭生产企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龙山选煤厂块煤产率,分析了原煤性质,说明原煤属中高灰、特低硫的2号无烟煤;原生煤泥较少,矸石较硬,不易破碎解离,有明显泥化现象;块精煤灰分大于12%时,原煤可选性为易选。通过分析选煤厂工艺流程,说明滚筒筛筛分效率低,产品运输转载过程中碰撞溜槽,块煤入仓时摔碎,块煤落煤点较高等是造成选煤厂块煤产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将滚筒筛更换为直线振动筛,在胶带机落煤溜槽内增加防破碎装置或缓冲闸板,在原煤仓内或块煤落煤点安装螺旋溜槽等措施减少块煤破碎。改造后选煤厂块煤产率提高了1.74%,其中精中块提高0.51%,精小块提高1.23%,每年增加经济效益238.68万元。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防止块煤破碎,提高块煤产率,王坡选煤厂在块煤转载、入仓和铁路装车环节加装了螺旋溜槽;针对螺旋溜槽在块煤转载运行中存在的堵塞问题,在易堵点又加装了自动冲水疏通装置,实现了螺旋溜槽的自动疏通,有效防止了溜槽堵塞,防止物料堆积,减轻了岗位工劳动强度,减少了故障影响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康健 《电镀与涂饰》2014,(24):202-205
溜槽在选煤厂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的数量很大,如果其设计不合理,将会提高块煤的破碎率,增大块煤运输过程中的声音,缩短溜槽使用寿命,堵塞溜槽等,甚至造成机械设备故障,阻碍生产的正常进行。较复杂型的溜槽设计虽在加工制造中有难度,但能减少原煤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动力煤选煤厂的实际需要 ,为减少块煤破碎率 ,采用适合于地面煤仓的组装壁挂式外螺旋溜槽及适用于井下煤仓的“内嵌式”外螺旋溜槽 ,可使块煤破碎率减少 1 0 %以上。  相似文献   

9.
古书院矿选煤厂块原煤缓冲仓落差达14m,块煤破碎率和事故率高;经改造,在块煤缓冲仓上安装防爆超声波传感器,在工作现场安装煤位高位报警电控箱,同时在调度室安装带有煤位动态显示及控制的工业触摸屏,使块煤缓冲仓煤位落差保持在2~3.8m,既提高了块煤产率,又降低了事故率。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块煤的破碎机理、煤仓块煤防碎装置的原理及其适用性,建议大型储煤设施采用机械运输的方式将块煤运至仓内来减少块煤的破碎,并介绍了斗式块煤防碎设备的工作原理,该种设备利用连续料斗将块煤运至仓内,其速度可控,卸料高度可调。  相似文献   

11.
快速定量装车系统在煤炭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快速定量装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部件的作用;山东博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在目前装车系统基础上,对装车站的整体外形、溜槽、缓冲仓、称量仓、液压站、控制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提高了装车速度、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大型储煤厂煤炭装车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书  周学东 《洁净煤技术》2012,(4):99-101,108
基于铁道部从2010年9月开始治理铁路货物装运超偏载,大秦铁路线担负山西、内蒙的煤炭外运任务,运力紧张,铁路多次提速的情况,铁路部门对平朔矿区煤炭装车速度、装运超偏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不超偏载,铁路部门一般要求减吨装车,导致企业效益下降。通过分析研究输送带运量、装载物料性质、操作技术、装车系统工艺流程,介绍和探讨了提高装车速度、减少超偏载频次、减少亏吨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平朔矿区装车系统亏吨由1.2%降到0.8%,超偏载次数明显减少,装车时间控制在2.5 h以内。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ddresse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generation of ultra-clean coal from chemical leaching of low-rank Victorian brown coal. Sequential leaching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modes of occurrence of the major elements in the two coals studied, including Na, K, Mg, Ca, Fe, Al, Ti, and Si.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es of occurrence of individual metals vary greatly with brown coal sample and elemental type. For one brown coal tested, it is dominated by water-soluble and ammonium acetate-soluble ion-exchangeable cations. Therefore, a single washing through the use of woody biomass-derived pyroligneous acid or citric acid easily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its overall ash and even sulphur and chlorin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gas turbine fuel. The leaching of the organically bound cations in this coal was also very rapid and completed in 5 min. In contrast, another brown coal tested is mainly composed of quartz and/or clay compounds which remained intact even after being leached with 5 M nitric acid. These mineral grains possess two peak size ranges in the coal, 1.0-2.2 μm and 4.6-10 μm. The former size bin was embedded deeply in coal matrix, and hence, its leaching upon acids was very slow when compared with coarse particles which are mostly discrete grains residing separately from coal matrix. The Na-EDTA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mobilise the small grains substantially through its Na ion to penetrate coal matrix to react with Al, forming acid-soluble Na aluminates. The ammonium acetate-insoluble Ti and Fe polyhedra were also mobilised by the EDTA. Accordingly, the overall ash content in coal residue accounts for ~ 1.5 wt.%, relative to 2.6 wt.% in the corresponding raw coal and 2.0 wt.% in the ammonium acetate-insoluble residue.  相似文献   

14.
利用HYSYS软件对粉煤锁斗系统充/泄压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充/泄压过程主要物流的流量以及充/泄压时间与设计值吻合。本模型可以为粉煤锁斗系统的阀门选型提供依据,以及对PID参数进行调试,还可以计算粉煤锁斗系统消耗氮气的峰值量、最小量以及平均流量。  相似文献   

15.
榆林煤灰熔融特性及黏温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榆林煤灰分中钙、硫含量均很高,气流床气化过程中存在易于结渣的问题,实验室测量其黏温曲线波动性很大。 采用FactSage6.2软件计算三元平衡相图和煤灰高温熔融过程的物相变化规律,并结合XRD手段,分析了加入SiO2引起的煤灰熔融特性和黏温特性改变的机理以及黏度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榆林煤灰熔点随着硅铝比(S/A)、酸碱比(A/B)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钙铝黄长石与煤灰黏温曲线波动性有较强关联,通过FactSage二元相图得出,加入SiO2至S/A=2.48可减小曲线波动性。FactSage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化学热力学反应平衡分析方法是研究灰渣熔融特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燃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输送系统、喷枪结构、给料方式及分离器等方面的技术特点;论述了燃烧煤泥时对流化床温度、返料器温度、料层差压、炉膛差压和锅炉负荷等参数的控制与调整;应用此锅炉燃用煤泥或矸石,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快速定量装车站是目前煤炭装运系统的先进技术,也是大型选煤厂和煤炭集运站产品装车外运的首选设备。介绍了KSS快速定量装车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工艺流程、性能特点以及该设备在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壳牌粉煤气化装置粉煤锁斗阀选型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球阀和盘阀的结构特点及其用于粉煤锁斗阀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①球阀因其结构原因易出现卡涩憋压、密封面磨损等问题,使用寿命仅1~2个月;②盘阀的开关过程平稳顺畅,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③国内多家壳牌煤气化装置以盘阀取代球阀,可连续运行1年以上;④盘阀用于粉煤锁斗阀还需实现技术与设备成本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实验探讨了用山西贫瘦煤为原料,经过浓度20%的盐酸或浓度4%NaOH进行脱灰处理。以及对脱灰处理煤进行炭化和活化等工艺过程制备出具有较高吸附性能的煤基粉状活性炭。同时,实验采用浸渍法负载Zn^2+、Cu^2+、Ag^+ 3种抗菌金属离子制成具有抗菌性能的抗菌活性炭。  相似文献   

20.
史德深  冯文毓 《水泥》2001,(1):26-28
从煤粉特性、煤粉仓结构、喂料及输送设备的性能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回转窑喂煤系统喂煤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喂煤系统,提高喂煤精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