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国际地质灾害的防治现状和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现状,通过对中外地质灾害防治立法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立法中的缺陷,并完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邢显波  谢涛  杨明宇  董均奎 《中州煤炭》2020,(11):56-60,66
为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研究了贵州省盘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分析了地质灾害现状,主要包括隐患点、灾情情况,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等;研究了重点区域防治工作,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并分析了盘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要求。此次研究维护了盘州市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田志萌  张渊  郭睿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1):121-123,127
通过对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阐述了麒麟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及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了区内重要灾害点形成机理,并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计划 《煤炭学报》2017,42(2):267-275
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环境保护基础研究,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预测评价方法和灾害防治理论等4个方面,开展了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研究思路和相关研究。通过西部富煤区域侏罗-白垩系构造地质及水文地质的研究,揭示了富煤区域地层结构及水沙动力学特征;基于采动岩体力学行为研究,揭示了大面积顶板切落、突水溃沙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形成了防治重大地质灾害与环境损伤的采煤理论和方法。该研究将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机的结合,从源头解决制约我国西部煤炭开采的关键问题,可为我国西部煤炭资源长期大规模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及其研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详细介绍了地下金属矿山采矿中存在的地表沉降及塌陷、地下水灾害、深井岩爆等若干地质灾害问题,对国内外在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认为应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分析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新时期人们对防治这种地质灾害的新要求入手,进而在探讨地质灾害的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对各类主要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最后根据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防治分级等合理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防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宏观战略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阐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产生、发展和展望,并尝试从理论上探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战略问题.着重论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现状和防治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地质灾害的规模和形式等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水的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监控等方面,对抚顺西露天矿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加大 ,人们对地质灾害防治重视程度的加强 ,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制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法规、规章将不断得以建立健全 ,规范的行为将更加细化 ,操作性更强。本文主要探讨了地质灾害法规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 ,提出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法规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发生或人为引起的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或国家建设事业造成的危害。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迅猛发展,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与规模日益增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环境安全和经济建设效益的重长问题,受到国家的很大重视。国家批发了地矿部编制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每年拨发专款,由国家计划部门会同地矿部组织实旋重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它是对地质作用的调整和对地质体的改造工程。因此,地质工作,地质的分析研究,必须贯穿于其始终。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地质队伍,其任务范围已由过去着重从事地质灾害的勘察和提出防治对策意见。发展到直接承担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湖北省是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滑  相似文献   

11.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是地质调查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和正确化解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利因素,是推动和促进成果转化进程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梳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审计风险,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在论述我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成立七年多来,地质灾害勘察、监测和防治工作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地质灾害的涵义、类型划分与发育分布规律;提出了防治理论深化研究的设相民,监测,预报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对宁樟高速公路湖北段沿线一定范围的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从其发育特征、分布范围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和危害性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湖北省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现状出发,阐述基于WebGIS的地质灾害灾情动态评估的主要技术路线、系统架构以及技术实现,将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模型与WebGIS相结合,实现用户零客户端方式在IN-TERNET上开展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工作.并提出供全省统一的各类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模型及其评估因子,可保证评估过程的可视化、实时化.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的主要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主要介绍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专业监测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工作内容、监测预警工程施工和主要监测预警方法,阐述了有效的监测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研制的新型监测仪器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何彦奇 《中州煤炭》2020,(4):52-55,60
为了给辉县景区减灾防灾提供地质依据,根据实际工程概况,研究了辉县部分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及防治措施,预测评估了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以及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评估区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模型,分析并辨识影响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因素,遵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系列原则,建立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进行有效结合,提出可以对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多层次的数学评价模型,引入模糊数学中三角模糊函数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偏好和判断模糊性的优点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监测无线自动化采集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相对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但各种自动化的测量仪器及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又为地质灾害监测的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介绍了基于GPRS/GSM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示范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GPRS/GSM网络方式构建网络化灾害监测系统是可行的、经济的和方便的,也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深圳市位于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强烈的区域,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地质灾害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及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崩塌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是深圳市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中由人类工程活动开挖且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而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占绝大多数,研究斜坡类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防治对策对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梳理深圳市近年来的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库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深圳市斜坡类地质灾害的整体发育规律,结合目前深圳市斜坡类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总结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矿产勘查工作 ,水工环地质工作 ,海洋地质调查工作 ,地质科学技术工作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6个方面总结了我国 5 0年来地质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