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式视频编码(DVC)是建立在多信源信息编码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视频编码榧架。在对目前分布式编码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基础之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背景,然后分析介绍了目前几种典型的分布式编码算法,给出了空间域Wyner-Ziv视频编码和频域wyner-Ziv视频编码的仿真结果和分析,最后对当的影响分布式编码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剖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建立在Slepian-Wolf和Wyner-Ziv编码理论基础上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全新的编码框架。与传统视频编码方案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决定它可为未来无线视频信号编码与传输提供具有极大竞争力的解决方案。首先详细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和特点,然后讨论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视频编码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在Slepian-Wolf和Wyner-Ziv编码理论基础上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全新的编码框架.与传统视频编码方案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决定它可为未来无线视频信号编码与传输提供具有极大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本文对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剖析和展望了影响当今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简单介绍空域Wyner-Ziv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编码复杂度较低的基于交换域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的编码性能优于空域Wyner-Ziv编码算法.  相似文献   

5.
首先简要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分布式视频编码-Wyner-Ziv视频编码.然后对Wyner-Ziv视频编码中边信息进行理论分析,随后给出了基于加权MAD准则的边信息估计算法和基于先验概率约束的联合解码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解码优化策略,在编码端相同输出码率情况下,重建解码图像的PSNR比原始算法平均提高1.5dB.  相似文献   

6.
一种空间域Wyner-Ziv视频编码系统的性能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宗良  齐丽娜  朱秀昌 《电子学报》2007,35(10):2014-2018
分布式视频编码是建立在Slepian-Wolf和Wyner-Ziv信息编码理论基础上的全新视频编码框架,具有编码复杂度低,编码效率较高,抗误码性能好的特点.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分布式视频编码实现方案——空间域Wyner-Ziv视频编码,随后提出一种空间域Wyner-Ziv视频编码系统的性能改进算法,该算法在不增加编码复杂度的基础上,在解码端利用双向运动估计预测获取更高质量的边信息,同时采用基于Huber-Markov随机场约束的联合迭代解码算法重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输出码流情况下,本文改进算法在解码端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与空间域Wyner-Ziv视频编码算法相比平均提高2dB,并且主观效果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LDPCA的分布式视频编码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Distributed Video Coding)是一种新颖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在视频传输的差错控制、压缩、纠错上表现突出。文中利用LDPCA实现分布式编码,在实现较高压缩比的视频压缩方案的同时,实现了视频数据的自我纠错,增强了视频的抗噪能力和鲁棒性,能有效去除各种数字污染和噪声,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唯一性,扩展了分布式编码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是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独立编码-联合解码”模型的全新视频编码方法:它将系统的计算复杂度从编码端转移到了解码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现上,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与传统的编码方法都有根本性的不同。本文着重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原理,研究现状和典型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朱秀昌 《中国新通信》2005,7(5):106-110
本文首先介绍了视频编码中的速率、质量和复杂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出了几种码率控制机制;然后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概念和技术;最后介绍了视频编码的实现,包括软件实现、ASIC实现和高速DSP实现。  相似文献   

10.
林碧兰  郑宝玉  赵玉娟 《信号处理》2014,30(9):1098-1103
分布式视频编码是新的视频编码体系,与传统的视频编码体系相比,具有编码端相对简单、解码端相对复杂的特点。此外,压缩感知突破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降低了信号的采样率。将压缩感知理论应与分布式视频编码相结合,使编码端复杂度降低。在一些分布式压缩视频编码研究中,CS帧是由边信息和发送端传送的信息联合重建的,由于不同CS帧的边信息的预测准确度不同,导致不同CS帧恢复质量相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CS帧的二次修正准则的进行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方差作为修正准则的可行性,并在实验中加以验证。实验可知,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些帧的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11.
视频流传输中的差错复原视频编码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视频压缩技术在采用预测技术、变换编码技术和可变长熵编码技术以减少冗余信息的同时,也降低了视频流的容错能力.传输信道中的差错,不仅严重损害了视频服务质量,甚至会使通信系统崩溃,因此,在有错信道上进行视频传输,差错复原视频编码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差错复原视频编码技术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首先指出在视频传输过程中存在的由于传输错误而引发的比特流同步丢失及错误蔓延问题,然后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差错复原视频编码方法,最后指出:可伸缩视频编码和多描述视频编码是差错复原视频编码的发展方向;多描述编码同多路径技术相结合,能显著提高压缩视频信号的错误恢复能力和传输信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柳薇  马争鸣 《通信学报》2005,26(9):85-92
随着视频信息在网络上的应用需求的日益广泛和迫切,适合网络传输的视频编码技术成为了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旨在综述网络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并对比了目前主要的网络视频编码技术:传统的视频编码技术在传输中的应用,视频的可扩展性编码以及视频的多描述编码,最后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网络视频编码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综合运用各种编码技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通信迈入3G时代,在众多的3G增值业务中,移动视频业务无疑将会成为3G业务的核心应用,以视频编码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是支撑移动业务运营的基础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面向3G环境下的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技术问题;然后从可分级编码、视频转码、多描述编码、基于视觉特性的编码几个方面论述了针对移动视频的编码技术;最后对面向3G环境下的移动视频编码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感知的视频编码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感知的视频编码方法是目前视频编码的研究热点.该文综合论述了基于感知的视频编码方法,重点阐述了基于感知的3维视频编码方法.首先,对目前利用人类视觉系统中的亮度、对比敏感度、中心凹等视觉感知特性的单视点视频编码方法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基于立体感兴趣区域和双目敏感度特性的3维视频感知编码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就基于感知的视频编码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技术与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多视点视频编码中的视频目标提取与视差匹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通道视频目标分割算法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一种多视点视频编码中的视频目标提取方案.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多级块匹配视差估计算法.应用Moravec算子对视差矢量图进行检测,提取特征视差矢量并对其进行精确度检验.若特征视差矢量不够精确,则其所在块将重新进行小范围的块匹配.若块匹配误差仍太大则将其分裂为四个子块重新匹配.与传统块匹配算法相比,新方法能获得较为精确和平滑的视差场,提高重建后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H.264是由ITU-T和ISO/IEC的联合开发组共同开发的最新国际视频编码标准。论文首先介绍了该标准采用的先进技术,并结合其卫星传输信道的特点,对该标准在卫星视频业务方面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VxWorks的视频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芮雨  余松煜 《电视技术》2000,(12):69-71,76
在分析了现有系统的优缺点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系统由远端和中心两部分组成。远端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在收到报警信号之后完成视步采集和压缩,接着通过通信接口将压缩数据传给中心。中心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在接收到远端传来的压缩码流后解压缩,然后显示出来。同时,中心还能够以压缩或者原始的形式保存视频数据。目前,系统支持3种连接方式(网络、双绞线和无线)和2种图像格式(QCIF和CIF)。  相似文献   

18.
视频对象分割与两种面向对象的视频编码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翁南钐  蔡德钧 《电子学报》2000,28(10):106-110
在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中,视频对象的分割是重要的任务.本文研究一种利用位移帧差(DFD)的高阶统计特性和数学形态学算子的视频对象自动分割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根据一组转移帧差的高阶矩来得到一个大体覆盖运动对象的区域(模板),接着用形态学的腐蚀算子从模板的边沿向内腐蚀,直到对象的边沿.提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基于查找人头肩像轮廓最大转折点的头肩分离算法.在分割的基础上,用软件实现了一种基于MPEG-4的视频编码系统.提出一种面向对象分配带宽(OOBA——object-oriented bandwidth allocation)的极低比特率视频编码器.该编码器与传统基于帧的视频编码器相比,在低比特率环境下,PSNR略为下降,但图像的主观视觉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视觉感知编码方法的综述。首先介绍了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特性,然后根据视觉感知编码方法所利用的视觉特性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并分别介绍各类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视觉感知编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