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浅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连拱公路隧道在平面线路、洞口位置的选择上较分离式隧道自由度大,在一些中短隧道建设中,往往采用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山西省离石隧道为我国第一条黄土连拱公路隧道。本文结合该工程实际,进行黄土连拱隧道的关键施工力学问题研究:正洞上下台阶法与侧壁导洞法施工方案比较研究;先左洞(靠山一侧)施工方案和先右洞施工方案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压黄土连拱隧道应采用先开挖靠山一侧的侧壁导洞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2.
怀邵衡铁路某隧道开挖至出口段DK115+547掌子面发现溃口,出现涌泥涌砂;为降低溶腔泥水势能,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在掌子面右侧设置释能降压洞。基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溶隧道释能降压洞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并采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对释能降压洞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岩溶隧道释能降压洞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可以满足安全需求,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可为类似释能降压洞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营公路隧道突水处理可采用在隧道外侧新建泄水洞的方案,利用泄水洞将地下水“截流”后引排。为加快施工进度,通常利用半幅运营隧道作为施工通道,并在运营隧道内施作施工横洞的方法增加泄水洞开挖断面。如果施工横洞处围岩强度大,机械开挖困难时,需采用钻爆法开挖。但是传统钻爆法开挖会产生强烈的爆破振动,对既有运营隧道安全造成影响。提出一种既有运营公路隧道泄水洞施工横洞分区分段爆破开挖的施工工艺,能够解决在高强度围岩泄水横洞开挖时的功效低、爆破振动大、施工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近距离重叠盾构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考虑"先上洞,后下洞"和"先下洞,后上洞"两种施工顺序,重点分析后建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对已建隧道周围围岩位移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比分析可出结论,采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后建隧道的施工对地表沉降和已建隧道的二次扰动更小。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流花路站超大断面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超大断面隧道洞桩法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洞桩法,通过多个分离小导洞和桩、梁相结合在地下形成桩、柱和梁联合受力的框架支护体系能保证流花路站隧道施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小净距公路隧道在我国的修建越来越多。小净距公路隧道一般采用一先一后的施工方法,后行洞是在先行洞扰动之后的围岩中修建的,后行洞的施工又对已建的先行洞产生影响。为了揭示这类隧道的施工相互作用规律,本文结合重庆市金山大道岚峰隧道工程实践,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围岩各关键点的变形、应力场和塑性区的特征,研究表明:这类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后行洞的开挖对已修建的先行洞产生较大的作用,其分析结果能够为小净距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双连拱隧道施工均采用从中导洞、侧壁导洞开挖,初期支护到中隔墙浇筑,主洞开挖,衬砌施工等传统施工方法,在有限的施工期限内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通过技术研究,将各施工工序有机结合和无缝对接,使双连拱隧道施工更加科学、合理、快捷、有序。该项技术研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对其他双连拱隧道工程的开挖施工项目具有借鉴、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宜万铁路白云山隧道进口段是典型的铁路车站隧道.是国内复杂地质条件下第一个结构形式多样的铁路车站隧道.科技含量高。四线双连拱采用不对称中导洞法施工.大跨三线段采用CRD法施工,燕尾段连拱隧道采用无导洞法施工。通过对白云山隧道车站段的施工方法,施工管理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套快速、安全、高质量、经济的铁路车站隧道施工技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6,(6):140-141
在山区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全长过大,隧道埋深坑深度过深,施工难度大,施工进程受阻。针对这类施工难题,多采用打隧道斜井进入正洞增加作业面的方法,以加快施工进程。本文结合南门口隧道3#斜井与正洞相交实际工程,从总体施工方案,斜井交叉口支护措施,导洞施工方法,监控量测等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此类型工程提供有效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差分法计算程序FLAC3D模拟既有地铁车站下穿隧道三台阶法、CRD法、侧壁导洞法不同施工开挖过程对上部既有地铁车站影响研究,揭示了下穿隧道不同施工方法对既有车站的位移变化的影响差异。侧壁导洞施工方法的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的规律性和数值均较为吻合,表明了模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通过三台阶法施工、CRD法、侧壁导洞施工三种施工方式的对比分析发现,侧壁导洞法施工引起的洞底沉降值比前两者方法均要小。下穿段隧道采用侧壁导洞施工方法,对上部已有地铁车站隧道结构变形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唐海斌 《山西建筑》2015,(1):167-168
对金温扩能铁路油竹隧道、龙须岩隧道、荣林隧道处于复杂环境洞口段无法施作超前大管棚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出洞采用洞内大管棚加洞外防护施工相结合的方式,并阐述了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具体措施,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连拱超浅埋隧道下穿104国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春 《建筑技术》2011,42(8):754-757
宁杭高速公路梯子山隧道为大跨度、超浅埋、连拱隧道,且工程下穿国道,施工设计采用暗挖、三导洞先行的施工方案,即先开挖左、中、右三导洞,做临时支护,再施工中隔墙,然后开挖主洞,主洞开挖也分左右洞,并及时浇筑仰拱以形成封闭结构,最后二次衬砌,以防拱顶下沉.实践证明,工程施工方案可行,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隧道施工中采用双连拱隧道可降低隧道线之间的间距,降低地形复杂侧隧道长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在山区隧道中应用广泛。中导洞施工作为隧道工程的关键环节,对隧道施工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论文以实际隧道工程为例,对中导洞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武晓东  程裕  和锋刚 《山西建筑》2010,36(27):344-345
以某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施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块石土围岩下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方案,通过采用扇形过渡、设置喇叭口、正洞门架挑顶施工的方法,成功实现了块石土围岩下斜井到正洞的安全转化,预防了隧道塌方,为在块石土地段进行斜井到正洞的转化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隧道修建工程中,设置泄水洞的一个目的是有效地减小隧道断层段落的富水压力,降低正洞带水作业的施工风险,同时揭露未开挖段的地质情况;另一个目的是防止隧道排水不畅引发冻害,影响运营安全。铁路单线隧道防寒泄水洞一般设置在隧道正下方,泄水洞与正洞在施工过程中相互影响,结合阿尔金山隧道进口泄水洞与正洞施工实例,进行了正洞与泄水洞竖向小净距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双连拱隧道不同施工工法下的位移和受力特征,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依托惠州市四环路南段西坑东双连拱隧道工程,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Ⅴ级围岩下三导洞法施工、Ⅳ级围岩下中导洞法施工进行模拟,得到拱顶沉降、洞身位移、锚杆轴力以及中隔墙内力的计算结果。通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西坑东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渝怀铁路金洞隧道出口连拱隧道段采用两导洞工法开挖施工,着重介绍了经过理论计算分析的隧道洞周位移、支护内力及安全系数变化情况,判断分析施工方案是否可行,确定出影响工程地质体稳定的关键部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必要的加固措施,减少施工盲目性,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稳定,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斜井与主洞的交叉口是隧道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隧道施工中事故的高发区段。一般隧道土建不对斜井与主洞交叉口的工序转换做针对性设计,施工时随意性较大,这给隧道工程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因此,为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介绍了一种斜井进正洞的转换工艺,其涉及的主洞和斜井均采用钻爆法施工,并针对斜井进单侧壁导坑开挖工法(CRD工法)下主洞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步序进行了专项设计和细化。该工艺逻辑清晰、安全可靠,可以保证斜井与主洞交叉口工序转换期间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在黄土长大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斜井需经过三岔口挑顶进入正洞施工,该位置围岩受力复杂,处理不好可能形成长久的安全隐患,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已无法满足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本文阐述了旬阳特长隧道1号斜井转正洞施工中,成功运用了"大包法"挑顶施工技术,缩短了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20.
富水地层中重叠隧道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叠隧道施工易产生隧道结构不稳定和地层变形等问题。重叠隧道富水地层施工时,土层开挖应力释放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和隧道变形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增加了施工难度。以深圳地铁5号线重叠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开挖应力释放和渗流作用在重叠隧道施工不同阶段对隧道结构和土层变形的影响,得到富水地层重叠隧道施工土层变形规律,同时提出了控制地层变形措施。重叠隧道下洞施工时,采用设置超前注浆支护能有效控制开挖应力释放引起拱顶沉降,开挖完成后隧道拱顶在渗流作用下沉降稳定,而隧道上覆土层因失水固结产生较大工后沉降,同时地表沉降槽深度和半径在渗流作用下不断增大;为避免下洞隧道在渗流作用引起上洞隧道整体沉降,上洞在下洞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稳定后进行施工。上洞开挖应力释放引起较大地层沉降,开挖应力释放引起较大地层沉降,渗流因素引起地层工后变形较小,地表沉降槽深度迅速增大而影响半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