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三断块馆一油组在开发初期没有充分考虑其结构疏松、底水厚度大等地质特点 ,采取高射开程度、高采液强度的方式生产 ,从而导致油井出砂和油井含水上升现象十分严重。为此 ,2 0 0 0 - 2 0 0 1年 ,大港油田对新井采用先进的长效防砂工艺 ,对老井采用类似防砂工艺 ,使羊三断块馆一油组 36 4× 10 4 t储量得以有效开发 ,为今后该类油藏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注水开发为复杂断块油藏驱油主要手段,油井注水见效差别却很大,以XX断块为例,应用动静态资料,从构造、储层等地质特征及注水开发井网多方面分析影响注水效果的因素,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注采井网的调整中,提高最终采收率。对复杂断块油藏高效注水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亲水砂岩油藏注水吞吐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港油田南部地区的油藏大多为复杂断块油藏,油藏内部断层多.由于断块面积小而封闭、储集层低渗透、原油黏度高而注水驱替难度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往往出现憋压注不进的现象,受益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该娄油藏可充分利用其砂岩的亲水性,根据亲水介质的自吸排油机理,对生产井周期性地先注水后采油,进行注水吞吐开发.来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王官屯油田王261断块(低渗透油藏)和自来屯油田自1914断块(稠油油藏)均为亲水性复杂断块油藏.在先导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实施了以注水、关井、采油为一个周期的注水吞吐开发模式,2个断块吞吐累计增油2.2万t以上。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辛油田营13 断块油藏储层非均质严重、地层倾角大、井网不规则、水驱不均衡的问题,运用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综合考虑储层物性非均质和剩余油饱和度非均质等多种因素,以一注多采井组为例,建立了断块油藏新区和高含水期油井产液量的优化方法。计算分析表明,为实现注水开发在平面上的均衡驱替,油井调整产液量时要综合考虑地层倾角、油层厚度以及目前油井含水率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垂直构造线方向的一注两采井组,地层倾角越大,高部位与低部位油井产液量的分配比例越大;油井含水率差异越大,低含水井与高含水井产液量的分配比例越大;两侧井区厚层相差越大,油井产液量的分配比例越大;储层渗透率差异对 达到均衡驱替所需的油井液量的分配比例影响相对较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营13 断块油藏的注采调整中,日产油能力上升至110.. 3 t/ d,综合含水由95.. 6%降至91.. 7%,提高采收率2.. 4%,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发育带有隔夹层的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隔夹层控制着底水锥进速度及单井水淹时间,如何利用隔层控制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对延长单井见水时间及提高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在精细刻画油藏隔夹层分布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底水油藏见水时间公式,研究了隔夹层对油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油井隔层半径为150 m时,既可以有效传导底水能量,又能够延长油井见水时间,此时计算油井见水时间为2 a;南堡凹陷堡古2油藏应用针对性的控水稳油对策,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琬 《石化技术》2020,(3):260-260,268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开展油资源的过程中,小断块边底水油藏也是油资源开发的重要油藏。但是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具有较为复杂的隔夹层,较窄的含油带,是一种小规模的油藏,在开发模式和开发技术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影响小断块边底水油藏的开发效率和开发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开发的实践和认识进行有效的研究,通过对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开采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调整油田的开采策略和方法,有效的提升小断块边底水油藏的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7.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油藏CO2驱油效果差异较大,为制定提高CO2驱油效果的有效措施,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对苏北9个CO2驱区块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井型、压裂情况、注气前油井产油量、注采比和注气方式等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为:直井的开发效果好于水平井,非压裂井的效果好于压裂井,油井初产量越高则CO2驱油效果越好,最佳注采比为2.5左右,而注CO2方式对开发效果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采用的井型、油井是否压裂、注气前油井产油量是影响CO2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研究制定提高苏北盆地复杂断块油藏CO2驱油效果的技术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这些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综合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大港油田南部官984地区孔二2油组属低渗透油藏,由于该断块构造落实程度低,储层物性差,油井自然产能低,一直未能投入开发.2004年老井复查,对该块重新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结合储层、测井、油藏特征及油藏工程综合研究,认为该断块具有有利的油气富集条件,先后在该地区部署评价井2口,压裂后获高产油流,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整体开发方案.经整体压裂获得了较高的单井产能,实现了整体探明整装投产.  相似文献   

9.
通过哈2-306井压裂前后测试成果对比分析,并结合地质研究成果和三维地震资料,对 哈22断块A1油组油藏动态特征、油藏类型的确定和油藏压力情况作出准确、可靠的分析,为哈22 断块A1油组的滚动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XW6断块油井试采时生产气油比较高,常规方法求取高压物性样品难度大。针对油藏特点在XW6-1井获取了MDT原始地层流体样品,开展了XW地区油藏相态特征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利用多种方法进一步确定了该油藏的油藏类型为弱挥发油藏,并结合相态特征提出了下步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深层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技术政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中原油田深层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状况,建立该类油藏最小含油面积、开发投资、收益、油藏开发经济可行性、油藏递减规律、经济规模储量等计算模型.开发经济技术界限研究表明:边际油藏最小含油面积为0.02 km2;油井经济界限产量受油藏埋藏深度、原油价格、吨油操作成本的影响,其中油藏埋藏深度、原油价格是影响油井经济产能的敏感因素;最小储量规模受油藏埋藏深度、采收率、原油销售价格、吨油操作成本等影响,其中油藏埋藏深度、原油销售价格是影响经济规模储量的敏感因素.由于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原来评价为低效或无效的小规模储量可能已变为可开采的经济储量.对卫360块沙三段中亚段6-7油藏总体评价结果表明.该油藏处于经济开发的边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哈22-306井压裂前后测试成果对比分析,并结合地质研究成果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哈22断块A1油组油藏动态特征,油藏类型的确定和油藏压力情况作出准确,可靠的分析,为哈22断块A1油组的滚动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东庄油田属于水驱断块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的油田,综合含水超过60%,稳产难度越来越大,稳油控水成为油田开发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地层压力过高导致油水井套损,水井作业泄压时间长,油井低能、低效生产,根据油藏特点建立合理的注采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文中首次提出在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中采用微生物复合降黏技术。该技术是一项针对采取水平井开发但采出程度仍然较低的稠油油藏提出了的综合技术,解决了单一微生物采油效率较低的问题。在BQ油田B64断块馆三3油组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B28KH井运用该技术后,油井原油黏度有效降低,综合含水下降,单井产量明显上升。该技术先导实验的成功,为提高同类稠油油藏,特别是采用水平井生产、底水活跃、隔夹层不发育的稠油油藏的开发,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化不同类型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中国石化所属油田的中高渗稀油砂岩断块油藏452个开发单元为对象.从油藏开发角度,将断块油藏类型划分为天然能量开发的边底水断块油藏、注水开发的简单断块油藏、复杂断块油藏和极复杂断块油藏.分析不同类型断块油藏井网形式和水驱采收率的关系.回归出不同类型断块油藏采收率计算公式,分析了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断块油藏挖潜提供决策依据。图3参4  相似文献   

16.
特低渗透油藏合理注气能力和开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国内外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及大庆外围芳48断块地质特点,在开展室内油水和油气相渗透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油水及油气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及气藏工程方法,分析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和油气渗流特征、采油指数与吸水指数、采油指数与吸气指数、油层破裂压力和注气能力的关系,研究出了特低渗透油藏注气能力设计方法,并在芳48断块注气方案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芳48断块特低渗透扶余油层具有常规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流特征,采油能力和吸水能力低,吸气能力较高,在合理注入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注气能力,注气比注水开发效果好。矿场试验结果证实,芳48断块注入产能设计指标与矿场实际开采结果相近,注气压力较低,油层吸气能力强,油井产量明显高于类似的水驱油藏的产量,说明注气开发是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动用程度的有效途径,为类似油藏注气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示踪剂技术在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桥口油田位于东濮凹陷的中部,属于典型的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利用示踪剂技术,判断油井来水方向,结合储层特征研究,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合理指导油田开发,达到了控水增油,提高二、三类薄差层动用程度,改善区块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衰竭式开发的小气顶油藏由于天然能量不足,随着开发生产的进行,油井产量下降快,整体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不理想。ZSG油田Z3断块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油井大多间开低液生产,有必要开展注水试验,优选合理注采井网,鉴于地下亏空大,采用弥补地下亏空和采出孔隙体积两种算法优化合理注入量,注采试验区块现场实施表明,注水后油井产量上升,增油见到明显效果,注水试验区块的成功对ZSG油田全面实施注水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油田高倾角油藏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规模大,地层倾角超过10°以上的储量占总探明地质储量的68.6%。受构造高差的影响,常规注水开发难以实现构造顶底部位油井均衡驱替,边底部油井含水率上升快,构造高部位油井受效差,整体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海拉尔油田高倾角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差的问题,以注CO2重力驱油实验为基础,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开展注CO2重力驱油机理、影响因素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以原始地层压力10.57 MPa注入1.2 PV的CO2时,CO2驱油效率可达55.9%,能大幅度提高高倾角断块油藏的采收率;地层倾角、储层渗透率、注气速度是影响注CO2重力驱效果的主要因素;海拉尔油田有4 411.35×104 t石油探明地质储量适合开展注CO2重力驱开发,注CO2重力驱技术在海拉尔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荆丘油田晋45断块属第三系砂岩油藏,经多年开采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大部分油、水井进行过多次酸化改造。随着油井含水上升,层间矛盾加剧,常规酸化工艺已不能适应生产需要。为此在该断块开展了暂堵酸化试验,以先堵后酸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6口油井累计增油1.62×104t,3口水井累计增注6.2×104m3。为同类油田开采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