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印楝素类成分对照品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5,(7)
[目的]报道一种快速、高效制备印楝素类成分对照品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制备高效液相色谱(RP-PHPLC),从印楝粗提物中分离得到10种化合物,并采用NMR和HPLC Q-TOF MS对分离产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HPLC检测,外标法或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10种化合物分别是印楝素A(azadirachtin A,AZ-A)、印楝素B(azadirachtin B,AZ-B)、印楝素D(azadirachtin D,AZ-D)、印楝素H(azadirachtin H,AZ-H)、印楝素I(azadirachtin I,AZ-I)以及nimbin、salannin等,10种印楝素类成分对照品的纯度均9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重复进样,适用于制备高纯度印楝素类成分对照品;该对照品可用作印楝素相关产品、制剂质量控制及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等实践中的定性、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
O.3%印楝素乳油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研制并已获得我国农药登记的0.3%印楝素乳油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性杀虫剂,对小菜蛾、稻飞虱等害虫具有显著的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目前,国内关于印楝素制剂的分析方法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0.3%印楝素乳油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道航  徐汉虹等 《农药》2001,40(9):18-18
由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研制并已获得我国农药登记的0.3%印楝素乳油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性杀虫剂,对小菜蛾、稻飞虱等害虫具有显著的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目前,国内关于印楝素制剂的分析方法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楝属植物中药用成分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英  谭世语  张进 《化工进展》2002,21(5):334-337
楝属植物杀虫剂因其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和谐性而倍受社会青睐。目前,国内对楝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印楝素,川楝素的作用对象,作用机理等方面都有较明确的认识,并已开发出一些有效的新产品,本文对楝属植物中药用成分的研究开发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丰富的柚子资源,柚子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极高。柚子核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物质和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经研究表明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昆虫拒食等功效。分析近年来对植物中的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比较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亚临界流体不同萃取技术;比较结晶法、柱层析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型HPLC法不同的分离手段对活性成分的提取优劣,为柚子核中功能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印楝的开发价值与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高效杀虫植物,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简述了印悚研究的发展史,着重述评了Larson、Stark、Morgan对印楝研究的贡献.从印楝所含的活性成分在广谱、高效、高含量、高稳定性、低毒和易提取及生态安全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它的开发价值,同时介绍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在印楝素提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制约印楝产业发展的2个最主要的问题,即商品价格和药效缓效问题,提出了解决价格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莱氏野村菌与6种常用植物源农药的生物相容性,为复配农药制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测定30 h后孢子萌发抑制率、12 d菌丝生长抑制率及15 d产孢抑制率,考察菌株与农药的相容性。[结果]在高、低浓度下,蛇床子素、印楝素、苦皮藤素对菌株的抑制作用高于鱼藤酮、天然除虫菊素、苦参碱;在推荐使用质量浓度下,鱼藤酮的抑制作用最小而印楝素完全抑制生长。[结论]莱氏野村菌与鱼藤酮、天然除虫菊素、苦参碱的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印楝素(azadirachtin)是第一个从印楝Azadirachtaindica种子中分离出来的、目前世界公认的活性最强的植物源昆虫拒食剂,对害虫具有显著的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印楝素主要存在于印楝种子中,印楝种子中含印楝素可达0.1%~0.9%(w),为了从印楝种子中充分提取印楝素,本文建立了用超临界流体从印楝种子中萃取印楝素的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选择萃取条件,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35℃,压力30MPa,夹带剂用量每克印楝种子干粉1.5mL甲醇,提取率明显优于溶剂法。  相似文献   

9.
彭黎旭  韩丙军  何书海  殷宁 《农药》2006,45(12):849-851,858
测定印楝4种不同提取物(印楝素A、印楝油、印楝乙酸乙酯粗提物和印楝超临界CO,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忌避、熏蒸和毒杀活性。4种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都具有较好的忌避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忌避活性呈下降趋势;4种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熏蒸活件差异较大,活性大小为印楝油〉超临界CO2提取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印楝素A。毒杀活件测定结果且示,4种提取物毒杀活性均较差,但由于印楝活件成分具有忌避、拒食和其它生物活性,对玉米象种群的数量有较明显的榨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溶剂法萃取印楝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农药由于其污染环境、杀伤天敌、残留物对人畜有害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生物源农药因其安全性越来越被看好。印楝素就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杀虫活性物质。溶剂法萃取印楝素工艺分为4类:①先去油,再用极性有机溶剂萃取;②直接用极性有机溶剂萃取;③用烃类溶剂和极性溶剂协同萃取;④用水萃取。4种工艺各有特点,今后溶剂法萃取印楝素工艺应向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富根  张宏军  李友顺 《农药》2014,(4):304-306,311
印楝素是从印楝中提取的一类植物源农药,具有广谱、低毒、不易产生抗药性和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已在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登记和应用,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生物农药品种之一。从印楝素的产品化学、作用机理、国内外登记管理现状、质量和残留限量标准制定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1日下午,受江苏省科技厅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在南京主持,召开了由我所谭卫红博士主持的江苏省基金项目“印楝种仁中印楝素类活性成分的光稳定性研究”(项目编号:BK2005008)验收会。  相似文献   

13.
杀蝗绿僵菌与植物源农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的杀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和田间分别测定了植物源农药印楝素和苦参碱与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混用对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协同致死作用.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和苦参碱与绿僵菌混合施用时对亚洲小车蝗的防效显著增强,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印楝素和绿僵菌混用与单独施用绿僵菌相比对亚洲小车蝗的LT50缩短了约3.17 d,苦参碱和绿僵菌混用与单独施用绿僵菌相比对亚洲小车蝗的LT50缩短了约1.81 d;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印楝素和苦参碱与绿僵菌混合施用的防效都达到90%以上.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混合施用和单独施用绿僵菌的差异显著.因此,植物源农药与绿僵菌可以结合用于防治亚洲小车蝗.  相似文献   

14.
生物农药印楝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楝在害物综合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在效益方面没有负面影响 ,其主要缺点是对昆虫控制缓慢。印楝已在茶种植园、园艺上应用 ,也正在英国进行云杉树防治线虫的森林实验。一些印楝产品已经在德国和斯洛文尼亚获准登记。印楝产品在生物农药市场上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印楝素作为一种性能优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源杀虫剂,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综合印楝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印楝素的提取分离、有效成分鉴定、分析方法、稳定性、作用机制、安全性、剂型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阐明了印楝素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印楝素今后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自从 Chopra(1928)首先报道印楝树(Azadirachta indica)产品的杀虫性质后,主要在印度开始研究其忌避作用。继而发现印楝产品具有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作用,自此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对印楝的研究。印楝种核的水或醇的粗抽提物可使半变态或全变态昆虫发生异常变态并降低繁殖力,其叶片抽提物也有同样效果但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17.
3种植物源农药对平菇菌丝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永振  周莉  陈艳露  李子玲  刘斌 《农药》2013,(7):507-508,511
[目的]筛选出可有效用于平菇害虫生物防治的植物源农药。[方法]采用拌药栽培法分别考察3种植物源农药对平菇菌丝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拌药栽培试验中,除虫菊素和印楝素对平菇菌丝生长抑制率极低,其EC50值分别为58655.27、87.33 mg/L,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不受影响。[结论]除虫菊素和印楝素可安全用于拌料栽培以防治平菇害虫。  相似文献   

18.
使用超声循环提取机进行了对印楝种仁中印楝活性成分的萃取工艺研究,以印楝素A质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优化萃取工艺的甲醇加入量、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循环转速4个因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加入量为5L,超声功率为1500W,提取时间40min,循环转速1800r/min。此时,500g印楝种仁粉的萃取物中印楝素A的理论产量为3.06g。并对该技术应用于印楝种仁中印楝活性成分提取的产业化前景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药》2021,(5)
[目的]为表征世界和中国印楝农药专利发展特征。[方法]基于Innography、CNIPR专利数据库检索近20年的印楝农药专利,采用OriginPro 9.1软件,通过统计图表示印楝农药专利的专利权人分布、专利技术生命周期;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曲线回归分析,定量表达印楝农药专利数量变量与相应专利出版时序(数值化日期)变量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世界和中国印楝农药专利发展特征。[结果]印楝农药专利主要分布于A01(农林业)、A23(物料及其处理)、C07(有机化学)、C11(植物油)等IPC大类(Class)中;中国、印度、美国、日本的印楝农药专利数量占世界印楝农药专利数量的71.37%,印楝农药专利的国家分布呈集中分布;排名前10的专利申请人(机构)的印楝农药专利数量占世界印楝农药专利数量的20.60%,印楝农药专利的专利权人分布呈普遍分布;世界和中国印楝农药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经历了新兴阶段;未来预测分析表明:成长阶段分为渐增期、快增期、渐停期。印楝农药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成长阶段Logistic模型的预测值与对应的观测值有较高的适当性(Reduced Chi-Sqr≤286.82123),预测准确性高(R_(adj)~2≥0.7149)。。  相似文献   

20.
印楝素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永清  徐汉虹 《农药》2004,43(10):453-454,45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了印楝素在不同溶剂中的降解率。用印楝甲醇抽提物和印楝素纯品试验的结果表明:印楝素在甲醇、乙腈、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印楝素在这4种溶剂中的降解速度顺序为乙醇>甲醇>DMF>乙腈。用这4种溶剂溶解并在(54 )癈保存14d后,印楝甲醇抽提物中的印楝素分别降解 45.3%、38.7%、27.5%、22.3%;印楝素纯品分别降解 62.6%、41.9%、28.0%、11.1%。在(0 )癈保存14d后这4种溶剂中的印楝素都基本不降解,在室温下保存14d后都只有少量降解。从各方面考虑,DMF是一种适合于加工印楝素制剂的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