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横向移箱机构作为高速水稻插秧机送秧关键机构,对水稻插秧机整体工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Pro/E对横向移箱机构各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装配,然后通过ADAMS进行虚拟仿真,可以真实地反映滑块和螺旋轴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为更进一步地研究提供依据。滑块作为横向移箱机构核心传动部件,对其进行相应优化设计,可以显著改善横向移箱机构运动平稳性,减轻移箱过程中滑块和螺旋轴间的接触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针对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插秧机插秧行距调节功能要求,设计了一种可调秧箱单元间距的秧箱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利用ANSYS对秧箱单元进行了模态分析。最后通过试验对样机进行性能验证,利用测量平均每穴株数的方法验证秧箱系统的送秧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秧箱单元间距调节误差在0.7~0.9 mm范围内,插秧每穴3~4株,符合农艺要求;秧箱单元调节方便,秧箱系统送秧稳定性好,满足了可调宽窄行插秧机的工作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横向送秧凸轮是2ZJ-4型机动水稻插秧机的一个关键零件。该件具有一条封闭变化的左右旋凸轮槽(见图1),其功能是其旋转带动秧箱做直线往复运动,完成横向送秧工作。目前国内多数厂家采用分解式加工,此种加工方法虽然简单,但加工效率不高、精度低。为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新设计并已应用的“靠模法“加工横向送秧凸轮槽是较经济的方法。本文则对其设计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水稻播秧机是集秧苗存储机构、送秧机构、切割机构、落秧机构为一体的水稻播秧机械。  相似文献   

5.
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分析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并列举常见的故障:送秧机不工作、主离合分离不彻底、送秧轴间歇工作、秧箱不工作、定位离合分离不彻底、定位离合手柄卡滞、秧箱跳槽、各行间深浅不一致、夹苗取秧量忽多忽少、送秧齿轴不转、某组栽植臂不工作等,一一分析诱因,阐述具体的排查方法,为避免因故障而带来的损失,阐述相关的维修技术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车床进给箱移换机构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大鹏 《机械设计》1996,(10):27-27
车床进给箱移换机构新方案汪大鹏(长沙大学)CA6140型等车床进给箱如图1所示,在XⅢ轴右端有两个齿数、模数及压力角相同的齿轮A和B,系已有移换机构的一部分。A轮通过花键孔与轴固联,B轮则空套在同一轴上。图1双轴滑移齿轮进给箱新的移换机构的这一部分就...  相似文献   

7.
关注排行榜     
《农机导购》2014,(1):102-104
轮式收割机 1 久保EISPW-48C型手扶插秧机 采用660mm的大直径车轮,提高了对湿田、烂田作业的适应性和田间通过性。通过扭转杆可实现向中央恢复的自动平衡系统,即使在凹凸不平的田里作业,也可实现插深一致。采用双排送秧方式,确保纵向供秧可靠。采用内置送秧棘轮机构,传输环节少,传送可靠,送秧精确,降低零件使用成本。5挡株距可调,从密植到疏植应付自如,特别对杂交水稻、双季晚稻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的滑块群驱动机构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该并联机构能够实现X和Y轴的移动以及绕Z轴的转动。运用螺旋理论分别对单个分支的约束和整个并联机构的运动螺旋进行求解。通过螺旋理论中的互逆原理,求解出机构的约束螺旋系,从几何的线性相关性来求解机构的自由度。通过求解约束螺旋系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和刚化输入后约束螺旋系的最大线性无关组来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机构自由度选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机的栽植机构关键部件秧针的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借助Matlab软件编程,精确的获得秧针端点E的理论运动轨迹。然后采用与SolidWorks无缝集成的COSMOS Mo-tion三维动力学仿真软件模拟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机的分插机构运动过程,从而得到栽植机构秧针前端点的运动轨迹图,验证了理论运动轨迹。另外,还对秧针端点E的理论运动速度v及角速度ω进行了仿真分析,这对栽植机构的结构参数的合理选取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稻栽植机栽植机构中秧针运动的工作原理,应用与SolidWorks无缝集成的COSMOS Motion三维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分插机构进行了模拟,得到栽植机构秧针前端点运动轨迹图.同时对秧针端点的运动速度及角速度加以分析,为选择合理的栽植机构的结构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行研制的2ZB-8型电磁振动式小型水稻摆秧机,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型号为AT89C52型单片机的直接数字控制技术来解决摆秧机的行走速度与摆秧量同步的问题.并在设计中使用PROTEL99SE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万红  杨坚 《机电工程》2003,20(1):15-17
对单片机应用在水稻摆秧机上的实时控制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系统主要硬件和主要程序流程以及一种利用查表程序设计实现实时控制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市场调查,目前的步行式插秧机几乎都是插平盘秧苗、横向取秧次数为20和26次的插秧机,用户急需一种能插钵形毯状秧苗、横向取秧次数为14次的插秧机。通过研究20和26次取秧插秧机的进给齿轮,重新设计进给齿轮,可得横向取秧次数为14次的钵形毯状秧苗插秧机。  相似文献   

14.
分析高速线材轧制线上精轧后夹送辊装配高速试车过程中传动轴出现抱死问题的原因,介绍其故障的排除方法,为解决传动轴运转过程中出现抱死问题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了弧齿锥齿轮的多自由度弯曲-扭转-轴向移动-扭摆等耦合振动的三维空间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传动轴和轴承的弹性变形以及齿轮的啮合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和啮合冲击激励。在此基础上,对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6.
水稻植质钵秧栽植机纵向进给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纸盘水稻钵秧栽植机的纵向自动进给机构的方案设计和工作原理。该机构采用等距型孔栅板橡胶带实现纵向进给,无相对滑差,进给准确,确保栽植机构准确分秧。  相似文献   

17.
焊头机构作为LED全自动固晶机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实现在WAFER上吸取晶片,并传送至LED支架上,完成取放芯片的任务,使其满足高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的工艺要求。本文基于SolidWorks建立焊头的三维实体模型,结合介绍了ADAMS运动学仿真软件对摆臂的质量或重心进行结构调整处理,寻求减小瓷嘴在Z方向的振动位移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摆臂在改变质量和重心位置试验中,瓷嘴Z方向振动位移随质量和重心位置的减小而逐渐降低,且加速度曲线趋于光滑。其中在质量不变,重心距离花键轴中心变小时,瓷嘴在Z方向振动位移减小11%左右,曲线光滑,在进一步减小摆臂的质量的情况下,瓷嘴在Z方向振动位移又减小18.5%左右,曲线光滑,因此推测在改变摆臂质量和重心位置的情况下,可能减小瓷嘴在Z方向的振动位移。  相似文献   

18.
张昆  赵妍  刘海军  张义峰 《机械》2010,37(2):4-6
水稻钵育栽植机的设计是实现水稻钵育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区别于传统的水稻栽植机其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法还不成熟,在理论研究方面还不完善。为探索新的设计方法,论述了神经网络算法对农业机械设计的适用性,以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和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为理论基础,将SOM-BP集成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水稻钵育栽植机关键部件设计领域,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集成网络训练,得到设计结果。验证了SOM-BP神经网络在农业机械机设计中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胡晓明  朱为国 《机械传动》2012,(8):48-50,84
以某高速插秧机的主变速器为例,根据高速插秧机对质量和传动的平稳性要求,以主变速器中齿轮系体积最小和齿轮传动重合度最大为优化目标,根据变速器的设计准则和性能要求建立约束条件,建立高速插秧机主变速器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主变速器的体积减小了9.01%,重合度增加了5.85%,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型纸盘水稻钵育栽秧机分秧进给机构,该机构采用等距型孔栅板橡胶带实现纵向进给,无相对滑差,进给准确,确保栽秧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