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荣 《数据通信》2010,(1):28-30
首先介绍了用于IEEE802.3avEPON10Gbit/s具有复位功能的直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构成、原理和性能。接着阐述了交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机理,介绍了用于IEEE802.3ahEPON的1.25Gbit/s交流耦合突发模式APD光接收机的结构和性能。随后简述了2.5Gbit/s边检测突发模式GPON光接收机的原理和性能。最后给出近年来在文献上报道的一些10Gbit/sPONOLT光突发模式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和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业务的产生以及PON传输5G移动前传和回传信号的需求,要求PON能支持单波超过10 Gbit/s速率的传输.当线路速率超出10 Gbit/s时,色散和功率预算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25 Gbit/s PON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采用基于零色散附近的25 Gbit/s速率的EML、分别基于25 Gbit/s和10 Gbit/s速率的APD接收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5 Gbit/s速率的APD,EML的发射光功率设置为+5 dBm,在没有光放大器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0 Gbit/s对称的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的32 dBm的N2级别的光功率预算.  相似文献   

3.
2.5 Gbit/s光发射模块消光比与光接收误码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改变2.5Gbit/s光发射模块消光比(EX),对作为标准接收用的光接收机灵敏度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EX小于9.0时,光接收灵敏度较差;EX大于15.0时,由于眼图中交叉点偏低或光脉冲波形畸变,可能导致光接收灵敏度恶化;EX在9.0-12.0范围时,光接收灵敏度最佳。  相似文献   

4.
基于0.13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25 Gbit/s的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单片集成的放大电路。该电路实现了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的单片集成,并采用带反馈系统的跨阻放大器、电感峰化、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等设计有效提高了增益、带宽和系统稳定性。经仿真与测试,该设计增益达到69.9 dB,带宽为19.1 GHz,并在工业级芯片工作温度(-40℃~+85℃)下带宽误差不超过0.1%。该芯片工作时需要的供电电流为45 mA,功耗为81 mW,信号抖动RMS值为5.8 ps,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本设计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100 Gbit/s(25 Gbit/s×4线)光互连系统的设计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目前100Gbit/s系统的现状,然后对100Gbit/s系统的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并就N×100Gbit/s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光纤选用、入纤光功率、OSNR、光功率均衡、在线监测等重要因素的考虑和选取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出N×100Gbit/s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传送网主要的组网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Gbit/s PAM4光收发模块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阶脉冲幅度调制(PAM4)、数据传输速率达200Gbit/s的光发射组件封装方案。该封装内部集成了4路PAM4电/光转换通道,单通道数据传输速率为50Gbit/s。介绍了该200Gbit/s PAM4光发射组件的组成和技术难点,然后对其中的50Gbit/s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了建模、仿真和优化,最后完成了样品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单通道PAM4数据速率可达50Gbit/s,整体PAM4数据速率可达200Gbit/s,满足光收发模块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增益调制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机制进行了2.5Gbit/s的非归零码光脉冲的波长转换。向上波长转换间隔大于14nm。最后,对转换信号测量了接收机入纤功率和误码率的关系曲线、光眼图、消光比和光信噪比等参数,结果发现转换信号眼图清晰,张开度大,消光比大于10dB,光信噪比大于30dB。实验表明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交叉增益调制可以较理想地实现2.5Gbit/s的非归零码的全光波长转换。  相似文献   

8.
《电信技术》2013,(6):24
PMC公司近日推出了PM5440 DIGI 120Gbit/s芯片,这是业界首款同时支持10Gbit/s、40Gbit/s及100Gbit/s速率,实现OTN传送、汇聚及交换的单芯片OTN处理器。DIGI 120Gbit/s可以实现高效的网络资源共享及动态分配,助力OTN有效地将光网带宽虚拟化,满足大数据所需的弹性流量。光传送网是提供基于云的高效服务至关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DWDM系统正朝着长距离、高速率、大容量、智能化方向发展,40Gbit/s DWDM系统也逐步走向商用。由于采用常规NRZ码型的40Gbit/s DWDM系统的色散容限大约在60ps/nm,且OSNIK容限、接收机灵敏度等指标要求均比10Gbit/s DWDM系统有所提高。考虑N40Gbit/s DWDM系统接收端的光功率平坦度和链路残余色散值均要求是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10.
如今数据中心的业务流量需求急剧上升,很多服务商早已开始着手400 Gbit/s以太网通信系统的建设.相比于100 Gbit/s光模块,400 Gbit/s光模块可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以及更低的功耗和成本.针对上述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光通信网络系统的400 Gbit/s光收发模块设计方案.首先介绍了400 G...  相似文献   

11.
马俊  张宾 《电信技术》2009,(4):45-47
近年来DWDM系统正朝着长距离、高速率、大容量、智能化方向发展,40Gbit/s DWDM系统也逐步走向商用。由于采用常规NRZ码型的40Gbit/s DWDM系统的色散容限大约在60ps/nm,且OSNIK容限、接收机灵敏度等指标要求均比10Gbit/s DWDM系统有所提高。考虑N40Gbit/s DWDM系统接收端的光功率平坦度和链路残余色散值均要求是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pin/HBT 集成光接收机前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pin/HBTOEIC跨阻光接收机前端设计中影响带宽和灵敏度的因素,并根据小信号等效电路推导了器件3dB带宽与反馈电阻、灵敏度及噪声电流的关系式。分析表明,这种集成方式的光接收机前端具有高速、高灵敏度的特性,在高速光通信系统(大于等于10Gbit/s)和波分复用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锗(Ge)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机的高灵敏度,以及1.55μm最小损耗波长的无色散光纤,使得在2Gbit/s完成51.5公里光信号传输成为可能。接收光电平是-31.4dBm,误码率为10~(-9)时,由光纤色散引起的劣化仅仅0.6dB。在1.55μm波长达到了103(Gbit/s)公里的数据速率中继间隔乘积。  相似文献   

14.
1.6 Tbit/s(40×40 Gbit/s)光通信传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NSFCNet)上已实现由400 km×10 Gbit/s传输链路直接升级的一路400 km×40 Gbit/s光传输实验的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40×40 Gbit/s载波抑制归零(CS-RZ)码多波长光发送源,进行了160 km的1.6 Tbit/s(40×40 Gbit/s)波分复用(WDM)光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规中短距离10 Gbit/s传输链路可以直接升级至40 Gbit/s。但是由于40 Gbit/s传输系统的色散容限小于60 ps/nm,而且传输光纤与色散补偿模块的色散斜率不匹配,要实现40通道40 Gbit/s的传输,必须对40个信道分别进行精细的色散补偿。这也说明,对于宽带的40 Gbit/s多波长系统,有必要优化设计或更新传输链路。  相似文献   

15.
PAM4(四阶脉冲幅度调制)为100/400Gbit/s以太网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介绍了400Gbit/s以太网的技术标准进展和两种400Gbit/s光模块的封装形式,阐述了PAM4光收发模块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框图,通过分析不同速率的技术方案和参数,表明28GBaud PAM4是实现400Gbit/s以太网传输较好的方案;综述了模块设计所需的器件、芯片、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案的现有技术水平,为100/400Gbit/s PAM4光收发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00 Gbit/s CFP光收发模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流量的持续增长,100 Gbit/s以太网已开始商用,100 Gbit/s以太网的客户侧光模块为100 Gbit/s CFP(小型可插拔式)光收发模块。文章介绍了100 Gbit/s CFP光收发模块的相关标准,并给出了一种模块的设计方案。该模块由速率转换单元、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及控制单元组成。依照IEEE 802.3ba标准对模块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块单通道发射平均光功率达到了1.47dBm,接收灵敏度达到了-9.5dBm,各项性能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能够应用于100 Gbit/s以太网中。  相似文献   

17.
目前400Gbit/s光传输系统受到传输距离的限制,超低损耗光纤和大有效面积光纤等新型光纤有望助力400Gbit/s光传输系统大规模部署.首先介绍光纤网络的概况,然后分析100Gt/s和400Gbit/s系统在新型光纤传输的实验和现网测试结果,并提出光传送网基础设施的演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对骨干传输网提出了更高的传输速率要求,在此背景下,40 Gbit/s光传输系统应运而生.介绍了40Gbit/s光输系统和它的优缺点,并分析了40Gbit/s光传输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安捷伦信息     
安捷伦为4Gbit/s光通道推出光收发模块:安捷伦科技日前宣布,推出针对4Gbit/s光纤通道应用而开发的光纤收发模块。这些小封装(SFF)和小封装可插拔(SFP)产品支持基于新兴的4Gbit/s标准而建设的下一代存储网络,预计这一标准将成为光纤通道存储网络全新的性能基准。目前,安捷伦正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DWDM系统正朝着长距离、高速率、大容量、智能化方向发展,40Gbit/s DWDM系统也已逐步走向商用。由于采用常规NRZ码型的40Gbit/s DWDM系统的色散容限大约在60ps/nm,且OSNR容限以及接收机灵敏度等指标要求均比10Gbit/sDWDM系统有所提高,考虑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