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周兴武  李树山 《特种油气藏》2003,10(Z1):151-154
高升油田高3块是典型的中深层巨厚块状气顶底水稠油油藏,历经20余年的蒸汽吞吐开采,目前处于低压、低产、低效益的蒸汽吞吐后期采油阶段,呈现地层压力低、蒸汽吞吐效果差、油层严重脱气、油品性质变差等开发特征.针对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后期生产特点,研究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欢喜岭油田稠油主力区块蒸汽吞吐后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地层流体粘度高、生产管理难度大、近井地带形成稠油堵塞和油井产量下降等问题,在原油粘度对蒸汽吞吐影响分析基础上,开展了蒸汽添加剂技术研究,并对蒸汽添加剂热稳定性、乳化降粘、原油脱水等性能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原加药工艺技术进行了改进.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欢喜岭油田稠油区块下一步注蒸汽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分析了杜229块兴Ⅳ、Ⅴ组油层吞吐后期地下油藏的地质特征,应用筛选标准进行转驱方式筛选,并通过物模、数模等手段分析,研究认为采注比大于1.0、井底蒸汽干度大于50%是实现蒸汽驱开发的重要保证,明确了杜229块兴Ⅳ、Ⅴ组油层蒸汽吞吐后期进行蒸汽驱试验的可行性.现场试验表明,杜229块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转蒸汽驱可以大幅度提高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曙光油田杜66块杜家台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低,储层平面及纵向动用不均,蒸汽吞吐效果随周期增加逐渐变差,区块产量逐年下降.在该区油层特征及油层吸汽状况精细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常规选配注、三级配注、投球选配注、氮气助排和复合助排等挖潜措施研究.挖潜措施的实施有效延缓了区块递减,对于其他同类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锦45块延缓递减速度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五"期间锦45块已经进入蒸汽吞吐开发后期,年产油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区块的递减,提高区块的开发效果,开展了延缓递减速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几个方面的突破:锦45块于楼油层蒸汽吞吐合理极限井距研究;锦45块南部台阶断层的走向及延伸的重新界定;锦91块与锦92块分界断层的重新认识;复杂断块内部微构造特征的精细研究;规模实施分层注汽缓解层间矛盾;应用动态监测资料建立重水淹区剩余油分布模型;实施组合式吞吐配套技术治理汽窜.在油田进入蒸汽吞吐开发后期阶段通过开展延缓递减速度研究并实施综合配套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区块的综合递减,提高了区块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克拉玛依油田九1-九5区块的生产动态,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主要生产区块九2区吞吐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吞吐方式——分组式组合吞吐,同时对分组式组合吞吐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为该区块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提供了合理的注汽参数,可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锦92块是锦45块的一个次级断块,是无边水且底水不活跃的稠油油藏.针对该块目前采出程度高、地层压力低、油汽比低、产量低,而转换开发方式时机又不成熟的现状,结合目前区块蒸汽吞吐后期的生产形势及生产特点,摸索完善形成了一套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以扩边增储、储层重新认识、射孔方式优选、注汽方式优选、合理工作制度优选和各种新技术应用为手段的适合目前区块开发特点的配套开采技术,使断块各项开发指标达到较高水平.该技术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无边底水补充能量的低孔、低渗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稠油油田的许多区块或油藏已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的方法,以辽河冷家堡油田的几个典型的稠油区块为例.进行了蒸汽吞吐之后注co,开采的可行性研究,并对数模和矿场先导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经济评价给出了不同原油粘度的稠油油藏在注蒸汽吞吐之后注CO,吞吐的可行性。对 于前期进行过多轮次蒸汽吞吐的普通稠油随原油粘度增大。注co,吞吐的换油率增大、可行性增加.对于特稠油和超稠油,前期必须进行1~3轮次以上的蒸汽吞吐,之后实施co,吞吐工艺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所得的结论对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研究及在大庆稠油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娜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1):118-120,124
随着大庆油田富拉尔基稠油区块蒸汽吞吐周期数的增加,仅用蒸汽进行吞吐的开发效果变差,井间大量剩余油得不到动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实施了注入氮气蒸汽混合体的开发方案,研究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提高采收率机理,确定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时氮气比例、氮气注入速度、氮气注入方式等,根据方案优化结果,在研究区块开展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矿场试验,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具有“浅、薄、稠、散”的特点。经过河南油田稠油开发战线“七五”和“八五”初期艰难的探索和技术攻关,取得了这类低品位的薄层特超稠油蒸汽吞吐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成功,大大降低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界限参数。进入“八五中后期以来,河南油田蒸汽吞吐开发单元普遍进入商周期吞吐阶段。如何搞好高周期开发,又成为摆在稠油开发战线广大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他们紧密结合稠油油藏地质特点和开采特征,研究配套了薄层特一超稠油油藏高同期蒸汽吞[对优化技术,研制了商周期吞吐最佳往采工艺参数配套实用图版。高周期…  相似文献   

11.
杜66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为一典型的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经过近20年的蒸汽吞吐开发,杜66块下层系目前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低,吞吐开发效果差。根据杜66块下层系油藏条件及地层流体性质,从注热水开发油藏适应性、吞吐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注热水开发潜力等3个方面,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杜66块下层系注热水开发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注热水开发可在蒸汽吞吐开发基础上提高采出程度15.69%。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同类油藏今后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疆油田车510区块为典型的高孔、高渗中等非均质稠油油藏,单纯使用蒸汽开发,容易发生蒸汽超覆、汽窜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疆油田采油一厂于2015年开展了CO_2复合蒸汽吞吐改善稠油热采效果的试验。利用经验方法,同时结合车510区块油藏的实际情况,对CO_2吞吐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注汽压力、注汽量和施工工艺。施工效果的统计和分析表明,使用液态CO_2注入时,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大,CO_2蒸发速度变慢,会导致井口压力增大。CO_2注入过程中应合理匹配注入压力和速度,保持井底压力略低于破裂压力。蒸汽-CO_2吞吐工艺,CO_2复合蒸汽吞吐具有较好的增压和调剖作用,可有效提高蒸汽热利用效率,改善吞吐开发效果,在其他浅层稠油区块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W8块属深层稠油油藏,已进入开发后期,为缓和开发矛盾,改善注汽吞吐开发效果,开展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研究。分析了稠油油藏注空气催化降黏技术增油机理;论证了W8块注空气技术的可行性;通过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实验,筛选出高效催化剂ONi-2,设计了完整的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工艺。进行现场试验1井次,注入空气18×104m3,催化剂4 t,投产后已稳产期超过660 d,与上轮相比,累计增油743 t,含水量下降3.5%,延长生产周期300 d以上。W8块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改善W8块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其他类似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军  郭伟 《油气井测试》2007,16(4):51-53
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常规试油工艺技术及评价方法无法满足试油需要,为此开展蒸汽吞吐工艺技术在试油井上应用研究。论述了蒸汽吞吐技术在试油井上施工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并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稠油试油所需的资料,为后期大规模开发稠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稠油油田经过近20年的蒸汽吞吐开发,已进入日产油量低、含水高、井间汽窜严重和周期油汽比低的高周期吞吐阶段。运用硼中子测井技术可以较准确反映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油层剖面动用状况,结合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油田的剩余油分布,为油田的调整挖潜和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结合硼中子测井结果,采取现代工艺技术进行高周期吞吐后剩余油挖潜效果显著,提高采收率5·4%。以2个不同的区块的实际应用说明了这一技术的综合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区块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摸索,形成了适合高升油田稠油难采区块的超临界注汽及配套工艺技术,通过在高3624块、高21块等区块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区块边部油井的正常蒸汽吞吐开发,有效的恢复了因注汽困难而停产的油井,为实现高升油田难动用储量有效动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稠油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注CO2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稠油油田的许多区块或油藏已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后期,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的方法,以辽河冷家堡油田的几个典型的稠油区块为例,进行了蒸汽吞吐之后注CO2开采的可行性研究,并对数模和矿场先导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经济评价,给出了不同原油粘度的稠油油藏在注蒸汽吞吐之后注CO2吞吐的可行性。对于前期进行过多软次蒸汽吞吐的普通稠油,随原油粘度增大,注CO2吞吐的换油率增大,可行性增加;对于特稠油和超稠油,前期必须进行1~3轮次以上的蒸汽吞吐,之后实施CO2吞吐工艺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所得的结论对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郎宝山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6):114-116,149
曙光油田目前大多数区块处于开发后期,油井高含水问题突出,其主要原因包括稠油蒸汽吞吐开发后期边底水侵、稀油注入水高渗透层段突进以及管外窜槽,对此,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稠油高温化学封堵,稀油封堵高渗透层、挤灰堵水等化学堵水工艺,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油井含水,明显提高了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油井压力低、油井产量及油气比下降、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的方法,在九区稠油区块进行了CO2吞吐采油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并对数模和现场先导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CO2吞吐采油增油效果明显,吞吐轮次高的油井注CO2后的增油效果以及延长的周期生产天数比吞吐轮次低的油井显著。为下一步在新疆油田稠油区块实施CO2吞吐采油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浅层稠油油藏自1984年进行蒸汽吞吐试验以来,已陆续动用了六区、九区、红浅区等三个油田18个层块,截止1996年底共动用含油面积41.9Km2,地质储量9086×104t。通过近十年的开采,大部分区块已到了吞吐末期,吞吐阶段累积产油1308×104t,油汽比0.33,采出程度约20%左右,动用程度很低。本文就是利用油藏工程及数模方法,提出了在吞吐后期转换开采方式、加密调整、优化调整注采参数、改善采油工艺技术、层位上返、注添加剂等提高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稠油老区产量持续在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