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石坝安全度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评价土石坝综合安全度的初步方法,包括土石坝工程安全性及大坝社会经济影响两个方面的研究。在工程安全性方面应用了可靠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土石坝挡水各项功能的失效概率,在社会经济影响方面引入了社会经济影响因子。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Bayes方法对土石坝安全等级的动态概率评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从土石坝安全等级划分的有关规定出发,给出了动态的土石坝安全等级概率描述,利用Bayes方法,以有效挖掘和利用新信息,实现对土石坝安全性状更为合理的评估和预测。运用离散随机变量的Bayes表达式,将土石坝安全鉴定专家评级赋值的先验概率和实时检测信息的似然概率相综合,更新土石坝安全等级评定的概率信息,并将这一信息运用到土石坝除险加固排序等决策中。这一方法有利于减少大坝安全性定量评估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有利于实现与现行安全决策准则的衔接,从而使目前的大坝安全风险分析方法更趋实用。  相似文献   

3.
土石坝结构安全分析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结合专家经验,对土石坝变形、渗流、结构、抗震分析评价的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安全监控指标及判别体系进行研究,开发了土石坝结构安全分析评价系统。系统开发基于SUN J2EE平台,采用B/S结构,通过浏览器实时在线综合分析大坝安全运行性态和发展趋势,评定大坝结构安全类别,对大坝隐患进行预警。工程实例证明,系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百东河水库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飞  苏国韶 《人民长江》2009,40(13):62-63
百东河水库建于1957年,经过50 a的运行,已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急需对大坝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法,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SL258-2000,对百东河水库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经综合评价认为,百东河水库大坝安全度达不到安全性一般的要求。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法将传统的分析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能对土石坝安全性作出更直观、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应用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在分析土石坝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参照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构建了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等级标准,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的土石坝安全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并与集对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集对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但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的评价方法概念更清晰、计算更简便,优于基于集对分析的土石坝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7年秋季,利用丹江口水库来水偏丰的有利时机,在2017年9~11月底,开展了164 m和167 m两个阶段的蓄水试验。为了解右岸土石坝实际工作状况,评价其安全性,开展了右岸土石坝安全监测。研究了蓄水试验期间右岸土石坝各项监测数据,综合研判了右岸土石坝变形、渗压、渗流等性态。分析结果表明,右岸土石坝变形发展规律正常,整体工作性态正常,具备正常运用条件,可进一步抬高蓄水位。该项成果可为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安全运行和进一步抬高蓄水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土石坝长效服役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我国土石坝工程建设与安全现状的阐述,从土石坝内部侵蚀机理、土石坝隐患病害监测检测与诊断技术、防渗系统服役性能、风险分析与退役拆除等方面,论述土石坝长效服役与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及其技术的研究现状。认为今后应从深水环境下大坝的缺陷探测以及隐患快速探测技术、土石坝长效服役性态的多源信息融合推理技术、水库大坝退役决策技术、土石坝溃决影响区次生衍生事件演化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成熟的土石坝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体系,以建立健全土石坝工程长效服役保障与提升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理论的土石坝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开展土石坝风险研究不仅能为大坝除险加固前期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通过比较加固前后大坝风险值,达到检验除险加固效果的目的.选取了与土石坝风险相关的八个指标:防洪能力、变形性状、渗流态势、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环境影响、基础设施水平、管理水平,来构建土石坝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鉴模糊数学的理论,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国内早期修建的土石坝因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经过长期内外因素影响下,坝体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应对此类大坝及时进行安全性鉴定。结合陕西省蓝田县东风水库工程实例,探讨类似工程进行安全性鉴定应注意到的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库工程病险成因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座因未按设计要求施工而引起水库工程渗流和结构问题的土石坝为例,在工程现场检查和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坝渗流安全分析、结构稳定分析、抗震安全分析,并对该水库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工程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直接导致该工程结构不完整,大坝的渗透安全性、结构安全性及抗震安全性均不满足要求,大坝安全监测等工程管理设施欠缺,可归为三类坝。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高拱坝基于强度理论的安全系数评价法与基于稳定理论的整体安全度评价等传统确定性方法的现状、优势与不足;研究了高拱坝外载荷、坝身与坝基材料强度弱化等的随机性和评价准则的模糊性,提出并阐述了高拱坝安全评价中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的风险分析法;通过实例对两类方法比较研究表明,考虑随机性、模糊性并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的风险评价与传统的确定性安全评价在研究高拱坝安全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13.
当前我国是世界水电建设的中心,面临的许多混凝土高坝安全评估问题均为世界级难题,数值分析是当前混凝土高坝安全评估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数值分析方法的进展、有限元方法在混凝土坝安全评估中的应用3个层次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评述,讨论了混凝土断裂力学本构模型和损伤力学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比较了连续数值方法和非连续数值方法在混凝土坝安全评估中的优劣势,最后对混凝土坝安全评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瑞士的大坝安全管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瑞士的大坝安全管理体制和综合的大坝安全管理模式。另外,本文介绍了绿色水电认证在瑞士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实践证明,瑞士的综合大坝安全管理模式与绿色水电认证制度,在大坝与水电站工程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瑞士的大坝安全管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瑞士的大坝安全管理体制和综合的大坝安全管理模式。另外,本文介绍了绿色水电认证在瑞士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实践证明,瑞士的综合大坝安全管理模式与绿色水电认证制度,在大坝与水电站工程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混凝土坝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基于混凝土坝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混凝土坝的安全度进行量化;通过分析影响混凝土坝安全的关键因素,建立混凝土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与独立信息波动赋权法客观赋权确定各个指标的组合权重,构建了基于理想点法的混凝土坝长期运行安全评价模型。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求得的各指标权重和混凝土坝的安全度与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7.
土石坝安全等级划分与防洪风险率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从土石坝安全等级评定和划分的有关规定出发,建立了防洪安全等级划分与风险概率的对应关系。根据风险率计算近似方法,校核率定了划分不同安全等级的风险率阈值和安全指数阈值,给出了不同安全等级土石坝的风险率区间,以实现大坝安全鉴定分级的定性评估与风险率定量计算的衔接。计算结果表明,土石坝的三种主要失事模式,包括洪水漫顶、滑坡失稳和渗流破坏,其安全等级划分的风险率阈值和安全指数阈值,大体维持在相同的水平上,略有差异。随大坝级别和安全等级的提高,风险率阈值减小,安全指数阈值相应增大。影响大坝安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包  相似文献   

18.
鉴于水库大坝安全状态评价的模糊性和层次性,通过分析我国小型水库土石坝结构特征和破坏机理,构建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的小型水库土石坝安全评价方法。利用模糊理论对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权重进行修正,得到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隶属度值,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结构安全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康门小型水库土石坝为工程实例,应用本文的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安全状态评估。将结果与工程实际对比发现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小型水库土石坝的结构安全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拱坝安全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目前高拱坝安全评价的几种方法,指出了现存拱坝安全度评价方法的缺点。提出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高拱坝安全度评价体系,研究了坝体裂缝对大坝工作性态的影响,给出了坝体内容许裂缝长度。结合溪洛渡高拱坝工程,阐述了基于弹性或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并综合考虑大坝坝体、建基面和坝基岩体破坏的拱坝安全度评价方法,强调了高拱坝长期安全度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土工抗震60年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土工抗震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创新历程,并对汶川地震后土工抗震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成果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土工抗震学科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自汪闻韶院士1958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创立我国第一个土动力学试验室、开创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学科以来,土工抗震学科在土体动力特性测试技术、土的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土工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土体真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室内外试验联合确定土体动力特性参数、土石坝及地基抗震设计理论(思想)和原则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和开创性的进展,奠定了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领先地位。2008年汶川地震后,围绕高土石坝抗震的新需求,在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高土石坝地震破坏模式、高土石坝抗震减灾工程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逐步建立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原型震害-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相结合、变形分析和稳定分析相结合、整体稳定分析和局部稳定分析相结合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体系。未来迫切需要开展复杂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抗震关键技术,特高土石坝地震灾变行为与安全控制,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及灾害控制,水库大坝抗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