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结合无线通信技术和USB接口技术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路激光准直仪的无线USB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以nRF905射频芯片,89C51微处理器和USB100模块为基础,实现了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与PC机间稳定可靠的无线USB数据传输.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与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2.
TMS320C54xx DSP的USB接口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DSP芯片上USB接口的实现。使用USB接口芯片AN2131Q实现DSP和PC机之间的通信,在AN2131Q和TMS320VC54XXDSP之间加有FIFO芯片,可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使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超过USB总线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nRF24LU1+的USB无线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把有线的USB传输转化为USB无线传输的网络系统设计;介绍了该USB无线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无线收发主机和无线收发从机的具体硬件电路原理图;重点阐述了nRF24LU1+的USB模块固件程序和无线模块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基于H.264的多传输模式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ARM9 S3C2440作为核心硬件处理器, USB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经X264压缩编码后由RTP实时传输协议进行网络层的打包,并通过ARM-Linux开发平台与PC机之间建立的UDP Socket在有线以太网、无线Wi-Fi和电力线三种环境中进行网络传输, PC机在接收到视频流后进行解码与实时显示.最后,对系统服务器端的压缩编码效率和三种传输模式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功耗低、压缩编码效率高、视频画质清晰等特点,并且能在不同的传输环境中保证视频传输的高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有线USB设备测试系统存在布线、单目标、通用性差等缺陷,设计一套基于LabVIEW的USB设备无线测试系统;系统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进行虚拟仪器前面板设计与后台程序的编写;利用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及其余硬件设备,搭建上位机与设备间无线数据通讯的桥梁;以宏晶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引入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5扩展了USBHOST功能,从而实现上位机和USB设备间数据的无线采集与传输;本系统主要应用于对USB设备的开发调试和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6.
郭彩萍 《福建电脑》2008,24(4):159-160
采用无线供电的数据传输系统由数据采集器和与PC连接的数据读取器组成,主要功能是将数据采集器中数据无线传送到数据读取器再上传至PC。数据读取器由USB口供电,电能充足,而数据采集器采用电池供电,在数据传送时无线模块的能量通过线圈耦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功耗的问题。着重阐述了无线供电和无线数据传输两部分的软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CH375实现TMS320LF2407A型DSP与PC机USB接口通信方案.该方案以油井高精度自然电位自动测量仪为应用背景,给出了CH375与DSP接口电路框图,并详细介绍了实现USB数据传输的上、下位机的程序设计.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了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温度检测系统中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存在布线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无线射频收发芯片nRF905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DS18B20测量现场温度,通过nRF905完成无线数据传输,利用AT89S51实现对温度数据的处理以及与计算机的通信,从而实现了多点温度数据采集和远距离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9.
蓝牙技术适用于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而USB适用于和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本文介绍了通过移动终端和上网卡的蓝牙与上网卡的USB来实现一种新型的智能演示系统的方法.该系统拓宽了移动终端和上网卡的用途,同时使演讲者可以在演讲场所自由走动.  相似文献   

10.
一种多信道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嵌入式技术以及无线传输收发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道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和CSMA技术的压力监测无线多机通信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克服了传统有线压力监测通信系统的局限性,使用极为方便。给出了该系统测量数据无线传输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实践表明,系统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有线数据传输的线路布放和数据通信接口问题,方便仪器设备之间的连接,设计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嵌入式无线传输系统.系统把新一代USB接口芯片CP2101与低功耗RF收发芯片CC1101相结合,采用单片机控制,通过自主灵活的通信协议和全球ISM频段通信标准,以及高效前向纠错信道编码技术,实现了中短距离内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家用音响系统采用有线方式布线复杂、不易改动,而采用蓝牙技术无线传输音频数据系统成本过高。基于以上问题,设计了以TI公司的MSP430F1611为主控芯片,控制USB接口芯片CH375读取U盘内mp3音频文件,并将其数据流通过ZigBee网络传送给分节点,最后经音频解码芯片VS1003解码输出的低成本、低功耗无线音响系统,将嵌入式USB主机和ZigBee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家用音响系统的无线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分布在给定区域内大量无线传感器节点构成的一种新型信息获取系统,而无线传感器硬件节点的设计与实现是其应用的关键和基础工作.针对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在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典型段进行地温、变形监测方面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该网络由大量普通传感器节点、若干网关节点及一台计算机构成.无线传感器节点布撒在需要监测的区域内.将所探测到的有用信息通过初步的数据处理和信息融合之后,通过相邻节点接力的方式传送给网关节点.网关节点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各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以有线的方式将数据传送给最终用户计算机.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CC2431的网关节点以及基于C8051F320的USB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表面肌电信号研究需要获取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高质量的肌电信号,同时也对采集系统的便捷性、响应性、续航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考虑可穿戴性、实时性、高通量等基础上,对sEMG采集系统架构和传输网络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基于模块化分层架构、有线USB结合无线WIFI传输模式、异步采集和同步聚合方法、双缓存和时隙切换的高精度同步机制的实时肌电采集通信系统.为验证系统功能和算法机制,本文还构建了实验平台装置,实现了128通道1 kHz采样率16 bit精度sEMG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通过测试,在采用通信周期为50 ms下,通道间同步误差小于320μs,刷新率可达20 Hz,系统的平均延时小于80 ms.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有线射频识别( RFID)技术信息采集系统存在布线成本昂贵、节点众多时连线复杂、读写器需要预先部署且灵活性差、无法在移动载体上读取等问题,提出采用Zig Bee和ARM处理平台构建分布式RFID信息采集系统.在建立ARM最小系统基础上,结合UART,USB和LCD等外围设备构成嵌入式RFID信息处理平台,并针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油井生产实时监控与自动化管理在各大油田正在试用和推广,且监控技术由有线向无线方向发展,本文简要论述了抽油机井远程监控系统纯无线方案的实现。系统采用SSST900小无线模块将各地面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定时发送给载荷传感器,载荷传感器将收到的数据连同自己所测得的载荷、位移数据打包后经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模块和GPRS-internet网络远传到油田的服务器中,完成八库、存储、显示、打印、web浏览等功能。介绍了采用SSST900的原因、SSST900小无线模块的参数及特性等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S3C2440A的嵌入式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S3C2440A的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S3C2440A进行核心控制,通过USB2.0控制器CY7C6801 3A实现USB2.0接口,通过nRF2401实现无线数据收发。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的工业现场下无法完成近距离的环境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案。该方案采用有线网与无线网结合的两级组网,无线采集节点完成数据采集,有线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完成工业现场气体数据的监测与传输。通过实际组网测试,验证了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MSP430F437的新型无线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它由LCD显示屏、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USB串口模块等构成,能够现场实时显示当前环境的温度、湿度值,可通过无线和USB串口将采集数据发送到计算机,在计算机界面同时显示当前温湿度值,可实现多通道同时检测,并支持在线记录测量数据。制作的样机经过测试,证明该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能够准确采集当前温湿度信息,获得的数据比其他方法更加准确,自动化程度高。该系统可以实现在各种环境下温度湿度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